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③)不考虑溶液的浓缩热时,求料液流量 已知溶质的比热CB=2.01 kJ/kg.k D(H-cpwT)=WH'+(F-W)cpit:-Fcpoto+QL Cp4.187×(1-0.2)+2.01×0.2=3.75 kJ/kg-k Cp=4.187×(1-0.5)+2.01×0.5=3.1kJ/kg.k 则有:0.455×(2728-556.5)(F-W×3.1×100+2681W+29.6-F×3.75×35 178.7F+2371W=958.4 将w=0.6F代入,解得F=0.6kgsW=0.36kg5 此例的2、3两项计算结果表明,蒸发面积相同时,不考虑浓缩热所得料液处理量要 比实际情况约高6%。 注意:如果缺乏溶液在不同温度和浓度下烙的数据,对于有明显浓缩热的物料,可先按 般物料来处理,即先不考虑浓缩热的影响进行计算后,再校正。 三、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 1蒸发器的生产能力 蒸发器的生产能力用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水分量,即蒸发量表示。其生产能力的大小取 决于通过传热面积的传热速率Q,因此也可以用蒸发器的传热速率米衡量生产能力 根据传热速率方程得单效蒸发时的传热速率为:Q=KS△1或Q=KST一1 进料状况影响蒸发器的生产能力: (1)低于沸点进料时,需消耗部分热量将溶液加热至沸点,因而降低了生产能力 (2)沸点进料时,通过传热面的热量全部用于蒸发水分,其生产能力有所增加: (3)高于沸点进料时,由于部分原料液的自动蒸发,使生产能力有所增加 2蒸发器的生产强度 蒸发器的生产强度是指单位传热面积上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水量,单位为kg(m2h), 常采用生产强度U作为衡量蒸发器性能的标准。 U W 若为沸点进料,且忽略热损失,则:O=Wr'=KS△t 0 K A1 第10贞共28贞(第三章溶液浓缩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