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①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 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其实这是一种损失。 ②事物里的道理,不比课本的文字,教师的讲解,看了听了就懂。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 密库石室里的珍奇,我们要用一把钥匙去开启。 ③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 ④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 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别 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 道理。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⑤草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 有引力”说,支配了人类思想 ⑥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 至今蒙受其利。 ⑦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 因此抛弃尊位和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终于创立了佛教。 ⑧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他到太庙里去,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他知道老 子熟悉典籍,就去向老子问礼。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 ⑨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我们虽然 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我们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要求知识, 明道理,处处都会碰到问题。不能勤于发问,是多么可惜啊! ⑩有人也许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 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①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 变动,在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 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 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其次,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 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吸 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 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 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获得正确的定论 心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紧的,是把知 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 学习的价值。怎样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教师那里听到的, 同实际生活里的事物参照比较。在参照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现的问题越多,对于事 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于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里去。 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 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复是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 勤发问。 23.简要概括文章第④⑨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 24.作者在文中举出的反面观点是什么?(2分) 答 25.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划线句子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3分)①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 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其实这是一种损失。 ②事物里的道理,不比课本的文字,教师的讲解,看了听了就懂。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 密库石室里的珍奇,我们要用一把钥匙去开启。 ③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 ④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 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别 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 道理。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⑤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 有引力”说,支配了人类思想。 ⑥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 至今蒙受其利。 ⑦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他 因此抛弃尊位和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终于创立了佛教。 ⑧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他到太庙里去,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他知道老 子熟悉典籍,就去向老子问礼。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 ⑨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我们虽然 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我们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要求知识, 明道理,处处都会碰到问题。不能勤于发问,是多么可惜啊! ⑩有人也许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 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11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 变动,在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 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 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12其次,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 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吸取, 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 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 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获得正确的定论。 ○13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紧的,是把知 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 学习的价值。怎样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教师那里听到的, 同实际生活里的事物参照比较。在参照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现的问题越多,对于事 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于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里去。 ○14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 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复是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 勤发问。 23.简要概括文章第④-⑨段的论证过程。(3 分) 答: 24.作者在文中举出的反面观点是什么?(2 分) 答: 25.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划线句子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3 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