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国共合作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促进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当时,对广东革命政府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盘踞在东江的陈炯 明部。在广东革命政府内部,还有打着拥护国民革命旗号、实际上却是地方军阀势力的杨希闵的桂军。他们表面上拥护孙中山,暗地 里却和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相勾结,伺机推翻广东革命政府。此外还有,还有港东南部的邓本殷部和地主买办武装广州商团,都对广 东革命政府构成威胁。因此,广东革命政府要把国民革命推向全国,必须首先肃清广东境内的反动势力,建立统一的革命根据地。 镇压广州商团叛乱,是国共合作后广东革命政府进行的第一个重大斗争。广州商团是以英国汇丰银行广州分行买办陈廉伯和佛山 地主陈恭受为首的买办地主武装。它拥有10个团,多达4000余人,蓄谋颠覆广东革命政府。1924年8月初,孙中山下令扣留了商团非法 偷运到广州的枪械,并下令通缉陈廉伯。10月15日,广东革命政府在黄埔学生军和广州工团军、农民自卫军的有力配合下,平息了商 团叛乱。1925年初,广东革命政府进行了第一次东征,打垮了陈炯明部,之后又平定了杨希闵、刘震寰部的叛乱,消除了广东革命政 府的隐患。 平定叛乱之后,为了适应孙中山逝世后的新形势,广东革命政府进行了改组。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汪精卫当选 为主席,鲍罗廷被聘为高等顾问。国民政府成立后,将黄埔军校校军和驻广东的粤军、湘军、滇军先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6个军,共 8.5万人,共产党员周恩来、李富春、朱克靖、罗汉、林祖涵分别担任第一、二、三、四、六军的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在此前后 国共两党通力合作,经过第二次东征和南征,消灭盘踞东江一带的军阀陈炯明部和广东南路的军阀邓本殷部,并平息滇军、桂军在广 州发动的叛乱,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举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准备了比较可靠的后方基地 五、争夺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斗争 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高涨,特别是工人阶级在五卅运动中充分显示出自己的力量,国民党内部发生了新的分化,除原有的老右派 外,又出现了新右派。戴季陶主义的出现和蒋介石势力的增强,就是这一分化的标志。在国共关系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同国 民党的关系问题,中国共产党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中共广东区委强调,共产党人应该成为国民党左派的核心力量,同国民党右派展 开积极斗争。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陈独秀、张国联共中央关于避免加剧同国民党关系的指示精神,认为应该协调国共两党关系,通 过解释说明国共联盟和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为了统一认识,明确以后斗争方针,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执行委员会扩大会 议。会议决定党对国民党的政策是:“反对右派而与左派结合密切的联盟,竭力赞助左派和右派斗争。”而“最重要的一个方法,便 是到处巩固我们的党,尤其在国民党势力的所在地。” 1925年6、7月间,戴季陶先后出版了《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小册子,宣扬阶级调和,反对马 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要求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脱离一切党派,作单纯的国民党员”。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 恽代英、萧楚女等撰写了大量文章,对戴季陶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捍卫了正确的革命理论和原则,大大缩小了这种思想的 恶劣影响。1925年11月,谢持、邹鲁等10多人盗用国民党执行委员会的名义,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非法 决定另立国民党中央于上海,宣布取消共产党员的国民党党籍,解除鲍罗廷的顾问职务,形成西山会议派。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 受到了绝大多数国民党中央部门和地方组织的坚决反对,中国共产党站在这场斗争的前列,连续发表通告,“声明此次北京会议无 效”,西山会议派由此而声名狼藉。1926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出席大会的代表中,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 派占很大优势。大会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的主张,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对参加西山会议的老右派分 子分别给予警告或开除党籍的处分。而失误之处是没有触动新右派,蒋介石第一次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随后又被选为常务委员,并 担任了国民革命军总监,一跃而为国民党军政要员,为其后来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打开了方便之门。 更为严重的是,在北伐战争的前夜,蒋介石策划了一系列限制共产党、夺取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926年3月18日,国民政府海军 局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奉命派中山舰到黄埔后,立刻谣言四起,说是要劫持蒋介石。3月20日,蒋介石以所谓中山舰事件为借国共合作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促进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当时,对广东革命政府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盘踞在东江的陈炯 明部。在广东革命政府内部,还有打着拥护国民革命旗号、实际上却是地方军阀势力的杨希闵的桂军。他们表面上拥护孙中山,暗地 里却和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相勾结,伺机推翻广东革命政府。此外还有,还有港东南部的邓本殷部和地主买办武装广州商团,都对广 东革命政府构成威胁。因此,广东革命政府要把国民革命推向全国,必须首先肃清广东境内的反动势力,建立统一的革命根据地。 镇压广州商团叛乱,是国共合作后广东革命政府进行的第一个重大斗争。广州商团是以英国汇丰银行广州分行买办陈廉伯和佛山 地主陈恭受为首的买办地主武装。它拥有10个团,多达4000余人,蓄谋颠覆广东革命政府。1924年8月初,孙中山下令扣留了商团非法 偷运到广州的枪械,并下令通缉陈廉伯。10月15日,广东革命政府在黄埔学生军和广州工团军、农民自卫军的有力配合下,平息了商 团叛乱。1925年初,广东革命政府进行了第一次东征,打垮了陈炯明部,之后又平定了杨希闵、刘震寰部的叛乱,消除了广东革命政 府的隐患。 平定叛乱之后,为了适应孙中山逝世后的新形势,广东革命政府进行了改组。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汪精卫当选 为主席,鲍罗廷被聘为高等顾问。国民政府成立后,将黄埔军校校军和驻广东的粤军、湘军、滇军先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6个军,共 8.5万人,共产党员周恩来、李富春、朱克靖、罗汉、林祖涵分别担任第一、二、三、四、六军的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在此前后, 国共两党通力合作,经过第二次东征和南征,消灭盘踞东江一带的军阀陈炯明部和广东南路的军阀邓本殷部,并平息滇军、桂军在广 州发动的叛乱,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举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准备了比较可靠的后方基地。 五、争夺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斗争 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高涨,特别是工人阶级在五卅运动中充分显示出自己的力量,国民党内部发生了新的分化,除原有的老右派 外,又出现了新右派。戴季陶主义的出现和蒋介石势力的增强,就是这一分化的标志。在国共关系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同国 民党的关系问题,中国共产党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中共广东区委强调,共产党人应该成为国民党左派的核心力量,同国民党右派展 开积极斗争。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陈独秀、张国焘联共中央关于避免加剧同国民党关系的指示精神,认为应该协调国共两党关系,通 过解释说明国共联盟和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为了统一认识,明确以后斗争方针,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执行委员会扩大会 议。会议决定党对国民党的政策是:“反对右派而与左派结合密切的联盟,竭力赞助左派和右派斗争。”而“最重要的一个方法,便 是到处巩固我们的党,尤其在国民党势力的所在地。” 1925年6、7月间,戴季陶先后出版了《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小册子,宣扬阶级调和,反对马 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要求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脱离一切党派,作单纯的国民党员”。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 恽代英、萧楚女等撰写了大量文章,对戴季陶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捍卫了正确的革命理论和原则,大大缩小了这种思想的 恶劣影响。1925年11月,谢持、邹鲁等10多人盗用国民党执行委员会的名义,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非法 决定另立国民党中央于上海,宣布取消共产党员的国民党党籍,解除鲍罗廷的顾问职务,形成西山会议派。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 受到了绝大多数国民党中央部门和地方组织的坚决反对,中国共产党站在这场斗争的前列,连续发表通告,“声明此次北京会议无 效”,西山会议派由此而声名狼藉。1926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出席大会的代表中,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 派占很大优势。大会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的主张,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对参加西山会议的老右派分 子分别给予警告或开除党籍的处分。而失误之处是没有触动新右派,蒋介石第一次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随后又被选为常务委员,并 担任了国民革命军总监,一跃而为国民党军政要员,为其后来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打开了方便之门。 更为严重的是,在北伐战争的前夜,蒋介石策划了一系列限制共产党、夺取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926年3月18日,国民政府海军 局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奉命派中山舰到黄埔后,立刻谣言四起,说是要劫持蒋介石。3月20日,蒋介石以所谓中山舰事件为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