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666* 工程科学学报,第40卷,第6期 KEY WORDS block caving:ore drawing;moisture content;non-Newtonian fluid:isolated movement zone 自然崩落法作为唯一能与露天开采经济效益相 ASTM)提出的岩土颗粒粒级分类标准9,将直径小 媲美的高效地下采矿方法,具有生产能力大,便于组 于19mm的细颗粒流作为似非牛顿流体,大于19 织管理,作业安全及开采成本低等优点,近年来越来 mm的矿岩作为离散体,并提出一种新的自然崩落 越受到采矿工作者的关注-.但自然崩落法在国 法放矿模拟研究方法,即将矿岩细颗粒流与大块离 内有色金属矿山中的应用并不广泛,除与矿山开采 散矿岩分别通过格子波尔兹曼法与离散元法模拟, 的岩体性质相关外,还与我国现阶段自然崩落法放 基于格子波尔兹曼法一离散元法耦合方法对不同含 矿控制理论研究不成熟密切相关,因为放矿效果直 水率下自然崩落法放矿松动体的形态进行细观研 接关系到自然崩落法应用的成败的.放矿过程中, 究.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已有研究结论进行对比分 矿岩堆体内产生松动的部分为放矿松动体(isolated 析,验证了基于格子波尔兹曼法一离散元法耦合算 movement zone,IMZ),其形态对于采场结构参数和 法的放矿模型在自然崩落法放矿松动体形态研究中 放矿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6 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放矿松动体的形态主要取决于散体崩落矿岩的 流动性及放矿参数,而矿岩含水率是影响散体崩落 1非饱和矿岩颗粒间受力分析 矿岩流动的重要因素⑨.国外Campbellto分析了 崩落矿岩细颗粒间通常含有孔隙水,因此处于 矿岩散体中水的主要存在形式,及其对细小颗粒散 非饱和状态的崩落矿岩散体为固一液一气三相耦合 体摩擦力和粘结力的作用机理;Ketterhagen等nu通 场.此时颗粒表面为润湿状态,相邻湿颗粒会在接 过建立楔形漏斗模型研究了准三维维度下的颗粒流 触点及其附近形成半月状液桥(见图1(a)),进而 态:国内王洪江等☒通过放矿物理模拟试验,得出 将颗粒连接在一起,故矿岩颗粒间的细观水力特性 含水率在10%左右时矿岩抗剪强度较大;张春阳 主要取决于矿岩的含水率.非饱和矿岩颗粒可简化 等)基于相似模型试验研究了含水率对矿岩流动 为湿颗粒的球体模型0,相邻颗粒间的作用力除包 性的影响,得出有效控制矿岩散体的含水量可避免 括离子水化作用力、静电力、范德华力、双电层作用 放矿堵塞与放矿大量贫化等结论.由于在宏观尺度 力等分子尺度的作用力外,还包括颗粒间液桥产生 下无法直接揭示含水矿岩颗粒与液桥的相互作用, 的毛细作用力四.非饱和状态下,颗粒间的毛细作 因此需从细观尺度探究这种相互作用的深层次机 理,进而解释非饱和矿岩宏观流动特性. 用力主要来自于液体的表面的张力及气一液交界处 目前,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的静水压力.毛细作用力的计算主要涉及表面张力 FEM)、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 Y、颗粒半径R、颗粒间距S及固-液接触角0等因素 元胞自动机理论(cellular automaton,CA)及REBOP (见图1(b)),其中,目前毛细作用力通常采用La- (rapid emulator based on PFC)等计算机仿真手段 place--Young方程计算求解u,其计算表达式如下: 在放矿理论研究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其中, Ry" R y(tyy(R (1) 离散元法由Cundall于1971年提出并被广泛应 用于岩石力学及颗粒流等领域.但由于当前计算机 式中,△p为气一液交界面的压力差,y=cot(p+), 处理能力的限制,单纯应用离散元法对自然崩落法 y"为y的二阶导数,P为半填充角 放矿进行工程级别的模拟,需生成10量级的颗粒, 相应的总液力计算方程为: 对计算机处理能力要求较高,且模拟过程中可能出 F。=2 myRsin osin(p+0)+TR△psin'p(2) 现高应力区内颗粒接触不稳定的现象,难以在全域 其中,2 myRsin osin(o+8)与πR△o sin分别表 实现离散元模拟a.此外,格子Boltzmann法(Iat- 征表面张力与静水压力. tice boltzmann method,LBM)作为一种新兴的流体 2LBM-DEM耦合算法 数值模拟手段,具有算法简单、并行性高及能处理复 杂边界条件等优点,在多相多组分流、微尺度流动及 2.1LBM方程非牛顿流体化 多孔介质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发展和应用图 对于二维两相流问题的处理,目前格子波尔兹 因此,基于上述理论与研究,本文根据美国材料与试 曼法通常采用D209(2为空间维数,9为离散速度 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数),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将整个流体域划分为工程科学学报,第 40 卷,第 6 期 KEY WORDS block caving; ore drawing; moisture content; non-Newtonian fluid; isolated movement zone 自然崩落法作为唯一能与露天开采经济效益相 媲美的高效地下采矿方法,具有生产能力大,便于组 织管理,作业安全及开采成本低等优点,近年来越来 越受到采矿工作者的关注[1--4]. 但自然崩落法在国 内有色金属矿山中的应用并不广泛,除与矿山开采 的岩体性质相关外,还与我国现阶段自然崩落法放 矿控制理论研究不成熟密切相关,因为放矿效果直 接关系到自然崩落法应用的成败[5]. 放矿过程中, 矿岩堆体内产生松动的部分为放矿松动体( isolated movement zone,IMZ) ,其形态对于采场结构参数和 放矿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6--8]. 放矿松动体的形态主要取决于散体崩落矿岩的 流动性及放矿参数,而矿岩含水率是影响散体崩落 矿岩流动的重要因素[9]. 国外 Campbell[10]分析了 矿岩散体中水的主要存在形式,及其对细小颗粒散 体摩擦力和粘结力的作用机理; Ketterhagen 等[11]通 过建立楔形漏斗模型研究了准三维维度下的颗粒流 态; 国内王洪江等[12]通过放矿物理模拟试验,得出 含水率在 10% 左右时矿岩抗剪强度较大; 张春阳 等[13]基于相似模型试验研究了含水率对矿岩流动 性的影响,得出有效控制矿岩散体的含水量可避免 放矿堵塞与放矿大量贫化等结论. 由于在宏观尺度 下无法直接揭示含水矿岩颗粒与液桥的相互作用, 因此需从细观尺度探究这种相互作用的深层次机 理,进而解释非饱和矿岩宏观流动特性. 目 前,有 限 单 元 法 (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离散元法( 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 、 元胞自动机理论( cellular automaton,CA) 及 REBOP ( rapid emulator based on PFC) [14]等计算机仿真手段 在放矿理论研究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其中, 离散元法由 Cundall[15]于 1971 年提出并被广泛应 用于岩石力学及颗粒流等领域. 但由于当前计算机 处理能力的限制,单纯应用离散元法对自然崩落法 放矿进行工程级别的模拟,需生成 108 量级的颗粒, 对计算机处理能力要求较高,且模拟过程中可能出 现高应力区内颗粒接触不稳定的现象,难以在全域 实现离散元模拟[16]. 此外,格子 Boltzmann 法(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 作为一种新兴的流体 数值模拟手段,具有算法简单、并行性高及能处理复 杂边界条件等优点,在多相多组分流、微尺度流动及 多孔介质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发展和应用[17--18]. 因此,基于上述理论与研究,本文根据美国材料与试 验协会(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ASTM) 提出的岩土颗粒粒级分类标准[19],将直径小 于 19 mm 的细颗粒流作为似非牛顿流体,大于 19 mm 的矿岩作为离散体,并提出一种新的自然崩落 法放矿模拟研究方法,即将矿岩细颗粒流与大块离 散矿岩分别通过格子波尔兹曼法与离散元法模拟, 基于格子波尔兹曼法--离散元法耦合方法对不同含 水率下自然崩落法放矿松动体的形态进行细观研 究. 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已有研究结论进行对比分 析,验证了基于格子波尔兹曼法--离散元法耦合算 法的放矿模型在自然崩落法放矿松动体形态研究中 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1 非饱和矿岩颗粒间受力分析 崩落矿岩细颗粒间通常含有孔隙水,因此处于 非饱和状态的崩落矿岩散体为固--液--气三相耦合 场. 此时颗粒表面为润湿状态,相邻湿颗粒会在接 触点及其附近形成半月状液桥( 见图 1( a) ) ,进而 将颗粒连接在一起,故矿岩颗粒间的细观水力特性 主要取决于矿岩的含水率. 非饱和矿岩颗粒可简化 为湿颗粒的球体模型[20],相邻颗粒间的作用力除包 括离子水化作用力、静电力、范德华力、双电层作用 力等分子尺度的作用力外,还包括颗粒间液桥产生 的毛细作用力[21]. 非饱和状态下,颗粒间的毛细作 用力主要来自于液体的表面的张力及气--液交界处 的静水压力. 毛细作用力的计算主要涉及表面张力 γ、颗粒半径 R、颗粒间距 S 及固--液接触角 θ 等因素 ( 见图 1( b) ) ,其中,目前毛细作用力通常采用 La￾place--Young 方程计算求解[21],其计算表达式如下: Δp γ = Ry″ ( R2 + y'2 ) 3 /2 + R y ( R2 + y'2 ) 1 /2 ( 1) 式中,Δp 为气--液交界面的压力差,y' = cot( φ + θ) , y″为 y 的二阶导数,φ 为半填充角. 相应的总液力计算方程为: Fn = 2πγRsin φsin ( φ + θ) + πR2 Δp sin2 φ ( 2) 其中,2πγRsin φsin ( φ + θ) 与 πR2 Δp sin2 φ 分别表 征表面张力与静水压力. 2 LBM--DEM 耦合算法 2. 1 LBM 方程非牛顿流体化 对于二维两相流问题的处理,目前格子波尔兹 曼法通常采用 D2Q9( 2 为空间维数,9 为离散速度 数) ,模型如图 2 所示. 该模型将整个流体域划分为 · 666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