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康复护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康复护理学/Rehabilitation nurs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护理学(专升本) 学时数:总学时28学时,其中理论12学时、实验16学时 学分数:1.5学分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基础护理学》、《人体解剖学》、《健康评估》、《中医护理学》等 后续课程:《社区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 教材:《康复护理学(第4版)》,燕铁斌、尹安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8月 参考书 《基础护理学(第6版)》,李小寒、尚少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11月 《老年护理学(第4版)》,化前珍、胡秀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7月 开课单位:护理学院社区护理学教研室 一、课程简介 《康复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康复医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为 了适应康复治疗的需要,从基础护理学中发展起来的一门专科护理技术:研究促进伤、病、残者的 生理、心理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一门护理学科。诵过对残疾者、老年病、慢性病且伴有 功能障碍者进行除基础护理以外的、符合康复医学要求的专门护理和功能训练,帮助病人逐渐由“替 代护理”转变为“自我护理”的过程,使病人重返家庭和社会。本课程更加注重人的整体性和社会 性,注重以人为本、以功能提高为主线的整体护理,在整个康复治疗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康复护理学和康复评定的概念和工具,掌握常用康复治疗和护理评定 技术、常用康复护理技术,从而运用康复护理技术帮助精神疾病、肌肉骨路疾病、心肺疾病等病人 最大程度地恢复生理功能,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协助实施相关的康复治疗,给予心理支持,强调 主动护理,树立以康复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关心、爱护、尊重残疾者,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 良好的敏业精神:具有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从而更好地适应我国卫生服 务迅速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卫生服务的需求。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康复护理学和康复评定的概念和工具 2.能够正确理解康复护理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常用康复治疗措施。 3.能够熟练运用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措施。 4.能够正确理解常用康复护理治疗技术。 5,能够熟练运用康复护理的基本技术。 6.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有效交流,具有合理决策的能力。 7,能树立以康复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关心、爱护、尊重残疾人,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 好的敏业精神。 《康复护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康复护理学/ Rehabilitation nurs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护理学(专升本) 学 时 数:总学时 28 学时,其中理论 12 学时、实验 16 学时 学 分 数:1.5 学分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基础护理学》、《人体解剖学》、《健康评估》、《中医护理学》等 后续课程:《社区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 教材:《康复护理学(第 4 版)》,燕铁斌、尹安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年 8 月 参考书: 《基础护理学(第 6 版)》,李小寒、尚少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年 11 月 《老年护理学(第 4 版)》,化前珍、胡秀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年 7 月 开课单位:护理学院社区护理学教研室 一、课程简介 《康复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康复医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为 了适应康复治疗的需要,从基础护理学中发展起来的一门专科护理技术;研究促进伤、病、残者的 生理、心理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一门护理学科。通过对残疾者、老年病、慢性病且伴有 功能障碍者进行除基础护理以外的、符合康复医学要求的专门护理和功能训练,帮助病人逐渐由“替 代护理”转变为“自我护理”的过程,使病人重返家庭和社会。本课程更加注重人的整体性和社会 性,注重以人为本、以功能提高为主线的整体护理,在整个康复治疗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康复护理学和康复评定的概念和工具,掌握常用康复治疗和护理评定 技术、常用康复护理技术,从而运用康复护理技术帮助精神疾病、肌肉骨骼疾病、心肺疾病等病人 最大程度地恢复生理功能,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协助实施相关的康复治疗,给予心理支持,强调 主动护理,树立以康复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关心、爱护、尊重残疾者,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 良好的敬业精神;具有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从而更好地适应我国卫生服 务迅速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卫生服务的需求。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康复护理学和康复评定的概念和工具。 2.能够正确理解康复护理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常用康复治疗措施。 3.能够熟练运用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措施。 4.能够正确理解常用康复护理治疗技术。 5.能够熟练运用康复护理的基本技术。 6.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有效交流,具有合理决策的能力。 7.能树立以康复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关心、爱护、尊重残疾人,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 好的敬业精神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