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日暮倚杖水边①(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答案: 16、(1)屈原、白居易 (2)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 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 篇 4、(09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即景抒情诗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 种修辞手法?(2分)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 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答案:(1)想当年,到而今。借代 (2)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瑱沟壑”,千村寥落 (3)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 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 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14、(09年四川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即景抒 情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 简要分析。(6分) 答案:(1)“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 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 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 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16、(09年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一即景抒情日暮倚杖水边①(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⑴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 分) 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 分) 答案: 16、⑴屈原、白居易 ⑵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 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 篇。 4、(09 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即景抒情诗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 种修辞手法?(2 分)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 分)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 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 分) 答案:⑴想当年,到而今。借代。 ⑵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⑶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 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 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14、(09 年四川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即景抒 情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 分)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 简要分析。(6 分) 答案:(1)“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 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 “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 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16、(09 年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 分)--即景抒情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