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王玲玲等:考虑楼板效应的外环板式梁柱节点抗弯承载力 ·829· 500 力如图9所示,可知正向加载时,楼板强度对梁 400 端承载力影响较大;负向加载时几乎对其不产生 N 300 影响.另外,当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40 200 100 时,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加,屈服点和塑性点的增 长幅度较为明显:而当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 0.06 -04 0.02 0 002 04 0.06 -10 转角nad C40时,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加,屈服点和塑性点 200 -2.n=0 增长缓慢. -30 +-6.n=0.2 7°,n=0.4 400 -400 -8°.n-0.6 300 -500L +-9,1=0.8 200 图7不同轴压比下节点梁端弯矩一转角曲线 Fig.7 Effect of axial-load ratio on the flexural capacity 得楼板的厚度是影响组合节点抗震性能的关键 0.06 0.04 -0.02 0.02 0.040.06 转角rad 参数 13.C20 200 500 -14.C30 4-2”.C40 400 -300 -15.C60 300 +-16.C80 -400L 200 给 图9不同楼板强度梁端弯矩一转角曲线 100 Fig.9 Effect of slab concrete strength on flexural capacity 0.06 0.04 0.02 0.020.040.06 -10 转角/rad 2.5柱宽厚比 00 -1只,t-0mm +-10,t=60mm 将柱的宽厚比作为参数进行分析.梁端弯矩一 -300 →2头,1-85mm 转角关系曲线见图10,在弹性加载阶段,6条骨架曲 400 --11,t-100mm -500 12.t-120mm 线的承载力以不同斜率随着梁端转角的增大逐步提 升,而曲线的增大速率随宽厚比的增加逐步减小 图8不同楼板厚度下梁端弯矩一转角曲线 Fig.8 Effect of slab thickness on the flexural capacity 可知方钢管柱宽厚比对考虑楼板效应的梁柱节点的 初期刚度存在着较大的影响,且柱的宽厚比和初期 2.4楼板强度 刚度呈反比.随着加载进行,梁端弯矩的增长速率 选定楼板混凝土强度为分析参数,混凝土强度 迅速放缓,之后6组曲线以较小斜率呈缓慢增长趋 等级变化见表5.混凝土在拉、压方向上具有不同的 势.此时,柱宽厚比对梁端弯矩的影响更为明显,即 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受压行为通过压应力一塑性应 梁端弯矩随方钢管柱宽厚比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 变曲线定义,其中塑性应变取为总应变减去弹性应 势.另外,比较每组模型最终变形角大小,可看出: 变.由于混凝土材料的复杂性,其本构关系也因受 考虑楼板效应梁柱节点的变形能力是随着方钢管柱 力状态而不同,本研究中楼板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应 宽厚比的增加逐渐降低.对上述现象分析可知:随 力一应变关系曲线采用的是《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400 范》里对应的曲线.不同楼板强度梁端抗弯承载 300 表5楼板强度等级 200 Table 5 Slab concrete strength 100 立方体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 强度等级 0.06 0.04 -0.02 0.020.04 0.06 标准值fcu.kMPa f/MPa 转角rad 。-2,D/-22 C20 20 9.6 00 。-17,D=25 C30 30 14.3 4一18,Dt=29 300 -19,D=33 C40 40 21.1 4-20PDh=40 400L ◆-21,Di=50 C60 60 23.1 图10不同方钢管壁宽厚比梁端弯矩一转角关系曲线 C80 80 35.9 Fig.10 Effect of D/t on the flexural capacity王玲玲等: 考虑楼板效应的外环板式梁柱节点抗弯承载力 图 7 不同轴压比下节点梁端弯矩--转角曲线 Fig. 7 Effect of axial--load ratio on the flexural capacity 得楼板的厚度是影响组合节点抗震性能的关键 参数. 图 8 不同楼板厚度下梁端弯矩--转角曲线 Fig. 8 Effect of slab thickness on the flexural capacity 2. 4 楼板强度 选定楼板混凝土强度为分析参数,混凝土强度 等级变化见表 5. 混凝土在拉、压方向上具有不同的 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受压行为通过压应力--塑性应 变曲线定义,其中塑性应变取为总应变减去弹性应 变. 由于混凝土材料的复杂性,其本构关系也因受 力状态而不同,本研究中楼板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应 力--应变关系曲线采用的是《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15]里对应的曲线. 不同楼板强度梁端抗弯承载 表 5 楼板强度等级 Table 5 Slab concrete strength 强度等级 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fcu,k /MPa 抗压强度, fc /MPa C20 20 9. 6 C30 30 14. 3 C40 40 21. 1 C60 60 23. 1 C80 80 35. 9 力如图 9 所 示,可知正向加载时,楼 板 强 度 对 梁 端承载力影响较大; 负向加载时几乎对其不产生 影响. 另 外,当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 C40 时,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加,屈服点和塑性点的增 长幅度较为明显; 而当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 C40 时,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加,屈服点和塑性点 增长缓慢. 图 9 不同楼板强度梁端弯矩--转角曲线 Fig. 9 Effect of slab concrete strength on flexural capacity 图 10 不同方钢管壁宽厚比梁端弯矩--转角关系曲线 Fig. 10 Effect of D /t on the flexural capacity 2. 5 柱宽厚比 将柱的宽厚比作为参数进行分析. 梁端弯矩-- 转角关系曲线见图 10,在弹性加载阶段,6 条骨架曲 线的承载力以不同斜率随着梁端转角的增大逐步提 升,而曲线的增大速率随宽厚比的增加逐步减小. 可知方钢管柱宽厚比对考虑楼板效应的梁柱节点的 初期刚度存在着较大的影响,且柱的宽厚比和初期 刚度呈反比. 随着加载进行,梁端弯矩的增长速率 迅速放缓,之后 6 组曲线以较小斜率呈缓慢增长趋 势. 此时,柱宽厚比对梁端弯矩的影响更为明显,即 梁端弯矩随方钢管柱宽厚比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 势. 另外,比较每组模型最终变形角大小,可看出: 考虑楼板效应梁柱节点的变形能力是随着方钢管柱 宽厚比的增加逐渐降低. 对上述现象分析可知: 随 · 928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