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十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第一节概述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 个完整的直接故意犯罪,从产生到结束,一般要经过产生犯意、预备犯罪、实行犯罪, 乃至完成犯罪的全过程。其中,预备犯罪的过程叫犯罪预备阶段,实行犯罪的过程叫犯罪实 行阶段。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一一指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犯罪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 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种类 就犯罪的停止形态的特征来看,犯罪的停止形态可以分为犯罪的完成形态和犯罪的未完 成形态。 1.犯罪的完成形态一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已完全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在刑法上也称之为犯罪既遂;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它表明某一犯罪行为已经完全符 合该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2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一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未完全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 件。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它表明某一犯罪行为尚未完全具备特定 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但又构成了犯罪。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形式 ①行为人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在刑法上称之为犯 罪未遂形态 ②行为人在犯罪预备阶段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而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着手实 施犯罪的,在刑法上称之为犯罪预备形态; ③行为人在犯罪预备或犯罪实行过程中或犯罪行为实行终了而结果尚未发生的过程中 自动停止犯罪或有效地防止了结果发生的,在刑法上称之为犯罪中止形态。 犯罪停止形态存在的范围 犯罪的既遂、预备、未遂和中止并不存在于所有犯罪过程中 1.过失犯罪行为人主观上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客观上只有出现了法定的危害结果才 能构成犯罪,因而过失犯罪没有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停止形态。对 于过失犯罪来说,只有成立与否的问题,而没有既遂与未遂的区分问题。 2.犯罪的既遂、预备、未遂和中止也不存在于间接故意犯罪之中,而只能存在于直接故 意犯罪过程中。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行为人既然只是对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持放任的态度, 就不可能积极地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间接故意犯罪只有发生了危害结果,才能构成 犯罪。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就不构成犯罪,因此,间接故意犯罪也就无所谓预备、未遂1 第十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第一节 概 述 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 一个完整的直接故意犯罪,从产生到结束,一般要经过产生犯意、预备犯罪、实行犯罪, 乃至完成犯罪的全过程。其中,预备犯罪的过程叫犯罪预备阶段,实行犯罪的过程叫犯罪实 行阶段。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指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犯罪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 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 二、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种类 就犯罪的停止形态的特征来看,犯罪的停止形态可以分为犯罪的完成形态和犯罪的未完 成形态。 1.犯罪的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已完全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在刑法上也称之为犯罪既遂;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它表明某一犯罪行为已经完全符 合该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2.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未完全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 件。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它表明某一犯罪行为尚未完全具备特定 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但又构成了犯罪。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形式: ①行为人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在刑法上称之为犯 罪未遂形态; ②行为人在犯罪预备阶段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而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着手实 施犯罪的,在刑法上称之为犯罪预备形态; ③行为人在犯罪预备或犯罪实行过程中或犯罪行为实行终了而结果尚未发生的过程中, 自动停止犯罪或有效地防止了结果发生的,在刑法上称之为犯罪中止形态。 三、犯罪停止形态存在的范围 犯罪的既遂、预备、未遂和中止并不存在于所有犯罪过程中。 1.过失犯罪行为人主观上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客观上只有出现了法定的危害结果才 能构成犯罪,因而过失犯罪没有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停止形态。对 于过失犯罪来说,只有成立与否的问题,而没有既遂与未遂的区分问题。 2.犯罪的既遂、预备、未遂和中止也不存在于间接故意犯罪之中,而只能存在于直接故 意犯罪过程中。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行为人既然只是对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持放任的态度, 就不可能积极地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间接故意犯罪只有发生了危害结果,才能构成 犯罪。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就不构成犯罪,因此,间接故意犯罪也就无所谓预备、未遂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