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岁至今,他又是出色的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他思想独立,豁达睿智。他的 很多观点,清晰明了,能够引导人们看清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 今年座谈会的主持人、《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认为:“周有光先生在中国当代 思想文化史上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是一个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基于这一点, 每年为周老举行祝寿活动,也是在文化思想界凝聚共识,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周先生思想有光。关于这个世界,他有着很多独到而精 妙的见解 他不同意文化所谓“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论述。他认为,文化流动, 不是忽东忽西轮流坐庄,而是高处向低处蔓延,落后追赶先进 他反对国学之说。他说,学问都是世界性的,是不分国家的。复兴中国文化 重要的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创新。不是以传统文化替代现代文化,而是以传 统文化辅助现代文化 他十分关注发展中的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及评价,但主张观察的角度、坐标 要从世界看中国,不要从中国看世界” 有人统计过,周老现已出版了40多本著作,其中一半左右是在退休以后完成的。 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他在百岁之后,仍笔耕不辍,100岁时出版《百岁新稿》 104岁时出版《朝闻道集》,105岁时出版《拾贝集》,以后又陆续有《周有光 文集》《从世界看中国:周有光百岁文萃》《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等著 作问世。这在中外出版史上,也堪称奇迹。 说起周有光,中国社科院颇受人关注的中青年历史学家马勇非常赞叹。在从事中 国近代史的研究中,他发现,近代思想家的巨大变化大都是年轻时激进,中年时 开始调和平庸,到老年时趋向保守。但这样一个规律,被周有光先生用行动彻底 颠覆。“他的思想活力、精神活力,能给年轻人带来希望和力量 2016年新年伊始,面对前来看望他的“忘年交”朋友、出版社编辑叶芳,周有 光说了一句带有人生总结意味的话:“我是认真思考了这个世界的 1906年出生,经历过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不同时期的世纪老人周有光,他的生 命线仍在不断地延长,他的生命之光还在不停地闪耀。 (选编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他是著名语 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他在语言文字学 和文化学领域发表过《中国拼音文字研究》、《汉字改革概论》、《世界字母简 史》等30多部专著,论文300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②周有光外甥女毛晓园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舅舅在百岁之后仍然思路 清晰、眼界开阔,只是这两年身体确实比以前差了一些,他还一直关心国家、世 界上发生的大事”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古人称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一百岁为期颐。周有光先生创造了 111岁的奇迹,人们把110岁以上的老人叫作‘有光’。 周有光十分关注发展中的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及评价,主张要重视世界各国对 中国的评价,而不只是从中国看世界 D.晚年的周有光,仍然思路清晰、眼界开阔、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多部作品, 在国内外语言文字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岁至今,他又是出色的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他思想独立,豁达睿智。他的 很多观点,清晰明了,能够引导人们看清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 今年座谈会的主持人、《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认为:“周有光先生在中国当代 思想文化史上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是一个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基于这一点, 每年为周老举行祝寿活动,也是在文化思想界凝聚共识,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周先生思想有光。关于这个世界,他有着很多独到而精 妙的见解。 ——他不同意文化所谓“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论述。他认为,文化流动, 不是忽东忽西轮流坐庄,而是高处向低处蔓延,落后追赶先进。 ——他反对国学之说。他说,学问都是世界性的,是不分国家的。复兴中国文化 重要的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创新。不是以传统文化替代现代文化,而是以传 统文化辅助现代文化。 ——他十分关注发展中的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及评价,但主张观察的角度、坐标 “要从世界看中国,不要从中国看世界”。 有人统计过,周老现已出版了 40 多本著作,其中一半左右是在退休以后完成的。 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他在百岁之后,仍笔耕不辍,100 岁时出版《百岁新稿》, 104 岁时出版《朝闻道集》,105 岁时出版《拾贝集》,以后又陆续有《周有光 文集》《从世界看中国:周有光百岁文萃》《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等著 作问世。这在中外出版史上,也堪称奇迹。 说起周有光,中国社科院颇受人关注的中青年历史学家马勇非常赞叹。在从事中 国近代史的研究中,他发现,近代思想家的巨大变化大都是年轻时激进,中年时 开始调和平庸,到老年时趋向保守。但这样一个规律,被周有光先生用行动彻底 颠覆。“他的思想活力、精神活力,能给年轻人带来希望和力量。” 2016 年新年伊始,面对前来看望他的“忘年交”朋友、出版社编辑叶芳,周有 光说了一句带有人生总结意味的话:“我是认真思考了这个世界的”。 1906 年出生,经历过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不同时期的世纪老人周有光,他的生 命线仍在不断地延长,他的生命之光还在不停地闪耀。 (选编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 年 1 月 13 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他是著名语 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他在语言文字学 和文化学领域发表过《中国拼音文字研究》、《汉字改革概论》、《世界字母简 史》等 30 多部专著,论文 300 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②周有光外甥女毛晓园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舅舅在百岁之后仍然思路 清晰、眼界开阔,只是这两年身体确实比以前差了一些,他还一直关心国家、世 界上发生的大事”。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C.古人称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一百岁为期颐。周有光先生创造了 111 岁的奇迹,人们把 110 岁以上的老人叫作‘有光’。 A.周有光十分关注发展中的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及评价,主张要重视世界各国对 中国的评价,而不只是从中国看世界 。 D.晚年的周有光,仍然思路清晰、眼界开阔、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多部作品, 在国内外语言文字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