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不翻钢轧制时的差别 不翻钢轧制时鱼尾量S的变化如 轧制道次 图9所示,小头进钢时所产生的鱼尾 2 3 6 S共+ 量比大头进钢时的大。即:S尾?> S尾影S头,>S头,S头?+尼?>S头+尼。 20 (其中“,”表示小头进钢) 号+ 16 :小头进钢时试件头尾鱼尾量为 意米 S头 12 6.3%,而大头进钢时为5%,因此, S央 S昆 改变轧制方式,把小头进钢改成犬头 进钢,可以减少鱼尾量1.3%。 (3)翻钢轧制时的差别 表1是在翻钢轧制时二种规程大 0.10.20.30.40.50.60.70.8 小头进钢对比试验,大头进钢所产 H 10 生的鱼尾量比小头进钢要小0.98~ 1.57%。 图9大小头进钢鱼尾量的差别 表1 翻钢轧制时鱼尾量的差别 锭断面 坯断面 规 程 进钢方式 鱼尾量% 差值% 50×50×100 大头先进 3.14 25.5×36.2 6×4×1 1.57 55×55 小头先进 4.71 50×50, 大头先进 3.98 55X55×100 28×30 2×6×4×1 0.98 小头先进 4.96 轧制因素对魚尾的影响〔1) 1,轧制道次及压下量的影响 图10是相同的矩形试件,用不同道次及不同压下量进行单向轧制时,尾部所产生鱼尾大 小的比较。轧件原始厚度为H=55毫米,终了厚度为h=29.4毫米。当每道压下量△h=3.2 毫米,共轧8道时,其尾部所产生的鱼尾量,比每道压下量△h=6.40毫米,共轧4道时所 产生的尾部鱼尾量约大30%。这说明压下量越小,轧制道次越多,轧件的不均匀变形越严 重,由表面变形引起的鱼尾量也越大。因此,用大压下量少道次轧制,可以减少鱼尾,使切 头切尾减少。目前在初轧生产中应力争采用大压下量轧制。 2.轧件厚度对鱼凰S的影响 为了证实轧件厚度对鱼尾S的影响,我们做了轧件单向轧制后的切尾试验。就是把轧件 轧制一道后,切尾,再轧第二道,再切尾…直至轧完,结果如图11。由图可见,鱼尾S与轧 件厚度呈线性关系。当轧件由55毫米减少到小于25毫米时,鱼尾S≈1毫米尾端变形由凹转 凸(S为负值),也就是说轧件中间层的纵向变形由小于上下表层而转为等于或大于上下表 层,高向变形渗透到整个轧件断面。由此可知,产生鱼尾的关键道次是轧制过程的前几道, 46曰的扭八︸‘ ‘ 尾尼头 内 不 翻钢轧制 时 的差 别 不翻钢轧制时鱼 尾 量 的变化如 图 ‘ 所示 , 小头进钢 时所产生 的鱼尾 量七匕大头进 钢 时 的 大 。 即 尾 , 尾 , 头 , 头 , 头 , 尾 , 头 、 尾 。 其中 “ , ” 表示小头进钢 小 头进 钢 时 试件头尾鱼尾 量为 , 而 大头进钢 时为 , 因此 , 改变 轧制方式 , 把小头进钢改成大头 进钢 , 可以减少鱼尾 量 。 翻 钢轧 制 时 的差别 表 是在翻钢轧制时二种规程大 小头进 钢对比 试验 , 大 头进 钢所产 生 的鱼尾 量 比 小头 进钢 要小 。 轧制道次 买十 尾 户 , 语 头千尾 毫米 任 ‘ 下 图 大 小 头进钢鱼尾 量 的差别 表 锭 断 面 翻钢轧 制 时鱼尾 量的差别 坯 断 面 进钢 方式 大头先进 小头先进 大头先进 小头先进 鱼尾 量 差 值 一任 ︹片一上甘口‘ 一性上匕内月 又 轧制因素对 惫尾 的影响〔 〕 轧翻道次及 压下 的形晌 图 是相 同的矩形试件 , 用不同道次 及不同压下 量进行 单向轧制 时 , 尾 部所产 生鱼尾大 小的比 较 。 轧 件原始厚度为 毫米 , 终了厚度为 毫米 。 当每道 压下 量△ 毫米 , 共轧 道时 , 其尾 部所产生的鱼尾 量 , 比每道压下 量 △ 二 毫米 , 共轧 道时所 产生 的尾 部鱼尾 量约大 。 这说 明压下 量越小 , 轧 制道次 越 多 , 轧件的不 均 匀变形越严 重 , 由表面变形引起的鱼尾 量也越 大 。 因此 , 用大压下 量 少道 次轧制 , 可 以减少鱼尾 , 使切 头切尾减少 。 目前在初轧生产中应力争采 用大压下 量轧 制 。 轧件厚度对 鱼月 的形晌 为了证实轧件厚度对鱼尾 的影响 , 我们做了轧 件单向轧制后 的切尾 试验 。 就是把轧 件 轧 制一道后 , 切尾 , 再轧 第二道 , 再切 尾 … … 直 至轧 完 , 结果如图 。 由图可 见 , 鱼尾 与轧 件厚度呈线性关系 。 当轧件由 毫米减少到小于 毫米时 , 鱼尾 “ 毫米尾 端变 形 由凹转 凸 为负值 , 也 就是说 轧件中间层 的纵 向变形 由小于上下表层而转为等于或 大 于 上下 表 层 , 高 向变形渗透 到 整个轧件断 面 。 由此可知 , 产生 鱼尾 的关键道次是轧 制过 程 的前 几 道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