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6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2卷 中二年(781年)时任节度使李勉所修筑,周长二为。不单如此,夜禁也开始遭到破坏,未及鼓响 十里一百五十五步,北宋建立后,屡加增修。共 门先开,或是直至深夜门未闭的情况屡有发生。 开十座城门,南北各开三门,东西各开两门。城 而宋代东京城里坊制度早在隋唐之时已经 外有为汴州城时期开凿的城壕,北宋时期为进一 开始出现崩溃的萌芽,随着漕运的发展,汴州商 步加强军事防御,对其仍有保留,真宗时期,外城 品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商业十分繁荣,到了唐 的城壕可与里城城壕以广济河相通。 朝开始出现了“桥市通宵酒客行”这般通宵夜市 宫城,作为北宋皇城周长五里,原是唐宣武 的情况]46。到了五代后周时期,周世宗下诏 军节度使治所,后梁时改为建昌宫,后晋改为大 “其京城内街道阔五十步者,许两边人户于五步 宁宫,在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广皇城东北隅, 内取便种树掘井,修盖凉棚。其三十步以下至二 命有司画洛阳宫殿,按图修之,皇居始壮丽 十五步者,各与三步,其次有差”[]67,这于唐长安 矣”[]29?,宫城共开六门,南面开三门,其余三面 城时严格的里坊规制是不可想象。 各一门,南面正门宣德门为宫门正门,也是城市 北宋初期,统治者意图重塑里坊制,在东京 中轴线的起始。而宫城墙在真宗时期由原本与 城内开始试图恢复长安、洛阳的建置。但是,当 外城、里城同样的土夯改为砖砌。 时“侵街”行为已然势不可挡,侵街建筑已然存在 使得坊制空有其名未有其实。北宋初期所谓的 三、从里坊制到街巷制的城市面 恢复的里坊不过是厢一级一下的行政组织。而 貌 管理里坊的官员坊正一职的职能在唐朝时期为 “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並免其课役[63,而到 里坊制由西周时期闾里制演变而来,将城市 由街道划分开来,形成住宅区和商业区彼此独 宋朝时期则变为掌管,到了宋神宗时期坊正一职 已被废除,宋徽宗年间,政府开始征收“侵街房廊 立,并且筑以高墙,设置里门与市门,有专职官员 钱”标志着“侵街”得到政府许可,承袭千年的里 负责看守,并严格实行宵禁。 西汉时期,长安城划分为160里。里坊制度 坊制就这样一步步走向崩溃。 随着里坊制的逐步崩溃,城市的建筑面貌有 此时已初具规模,而发展到隋唐之时,里坊制度 俨然区域完备达到鼎盛,长安城内的规制是由外 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隋唐长安城建城时期对城 市的居住区域进行了统筹规划,然后逐步开始对 郭城中的东西向十四条大街、南北向十一条大街 交叉分割而成,具体数值为多少,至今纷论不休, 城内进行填满,城市建制十分规整,街道宽阔,城 分别有110坊、108坊、109坊各种论证,白居易 市人口密度不高:而宋代东京城规建属于逐步向 有诗词描述当时长安城的里坊面貌“百千家似围 外扩张的形式,城市本身面积较长安而言便小, 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十分形象[6]501。 人口却多于长安,因而街道面积普遍比较窄小, 里坊作为唐长安城内单独的居住单元,与今 人口密度也颇高。对于商业区的规划,隋唐时期 天住宅小区划分颇为类似,它有着严格的规制, 长安城设有东市和西市,地处东西城坊的中心 外围有着高大的围墙环绕,十分有序。但恰恰是 处,市内街道呈井字形,不若坊内宽阔,有专门的 这层坊墙在易于城市管理的同时,给市民的生产 机构管理市内交易活动;宋代东京城已出现繁华 生活以及商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不便。入夜而 街市,楼阁也开始普遍出现,“屋宇雄壮,门面 闭,直至五更开启的夜禁制度虽然起到防范以及 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 强化管理的目的,但弊端也显而易见。 见”[]s6。临街店铺林立,酒店邸店随处可见,民 进入到唐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 居也开始筑起高阁,或为商铺,或为民宅使用。 展,开始在长安城内的坊内出现“侵街”,即在坊 这般繁华的街市场景在我国以往朝代是难以想 内开始出现开店,设置夜市这种有悖里坊制的行 象的。 (C)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中二年(781年)时 任 节 度 使 李 勉 所 修 筑,周 长 二 十里一百 五 十 五 步,北 宋 建 立 后,屡 加 增 修。共 开十座城 门,南 北 各 开 三 门,东 西 各 开 两 门。城 外有为汴州城时期开凿的城壕,北宋时期为进一 步加强军事防御,对其仍有保留,真宗时期,外城 的城壕可与里城城壕以广济河相通。 宫城,作 为 北 宋 皇 城 周 长 五 里,原 是 唐 宣 武 军节度使治 所,后 梁 时 改 为 建 昌 宫,后 晋 改 为 大 宁宫,在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广 皇 城 东 北 隅, 命 有 司 画 洛 阳 宫 殿,按 图 修 之,皇 居 始 壮 丽 矣”[5]2097,宫城 共 开 六 门,南 面 开 三 门,其 余 三 面 各一门,南 面 正 门 宣 德 门 为 宫 门 正 门,也 是 城 市 中轴线的 起 始。而宫城墙在真宗时期由原本与 外城、里城同样的土夯改为砖砌。 三、从里坊制到街巷制的城市面 貌 里坊制由西周时期闾里制演变而来,将城市 由街道 划 分 开 来,形 成 住 宅 区 和 商 业 区 彼 此 独 立,并且筑以高墙,设置里门与市门,有专职官员 负责看守,并严格实行宵禁。 西汉时期,长安城划分为160里。里坊制度 此时已初具 规 模,而 发 展 到 隋 唐 之 时,里 坊 制 度 俨然区域完备达到鼎盛,长安城内的规制是由外 郭城中的东西向十四条大街、南北向十一条大街 交叉分割而成,具体数值为多少,至今纷论不休, 分别有110坊、108坊、109 坊 各 种 论 证,白 居 易 有诗词描述当时长安城的里坊面貌“百千家似围 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十分形象[6]5041。 里坊作为唐长安城内单独的居住单元,与今 天住宅小 区 划 分 颇 为 类 似,它有着严格的规制, 外围有着高大的围墙环绕,十分有序。但恰恰是 这层坊墙在易于城市管理的同时,给市民的生产 生活以及 商 业 的 发 展 造 成 极 大 的 不 便。入 夜 而 闭,直至五更开启的夜禁制度虽然起到防范以及 强化管理的目的,但弊端也显而易见。 进入到唐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 展,开始在 长 安 城 内 的 坊 内 出 现“侵 街”,即 在 坊 内开始出现开店,设置夜市这种有悖里坊制的行 为。不单如此,夜 禁 也 开 始 遭 到 破 坏,未 及 鼓 响 门先开,或是直至深夜门未闭的情况屡有发生。 而宋代东 京 城 里 坊 制 度 早 在 隋 唐 之 时 已 经 开始出现崩 溃 的 萌 芽,随 着 漕 运 的 发 展,汴 州 商 品经济快速 发 展,城 市 的 商 业 十 分 繁 荣,到 了 唐 朝开始出现 了“桥 市 通 宵 酒 客 行”这 般 通 宵 夜 市 的情 况[6]3406。到了五代后周 时 期,周 世 宗 下 诏 “其京城内 街 道 阔 五 十 步 者,许 两 边 人 户 于 五 步 内取便种树掘井,修盖凉棚。其三十步以下至二 十五步者,各与三步,其次有差”[7]167,这于唐长安 城时严格的里坊规制是不可想象。 北宋 初 期,统治者意图重塑里坊制,在 东 京 城内开始 试 图 恢 复 长 安、洛 阳 的 建 置。但 是,当 时“侵街”行为已然势不可挡,侵街建筑已然存在 使得坊制 空 有 其 名 未 有 其 实。北 宋 初 期 所 谓 的 恢复的里 坊 不 过 是 厢 一 级 一 下 的 行 政 组 织。而 管理里坊的官员坊正一职的职能在唐朝时期为 “掌坊门管 钥,督 察 奸 非,並 免 其 课 役”[8]63,而 到 宋朝时期则变为掌管,到了宋神宗时期坊正一职 已被废除,宋徽宗年间,政府开始征收“侵街房廊 钱”标志着“侵 街”得 到 政 府 许 可,承 袭 千 年 的 里 坊制就这样一步步走向崩溃。 随着里坊制的逐步崩溃,城市的建筑面貌有 着翻天覆 地 的 变 化。隋 唐 长 安 城 建 城 时 期 对 城 市的居住区域进行了统筹规划,然后逐步开始对 城内进行填满,城市建制十分规整,街道宽阔,城 市人口密度不高;而宋代东京城规建属于逐步向 外扩张的 形 式,城 市 本 身 面 积 较 长 安 而 言 便 小, 人口却多 于 长 安,因 而 街 道 面 积 普 遍 比 较 窄 小, 人口密度也颇高。对于商业区的规划,隋唐时期 长安城设有东市和西市,地 处 东 西 城 坊 的 中 心 处,市内街道呈井字形,不若坊内宽阔,有专门的 机构管理市内交易活动;宋代东京城已出现繁华 街市,楼阁 也 开 始 普 遍 出 现,“屋 宇 雄 壮,门 面 广 阔,望 之 森 然。 每 一 交 易,动 即 千 万,骇 人 闻 见”[9]66。临街 店 铺 林 立,酒 店 邸 店 随 处 可 见,民 居也开 始 筑 起 高 阁,或 为 商 铺,或 为 民 宅 使 用。 这般繁华的街市场景在我国以往朝代是难以想 象的。 86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 第32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