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高一期末试卷答案 1.【答案】A【解析】B项强调“保护村落同时推进城镇化”错,根据第三段结尾部分内容 可知,文章意在强调保护好古村落。C项“不是……而是”关系错,原文为“不仅要关注建 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D项“只要……就”关系错误 原文为“唯其如此,才能”。 2.【答案】B【解析】B项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村落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具有重要 意义 3.【答案】C【解析】范围失当,原文是多数来自农村 4.B“本科及以上学历以及硕士博士学历的员工均占比最高”错误。根据材料二表格,国防 军工硕士博士占比高于银行 5.BA项“在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全部都是985高校毕业生”错误。C选 项高学历人员并不等于“高学历人才”D项“对于所有从业者而言”错误。原文“对于越来 越多的人而言” 6.(6分)①做研究工作,不只看学历,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但一般情况下,学 历越高,理论基础就越深厚,发展前景相对较好。②就群体来看,“学历越髙,收入越高” 仍然是一个不变的真理。 解析:根据文中的“做研究工作,主要靠成果说话,并不只看学历有多高。将知识转化为生 产力才有意义”“随着研宄的深入,对很多专利的研究需要更深厚的理论基础”“就群体来看 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真理”等内容概况总结,意思对即可。 7.C。拒绝捐款之事不能说明宛大妈吝啬。 8.(6分)①拒绝去向不明不白的捐款,体现了她做事讲原则,助人讲实效的个性:②帮助 病困人家而不留姓名,体现她热心助人、不求回报的品格;③自己出钱买纸送给爱占便宜的 搂(偷)厕纸的人,体现她关心公益,敢于斗争,敢于担当的精神。 9.(6分)①在结构方面,以唱京剧开头又以唱京剧结尾,首尾呼应,结构完整;②在人物 性格方面,以《穆桂英挂帅》的唱词做结尾,以歌明志,寓意为宛大妈虽年老但仍要“多事”, 敢于与不良现象作斗争,体现了她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精神;③在主题方面,通过唱词侧 面赞扬宛大妈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感,凸显了小说的主题。④在表达效果方面,小说以高亢的 唱腔戛然而止,余韵耐人寻味,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10.【答案】A(3分)【解析】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 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命题立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 同的句式和用法 11.【答案】D(3分)【解析】文中的郎中与《荆轲刺秦王》的不同。【命题立意】识记文学 常识 12.【答案】C(3分)【解析】由“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可知,选项C“乐恢恨他们 不依附自己”理解有误,意思说反了。【命题立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3.【答案】 (1)后来(他)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 奔丧守孝。(采分点:“仕”,“坐”“莫”各1分,大意2分) (2)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接连几次征辟他,他都没有答应。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采 分点:“多”、“连辟”、“征”各1分,大意2分)【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 的能力 【参考译文】高一期末试卷答案 1.【答案】A【解析】B 项强调“保护村落同时推进城镇化”错,根据第三段结尾部分内容 可知,文章意在强调保护好古村落。C 项“不是……而是”关系错,原文为“不仅要关注建 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D 项“只要……就”关系错误, 原文为“唯其如此,才能”。 2. 【答案】B【解析】B 项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村落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具有重要 意义。 3. 【答案】C【解析】范围失当,原文是多数来自农村。 4.B“本科及以上学历以及硕士博士学历的员工均占比最高”错误。根据材料二表格,国防 军工硕士博士占比高于银行 5.B A 项“在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全部都是 985 高校毕业生”错误。C 选 项高学历人员并不等于“高学历人才”D 项“对于所有从业者而言”错误。原文“对于越来 越多的人而言” 6.(6 分)①做研究工作,不只看学历,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但一般情况下,学 历越高,理论基础就越深厚,发展前景相对较好。②就群体来看,“学历越高,收入越高” 仍然是一个不变的真理。 解析:根据文中的“做研究工作,主要靠成果说话,并不只看学历有多高。将知识转化为生 产力才有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很多专利的研究需要更深厚的理论基础”“就群体来看, ‘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真理”等内容概况总结,意思对即可。 7.C。拒绝捐款之事不能说明宛大妈吝啬。 8.(6 分)①拒绝去向不明不白的捐款,体现了她做事讲原则,助人讲实效的个性;②帮助 病困人家而不留姓名,体现她热心助人、不求回报的品格;③自己出钱买纸送给爱占便宜的 搂(偷)厕纸的人,体现她关心公益,敢于斗争,敢于担当的精神。 9.(6 分)①在结构方面,以唱京剧开头又以唱京剧结尾,首尾呼应,结构完整;②在人物 性格方面,以《穆桂英挂帅》的唱词做结尾,以歌明志,寓意为宛大妈虽年老但仍要“多事”, 敢于与不良现象作斗争,体现了她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精神;③在主题方面,通过唱词侧 面赞扬宛大妈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感,凸显了小说的主题。④在表达效果方面,小说以高亢的 唱腔戛然而止,余韵耐人寻味,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10.【答案】A(3 分)【解析】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 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命题立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 同的句式和用法。 11.【答案】D(3 分)【解析】文中的郎中与《荆轲刺秦王》的不同。【命题立意】识记文学 常识。 12.【答案】C(3 分)【解析】由“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可知,选项 C“乐恢恨他们 不依附自己”理解有误,意思说反了。【命题立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3.【答案】 (1)后来(他)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 奔丧守孝。(采分点:“仕”,“坐”“莫”各 1 分,大意 2 分) (2)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接连几次征辟他,他都没有答应。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采 分点:“多”、“连辟”、“征”各 1 分,大意 2 分)【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 的能力。 【参考译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