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反应(1)进行的同时还进行下面的反应: 2S.0,+1→S,0+3r (2) 这个反应进行得非常快,几乎瞬间完成,而反应(1)比反应(2)慢得多。因 此,由反应(1)生成的1立即与S0,反应,生成无色的S,0和T 。所以在反应的开始阶段看不到碘与淀粉反应而显示的特有蓝色。当体系中的 NaS.0,一旦耗尽,反应(1)继续生成的I:就与淀粉反应而呈现出特有的蓝色。 由于从反应开始到蓝色出现标志着$.0,全部耗尽,所以从反应开始到 出现蓝色这段时间△t里,S0,浓度的改变△c(S,0 )实际上就是NaS.O,的起始浓度。 从反应式(1)和(2)可以看出,S0浓度减少量为S.0 △cS,0,*)=fS0 浓度减少量的一半,所以S0在△t时间内浓度减少量可以从下式求得。 对反应速率方程 v=ke"(S,0,2)c"(I-) 两边取对数,得1gv=1gk+mlgc(S.0,)+lg() 同一温度下,固定c(T),改变c(S0求出一系列反应速率v,以 1gv对1gc(S0,)作图,可得一直线,斜率即为m。同理,固定 c(S.0,),以1gv对1gc(I)作图得直线,斜率为n。将m、n和任意 一次实验的一组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值代入反应速率方程,就可求得反应 速率常数k。 3.化学反应活化能 根据阿累尼乌斯公式: -28吾哈 测不同温度下的值,可求得活化能E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