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三、课程目标对培养要求相关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 专业培养要求对应点 课程目标 1234567 1,掌握生物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生命科学等 基础知识与方法,用于指导未米的学习与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3.掌握和运用临床思维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循证医学、预防 √ 医学原理指导医学实践。 4.具有较好的临床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医患沟通及语言表达和协调能力。 6.具有独立获得知识、信息处理、医学科学研究和一定的包 新能力。 7.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注:用“√”方式描述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相关内容的支撑关系 四、学时分配 表2理论学时分配 章节 学时 对应课程 教学内容 目标 教学方法 第一章 绪论 1-5 启发式、讲授式、混合式 第三章 康复功能评定 启发式、讲授式、混合式 第七章第一节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2 1-5 启发式、讲授式、混合式 第九章第一节 COPD的康复护理 1-5 启发式、讲授式、混合式 第十章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护理 1-5 启发式、讲授式、混合式 第十一章第二节 骨质疏松、腰推间盘突 1-5 启发式、进授式、混合式 出症的预防和护理 表3实验学时分配 号 项目 内容与方法 实验类型 是否书写 课程 实验报告目标 上课之前,学生完成观看脑卒中患者康 复视烦资料的任务。实验课上由班长领 这卒中病人 导进行小组讨论,完成各组学习任务: 设计性 4 是 3.7 的康复护理 接著讲行小组间报及小组间的提问及 答辩最终,班长总结 教师点评。 COPD病 1.小组讨论:COPD案例,进行小组汇 康复的护理 报,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和辩论,总结 综合性 3.7 发言稿。三、课程目标对培养要求相关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 1 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 专业培养要求对应点 课程目标 1 2 3 4 5 6 7 1. 掌握生物科学、人文社会科学、 行为科学、 生命科学等 基础知识与方法, 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与实践。 √ √ √ √ 2. 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 √ √ 3. 掌握和运用临床思维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循证医学、预防 医学原理指导医学实践。 √ √ √ √ 4. 具有较好的临床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5.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医患沟通及语言表达和协调能力。 √ √ √ 6. 具有独立获得知识、信息处理、医学科学研究和一定的创 新能力。 √ √ 7. 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 注:用“√”方式描述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相关内容的支撑关系。 四、学时分配 表 2 理论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 对应课程 目标 教学方法 第一章 绪论 2 1-5 启发式、讲授式、混合式 第三章 康复功能评定 2 1-5 启发式、讲授式、混合式 第七章第一节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2 1-5 启发式、讲授式、混合式 第九章第一节 COPD 的康复护理 2 1-5 启发式、讲授式、混合式 第十章第一节 冠心病的康复护理 2 1-5 启发式、讲授式、混合式 第十一章第二节 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 出症的预防和护理 2 1-5 启发式、讲授式、混合式 表 3 实验学时分配 序 号 项目 内容与方法 实验类型 学 时 是否书写 实验报告 课程 目标 1 脑卒中病人 的康复护理 上课之前,学生完成观看脑卒中患者康 复视频资料的任务。实验课上由班长领 导进行小组讨论,完成各组学习任务; 接着进行小组间汇报及小组间的提问及 答辩;最终,班长总结,教师点评。 设计性 4 是 3-7 2 COPD 病人 康复的护理 1. 小组讨论:COPD 案例,进行小组汇 报,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和辩论,总结 发言稿。 综合性 4 是 3-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