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异。如我国由于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在饮食民俗、居住民俗等方面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随着生产力 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控制的能力提高,民族之间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的差别减小,民族的经济 社会生活方式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如我国的鄂伦春族,过去只是单一的狩猎生产,现在已开始走向以林业 为主,护养猎并举的多种经营发展经济的道路。但是,民族的经济生活特点将长期存在,不易改变。如蒙古族原为 游牧民族,今天仍以牧业为主。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更适宜发展牧业。再如居住在大 兴安岭中的鄂伦春族,目前狩猎仍是他们重要的生产方式。居住在三江平原乌苏里江上的赫哲族,目前仍以渔猎为 主。因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在生产力低的情况下发展其它行业困难较大。总之,像赫哲族的狗拉雪橇、捕鱼 打猎,以鱼食为主和鄂伦春族骑马狩猎等民族的风俗习惯,无不深深打上了各民族与其地域环境关系的烙印。 有些民俗则是由宗教信仰而产生的,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有些宗教对教徒的婚丧、嫁聚、饮食等方面的规 定,慢慢地形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 因此,民俗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它从各个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并经过长期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一个 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它对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当然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跟文化一样,形成之后 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因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民俗有利于生产 和民族的繁荣,有的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所以,有的民俗不断地被改革或淘汰,而新的民俗又会逐 渐形成发展起来。 2.民俗的特征 民俗的特征分内涵特征和外延特征两部分 1、内涵的特征。 (1)民族性。各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 (2)地方性。由于地理环境对民族的经济和生活影响,民族具有明显的地方性。 (3)集团性。不同的社会阶层、阶级等形成的社会集团之间风俗习惯也可能不尽相同。例如,俄国在沙俄时代 上层社会中以讲法语为荣,而平民大众则没有这种习惯。 (4)约束性。某种习俗可能成为全体民族成员的行为规范,具有某种不成为法的约束力。如西方国家流行的狂欢 节即是在这种约束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成为消除紧张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形成为一种民俗。 2、外延的特征。 (1)承传性。每一种民俗都是历史遗传的结果,有一种自然的承传性。 (2)变异性。民俗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经济方式的发展与变化,旧有的一些民俗会发生变化,同时形成新的 民俗 可以说,没有承传性与变异性,民俗就不可能形成并发展 民俗与环境 民俗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民族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民俗可以分为:物质民俗,如居住民俗、 饰民俗、饮食民俗、生产民俗、交通运输民俗等:社会民俗,如节日民俗、岁时民俗;礼仪民俗,如诞生礼仪 成年礼仪、婚姻礼仪、丧葬礼仪:精神民俗,如巫术及其民俗、宗教、信仰民俗、民间禁忌:口承语言民俗,如l 间文学传承(神话、故事、歌谣、叙事诗、谚语等)、民间艺术传承等。 其中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区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1民居与环境 民间社会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景观,其中最明显与最吸引人的是民间的各类建筑的建造技术,它不仅反映民间文化 特征,而且也反映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类建筑的建造技术,不是靠专门教育机构培养的专门技术人才,而是靠 祖传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的,它是通过实践与经验积累而一代一代继承下来的。因此,各类建筑技术都是在适 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均能反映出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建筑材料、建筑布局与建 筑外形与内部特点上。 (1)建筑材料。一般而言,建房用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而用于建房的材料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很 大,因此各地域的建筑用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例如,在我国四川西部藏族居住地区,多用石头建造房子,这是因为该地属于山区,石材丰富。在黄土高 原,气候干燥,森林稀少,到处都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很难找到石材,利用黄土的堆积层形成的特殊结构挖成窑 洞,住在里面反而冬暖夏凉。在云南的傣族,利用丰富的竹子资源,做成竹楼。在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这里 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所在地,地形为冲积平原,但亦有丘陵与山地,住房就形成以木结构为框架,土做墙,草作顶的 特色,后来,又发展成以土做成的砖为墙,土烧的瓦为顶,加上木结构,仍是以土与木为建筑材料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地中海周围、印度南部、南美安第斯山区、我国的青藏高原,多用石材进行建筑 (2)建筑布局。建筑布局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另一种是由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 以一定的目的集合在一起的某种组合 单元结构房就是一栋房舍中,除住人以外,还圈养家畜、存放农具与谷物。因此这种功能上的分区,不同地域的民 族也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这种房舍是长条形,房的一端住人,另一端安置牲畜,中间有的予以分隔,亦有不隔的。 如我国四川西南部的彝族的住房就是这样,不过中间是以火塘作为分隔,人与畜各处一端。另外,我国藏族民间住 房的功能多以分层形式解决,一般住房的底层作为饲养用,二层及三层住人、储藏杂物与谷物。美国印第安人的普 韦布洛人住房也是二层,上层住人,下层储存谷物。单元结构房大多是一家一户居住,但也有的单元房相当大,内 部分隔供好多家庭共同住在一起。如我国福建省西南部永定客家人建造的大型方形与圆形土楼(如图)。土楼一般 有三至四层,每层房间少的有三四十间,多的有七八十或上百间。他们多以底层为厨房,二层作储藏用,三层、四 层作卧室。每家自下至上为一小单元。住同一土楼的人多属同姓或同一家庭。这种住房是当年集体从北方移居来此 的人建的,他们在这里为了生活与防卫,需要采用这种形式作房。这种住房也增强了客家人的凝聚力与尚武精神异。如我国由于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在饮食民俗、居住民俗等方面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随着生产力 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控制的能力提高,民族之间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的差别减小,民族的经济 社会生活方式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如我国的鄂伦春族,过去只是单一的狩猎生产,现在已开始走向以林业 为主,护养猎并举的多种经营发展经济的道路。但是,民族的经济生活特点将长期存在,不易改变。如蒙古族原为 游牧民族,今天仍以牧业为主。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更适宜发展牧业。再如居住在大 兴安岭中的鄂伦春族,目前狩猎仍是他们重要的生产方式。居住在三江平原乌苏里江上的赫哲族,目前仍以渔猎为 主。因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在生产力低的情况下发展其它行业困难较大。总之,像赫哲族的狗拉雪橇、捕鱼 打猎,以鱼食为主和鄂伦春族骑马狩猎等民族的风俗习惯,无不深深打上了各民族与其地域环境关系的烙印。 有些民俗则是由宗教信仰而产生的,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有些宗教对教徒的婚丧、嫁聚、饮食等方面的规 定,慢慢地形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 因此,民俗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它从各个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并经过长期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一个 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它对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当然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跟文化一样,形成之后 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因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民俗有利于生产 和民族的繁荣,有的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所以,有的民俗不断地被改革或淘汰,而新的民俗又会逐 渐形成发展起来。 2.民俗的特征 民俗的特征分内涵特征和外延特征两部分: 1、内涵的特征。 (1)民族性。各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 (2)地方性。由于地理环境对民族的经济和生活影响,民族具有明显的地方性。 (3)集团性。不同的社会阶层、阶级等形成的社会集团之间风俗习惯也可能不尽相同。例如,俄国在沙俄时代, 上层社会中以讲法语为荣,而平民大众则没有这种习惯。 (4)约束性。某种习俗可能成为全体民族成员的行为规范,具有某种不成为法的约束力。如西方国家流行的狂欢 节即是在这种约束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成为消除紧张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形成为一种民俗。 2、外延的特征。 (1)承传性。每一种民俗都是历史遗传的结果,有一种自然的承传性。 (2)变异性。民俗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经济方式的发展与变化,旧有的一些民俗会发生变化,同时形成新的 民俗。 可以说,没有承传性与变异性,民俗就不可能形成并发展。 二、民俗与环境 民俗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民族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民俗可以分为:物质民俗,如居住民俗、服 饰民俗、饮食民俗、生产民俗、交通运输民俗等;社会民俗,如 节日民俗、岁时民俗;礼仪民俗,如诞生礼仪、 成年礼仪、婚姻礼仪、丧葬礼仪;精神民俗,如巫术及其民俗、宗教、信仰民俗、民间禁忌;口承语言民俗,如民 间文学传承(神话、故事、歌谣、叙事诗、谚语等)、民间艺术传承等。 其中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区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1.民居与环境 民间社会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景观,其中最明显与最吸引人的是民间的各类建筑的建造技术,它不仅反映民间文化 特征,而且也反映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类建筑的建造技术,不是靠专门教育机构培养的专门技术人才,而是靠 祖传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的,它是通过实践与经验积累而一代一代继承下来的。因此,各类建筑技术都是在适 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均能反映出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建筑材料、建筑布局与建 筑外形与内部特点上。 (1)建筑材料。一般而言,建房用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而用于建房的材料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很 大,因此各地域的建筑用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例如,在我国四川西部藏族居住地区,多用石头建造房子,这是因为该地属于山区,石材丰富。在黄土高 原,气候干燥,森林稀少,到处都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很难找到石材,利用黄土的堆积层形成的特殊结构挖成窑 洞,住在里面反而冬暖夏凉。在云南的傣族,利用丰富的竹子资源,做成竹楼。在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这里 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所在地,地形为冲积平原,但亦有丘陵与山地,住房就形成以木结构为框架,土做墙,草作顶的 特色,后来,又发展成以土做成的砖为墙,土烧的瓦为顶,加上木结构,仍是以土与木为建筑材料。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地中海周围、印度南部、南美安第斯山区、我国的青藏高原,多用石材进行建筑。 (2)建筑布局。建筑布局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另一种是由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 以一定的目的集合在一起的某种组合。 单元结构房就是一栋房舍中,除住人以外,还圈养家畜、存放农具与谷物。因此这种功能上的分区,不同地域的民 族也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这种房舍是长条形,房的一端住人,另一端安置牲畜,中间有的予以分隔,亦有不隔的。 如我国四川西南部的彝族的住房就是这样,不过中间是以火塘作为分隔,人与畜各处一端。另外,我国藏族民间住 房的功能多以分层形式解决,一般住房的底层作为饲养用,二层及三层住人、储藏杂物与谷物。美国印第安人的普 韦布洛人住房也是二层,上层住人,下层储存谷物。单元结构房大多是一家一户居住,但也有的单元房相当大,内 部分隔供好多家庭共同住在一起。如我国福建省西南部永定客家人建造的大型方形与圆形土楼(如图)。土楼一般 有三至四层,每层房间少的有三四十间,多的有七八十或上百间。他们多以底层为厨房,二层作储藏用,三层、四 层作卧室。每家自下至上为一小单元。住同一土楼的人多属同姓或同一家庭。这种住房是当年集体从北方移居来此 的人建的,他们在这里为了生活与防卫,需要采用这种形式作房。这种住房也增强了客家人的凝聚力与尚武精神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