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1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6卷 内芯与外套管发生点接触,外套管对核心钢管产生 束钢管起到减小核心钢管屈曲度的作用,并且核心 环向挤压约束力:随后,反复位移加载过程中,核心 钢管发生螺旋变形,起到了增加核心钢管延性的作 钢管继续受压发生更大程度的屈曲并发生螺旋变 用.可见,整个支撑塑性变形过程具有良好的变形 形.对内外约束钢管表面产生压力,变形过程中约 能力,符合防屈曲支撑设计要求,耗能性能稳定. 应力MPa ■37 图15模型D的核心管变形破坏模式 Fig.15 Deformation mode of the core tube for Model D 文献6]通过实验研究表明,连接段与核心段 撑强度比对其滞回耗能性能和变形破坏模式的影 的强度比即使在1.36,仍可能发生连接段的屈曲. 响,给出了强度比合理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支撑 综合考虑上述连接段应力状态、滞回耗能性能和破 具有良好的滞回耗能性能:在轴向循环荷载作用下, 坏模式的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强度比合理取值范围 内外套管约束作用明显,核心管破坏模式为多波小 λ=2.0-3.0. 幅屈曲破坏,变形稳定,满足防屈曲支撑设计要求. 4结论 参考文献 (1)给出了新型三重钢管防屈曲支撑的布置方 [Manabu H,Tadaharu N,Takashi K,et al.Studies on buckling- 式,包括连接段、内外套管的布置和缝隙、径厚比的 restrained bracing using triple steel tubes /Summaries of Techni- 大小.新型支撑传力路径明确,防止局部屈曲,便于 cal Papers of Annual Meeting Architectural Institute of Japan.To- 与球形结点连接 kyo:Architectural Institute of Japan,2005:1011 (2)通过理论分析考虑了初始缺陷对新型支撑 (萩野谷学,長尾直治,田口孝,等.三重鋼管座屈拘束ブ 一入⑦耐震性能忙関寸研究/日本建築学会大会学術講 的影响.初弯曲的增大会使新型支撑的屈服轴力减 演梗概集.近畿:日本建菜学会,2005:1011) 小,限制了支撑性能的发挥 2] Kazunari T,Tadaharu N,Takashi K,et al.Studies on buckling- (3)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罕遇地震下支 restrained bracing using triple steel tubes:Part 2.Consideration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6 卷 内芯与外套管发生点接触,外套管对核心钢管产生 环向挤压约束力; 随后,反复位移加载过程中,核心 钢管继续受压发生更大程度的屈曲并发生螺旋变 形. 对内外约束钢管表面产生压力,变形过程中约 束钢管起到减小核心钢管屈曲度的作用,并且核心 钢管发生螺旋变形,起到了增加核心钢管延性的作 用. 可见,整个支撑塑性变形过程具有良好的变形 能力,符合防屈曲支撑设计要求,耗能性能稳定. 图 15 模型 D 的核心管变形破坏模式 Fig. 15 Deformation mode of the core tube for Model D 文献[16]通过实验研究表明,连接段与核心段 的强度比即使在 1. 36,仍可能发生连接段的屈曲. 综合考虑上述连接段应力状态、滞回耗能性能和破 坏模式的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强度比合理取值范围 λ = 2. 0 ~ 3. 0. 4 结论 ( 1) 给出了新型三重钢管防屈曲支撑的布置方 式,包括连接段、内外套管的布置和缝隙、径厚比的 大小. 新型支撑传力路径明确,防止局部屈曲,便于 与球形结点连接. ( 2) 通过理论分析考虑了初始缺陷对新型支撑 的影响. 初弯曲的增大会使新型支撑的屈服轴力减 小,限制了支撑性能的发挥. ( 3) 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罕遇地震下支 撑强度比对其滞回耗能性能和变形破坏模式的影 响,给出了强度比合理的取值范围. 结果表明,支撑 具有良好的滞回耗能性能; 在轴向循环荷载作用下, 内外套管约束作用明显,核心管破坏模式为多波小 幅屈曲破坏,变形稳定,满足防屈曲支撑设计要求. 参 考 文 献 [1] Manabu H,Tadaharu N,Takashi K,et al. Studies on buckling￾restrained bracing using triple steel tubes / / Summaries of Techni￾cal Papers of Annual Meeting Architectural Institute of Japan. To￾kyo: Architectural Institute of Japan,2005: 1011 ( 萩野谷学,長尾直治,田口孝,等. 三重鋼管座屈拘束ブレ ースの耐震性能に関する研究 / / 日本建築学会大会学術講 演梗概集. 近畿: 日本建築学会,2005: 1011) [2] Kazunari T,Tadaharu N,Takashi K,et al. Studies on buckling￾restrained bracing using triple steel tubes: Part 2. Consideration · 214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