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74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29卷 式中,a表示金属铁晶胞边长,其值为0.28664nm· 貌;图1(b)是在单晶颗粒上的电子衍射图谱,经过 2 实验结果及讨论 指标化可知,其晶带轴方向为[1100]方向 图1(a)是注入H离子前试样的TEM显微形 (b) (e22162240226 0006 ◆0006 0000 554622402246 500nm nr]=[1100] 图1H时离子注入前钛铁矿的ITEM微观形貌(a)和电子衍射图谱(b,c) Fig-1 TEM micrograph (a)and electron diffraction pattern (b.c)of ilmenite before H ion implantation 图2是注入H离子后试样一单晶颗粒的 了晶带方向为[110]的金属铁.尽管C、D、F和G中 TEM显微形貌和不同位置处的电子衍射图谱,其 分别含有钛铁矿和金属铁晶面的衍射斑点,但是还 中,图2中B、C和D是被薄铁片所遮挡,而E、F、G 存在大量的不规则衍射斑点,即不属于两者的任何 和H是直接与H离子接触的位置.根据式(2)一 一个,因此,可以认为是从钛铁矿向金属铁转变的 (4)计算可知,B是晶带方向为[1431]钛铁矿晶体 过渡结构.图3是对图2中B和H两点电子衍射图 的衍射图谱,H是晶带方向[110]金属铁晶体的衍 谱的说明. 射图谱,说明在钛铁矿晶体的晶带方向上已经形成 图2试样的TEM显微形貌和不同位置的电子衍射图谱 Fig.2 TEM micrograph and electron diffraction pattern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从图B~D中钛铁矿晶面的衍射斑点逐渐减 射斑点,与图2H的衍射图谱相比,可推断是金属铁 少,图2E中的衍射斑点已经看不到钛铁矿晶体的 的(222)或(222)晶面.从衍射图谱可以看出,钛铁 衍谢面;相反,在图2F和G中原来对应于图2B中 矿的(4264)和(4264)晶面取向与金属铁的(222) 钛铁矿(4264)和(4264)晶面位置处,出现了新的衍 和(222)晶面取向接近,并且它们的晶面间距也接式中‚a 表示金属铁晶胞边长‚其值为0∙28664nm. 2 实验结果及讨论 图1(a)是注入 H + 2 离子前试样的 TEM 显微形 貌;图1(b)是在单晶颗粒上的电子衍射图谱‚经过 指标化可知‚其晶带轴方向为[1 - 100]方向. 图1 H + 2 离子注入前钛铁矿的 TEM 微观形貌(a)和电子衍射图谱(b‚c) Fig.1 TEM micrograph (a) and electron diffraction pattern (b‚c) of ilmenite before H + 2 ion implantation 图2是注入 H + 2 离子后试样一单晶颗粒的 TEM 显微形貌和不同位置处的电子衍射图谱.其 中‚图2中 B、C 和 D 是被薄铁片所遮挡‚而 E、F、G 和 H 是直接与 H + 2 离子接触的位置.根据式(2)~ (4)计算可知‚B 是晶带方向为[1 - 43 - 1]钛铁矿晶体 的衍射图谱‚H 是晶带方向[1 - 10]金属铁晶体的衍 射图谱‚说明在钛铁矿晶体的晶带方向上已经形成 了晶带方向为[1 - 10]的金属铁.尽管 C、D、F 和 G 中 分别含有钛铁矿和金属铁晶面的衍射斑点‚但是还 存在大量的不规则衍射斑点‚即不属于两者的任何 一个.因此‚可以认为是从钛铁矿向金属铁转变的 过渡结构.图3是对图2中B 和 H 两点电子衍射图 谱的说明. 图2 试样的 TEM 显微形貌和不同位置的电子衍射图谱 Fig.2 TEM micrograph and electron diffraction pattern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从图2B~D 中钛铁矿晶面的衍射斑点逐渐减 少‚图2E 中的衍射斑点已经看不到钛铁矿晶体的 衍射面;相反‚在图2F 和 G 中原来对应于图2B中 钛铁矿(426 - 4 - )和(4 - 2 - 64)晶面位置处‚出现了新的衍 射斑点‚与图2H 的衍射图谱相比‚可推断是金属铁 的(2 - 2 - 2 - )或(222)晶面.从衍射图谱可以看出‚钛铁 矿的(426 - 4 - )和(4 - 2 - 64)晶面取向与金属铁的(2 - 2 - 2 - ) 和(222)晶面取向接近‚并且它们的晶面间距也接 ·374·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29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