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如何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更规范 (三) 思考与实践 联系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对口帮扶实践,分析和讨论我国横向转移支付机制如 何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为国家实现共同富裕打好基础, 讨论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联系。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分组 讨论、案例分析等。 第七章我国财政体制的变迁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我国1994年前财政体制变迁的轨迹: 2.了解财政包干体制; 3.掌握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4.掌握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方向。 5.凝练和展示在财政体制变迁背后的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观,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适时而变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实践观。(思政目标) 教学内容 第一节我国1994年前财政体制的变迁 1. 主要内容 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分级包干的财政体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财政体制、统收统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级包干 知识点: 1950 1953期间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1953-1978年期间“统一领导,分 级管理”的财政体制;1980年后至1994年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 1980年的财政体制改革、1985年的财政体制改革、1988年的财政体制改革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的积极效应与制度缺陷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为什么要进行分税制改革? 第二节我国分税分级财政体制改革 1 主要内容 (2)1994年分税分级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积极效应 10 10 如何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更规范 (三) 思考与实践 联系 2008 年汶川地震后的对口帮扶实践,分析和讨论我国横向转移支付机制如 何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为国家实现共同富裕打好基础。 讨论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联系。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分组 讨论、案例分析等。 第七章 我国财政体制的变迁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我国 1994 年前财政体制变迁的轨迹; 2.了解财政包干体制; 3.掌握 1994 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4. 掌握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方向。 5. 凝练和展示在财政体制变迁背后的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观,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适时而变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实践观。(思政目标)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我国 1994 年前财政体制的变迁 1. 主要内容 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分级包干的财政体 制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财政体制、统收统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级包干 知识点: 1950-1953 期间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1953-1978 年期间“统一领导,分 级管理”的财政体制;1980 年后至 1994 年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 1980 年的财政体制改革、1985 年的财政体制改革、1988 年的财政体制改革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的积极效应与制度缺陷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为什么要进行分税制改革? 第二节 我国分税分级财政体制改革 1. 主要内容 (2)1994 年分税分级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积极效应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