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观看记录片,课堂讨论,课后自学等教学形式 (一)课堂讲授 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讲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利用图片、记录片等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点。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 面,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对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课后自学 为了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每章都安排一部分内容,课上教 师只给出自学提纲,不作详细讲解,课后学生自学。 (三)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的目的是活跃学习气氛,开拓思路。教师应认真组织,安排重点发言,充分调 动每一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微好总结。 (四)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以思考题为主。平均每次课后1·2道思考题。 (五)平时测验 为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及保证学生的出席率,教师可适当安排平时课堂测验,每次测验不 超过30分钟。 (六)考试 课程结束后考试采取写论文的形式。总评成绩:课外作业,平时测验占20%:期末的 论文占80%。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五、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1.何俊仕主编,水资源规划及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年 2.何俊仕主编,水资源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3.赵宝璋主编,水资源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六、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考察,由最后的大论文和平时的小论文两部分组成。大论文占总 成绩的80%,小论文占总成绩的20%。 最后的大论文是关于如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题。平时小论文:为及时了 解教学情况及保证学生的出勤率,适当安排平时课堂测验,测验以小论文形式进 行,每次测验不超过30分钟。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水资源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 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观看记录片,课堂讨论,课后自学等教学形式。 (一)课堂讲授 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讲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利用图片、记录片等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点。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 面,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对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课后自学 为了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每章都安排一部分内容,课上教 师只给出自学提纲,不作详细讲解,课后学生自学。 (三)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的目的是活跃学习气氛,开拓思路。教师应认真组织,安排重点发言,充分调 动每一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做好总结。 (四)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以思考题为主。平均每次课后1-2道思考题。 (五)平时测验 为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及保证学生的出席率,教师可适当安排平时课堂测验,每次测验不 超过 30 分钟。 (六)考试 课程结束后考试采取写论文的形式。总评成绩:课外作业,平时测验占 20%;期末的 论文占 80%。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五、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1. 何俊仕主编,水资源规划及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 年 2. 何俊仕主编,水资源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年 3. 赵宝璋主编,水资源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年 六、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考察,由最后的大论文和平时的小论文两部分组成。大论文占总 成绩的 80%,小论文占总成绩的 20%。 最后的大论文是关于如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题。平时小论文:为及时了 解教学情况及保证学生的出勤率,适当安排平时课堂测验,测验以小论文形式进 行,每次测验不超过 30 分钟。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水资源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