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表8-7 一些乳化剂的B值 孔剂 HLB值 乳化剂 B值 甲基纤维素 10.8 烷基芳基 酸盐 18.0 8 聚氧乙茶 当水中的乳化剂浓度很低时,乳化剂以分子状态溶于水中,其亲水基团仲向水层,亲油 基团仲向空间。随乳化剂浓度的增加,水相表张力急剧下降,当乳化剂浓度增加到一定程 度时,水相表面张力降低突然变得缓慢,溶液中形成了由50一100个乳化剂分子组成的聚集 体,称为胶束(micelle)。此时乳化剂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除CMC值外,阴离子型乳化剂还有一个三相平衡点问题。三相平衡点是指乳化剂处于 分子溶解状态、胶束、凝胶三相平衡时的温度,低于此温度,乳化剂以凝胶析出,失去乳化 作用。在选拔乳化剂时,就注意其三相平衡点应在聚合反应温度之下。非离子型乳化剂没有 表8-8典型乳化剂临界胶束浓度和三相平衡点 乳化剂 相Y衡点 C..H-COONa 005(50℃) 36 0.024(25℃) CH-COONa 00065(50℃ 1.6 53 CiHuCOONa 0.0017(50℃ 0.47 62 CH.COON 0.00044(50℃ 0.13 7 0.00015(55℃ 0.009(50C 0.011(50℃ 三相平衡点问题,却有一浊点,在浊点温度以上,非离子型乳化剂沉出,无胶束存在。表8-8 列出一些常用乳化剂的CMC值及三相平衡点。 在低浓度(1~2%)下形成的胶束是球形(图8-4),大约由50~150个乳化剂分子组成, 直径约4~5m。随乳化剂量增加,胶束量增多,胶束形状变为棒状,长度为10~30nm,直 径约为乳化剂分子长度的两倍,甚至为层状。胶束中乳化剂分子的亲油基团指向胶束内 部,亲水基团指向水相。 胶束对于油性单体有增溶作用。例如苯乙烯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7g/cm。当有胶 束存在时,小部分苯乙桥可以井入胶束内部,使苯乙娇在水中的容解度的加到1~一2%。胺束 增溶了单体后,体积加大,如球状胶束直径约可加大一倍。这一过程称为增溶,有人将进入 了单体的胶束称为增溶胶束(swollen micelle). 乳化剂除了溶于水中及形战胶束外,还有一部分存在于单体液滴的表面,它的非极性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