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当代中国的“维稳政治”:沿革与特点 以抗争政治中的政府回应为视角 肖唐镖 内容提要本文从历时与横切视角,集中讨论了中国大陆政府的“维稳政治”。近三十余年来,政府维稳 已逐步脱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政法体制的总体框架,走向了“全面维稳”体制。这种全面维稳的政府回应 体制是一种“全员动员”体制,在缺乏应有的法律指引和专业规范的条件下,只能在“压力型的运动式治理”框 架内运行。为此,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维稳技术尽管“日臻完备”,但其手段和策略却多是行政的、政 治的,甚至是不合法的。这种政治化而非法治化的维稳政治,正是“全面维稳”与“全员动员”体制所固有的脱 离法治化和专业化、强化行政化和政治化之本质所在 关键词维稳 体制维稳技术维稳政治抗争政治政府回应 DO:10.16091/ cnkicn32-1308/c.201501.012 2008年4月29日,北京奥运会前夕,国内权(2014年1月27日)等媒体也先后刊发有关 威媒体《瞭望(新闻周刊)》刊出新华社记者汤耀国“维稳”专题的深度报道 先生的新闻稿《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承担维稳 在社会运动与抗争政治学中,反映政府角色 之责》,报道称:围绕奥运召开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与行为的“维稳”,乃是塑造抗争政治的重要变量。 作正加紧展开,中央要求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在维在广义上,政府维持其统治合法性、维护其统治秩 稳工作中尤其要主动承担第一责任。由此,在政序的所有行为,都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但同时 府话语中已使用多年的“维稳”,作为一个深具又有可能开放或激发民众的抗争行动,从而影响 中国特色的热词与社会政治现象,日益被媒体到社会政治秩序。在狭义上,“维稳”即政府回应 多面向讨论,为社会所广泛关注。人民日报社民众抗争的体制、机制与行动策略。实际上,在社 旗下的《人民论坛》杂志,在2010年9月和会运动与抗争政治中的政府角色和行为,已得到 2014年2月设置专栏,专题讨论维稳话题。境国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和研究。本文拟集中于狭 内外深具影响的《凤凰周刊》(2011年第3期)、义角度,讨论我国政府“维稳政治”的变迁及其特 《财经网》(2011年6月6日)与《南风窗》征,分析政府处置民众抗争、化解社会矛盾的有关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体性事件研究”(项目号:05BSH009)的阶段性成果,其主要观点与初稿曾在 第一届中国政治社会学讲习班”(2011年7月18日一7月20日北京)、“中国社会学年会”(2012年7月13日-16日银川)、“公共领域 中的冲突解决:理论与实践”(2012年11月17日北京)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2014年4月26-27日上海)上发表 得到蔡永顺、张光与陈志柔等教授的有益评论与校正,特此致谢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当代中国的“维稳政治”:沿革与特点* ———以抗争政治中的政府回应为视角 肖唐镖 内容提要 本文从历时与横切视角,集中讨论了中国大陆政府的“维稳政 治”。近 三 十 余 年 来,政 府 维 稳 已逐步脱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政法体制的总体框架,走向了“全面维稳”体制。这种全面维稳的政府回应 体制是一种“全员动员”体制,在缺乏应有的法律指引和专业规范的条件下,只能在“压力型的运动式治理”框 架内运行。为此,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维稳技术尽管“日臻完备”,但其手段和策略却多是行政的、政 治的,甚至是不合法的。这种政治化而非法治化的维稳政治,正是“全面维稳”与“全员 动 员”体制所固有的脱 离法治化和专业化、强化行政化和政治化之本质所在。 关 键 词 维稳 维稳体制 维稳技术 维稳政治 抗争政治 政府回应 2008年4月29日,北京奥运会前夕,国内权 威媒体《瞭望(新闻周刊)》刊出新华社记者汤耀国 先生的新闻稿《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承担维稳 之责》,报道称:围绕奥运召开的维护社会稳定 工 作正加紧展开,中央要求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在 维 稳工作中尤其要主动承担第一 责 任。由 此,在 政 府 话 语 中 已 使 用 多 年 的“维 稳”,作 为 一 个 深 具 中 国 特 色 的 热 词 与 社 会 政 治 现 象,日 益 被 媒 体 多 面 向 讨 论,为 社 会 所 广 泛 关 注。 人 民 日 报 社 旗 下 的 《人 民 论 坛 》杂 志,在 2010 年 9 月 和 2014年2月 设 置专 栏,专 题 讨 论 维 稳 话 题。境 内 外 深 具 影 响 的《凤 凰 周 刊》(2011年 第3期)、 《财 经 网 》(2011 年 6 月 6 日 )与 《南 风 窗 》 (2014年1 月 27 日 )等媒体也先后刊发有关 “维稳”专 题 的 深 度 报 道。 在社会运动与抗争政治 学 中,反 映 政 府 角 色 与行为的“维稳”,乃是塑造抗争政治的重要变量。 在广义上,政府维持其统治合法性、维护其统治秩 序的所有行为,都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但同时 又有可能开放或激发民众的抗争行动,从而 影 响 到社会政治秩序。在狭义上,“维稳”即政府 回 应 民众抗争的体制、机制与行动策略。实际上,在社 会运动与抗争政治中的政府角色和行为,已 得 到 国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和研究。本文拟集中于狭 义角度,讨论我国政府“维稳政治”的变迁及其特 征,分析政府处置民众抗争、化解社会矛盾的有关 831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体性事件研究”(项 目 号:05BSH009)的 阶 段性 成 果。其主要观点与初稿曾在 “第一届中国政治社会学讲习班”(2011年7月18日-7月20日北京)、“中国社会学年会”(2012年7月13日-16日银川)、“公共领域 中的冲突解决:理论与实践”(2012年11月17日北京)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2014年4月26-27日上海)上发表, 得到蔡永顺、张光与陈志柔等教授的有益评论与校正,特此致谢! DOI:10.16091/j.cnki.cn32-1308/c.2015.01.012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