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23卷第1期 天然气工业 战略研讨 (1)陆良盆地 量仍构成我国10年来新增储量的主体。仅塔里木、 陆良盆地在1995年前天然气勘探进展缓慢,鄂尔多斯、四川、莺歌海、柴达木和渤海湾盆地10年 195年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2.81×10m3,截间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占全国同期新增储量的 止2000年底再未获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天88.69%。 然气剩余可采储量在1995年为8.96×103m3,截止 由此可见,为数不多的大型盆地新增探明地质 2000年降至8.8×10m3。在1998年开始投入天然储量仍构成我国90年代新增储量的主体 气开采,当年采出量为0.07×105m3,截止2000年底 (2)地层岩性型圈闭类型明显增加 累计采出量增至0.16×10°m3 90年代.除在塔里木和四川盆地发现天然气藏 (2)保山盆地 圈闭以构造背斜类型为主外,上述盆地获油气重大 保山盆地在1995年开始获得天然气探明地质突破的油气藏圈闭类型以地层岩性型为主。这里需 储量,累计探明地质储量为9.66,截止2000年底未要特别指出的是鄂尔多斯盆地在90年代天然气均 获新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剩余可采储量从1995获重大突破,气藏的圈闭类型均为地层岩性型,如长 年的6.76×10°m3降至2000年底的6.68×10m3。庆大气田的气藏类型为奥陶系顶部地层不整合型 1998年开始天然气的开采,当年采出量为0.03×(胡朝元,1995),天然气储存在层状岩溶孔隙中。 10°m3,截止2000年底累计采出量为0.08×10°m3。 (3)海域和前陆盆地获油气重大突破的比例增 6.90年代中国天然气储产量变化趋势 大 从中国天然气在90年代的储产量变化趋势分 90年代在海域和前陆盆地相继发现了大型的气 析可知,近10年天然气累计采出量和剩余可采储量田。在莺歌海和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发现的若干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原油正好相反。剩余可采储量个大型气田,为我国“海气上岸”战略奠定了基础 曲线位于累计采出量曲线的上方,而且两者的距离 90年代,在前陆盆地主要获天然气的重大突破 从1990~2000年逐年增大,预计在未来的若干年中,尤其是在90年代的末期在塔里木盆地的库车前陆 这种趋势还将加大。天然气累计采出量在10年间坳陷发现了世界级的大型气田,其次在四川盆地川 的増幅与储量的増幅相比,可称微乎其微,这一现象西前陆坳陷也相继发现若干个大中型气田。 极不正常。由于天然气采出量的增长幅度太小,使 参考文献 投入天然气勘探的资金长期沉淀,得不到回收,这将 给中国从事天然气勘探的石油公司带来不利影响。1邱中建龚再升,中国油气勘探.第一~四卷,北京:石油 (1)大型盆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构成90年代我业出版社地质出版社,199 国新增油气地质储量的主体 2胡朝元中国中部大气田研究与勘探.北京:石油工业出 大型盆地为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 版,1995 了主要的资源保证 3魏永佩中国天然气田的时空分布.天然气工业,2001;21 (5):1~7 ∞0年代通过对中国21个盆地勘探新增探明地 质储量的统计结果表明,重点盆地新增探明地质储 (收稿日期2002·08·12编辑黄君权) 20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1) 陆良盆地 陆良盆地在 1995 年前天然气勘探进展缓慢 , 1995 年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 12. 81 ×108 m 3 ,截 止 2000 年底再未获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天 然气剩余可采储量在 1995 年为 8. 96 ×108 m 3 ,截止 2000 年降至 8. 8 ×108 m 3。在 1998 年开始投入天然 气开采 ,当年采出量为 0. 07 ×108 m 3 ,截止 2000 年底 累计采出量增至 0. 16 ×108 m 3。 (2) 保山盆地 保山盆地在 1995 年开始获得天然气探明地质 储量 ,累计探明地质储量为 9. 66 ,截止 2000 年底未 获新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 ,剩余可采储量从 1995 年的 6. 76 ×108 m 3 降至 2000 年底的 6. 68 ×108 m 3。 1998 年开始天然气的开采 ,当年采出量为 0. 03 × 108 m 3 ,截止 2000 年底累计采出量为 0. 08 ×108 m 3。 6. 90 年代中国天然气储产量变化趋势 从中国天然气在 90 年代的储产量变化趋势分 析可知 ,近 10 年天然气累计采出量和剩余可采储量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原油正好相反。剩余可采储量 曲线位于累计采出量曲线的上方 ,而且两者的距离 从 1990~2000 年逐年增大 ,预计在未来的若干年中 , 这种趋势还将加大。天然气累计采出量在 10 年间 的增幅与储量的增幅相比 ,可称微乎其微 ,这一现象 极不正常。由于天然气采出量的增长幅度太小 ,使 投入天然气勘探的资金长期沉淀 ,得不到回收 ,这将 给中国从事天然气勘探的石油公司带来不利影响。 (1) 大型盆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构成 90 年代我 国新增油气地质储量的主体 大型盆地为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 了主要的资源保证。 90 年代通过对中国 21 个盆地勘探新增探明地 质储量的统计结果表明 ,重点盆地新增探明地质储 量仍构成我国 10 年来新增储量的主体。仅塔里木、 鄂尔多斯、四川、莺歌海、柴达木和渤海湾盆地 10 年 间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占全国同期新增储量的 88. 69 %。 由此可见 ,为数不多的大型盆地新增探明地质 储量仍构成我国 90 年代新增储量的主体。 (2) 地层岩性型圈闭类型明显增加 90 年代 ,除在塔里木和四川盆地发现天然气藏 圈闭以构造背斜类型为主外 ,上述盆地获油气重大 突破的油气藏圈闭类型以地层岩性型为主。这里需 要特别指出的是鄂尔多斯盆地在 90 年代天然气均 获重大突破 ,气藏的圈闭类型均为地层岩性型 ,如长 庆大气田的气藏类型为奥陶系顶部地层不整合型 (胡朝元 ,1995) ,天然气储存在层状岩溶孔隙中。 (3) 海域和前陆盆地获油气重大突破的比例增 大 90 年代在海域和前陆盆地相继发现了大型的气 田。在莺歌海和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发现的若干 个大型气田 ,为我国“海气上岸”战略奠定了基础。 90 年代 ,在前陆盆地主要获天然气的重大突破 , 尤其是在 90 年代的末期在塔里木盆地的库车前陆 坳陷发现了世界级的大型气田 ,其次在四川盆地川 西前陆坳陷也相继发现若干个大中型气田。 参 考 文 献 1 邱中建 ,龚再升. 中国油气勘探. 第一~四卷 ,北京 :石油 工业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1999 2 胡朝元. 中国中部大气田研究与勘探. 北京 :石油工业出 版 ,1995 3 魏永佩. 中国天然气田的时空分布. 天然气工业 ,2001 ;21 (5) :1~7 (收稿日期 2002 - 08 - 12 编辑 黄君权) ·9 · 第 23 卷第 1 期 天 然 气 工 业 战 略 研 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