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本刊特稿 步成熟和深化,认识到在社会主 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 们就可以大胆地运用,大胆地发 义条件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 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 展它。邓小平同志正是从社会主 基础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关于 经济的论述,把市场经济与计划 义的本质出发,澄清了将计划与 社会主义也要发展市场经济的理 经济从姓“资”姓“社”的争论中解 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错误观念, 论认识更加鲜明,论述也更加深 放出来。长期以来,无论是社会 结束了长期以来的计划与市场关 刻。1990年12月在北京,在上 主义的拥护者,反对者,还是社会 系之争。 海,1992年初在南方视察邓小 主义者本身,都把市场经济看作 其次,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 平同志在多处多次反复阐述他的 无政府状态经济,是资本主义的 和市场都是方法,是经济手段的 市场经济理论观,反复强调要发 固有属性;而由于社会主义是与 论断彻底突破了计划经济、市场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指出: 资本主义相对立的另一种社会经 经济“本质”论、“特征”论的传统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 济形态,从而又赋予“计划经济” 观念,这也是邓小平市场经济理 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 以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最终得 论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前的几十 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 出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计 年中,我们之所以长期坚持计划 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 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的教条, 经济,对市场经济讳莫如深不敢 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 是否实行市场经济也便成为区分 越市场雷池一步,根本上就是由 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标准。邓 于受到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 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第 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 的本质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 3卷,第364页)“计划多一点还 在改革开放上为什么“迈不开步 主义的本质特征”这一理论教条 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 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 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承认和肯定 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 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 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第 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 首先就必须突破这一传统理论教 3卷,第373页)他以一种新的表 的问题。”(第3卷,第372页)他 条,建立一种新的计划观、市场 述方式重申了他关于计划与市场 在正确地分析中国现阶段社会的 观。邓小平同志是用经济手段这 本质上都是可以利用的“方法”的 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指出,搞计划 一范畴来认识计划和市场的,他 观点,他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 还是搞市场不是判别社会主义与 不止一次地指出,计划和市场都 济手段,”(第3卷第373页)“两 资本主义的标准,“判断的标准, 是方法、是经济手段,与社会基本 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 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 经济制度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 主义服务。”(第3卷,第367页) 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 系。这一全新的理论认识使市 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深刻论断,为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问题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迎刃而解。既然是经济手段,市 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平。”(第3卷,第372页)这三个 场经济就可以与计划经济结合起 济体制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 “有利于”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 来,就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 基础。 因此,衡量的根本标准只能是生 展,为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 三、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 产力标准。正是有了这一认识基 服务:既然是经济手段,发展市场 突破了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计划 础,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经济也就不会影响更不会改变社 观、市场观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 会主义的制度属性。邓小平同志 也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奠定 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的这一理论认识也是符合社会发 了理论基础 富裕。”(第3卷,第373页)一切 展历史的。市场经济这一概念, 首先,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手段我们都 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提出来的,这 与市场不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 可以采用,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 是事实。但市场经济并不专属于 主义制度的标准,计划经济不等 社会生产力,有利于经济发展我 资本主义社会。早在资本主义之 8)山东经济战略研究1997·3 ?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8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1997 ·3 本刊特稿 步成熟和深化, 认识到在社会主 义条件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 基础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关于 社会主义也要发展市场经济的理 论认识更加鲜明 , 论述也更加深 刻。 1990 年 12 月在北京, 在上 海, 1992 年初在南方视察, 邓小 平同志在多处多次反复阐述他的 市场经济理论观 , 反复强调要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指出 :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 ,资本主 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 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 义也有市场经济 , 资本主义也有 计划控制 ……不要以为搞点市场 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 没有那 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第 3 卷 , 第 364 页)“计划多一点还 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 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 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第 3 卷 , 第 373 页)他以一种新的表 述方式重申了他关于计划与市场 本质上都是可以利用的“方法”的 观点 , 他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 济手段, ”(第 3 卷,第 373 页)“两 者都是手段, 市场也可以为社会 主义服务 。”(第 3 卷 ,第 367 页) 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深刻论断, 为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 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 基础 。 三、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 突破了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计划 观、市场观,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也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奠定 了理论基础 首先 , 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 与市场不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 主义制度的标准 , 计划经济不等 于社会主义 ,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 本主义 ,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 经济的论述 , 把市场经济与计划 经济从姓“资”姓“社”的争论中解 放出来 。长期以来, 无论是社会 主义的拥护者,反对者 ,还是社会 主义者本身 , 都把市场经济看作 无政府状态经济 , 是资本主义的 固有属性;而由于社会主义是与 资本主义相对立的另一种社会经 济形态 , 从而又赋予 “计划经济” 以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最终得 出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 计 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的教条 , 是否实行市场经济也便成为区分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标准。邓 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 , 我们过去 在改革开放上为什么 “迈不开步 子 ,不敢闯, 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 主义的东西多了 , 走了资本主义 道路。要害是姓`资' 还是姓`社' 的问题 。”(第 3 卷,第 372 页)他 在正确地分析中国现阶段社会的 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指出, 搞计划 还是搞市场不是判别社会主义与 资本主义的标准 , “判断的标准 , 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 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 。”(第 3 卷,第 372 页)这三个 “有利于” 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 , 因此, 衡量的根本标准只能是生 产力标准。正是有了这一认识基 础 ,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 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第 3 卷 ,第 373 页)一切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手段我们都 可以采用, 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 社会生产力 ,有利于经济发展, 我 们就可以大胆地运用, 大胆地发 展它 。邓小平同志正是从社会主 义的本质出发 , 澄清了将计划与 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错误观念 , 结束了长期以来的计划与市场关 系之争。 其次 , 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 和市场都是方法, 是经济手段的 论断彻底突破了计划经济、 市场 经济“本质” 论、“特征” 论的传统 观念 , 这也是邓小平市场经济理 论的基础 。在改革开放前的几十 年中 , 我们之所以长期坚持计划 经济 ,对市场经济讳莫如深, 不敢 越市场雷池一步, 根本上就是由 于受到了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 的本质特征” 、 “市场经济是资本 主义的本质特征” 这一理论教条 的根深蒂固的影响 。承认和肯定 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 , 首先就必须突破这一传统理论教 条, 建立一种新的计划观、 市场 观。邓小平同志是用经济手段这 一范畴来认识计划和市场的 , 他 不止一次地指出, 计划和市场都 是方法、是经济手段,与社会基本 经济制度没有本质的、 必然的联 系。这一全新的理论认识, 使市 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问题 迎刃而解 。既然是经济手段 , 市 场经济就可以与计划经济结合起 来, 就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 展, 为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 服务 ;既然是经济手段, 发展市场 经济也就不会影响更不会改变社 会主义的制度属性 。邓小平同志 的这一理论认识也是符合社会发 展历史的。市场经济这一概念 , 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提出来的 , 这 是事实。但市场经济并不专属于 资本主义社会 。早在资本主义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