正在加载图片...
表2-14气溶胶全球排放量及来源分配(Dp<20μm) 来源 排放量/108·。 天 0.52.5 森林火灾 0.010.5 然 海盐粒子 3.0 来 火山灰 0.251.5 8、g、间,转化 3.45~11.0 源 小计 7.21w18.5 沙石〔衣业活动) 0.52.5 为 露天燃烧 0.02~1.0 直接排放 0.10.9 S02即,加转化 1.753.35 计 2.377.55 总计 9.58~28.05 气溶胶的排放量很大(见表2-14)。天然排放量是人为排放量的两倍多。陆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 各种活动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以致在气溶胶粒子的来源中,人为源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另一方而,由天然 源和人为源排出的、NHB、SO2、NOx、HC等气体污染物转化成二次气溶胶粒子每年达5.2~ 14.35×108t,约占全球每年挂放气溶胶总量的54%~71%。其中细颗粒的80%~90%都是二次气溶 胶粒子,对大气质量的影响甚大。 3)气溶胶的粒径分布 所谓气溶胶粒径分布是指所含颗粒物的浓度按粒子大小的分布情况。如游所述,由于颗粒物形状的不 规则性,粒径的表示有空气动力学直径或斯托克斯(stokes)直径。后者系指一颗粒与另一球形粒具有相 同平均密度及沉降速度的直径,颗粒物的浓度通常采用单位体积气溶胶内粒子的数目(数浓度N)、粒子的 总表面积(表面积浓度S)或粒子的,总体积V)或总质量(M来表示。 图2-18是某城市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分布曲线。由图可见,在污染的城市 大气中老数颗粒的粒径约为0.01:表面积主要决定于0.2um的颗粒:体积或质量浓度分布孕双峰型, 其中一个峰在0.3m左右,另一个蜂在10um附近,也就是说,大气中0.3m和10um的颗粒物居 数。显然这三种表示的结果是不同的。表 2-14 气溶胶全球排放量及来源分配(Dp<20μm) 气溶胶的排放量很大(见表 2-14)。天然排放量是人为排放量的两倍多。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 各种活动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以致在气溶胶粒子的来源中,人为源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另一方面,由天然 源和人为源排出的 H2、NH3、SO2、NOx、HC 等气体污染物转化成二次气溶胶粒子每年达 5.2~ 14.35×108t,约占全球每年排放气溶胶总量的 54%~71%。其中细颗粒的 80%~90%都是二次气溶 胶粒子,对大气质量的影响甚大。 3)气溶胶的粒径分布 所谓气溶胶粒径分布是指所含颗粒物的浓度按粒子大小的分布情况。如前所述,由于颗粒物形状的不 规则性,粒径的表示有空气动力学直径或斯托克斯(stokes)直径。后者系指一颗粒与另一球形颗粒具有相 同平均密度及沉降速度的直径。颗粒物的浓度通常采用单位体积气溶胶内粒子的数目(数浓度 N)、粒子的 总表面积(表面积浓度 S)或粒子的总体积(V)或总质量(M)来表示。 图 2-18 是某城市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分布曲线。由图可见,在污染的城市 大气中多数颗粒的粒径约为 0.01μm;表面积主要决定于 0.2μm 的颗粒;体积或质量浓度分布呈双峰型, 其中一个峰在 0.3μm 左右,另一个峰在 10μm 附近,也就是说,大气中 0.3μm 和 10μm 的颗粒物居多 数。显然这三种表示的结果是不同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