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即是否再犯新罪或者发现漏罪,以及是否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 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若没有发生刑 法典第77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 予以宣告。 (四)缓刑的法律后果 根据刑法典第76条、第77条的规定,一般缓刑的法律后果有以下三 种: (1)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没有刑法典第77 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 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 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典第69条的规定, 决定执行的刑罚。新犯之罪和漏判之罪,不受犯罪性质、种类、轻重以及 应当判处的刑种、刑期的限制。 (3)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 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 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此外,根据刑法典第72条第2款的规定,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 即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因而, 无论缓刑是否撤销,所判处的附加刑均须执行。 三、战时缓刑 (一)适用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典第449条的规定,适用战时缓刑应当遵守以下条件: (1)适用的时间必须是在战时。故在和平时期或非战时条件下,不 能适用此种特殊缓刑。所谓战时,依据刑法典第451条的规定,是指国家 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 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 (2)适用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依立法精神应含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军人。不是犯罪的军人,或者虽是犯罪的军人,但被 判处的刑罚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均不能适用战时缓刑。至于构成累犯的 犯罪军人能否适用战时缓刑,法律未作明确规定。但是,根据刑法典第74 条的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的立法内容,应当同样适用于战时缓即是否再犯新罪或者发现漏罪,以及是否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 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若没有发生刑 法典第 77 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 予以宣告。 (四)缓刑的法律后果 根据刑法典第 76 条、第 77 条的规定,一般缓刑的法律后果有以下三 种: (1)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没有刑法典第 77 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 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 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典第 69 条的规定, 决定执行的刑罚。新犯之罪和漏判之罪,不受犯罪性质、种类、轻重以及 应当判处的刑种、刑期的限制。 (3)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 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 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此外,根据刑法典第 72 条第 2 款的规定,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 即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因而, 无论缓刑是否撤销,所判处的附加刑均须执行。 三、战时缓刑 (一)适用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典第 449 条的规定,适用战时缓刑应当遵守以下条件: (1)适用的时间必须是在战时。故在和平时期或非战时条件下,不 能适用此种特殊缓刑。所谓战时,依据刑法典第 451 条的规定,是指国家 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 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 (2)适用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依立法精神应含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军人。不是犯罪的军人,或者虽是犯罪的军人,但被 判处的刑罚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均不能适用战时缓刑。至于构成累犯的 犯罪军人能否适用战时缓刑,法律未作明确规定。但是,根据刑法典第 74 条的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的立法内容,应当同样适用于战时缓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