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石器中期的文化地点,都散布在汾河两岸。这里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直至晚期 的丰富文化遗存,其晚期文化距今约7万年左右。这里发现了属于一个十二 三岁儿童的两颗门齿和一颗臼齿化石,其臼齿咬合面结构形态在猿人和现代 人之间,齿冠舌面中部低陷呈铲形,与现代黄种人较为接近。这里的砂砾层 中还发现一个大约两岁小孩的右顶骨化石,它比北京猿人小孩的顶骨薄,显 示了人类体质的进步。丁村人所用石器的原料是附近东山上的角质岩砾石 发现的石制品有两千多件,石片和石器一般都比较粗大,类型有单边或多边 砍砸器、石球、三棱大尖状器、鹤嘴形厚尖状器、刮削器等,其中以三棱大 尖状器最具特色。这种石器采用有三棱的厚大石片打击而成,手握部分宽厚 尖端锐利对称,和鹤嘴形厚尖状器一样,其作用也是用于挖掘植物和砍琢。 丁村人所用的石球重量一般在500-1300克之间,形体规整,加工精细。从 石器类型的多样性和制造技术看,丁村人的石器已经有了较明显的专业分 工 在我国远古人类区域分布上位于东南方的代表是50年代末期发现的“马 坝人”。当时在广东曲江马坝狮头峰的岩洞中发现有额骨、顶骨、眼眶和鼻 骨,虽有残缺,但对于复原当时人的体貌亦有重要意义。这些化石属于一个 中年男性,仍有相当的原始性质,如眉脊粗壮,鼻骨较宽等,但是马坝人的 头骨比北京猿人高,眉脊上方不再深陷,而是与额骨相续,脑容量估计有1225 毫升,这说明它比北京猿人已经有了不少进步。和马坝人一起被发现的哺乳 类动物化石有熊、熊猫、犀牛、鹿、剑齿象等多种。马坝人的时代比许家窑 人要晚,属于更新世中、晚期。 长阳人”发现于50年代中期。当时在湖北长阳下钟家湾龙洞发现附有 两颗臼齿的左上颌骨和单独的一颗臼齿。其上颌的倾斜度没有北京猿人显 著,所以前部不显得突出,表现了进步的性状。但是其臼齿较大,咬合面有 许多皱纹,构造比较复杂,犬齿隆凸明显,鼻腔底部较为平坦等,又表现出 不少原始性。同出的还有熊猫、东方剑齿象等十多种哺乳类动物化石。洞内 没有发现人类居住的遗迹或遗物,据分析,可能和马坝人一样,化石材料都 是由洞外被洪水冲进洞内的,其时代与下钟家湾所发现的相近,都属于更新 世中期稍晚的阶段,大约与马坝人相近。 70年代初期,在贵州桐梓云峰岩灰洞内发掘到门齿和臼齿化石各1颗, 还有10多件石制品、炭屑、两块烧骨以及25种动物化石。“桐梓人”的化 石材料估计属于一年轻个体。从文化层堆积情况看,这些遗物都是被水冲进 洞内的,该洞并不是古代人类的居住地。岩灰洞所发现的石制品皆用锤击法 打片制成,其中有一件带尖角的刮削器,前端被加工成鸟喙状的相当薄的刃 口,十分锐利,反映了精细的加工技术。 发现著名的北京猿人的周口店龙骨山,曾于70年代初期发掘新洞,发现 了1颗左前臼齿化石和几十件石制品,还有厚达1米左右的灰烬层、动物烧 骨和大量动物碎骨化石。“新洞人”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是北京猿人和山 顶洞人的中间环节。这里所发现的哺乳类动物有40余种,多达几千个个体, 说明当时的狩猎很有成绩。新洞的烧骨中鹿类最多,其次有鼠、象、蛙、鸟 等,为当时人们熟食后所残留。新洞还曾发现磨过的骨片,是迄今所见最早 的磨制骨质品。在北京猿人遗址以南70米处和以东两公里处也发现过旧石器 中期的文化遗存。这些情况表明在北京猿人以后,早期智人仍然长期在周口 店一带生活石器中期的文化地点,都散布在汾河两岸。这里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直至晚期 的丰富文化遗存,其晚期文化距今约 7 万年左右。这里发现了属于一个十二 三岁儿童的两颗门齿和一颗臼齿化石,其臼齿咬合面结构形态在猿人和现代 人之间,齿冠舌面中部低陷呈铲形,与现代黄种人较为接近。这里的砂砾层 中还发现一个大约两岁小孩的右顶骨化石,它比北京猿人小孩的顶骨薄,显 示了人类体质的进步。丁村人所用石器的原料是附近东山上的角质岩砾石。 发现的石制品有两千多件,石片和石器一般都比较粗大,类型有单边或多边 砍砸器、石球、三棱大尖状器、鹤嘴形厚尖状器、刮削器等,其中以三棱大 尖状器最具特色。这种石器采用有三棱的厚大石片打击而成,手握部分宽厚, 尖端锐利对称,和鹤嘴形厚尖状器一样,其作用也是用于挖掘植物和砍琢。 丁村人所用的石球重量一般在 500—1300 克之间,形体规整,加工精细。从 石器类型的多样性和制造技术看,丁村人的石器已经有了较明显的专业分 工。 在我国远古人类区域分布上位于东南方的代表是 50 年代末期发现的“马 坝人”。当时在广东曲江马坝狮头峰的岩洞中发现有额骨、顶骨、眼眶和鼻 骨,虽有残缺,但对于复原当时人的体貌亦有重要意义。这些化石属于一个 中年男性,仍有相当的原始性质,如眉脊粗壮,鼻骨较宽等,但是马坝人的 头骨比北京猿人高,眉脊上方不再深陷,而是与额骨相续,脑容量估计有 1225 毫升,这说明它比北京猿人已经有了不少进步。和马坝人一起被发现的哺乳 类动物化石有熊、熊猫、犀牛、鹿、剑齿象等多种。马坝人的时代比许家窑 人要晚,属于更新世中、晚期。 “长阳人”发现于 50 年代中期。当时在湖北长阳下钟家湾龙洞发现附有 两颗臼齿的左上颌骨和单独的一颗臼齿。其上颌的倾斜度没有北京猿人显 著,所以前部不显得突出,表现了进步的性状。但是其臼齿较大,咬合面有 许多皱纹,构造比较复杂,犬齿隆凸明显,鼻腔底部较为平坦等,又表现出 不少原始性。同出的还有熊猫、东方剑齿象等十多种哺乳类动物化石。洞内 没有发现人类居住的遗迹或遗物,据分析,可能和马坝人一样,化石材料都 是由洞外被洪水冲进洞内的,其时代与下钟家湾所发现的相近,都属于更新 世中期稍晚的阶段,大约与马坝人相近。 70 年代初期,在贵州桐梓云峰岩灰洞内发掘到门齿和臼齿化石各 1 颗, 还有 10 多件石制品、炭屑、两块烧骨以及 25 种动物化石。“桐梓人”的化 石材料估计属于一年轻个体。从文化层堆积情况看,这些遗物都是被水冲进 洞内的,该洞并不是古代人类的居住地。岩灰洞所发现的石制品皆用锤击法 打片制成,其中有一件带尖角的刮削器,前端被加工成鸟喙状的相当薄的刃 口,十分锐利,反映了精细的加工技术。 发现著名的北京猿人的周口店龙骨山,曾于 70 年代初期发掘新洞,发现 了 1 颗左前臼齿化石和几十件石制品,还有厚达 1 米左右的灰烬层、动物烧 骨和大量动物碎骨化石。“新洞人”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是北京猿人和山 顶洞人的中间环节。这里所发现的哺乳类动物有 40 余种,多达几千个个体, 说明当时的狩猎很有成绩。新洞的烧骨中鹿类最多,其次有鼠、象、蛙、鸟 等,为当时人们熟食后所残留。新洞还曾发现磨过的骨片,是迄今所见最早 的磨制骨质品。在北京猿人遗址以南 70 米处和以东两公里处也发现过旧石器 中期的文化遗存。这些情况表明在北京猿人以后,早期智人仍然长期在周口 店一带生活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