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②本文作者在情感上亲近李逵,在理智上则否定李逵 ③鲁迅的话与《水浒》作者态度形成对比,对本文作者观点是一个有力论据。 【解析】本文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所持态度,可从文章第二段第三句概括出来。本文作者对李逵所持的态度 可以从文章第一段第四句概括出来。引用鲁迅的话的作用联系第二段,下句作者用了“却”,形成对比 【错因】没有分三问具体答题,未能从文中找寻到有用信息。 19、(6分) ①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 ②反对滥用暴力 ③李逵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破坏性太大,“活在书中”可以对人们起警醒作用 【解析】对句子含义的理解,重点是解释“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最可怕”、“活在书中的好”这三 个要点。“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告诫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反对滥用暴力 “最可怕”意为李逵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破坏性太大。“活在书中”意为可以对人们起警醒作用 【错因】句子含义理解类的题目答题不够规范。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 晚清学人杨守敬 杨守敬(1839一1915),湖北宜都人。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青年时代有两件事 对他影响很大:19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20岁那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 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 杨守敬曾经热衷科举,25岁起先后六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但因此结识了许 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42岁时,他作为清政府外交官的随员前往日本,这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 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日本人森 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翔实记载了他在日本访书之事,杨守敬自己也写了《日本访书志》。清政府出使日本 大臣黎庶昌也搜集了许多稀见珍本和国内久已绝迹的古籍残本,与杨守敬志趣相投。因此: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 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擅长书法, 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年已48岁的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仍以失败告终,从此绝意科 举,专注学问。杨守敬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 了很大的成绩,留下的著作就有83种。在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中,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编撰了舆地学著作 20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 杨守敬的学术代表作是完成于1904年的《水经注疏》。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果很 多。杨守敬的这部著作具有全面总结的性质。他对《水经注》中所记裁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对征 引的故实都一一注明出处:对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的校释也多有订正。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 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杨守敬还编制了古今对照的《水经 注图》,图文互证,相得益彰 16.下列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研究影响很大,他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B.杨守敬在日本访书之事被日本人森立之记载在《清客笔话》中 c.杨守敬校勘《古逸丛书》,体现了他在版本、目录等方面的学术造诣。 D.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16、D【解析】这道题目关注的是杨守敬日本之行,文章在第二段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解说,而ABC三项的表述在 这段中都可以找到,只有D项属于表述错误,原文说的是“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8 ② 本文作者在情感上亲近李逵,在理智上则否定李逵。 ③ 鲁迅的话与《水浒》作者态度形成对比,对本文作者观点是一个有力论据。 【解析】本文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所持态度,可从文章第二段第三句概括出来。本文作者对李逵所持的态度 可以从文章第一段第四句概括出来。引用鲁迅的话的作用联系第二段,下句作者用了“却”,形成对比。 【错因】没有分三问具体答题,未能从文中找寻到有用信息。 19、(6 分) ① 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 ② 反对滥用暴力。 ③ 李逵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破坏性太大,“活在书中”可以对人们起警醒作用。 【解析】对句子含义的理解,重点是解释“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最可怕”、“活在书中的好”这三 个要点。“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告诫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反对滥用暴力。 “最可怕”意为李逵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破坏性太大。“活在书中”意为可以对人们起警醒作用。 【错因】句子含义理解类的题目答题不够规范。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 一 19 题。 晚清学人杨守敬 杨守敬(1839 一 1915),湖北宜都人。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青年时代有两件事 对他影响很大:19 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20 岁那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 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 杨守敬曾经热衷科举,25 岁起先后六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但因此结识了许 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42 岁时,他作为清政府外交官的随员前往日本,这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 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日本人森 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翔实记载了他在日本访书之事,杨守敬自己也写了《日本访书志》。清政府出使日本 大臣黎庶昌也搜集了许多稀见珍本和国内久已绝迹的古籍残本,与杨守敬志趣相投。因此: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 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擅长书法, 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年已 48 岁的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仍以失败告终,从此绝意科 举,专注学问。杨守敬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 了很大的成绩,留下的著作就有 83 种。在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中,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编撰了舆地学著作 20 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 杨守敬的学术代表作是完成于 1904 年的《水经注疏》。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果很 多。杨守敬的这部著作具有全面总结的性质。他对《水经注》中所记裁的 1200 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对征 引的故实都一一注明出处;对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的校释也多有订正。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 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杨守敬还编制了古今对照的《水经 注图》,图文互证,相得益彰。 16.下列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研究影响很大,他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B.杨守敬在日本访书之事被日本人森立之记载在《清客笔话》中。 c.杨守敬校勘《古逸丛书》,体现了他在版本、目录等方面的学术造诣。 D.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16、 D 【解析】这道题目关注的是杨守敬日本之行,文章在第二段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解说,而 ABC 三项的表述在 这段中都可以找到,只有 D 项属于表述错误,原文说的是“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