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八年级语文集体备课导学案 主备人:李妍 时间:2011.10 《背影》(第一课时) 朱自清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 2、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教学难点: 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学法指导: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感情探究;组内交流,感情升华 【资料链接】 作者介绍:朱自清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到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内迁,任西南联大教授。胜利回京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积极参加 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群众运动和学生运动。他在贫病交加的处境下不买美国“救济粮 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人所尊敬。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 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简洁 结构严谨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隽永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有《春》《绿》《荷塘月色》 等。《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他后期的散文文字更加洗炼和成熟,更加接近口语, 但是缺少他前期散文动人的情致 【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事。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 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 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 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劳碌,谋事艰难,在他们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散的愁云。采用记实 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 的感情,所以更唤起人们的同情、叹惋和共鸣 【自学、合作、导学】 (一)走进课本 填空 《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字(),江苏扬州人。()家、诗人、学者。散文代 表作品有《》《 》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踌躇()琐屑( )颓唐( )栅栏()簌簌()搀() )狼藉 )妥帖( )游逛( )擦拭( )箸()八年级语文集体备课导学案 主备人:李妍 时间:2011.10 审核人: 《背影》(第一课时) 朱自清 【学习目标】 1、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 2、 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教学难点: 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学法指导: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感情探究;组内交流,感情升华。 【资料链接】 作者介绍:朱自清 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 年到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内迁,任西南联大教授。胜利回京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积极参加 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群众运动和学生运动。他在贫病交加的处境下不买美国“救济粮”, 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人所尊敬。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 年出版了第一 本 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简洁, 结构严谨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隽永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有《春》《绿》《荷塘月色》 等。《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他后期的散文文字更加洗炼和成熟,更加接近口语, 但是缺少他前期散文动人的情致。 【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事。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 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 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 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劳碌,谋事艰难,在他们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散的愁云。采用记实 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 的感情,所以更唤起人们的同情、叹惋和共鸣。 【自学、合作、导学】 (一)走进课本 1、 填空。 《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字( ),江苏扬州人。( )家、诗人、学者。散文代 表作品有《 》《 》等。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踌躇..( )琐屑.( )颓.唐( ) 栅.栏( )簌簌.( )搀.( ) 蹒跚..( )狼藉.( )妥帖.( ) 游逛.( )擦.拭( )箸.( )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