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李合群: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遗 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 以唐长安与宋东京为例 李合群 摘要:唐宋时期,我国古代里坊制由鼎盛走向崩溃。这一崩溃过程,萌芽于唐代 中晚期的长安城。北宋东京开封城内,里坊的崩溃,以“侵街”为突破口。由于宋廷极 力制止,使得崩溃过程出现了复杂性与反复性,直至北宋末年,里坊制才彻底走进坟墓。 从此,宋东京城内街市、楼阁遍布,官民混合而居,呈现出崭新的城市景观。 关键词:宋东京:里坊崩溃:侵街:夜禁 中图分类号:K242、K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07)12-0132-07 作者简介:李合群,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河南开封475001) 唐宋时期,中国在城市形态、市民生活等方面均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而里坊制的崩溃,就是 这次变革的重要标志。对于里坊制崩溃的进程及时间,中外史学界曾从经济史或城市发展的角 度进行过探讨,产生了北宋初年、末年、仁宗庆历、景祐年间诸说。如中国学者贺业钜认为,“东 京坊制约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就废除了”①:还有学者认为具体是在仁宗景祐年间,东京“市坊制 度彻底崩溃”②。而日本学者梅原郁却指出,“唐代的坊制,至少其社会风气在五代初期就已经 不存在了,宋代的开封,当然从一开始就是不存在这种框子的城市”③:另一位日本学者加藤繁 则认为,“唐代的坊制至宋初时也仍在沿用,可以证实在真宗天禧年间还存在,到神宗熙宁年间 才开始衰落,直到北宋末年最后崩溃了”④。这些观点,由于缺乏对里坊制整个崩溃过程的系统 揭示及考证,往往流于简单化,易导致偏面性。并且,上述诸说多忽视“侵街”在里坊崩溃过程 中的作用及崩溃的表现。为此,笔者依据大量文献记载,对中国里坊制的崩溃过程、影响因素及 表现内容等方面予以探讨,力求揭示这一重大历史变革的真相。 一、里坊制崩溃萌芽于唐中后期的长安城 里坊,或称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存在。《诗·郑 风·将仲子》有“将仲子兮,无逾我里”之句,毛传曰“里,居也”。西汉长安城,则划分为160 里,且“室居栉比,门巷修直”⑤。此后,里坊制度日益完备,至隋唐长安城达到鼎盛。这时, 收稿日期:2007-06-20 ①贺业钜:《唐宋市坊规划制度演变探讨》,载《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魏天安《宋 代行会制度史》亦力主此说。 ②吴涛:《北宋都城东京》,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页。 ③[日]梅原郁:《宋代的开封与城市制度》,载《鹿陵史学》三、四合刊,1977年版。 ④[日]加藤繁:《中因经济史考证》第1卷,台北华世出版社1981年版,第464页。 ⑤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6页。 132 (C)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社会科学 2007 年第 12 期 132 摘 要:唐宋时期,我国古代里坊制由鼎盛走向崩溃。这一崩溃过程,萌芽于唐代 中晚期的长安城。北宋东京开封城内,里坊的崩溃,以“侵街”为突破口。由于宋廷极 力制止,使得崩溃过程出现了复杂性与反复性,直至北宋末年,里坊制才彻底走进坟墓。 从此,宋东京城内街市、楼阁遍布,官民混合而居,呈现出崭新的城市景观。 关键词:宋东京;里坊崩溃;侵街;夜禁 中图分类号:K242、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7)12-0132-07 作者简介:李合群,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 (河南 开封 475001) 唐宋时期,中国在城市形态、市民生活等方面均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而里坊制的崩溃,就是 这次变革的重要标志。对于里坊制崩溃的进程及时间,中外史学界曾从经济史或城市发展的角 度进行过探讨,产生了北宋初年、末年、仁宗庆历、景祐年间诸说。如中国学者贺业钜认为,“东 京坊制约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就废除了”①;还有学者认为具体是在仁宗景祐年间,东京“市坊制 度彻底崩溃”②。而日本学者梅原郁却指出,“唐代的坊制,至少其社会风气在五代初期就已经 不存在了,宋代的开封,当然从一开始就是不存在这种框子的城市”③;另一位日本学者加藤繁 则认为,“唐代的坊制至宋初时也仍在沿用,可以证实在真宗天禧年间还存在,到神宗熙宁年间 才开始衰落,直到北宋末年最后崩溃了”④。这些观点,由于缺乏对里坊制整个崩溃过程的系统 揭示及考证,往往流于简单化,易导致偏面性。并且,上述诸说多忽视“侵街”在里坊崩溃过程 中的作用及崩溃的表现。为此,笔者依据大量文献记载,对中国里坊制的崩溃过程、影响因素及 表现内容等方面予以探讨,力求揭示这一重大历史变革的真相。 一、里坊制崩溃萌芽于唐中后期的长安城 里坊,或称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存在。《诗·郑 风·将仲子》有“将仲子兮,无逾我里”之句,毛传曰“里,居也”。西汉长安城,则划分为 160 里,且“室居栉比,门巷修直”⑤。此后,里坊制度日益完备,至隋唐长安城达到鼎盛。这时, 收稿日期:2007-06-20 ① 贺业钜:《唐宋市坊规划制度演变探讨》,载《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魏天安《宋 代行会制度史》亦力主此说。 ② 吴涛:《北宋都城东京》,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第13页。 ③ [日]梅原郁:《宋代的开封与城市制度》,载《鹰陵史学》三、四合刊,1977年版。 ④ [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第1卷,台北华世出版社1981年版,第464页。 ⑤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6页。 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 ——以唐长安与宋东京为例 李合群 李合群 :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