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清理颈内动脉 6.清理追查舌下神经。 7.清理迷走神经及发出的心支,在气管与食管沟内找出喉返神经,在下神经节 附近找出喉上神经,并清理追踪至分为猴内、外支。 8。切断并向上翻起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观察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 的甲状腺鞘(假被膜),于侧叶前面切开假被膜观察甲状腺表面的真被膜(纤 维囊),二层被膜之间连结疏松并见血管 9.观察甲状腺形态位置,毗邻。解剖甲状腺上、下动脉,解剖猴上神经与喉返 神经。 10.寻找甲状旁腺。 (四)、颈外侧区和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1,清除颈外侧区和胸锁乳突肌区的浅筋膜和敖套筋膜(颈深筋膜浅层)。 2.于胸锁乳突肌后缘解剖剧神经、颈丛的分支,追踪膈神经至胸廊上口 3.于斜角肌间隙内解剖臂丛的根、王股,并追踪其锁骨上部的分支。 4.观察樵动脉三角的境界,解剖修渍樵血管、甲状腺下动脉簦 5.在颈动脉髓后方解剖胸导管,追踪至注入静脉角处。 6。解修清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 7,解剖并修洁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及其分支。 8.王须动眺髓后友迷走神经内侧解剖颈交感玉。 实验三胸部 一、教学目的 学习胸壁、胸膜、肺以及纵隔的层次结构及其内部各结构的毗邻关系。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胸部的境界、体表标志、胸部的标志线。 2、掌握胸壁浅层结构及肌的配布,熟悉女性乳房位置和淋巴引流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胸膜分部、胸膜腔的构成及胸膜形成的韧带和隐窝,掌握胸膜反折线的 体表投影。 4、掌握肺的位置和分叶、体表投影,掌握肺门、肺根,了解支气管肺段,掌握 肺的动脉和静脉,了解肺的淋巴和神经。 5、观察并熟悉纵隔的境界和分区。 6、了解胸腺的位置、掌握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7、掌握主动弓的三大分支及毗邻关系,掌握动脉导管三角的位置和内容。 8、掌握气管胸部的毗邻。掌握左、右主支气管的行径和毗邻。 9、观察心包腔,掌握心包横窦、斜窦、前下窦的位置,掌握心的位置与体表投 影,掌握心与心包的毗邻。 10、掌握食管与胸导管的位置、走行和毗邻,熟悉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 脉、副半奇静脉的位置,了解交感干、内脏大小神经。了解胸内淋巴结。 4 4 5. 清理颈内动脉。 6. 清理追查舌下神经。 7. 清理迷走神经及发出的心支,在气管与食管沟内找出喉返神经,在下神经节 附近找出喉上神经,并清理追踪至分为喉内、外支。 8. 切断并向上翻起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观察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 的甲状腺鞘(假被膜),于侧叶前面切开假被膜观察甲状腺表面的真被膜(纤 维囊),二层被膜之间连结疏松并见血管。 9. 观察甲状腺形态位置,毗邻。解剖甲状腺上、下动脉,解剖喉上神经与喉返 神经。 10. 寻找甲状旁腺。 (四)、 颈外侧区和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1. 清除颈外侧区和胸锁乳突肌区的浅筋膜和封套筋膜(颈深筋膜浅层)。 2. 于胸锁乳突肌后缘解剖副神经、颈丛的分支,追踪膈神经至胸廓上口。 3. 于斜角肌间隙内解剖臂丛的根、干、股,并追踪其锁骨上部的分支。 4. 观察椎动脉三角的境界,解剖修洁椎血管、甲状腺下动脉等。 5. 在颈动脉鞘后方解剖胸导管,追踪至注入静脉角处。 6. 解剖修洁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 7. 解剖并修洁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及其分支。 8. 于颈动脉鞘后方、迷走神经内侧解剖颈交感干。 实验三 胸部 一、教学目的 学习胸壁、胸膜、肺以及纵隔的层次结构及其内部各结构的毗邻关系。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胸部的境界、体表标志、胸部的标志线。 2、掌握胸壁浅层结构及肌的配布,熟悉女性乳房位置和淋巴引流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胸膜分部、胸膜腔的构成及胸膜形成的韧带和隐窝,掌握胸膜反折线的 体表投影。 4、掌握肺的位置和分叶、体表投影,掌握肺门、肺根,了解支气管肺段,掌握 肺的动脉和静脉,了解肺的淋巴和神经。 5、观察并熟悉纵隔的境界和分区。 6、了解胸腺的位置、掌握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7、掌握主动弓的三大分支及毗邻关系,掌握动脉导管三角的位置和内容。 8、掌握气管胸部的毗邻。掌握左、右主支气管的行径和毗邻。 9、观察心包腔,掌握心包横窦、斜窦、前下窦的位置,掌握心的位置与体表投 影,掌握心与心包的毗邻。 10、掌握食 管与胸导管的 位置、走行和 毗邻,熟悉胸 主动脉、奇静 脉、半奇静 脉、副半奇静脉的位置,了解交感干、内脏大小神经。了解胸内淋巴结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