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似方法。b和R的关系按下式确定: 当R(1724h时,b=√16R2+h2-0675h 当R)724h时,b=R 般说来,当R≥0.5h时,按R和按b算得的应力值相差并不大,因而在这 种情况下可不必按当量半径计算应力,而当R<0.5h时,则必须把R换算成b以 后,才能应用式(16-7a)计算应力。 因此,式(16-7a改写为 P a1=1(1+。lg+02673 (16-7a’) 2)荷载作用于板边缘中部(荷位②),荷位下板底的最大弯拉应力 P a。=21161+0541g+008975 在试验验证上述公式时发现,当板处于同地基保持完全接触的状态时,计算 结果同实测值相符。但在板边缘由于板温度翘曲变形或地基塑性变形而同地基 脱空时,实测应力值要比式(168a)的计算结果偏高10%左右。为此,凯利 ( E F. Kelley)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经验修正公式: 1.R)P a=2141+054.人1F+42354F2(16-82) 计算板边应力σe时,当R<0.5h时,也应将R′改成b进行计算。 3)荷载作用于板角隅(荷位③),最大拉应力产生在板的表面离荷载圆中心为 的分角线上(见图16-4)。 √2R)P (16-9a) x1=2√al,6=√2 在温度梯度和地基塑性变形的影响下,板角隅也会发生同地基相脱空的现 象。试验表明,板角隅上翘时,实测应力值要比按式(16-%a)算得的大30~50 左右。对此,凯利又提出了经验修正公式: R (16-9a′) 在以上诸式中,P为车轮荷载,1为板的相对刚性半径,即 1=k=1(1-4)K 上述三种荷位时的最大应力计算公式(16-7a16-8a16-%a和169a)可写成下 P 述一般形式:0=C6 似方法。b 和 R 的关系按下式确定: 当 时, = 当 时, R h b R h h R h b R  + −  = 1724 16 0 675 1724 2 2 . . . . 一般说来,当 R≥0.5h 时,按 R 和按 b 算得的应力值相差并不大,因而在这 种情况下可不必按当量半径计算应力,而当 R<0.5h 时,则必须把 R 换算成 b 以 后,才能应用式(16-7a)计算应力。 因此,式(16-7a)改写为:  i =11(1  c ) 0 2673 2 . + lg + .       l b P h (16-7a′) 2)荷载作用于板边缘中部(荷位②),荷位下板底的最大弯拉应力:  e =2116(1 054 c ) 0 08975 2 . + . lg + .       l R P h (16-8a) 在试验验证上述公式时发现,当板处于同地基保持完全接触的状态时,计算 结果同实测值相符。但在板边缘由于板温度翘曲变形或地基塑性变形而同地基 脱空时,实测应力值要比式(16-8a)的计算结果偏高 10%左右。为此,凯利 (E.F.Kelley)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经验修正公式:  e (  ) l R R P h ' . . lg lg . = c 2116 1 054 1 4 2 54 + + 2       (16-8a′) 计算板边应力σe 时,当 R<0.5h 时,也应将 R′改成 b 进行计算。 3)荷载作用于板角隅(荷位③),最大拉应力产生在板的表面离荷载圆中心为 x1 的分角线上(见图 16-4)。  c = −               3 1 2 0 6 2 R l P h . (16-9a) x1 = 2 1 l , 1 = 2R 在温度梯度和地基塑性变形的影响下,板角隅也会发生同地基相脱空的现 象。试验表明 ,板角隅上翘时,实测应力值要比按式(16-9a)算得的大 30~50% 左右。对此,凯利又提出了经验修正公式:  c . = R 3 1 1 2 − 2               l P h (16-9a′) 在以上诸式中,P 为车轮荷载,l 为板的相对刚性半径,即: ( ) l D K E h K c c = = − 4 3 2 4 12 1  (16-10) 上述三种荷位时的最大应力计算公式(16-7a,16-8a,16-9a 和 16-9a′)可写成下 述一般形式:σ=C P h 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