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第八章全球生态学发展及内涵 第一节全球生态学的概念与发展 第二节全球变化 第三节生物围实验 数学要求:掌握全球生态学的概念,了解全球变化现象和生物圈实验失败的原因。 第九章地表各圈层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 第一节大气圈 第二节生物圈 第三节水圈 第四节土壤圈 第五节岩石圈 教学要求:了解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第十章生物圈与其他圈层之间的功能约束与联系 第一节碳循环与碳库 第二节全球变化的生物圖模型 第三节生物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 数学要求: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以及生物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开卷考试方式,成绩为考试分数占80%,平时互动占20。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景观生态学一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邬建国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标准书号:。 《中国区域发展生态学》,吴人坚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标准书号:9787564132545。 《全球生态学》,周广胜,王玉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3年,标准书号:9787502936877。 大纲修订人:李辉信 大纲审定人:李荣 307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307 第八章 全球生态学发展及内涵 第一节 全球生态学的概念与发展 第二节 全球变化 第三节 生物圈实验 教学要求:掌握全球生态学的概念,了解全球变化现象和生物圈实验失败的原因。 第九章 地表各圈层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 第一节 大气圈 第二节 生物圈 第三节 水圈 第四节 土壤圈 第五节 岩石圈 教学要求:了解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第十章 生物圈与其他圈层之间的功能约束与联系 第一节 碳循环与碳库 第二节 全球变化的生物圈模型 第三节 生物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 教学要求: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以及生物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开卷考试方式,成绩为考试分数占 80%,平时互动占 20。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 材: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邬建国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标准书号:。 《中国区域发展生态学》,吴人坚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 年,标准书号:9787564132545。 《全球生态学》,周广胜,王玉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3 年,标准书号:9787502936877。 大纲修订人:李辉信 大纲审定人:李 荣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