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1环的定义 1.2环的零因子和特征 1.3除环和域 1.4模n的剩余类环 1.5环和域上的多项式环 1.6理想 4.7商环与环同态基本定理 五、教学学时分配建议 《抽象代数》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48 学分:3 各环节学时分分配 备 章节 主要内容(章节标题) 学时 讲授 实验 实践 讨论、习题课等 注 1 基本概念 5 0 0 2 群 16 13 0 0 3 3 正规子群和群的同态与同构 14 12 0 0 2 4 环与域 12 10 0 0 2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1、课堂教学应讲清楚数学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定理的条件和结论, 如何用定理去计算,证明有关的命题,比较分析类似数学概念的异同,找出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庞 杂的学习内容面前能时刻抓住主线,有整体概念。 2、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采用讲授法较好。 3、采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授课。 七、教材与学习资源建议 教材:杨子胥,近世代数(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主要参考书: 1刘绍学,近世代数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吴品三,近世代数,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王济荣,抽象代数,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八、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建议 1、考核方式: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进行。 一4--4- 1.1 环的定义 1.2 环的零因子和特征 1.3 除环和域 1.4 模 n 的剩余类环 1.5 环和域上的多项式环 1.6 理想 4.7 商环与环同态基本定理 五、教学学时分配建议 《抽象代数》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48 学分:3 章节 主要内容(章节标题) 学时 各环节学时分分配 备 讲授 实验 实践 讨论、习题课等 注 1 基本概念 6 5 0 0 1 2 群 16 13 0 0 3 3 正规子群和群的同态与同构 14 12 0 0 2 4 环与域 12 10 0 0 2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1、课堂教学应讲清楚数学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定理的条件和结论, 如何用定理去计算,证明有关的命题,比较分析类似数学概念的异同,找出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庞 杂的学习内容面前能时刻抓住主线,有整体概念。 2、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采用讲授法较好。 3、采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授课。 七、教材与学习资源建议 教材:杨子胥,近世代数(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主要参考书: 1 刘绍学,近世代数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吴品三,近世代数,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 王济荣,抽象代数,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八、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建议 1、考核方式: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进行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