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著述宏富,但大部分是释解佛经的论著,《周易禅解》是他留下的唯一一部关于《周易》研 究的著作。从目前的资料看,《周易禅解》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大量运用佛学思想全面解 注《周易》经传的著作。据作者书前《自序》所言,此书初创于明代崇祯十四年辛巳(1641) 仲冬,“漓益子结冬于月台,禅诵之余,手持《韦编》而笺释之。”在《自序》中作者还指出 了著书的目的:“吾所由解《易》者,无他,以禅入儒,务诱儒以知禅耳!”可见作者有试图 借助《周易》来融合儒学与佛学的思想意图。据作者《易解跋》称,是年游温陵(今福建泉 州市)之月台,因“有郭氏子来问《易》义,遂举笔属稿,先成《系辞》等五传,次成上经 而下经之解未及半,偶应紫云法华之请,旋置高阁,屈指忽越三载半矣。”时至乙酉年夏, 即清顺治二年(1645),作者于石城(今属江苏南京)又续解之,始竟前稿。故此书之撰述 历明末至清初,作者的思想感受也伴随时间地域和社会背景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正如 作者《易解跋》中所说:“嗟嗟!从闽至吴,地不过三千余里;从辛巳冬至今夏,时不过 千二百余日,乃世事幻梦,盖不啻万别千差。交易耶?变易耶?至于历尽万别千差世事,时 地俱易,而不易者依然如故。”也许作者正是由此得以深明并贯通佛学“常与无常”之义和 易学“易与不易”之理,并把这些心得体会诉诸于此书,从而为世人揭开佛学与易学的隐秘 联系拓展了道路。书成之后(大约在顺治年间),作者门弟子释通瑞为之刊刻印行,始流传 至今。 综观此书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与一般常见的《易》学著作有所不同的是,作者在解 说和分析《周易》经传思想时,不仅把佛学的各种思想渗透进去,而且大量运用佛学的语言 词汇,增强了内容的表现力。如此以佛解《易》,虽不免牵附之嫌,亦可见作者融通佛《易》 思想的聪明睿知和良苦用心,正如易学专家黄寿祺教授点评此书时所说:“今考其书,援引 禅理,间虽不免傅会,然亦颇有可取者……立说皆非尽恍惚虚无,书内类此者多,未可以其 援禅入儒而悉非之。”°我们还应该看到,《周易禅解》一书熔易道、佛理于一炉,化仁 爱、慈悲于一体,无论是对易佛关系的深刻揭示,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确实都 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无疑更应该是我们后人不可“非之”而应“借鉴研习之”的主要原 因。由于该书既是以儒家经典《周易》为依托,又充满了浓厚的佛学思想,以致以往都不太 为佛学硏究者和易学研究者所重视:更主要的是缺少可以兼通佛与《易》的专家来研究此书, 以致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所以今天读者对该书的了解仍有失全面和系统。有鉴于此,本文 拟从易学和佛学关系比较的角度,对《周易禅解》的研究情况作一些探讨 《周易禅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易学与佛学的关系研究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难题。《周易禅解》研 究实际上是易学与佛学关系研究的一个子课题,所以对其研究情况的回顾,还必须从易学与 佛学关系研究的历史入手。易学与佛学产生的年代相近,但在本源上的关系却极其间接,在 支流上的关系也非一触即有。易佛关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佛学东传是这一关系形成 的契机,佛学扎根中土是这一关系形成的标志。易佛关系从形成交涉到互动发展,是从观念 开始向理论过渡的,这之间经历了较长的过程。佛学的中国化和易学的多样化是其发生交涉 和互动的重要前提,而理学和心学的出现则是其在理论上发生关系的重要基础。从东汉“以 易理解佛”到隋唐“以佛理解易”,乃至宋明以来“易与佛互证”,易学与佛学之间的关系若 明若暗地交涉了近两千年。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关系史中,彼此的互动促使了各自的变异与 发展。虽然一度出现过融通的趋势,但是并没有彻底完成彼此的交通,仍就在若即若离的关 系中共同构成中国学术的伟大传统。 翻开易学与佛学关系交涉史,从六朝时期东传佛学与本土易学的早期结合,到今天学术 界对易佛关系的研究,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这么一些主要现象:易学自汉代开始发生变异,至著述宏富,但大部分是释解佛经的论著,《周易禅解》是他留下的唯一一部关于《周易》研 究的著作。从目前的资料看,《周易禅解》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大量运用佛学思想全面解 注《周易》经传的著作。据作者书前《自序》所言,此书初创于明代崇祯十四年辛巳(1641) 仲冬,“蕅益子结冬于月台,禅诵之余,手持《韦编》而笺释之。”在《自序》中作者还指出 了著书的目的:“吾所由解《易》者,无他,以禅入儒,务诱儒以知禅耳!”可见作者有试图 借助《周易》来融合儒学与佛学的思想意图。据作者《易解跋》称,是年游温陵(今福建泉 州市)之月台,因“有郭氏子来问《易》义,遂举笔属稿,先成《系辞》等五传,次成上经, 而下经之解未及半,偶应紫云法华之请,旋置高阁,屈指忽越三载半矣。”时至乙酉年夏, 即清顺治二年(1645),作者于石城(今属江苏南京)又续解之,始竟前稿。故此书之撰述, 历明末至清初,作者的思想感受也伴随时间地域和社会背景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正如 作者《易解跋》中所说:“嗟嗟!从闽至吴,地不过三千余里;从辛巳冬至今夏,时不过一 千二百余日,乃世事幻梦,盖不啻万别千差。交易耶?变易耶?至于历尽万别千差世事,时 地俱易,而不易者依然如故。”也许作者正是由此得以深明并贯通佛学“常与无常”之义和 易学“易与不易”之理,并把这些心得体会诉诸于此书,从而为世人揭开佛学与易学的隐秘 联系拓展了道路。书成之后(大约在顺治年间),作者门弟子释通瑞为之刊刻印行,始流传 至今。 综观此书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与一般常见的《易》学著作有所不同的是,作者在解 说和分析《周易》经传思想时,不仅把佛学的各种思想渗透进去,而且大量运用佛学的语言 词汇,增强了内容的表现力。如此以佛解《易》,虽不免牵附之嫌,亦可见作者融通佛《易》 思想的聪明睿知和良苦用心,正如易学专家黄寿祺教授点评此书时所说:“今考其书,援引 禅理,间虽不免傅会,然亦颇有可取者……立说皆非尽恍惚虚无,书内类此者多,未可以其 援禅入儒而悉非之。”[2—P45-46]我们还应该看到,《周易禅解》一书熔易道、佛理于一炉,化仁 爱、慈悲于一体,无论是对易佛关系的深刻揭示,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确实都 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无疑更应该是我们后人不可“非之”而应“借鉴研习之”的主要原 因。由于该书既是以儒家经典《周易》为依托,又充满了浓厚的佛学思想,以致以往都不太 为佛学研究者和易学研究者所重视;更主要的是缺少可以兼通佛与《易》的专家来研究此书, 以致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所以今天读者对该书的了解仍有失全面和系统。有鉴于此,本文 拟从易学和佛学关系比较的角度,对《周易禅解》的研究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周易禅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易学与佛学的关系研究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难题。《周易禅解》研 究实际上是易学与佛学关系研究的一个子课题,所以对其研究情况的回顾,还必须从易学与 佛学关系研究的历史入手。易学与佛学产生的年代相近,但在本源上的关系却极其间接,在 支流上的关系也非一触即有。易佛关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佛学东传是这一关系形成 的契机,佛学扎根中土是这一关系形成的标志。易佛关系从形成交涉到互动发展,是从观念 开始向理论过渡的,这之间经历了较长的过程。佛学的中国化和易学的多样化是其发生交涉 和互动的重要前提,而理学和心学的出现则是其在理论上发生关系的重要基础。从东汉“以 易理解佛”到隋唐“以佛理解易”,乃至宋明以来“易与佛互证”,易学与佛学之间的关系若 明若暗地交涉了近两千年。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关系史中,彼此的互动促使了各自的变异与 发展。虽然一度出现过融通的趋势,但是并没有彻底完成彼此的交通,仍就在若即若离的关 系中共同构成中国学术的伟大传统。 翻开易学与佛学关系交涉史,从六朝时期东传佛学与本土易学的早期结合,到今天学术 界对易佛关系的研究,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这么一些主要现象:易学自汉代开始发生变异,至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