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具有两人驾驶舱而不是三人驾驶舱的宽机身飞机。7月获得了批准,不幸的是767机型原设 计为三人机舱而非两人机舱,并且已经有30架飞机处于不同的生产阶段 航空公司,包括那些已经订购767的公司,马上表示希望能够得到二人机舱飞机。几 年前波音公司已预料到了这一反应,并已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确定一个将三人机舱改为二 人机舱的最优方案。进一步的研究马上开始了,他们的目标是搞清楚正在加工过程中的飞机 的数量,其中有多少需要返工和修改,以及更改对成本和计划的影响。工程师们得出结论: 第31架767离完工期尚足够早,全部以后的飞机不需要修改就可以按二人机舱生产。前30 架飞机处于较前的生产阶段,有的几乎到了准备出场试飞的阶段了,有的已完成机舱但还没 测试过,有的还是空机舱,电子设备还没装。但因为这30架是按最初的三人机舱制造的, 全部需作某些修改。 用户们被告知这些附加的成本与这30架飞机可能的交货延迟。影响不是很大,成本增 加了很小的百分比,交货期平均延迟了一个月。除了一家航空公司外其他用户全部选择二人 机舱。 1981年8月。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直接向 Thornton报告)成立,以确定飞机修改的 最优决策。他们把选择限制在两个方案之中:(1)30架飞机按原先的三人机舱设计制造 在飞机离开生产场地之后交付用户之前改装成二人机舱:(2)修改30架飞机的生产计划, 这样可以在生产线上改换,省去装上某些零部件再拆掉的麻烦。这意味着在设计和制造二人 机舱及其部件时,一些机舱就得临时空着。 先完工后改装:这一方法可使生产按计划进行,没有拖延,无论是学习曲线还是计划表 都不会被打乱。改装程序可以单独处理,紧密控制,同正常的生产活动分离开来,由专门的 改装专家组负责拆去零件、修改和修理。如果采用这个方法,估计大约需100万个附加工时 这个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襟翼、副翼、着陆装置、液压系统及其他飞机系统可以按原计 划在装配中作功能试验,问题可以被当场及时发现并得以纠正,而不会被后续的装配活动隐 藏起来。因为离开生产线的飞机需作全面试验,并已具有相应的功能。通过在机舱区采用某 些保证措施,使装上二人机舱后查明的问题可以被隔离开来 这一方法的风险是潜在的“结构变形“(即当飞机被改造时,整个设计的整体性会遭损 害)。三人机舱的零件被牢牢装好,待日后由专家拆下换掉(由于这些零件是数日前订货的 已经到货或支付,这种选择不会比另一选择有更大的废品损失)。如果改装工作不小心,飞 机的很多系统会受损伤。但波音的专家认为,对改装进行控制可以预防问题发生。为了使风 险最小化,改装后附加的性能测试仍是必要的。 生产场地也是个问题,工厂内没有足够的地方用于改造全部30架飞机,因此工作不得 不在户外进行。即使这样场地仍是有限的,必须制定一个专门的停机计划。而且改装飞机间 将被迫停靠得很紧,这样又会违反防火规定,因此需要有一个专门的防火控制计划和必要的 弃权声明书 些经理对这一方法持保留态度,他们反对其所代表的处事哲学。最后的结果是为了 装上二人机舱,拿出来的成了修改过的飞机。如 Standal指出的那样:“事情变得与我们的 本性相反,较好的方法(竟然)成了先生产出飞机再把它拆开。” 生产中改装: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30架飞机的改装全部在生产中进行,而不需要等 到完工以后。这种方法只需将已加工好的与三人机舱有关的面板、仪器、开关等零部件确认 以后停止安装。在这同时,飞机的其他部分的生产可以继续照常进行。一旦二人机舱的计划 与零部件准备完毕,就可以插进去生产了 这是工程制造与更改设计的传统方法,在每一架新飞机成千的结构更改中是家常便饭 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全部零件只安装一次。因为不需要装好后再拆掉,飞机的构造更有可能- - 9 具有两人驾驶舱而不是三人驾驶舱的宽机身飞机。7 月获得了批准,不幸的是 767 机型原设 计为三人机舱而非两人机舱,并且已经有 30 架飞机处于不同的生产阶段。 航空公司,包括那些已经订购 767 的公司,马上表示希望能够得到二人机舱飞机。几 年前波音公司已预料到了这一反应,并已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确定一个将三人机舱改为二 人机舱的最优方案。进一步的研究马上开始了,他们的目标是搞清楚正在加工过程中的飞机 的数量,其中有多少需要返工和修改,以及更改对成本和计划的影响。工程师们得出结论: 第 31 架 767 离完工期尚足够早,全部以后的飞机不需要修改就可以按二人机舱生产。前 30 架飞机处于较前的生产阶段,有的几乎到了准备出场试飞的阶段了,有的已完成机舱但还没 测试过,有的还是空机舱,电子设备还没装。但因为这 30 架是按最初的三人机舱制造的, 全部需作某些修改。 用户们被告知这些附加的成本与这 30 架飞机可能的交货延迟。影响不是很大,成本增 加了很小的百分比,交货期平均延迟了一个月。除了一家航空公司外其他用户全部选择二人 机舱。 1981 年 8 月。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直接向 Thornton 报告)成立,以确定飞机修改的 最优决策。他们把选择限制在两个方案之中:(1)30 架飞机按原先的三人机舱设计制造, 在飞机离开生产场地之后交付用户之前改装成二人机舱;(2)修改 30 架飞机的生产计划, 这样可以在生产线上改换,省去装上某些零部件再拆掉的麻烦。这意味着在设计和制造二人 机舱及其部件时,一些机舱就得临时空着。 先完工后改装:这一方法可使生产按计划进行,没有拖延,无论是学习曲线还是计划表 都不会被打乱。改装程序可以单独处理,紧密控制,同正常的生产活动分离开来,由专门的 改装专家组负责拆去零件、修改和修理。如果采用这个方法,估计大约需 100 万个附加工时。 这个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襟翼、副翼、着陆装置、液压系统及其他飞机系统可以按原计 划在装配中作功能试验,问题可以被当场及时发现并得以纠正,而不会被后续的装配活动隐 藏起来。因为离开生产线的飞机需作全面试验,并已具有相应的功能。通过在机舱区采用某 些保证措施,使装上二人机舱后查明的问题可以被隔离开来。 这一方法的风险是潜在的“结构变形“(即当飞机被改造时,整个设计的整体性会遭损 害)。三人机舱的零件被牢牢装好,待日后由专家拆下换掉(由于这些零件是数日前订货的, 已经到货或支付,这种选择不会比另一选择有更大的废品损失)。如果改装工作不小心,飞 机的很多系统会受损伤。但波音的专家认为,对改装进行控制可以预防问题发生。为了使风 险最小化,改装后附加的性能测试仍是必要的。 生产场地也是个问题,工厂内没有足够的地方用于改造全部 30 架飞机,因此工作不得 不在户外进行。即使这样场地仍是有限的,必须制定一个专门的停机计划。而且改装飞机间 将被迫停靠得很紧,这样又会违反防火规定,因此需要有一个专门的防火控制计划和必要的 弃权声明书。 一些经理对这一方法持保留态度,他们反对其所代表的处事哲学。最后的结果是为了 装上二人机舱,拿出来的成了修改过的飞机。如 Standal 指出的那样:“事情变得与我们的 本性相反,较好的方法(竟然)成了先生产出飞机再把它拆开。” 生产中改装: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 30 架飞机的改装全部在生产中进行,而不需要等 到完工以后。这种方法只需将已加工好的与三人机舱有关的面板、仪器、开关等零部件确认 以后停止安装。在这同时,飞机的其他部分的生产可以继续照常进行。一旦二人机舱的计划 与零部件准备完毕,就可以插进去生产了。 这是工程制造与更改设计的传统方法,在每一架新飞机成千的结构更改中是家常便饭。 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全部零件只安装一次。因为不需要装好后再拆掉,飞机的构造更有可能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