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标分组验证。 根据收益率及换手率做双重分组。即用根据换手率大小排序分五组,得出前20%的股票 组合与后20%的股票组合,再在这些组合中根据收益率排序得到四个组合R1、R10、R1、R10, 并实证检验(R10-Ra)与(Rao-Ru)是否存在显著的超额收益。从而判断动量效应与换手率 之间的关系 若反转效应与换手率有关,则在高换手率组会出现显著的反转效应,而低换手率组的反 转效应则不明显 表3:双重分组下反转效应结果(仅列出部分统计显著数据%) j/k换手率组合 6 0.16426 0.15416 0.13375 0.15415 451234512345 0.16159 0.1702 0.1615 0.16683 0.22209 0.2321 0.24205 0.24052 0.25734 0.15997 0.24368 0.23492 0.14715 0.26049 0.24877 0.16333 0.316-0.33508 0.21274 从结果来看,在单标准下可以发现显著的反转效应,而在经换手率分组后,无论是高换 手率组或低换手率组均得到负收益(即发生反转),但大多组合的结果并不显著。该结果说 明换手率对于动量效应的产生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从换手率角度解释动量或反转效应的产生 缺乏实证依据。 四、结论与启示 从实证结果来看,在收益率单标准下我国A股市场短期内存在反转效应。这与我国股票 市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直观感受有很大不同。我认为短期内的反转效应说明了之前 表现好的股票的超涨与之前表现弱的股票的超跌,超涨或超跌之后的回归均值产生了反转效 应。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我国股票市场有放大效应。行为金融学表现为反映过度 我认为该效应的出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1.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化 我国股票市场的散户参与众多,并且一些机构投资也有散户化趋势,整体股票市场投机 性较强,追涨杀跌的效应较为严重,所以股票波动性十分大。因为股票价格波动本身也是一 种信息反映,或许可以探讨股票当期波动性对于动量或反转效应的影响 2.股票制度的不完善与市场非有效性 我国股票市场难以实现卖空,从而缺少股票价格发现和稳定的渠道,单向操作下很容易 产生股票价格的超涨 关于动量效应或反转效应的产生机理大多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出发,利用或改进国外已有标分组验证。 根据收益率及换手率做双重分组。即用根据换手率大小排序分五组,得出前 20%的股票 组合与后 20%的股票组合,再在这些组合中根据收益率排序得到四个组合 Rh1、Rh10、RL1、RL10, 并实证检验(Rh10-Rh1)与(RL10-RL1)是否存在显著的超额收益。从而判断动量效应与换手率 之间的关系。 若反转效应与换手率有关,则在高换手率组会出现显著的反转效应,而低换手率组的反 转效应则不明显。 表 3:双重分组下反转效应结果(仅列出部分统计显著数据%) j/k 换手率组合 3 6 9 6 1 -0.16426 2 -0.15416 3 -0.13375 4 -0.15415 5 9 1 2 -0.16159 -0.1702 3 -0.1615 4 -0.16683 5 -0.22209 12 1 -0.2321 -0.24205 2 -0.24052 -0.25734 -0.15997 3 -0.24368 -0.23492 -0.14715 4 -0.26049 -0.24877 -0.16333 5 -0.3216 -0.33508 -0.21274 从结果来看,在单标准下可以发现显著的反转效应,而在经换手率分组后,无论是高换 手率组或低换手率组均得到负收益(即发生反转),但大多组合的结果并不显著。该结果说 明换手率对于动量效应的产生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从换手率角度解释动量或反转效应的产生 缺乏实证依据。 四、 结论与启示 从实证结果来看,在收益率单标准下我国 A 股市场短期内存在反转效应。这与我国股票 市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直观感受有很大不同。我认为短期内的反转效应说明了之前 表现好的股票的超涨与之前表现弱的股票的超跌,超涨或超跌之后的回归均值产生了反转效 应。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我国股票市场有放大效应。行为金融学表现为反映过度。 我认为该效应的出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1.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化。 我国股票市场的散户参与众多,并且一些机构投资也有散户化趋势,整体股票市场投机 性较强,追涨杀跌的效应较为严重,所以股票波动性十分大。因为股票价格波动本身也是一 种信息反映,或许可以探讨股票当期波动性对于动量或反转效应的影响。 2.股票制度的不完善与市场非有效性。 我国股票市场难以实现卖空,从而缺少股票价格发现和稳定的渠道,单向操作下很容易 产生股票价格的超涨。 关于动量效应或反转效应的产生机理大多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出发,利用或改进国外已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