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 1944-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人美国芝加哥大学物 理系研究院学习,1950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1953-1960年历任美国哥伦比 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髙等研究院教授,1964 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教授,198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 道教授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 埃奖章(1969,1977)、伽利略·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 (1986)、埃·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等。他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 (1959)、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意大利林琴科学院院士(1986)、台湾“中 央研究院”院士(1957)和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李政道教授关于弱相互作用中 宇称不守恒定律以及其一些对称性不恒的发现,是极为重要的划时代贡献,为此, 李政道教授和杨振宁教授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自幼酷爱读书,整天手不释卷,连上卫生间都带着书看,有时手纸没带, 书却从未忘带。抗战时期,他辗转到大西南求学,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但书 却一本未丢,反而一次比一次多。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当时他 只有大二的学历,但经过严格的考试,竟然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三年后 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被誉为“神童博士”,其时年 仅23岁。在科学上早熟的李政道,1956年30岁时便成为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 教授。 从70年代起,李政道教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 的贡献。为了在中国发展高能物理和建立高能加速器,在李政道教授的建议和安 排下,自1979年开始,有几十位中国学者到国外学习和培训,他们后来成为建 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北京谱仪和进行高能物理实验的骨干;1982年, 当我国高能物理事业举棋不定的关键时刻,他帮助我国选择了一个既先进又符合 国情的Br-PC方案,并促成了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使BrPC工程在选择方案、 进行设计和建设中都得到了美国高能物理界的帮助和支持,对撞机能如期建成, 并成为当今世界上在cr物理研究能区唯一的高亮度电子对撞机,并做出了重要 的物理结果,这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为使年轻人尽快成才,李政道教授除在国内开设长期讲座外,还倡议并创 立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 CUSPEA),在1979-1989年的10年内 共派出915位研究生,并得到美方资助。 1985年,他又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 担任元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6 年,他争取到意大利的经费,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 中心( CCAST)并担任主任,每年回国亲自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并指导CST开展 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对提高科技人员的水平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北京大学 建立了北京现代物理中心;其后,在浙江大学成立了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在复旦 大学成立了李政道实验物理中心。他是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11所大学的 名誉教授。 1994年6月8日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感受李政道一艺术是科学的血脉(左赛春)相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6 年 11 月 25 日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 1944-1946 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6 年人美国芝加哥大学物 理系研究院学习,1950 年 6 月获哲学博士学位。1953--1960 年历任美国哥伦比 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60-1963 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4 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教授,1984 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 道教授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 埃奖章(1969, 1977)、伽利略·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 (1986)、埃·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等。他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 (1959)、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意大利林琴科学院院士(1986)、台湾“中 央研究院”院士(1957)和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李政道教授关于弱相互作用中 宇称不守恒定律以及其一些对称性不恒的发现,是极为重要的划时代贡献,为此, 李政道教授和杨振宁教授共获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自幼酷爱读书,整天手不释卷,连上卫生间都带着书看,有时手纸没带, 书却从未忘带。抗战时期,他辗转到大西南求学,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但书 却一本未丢,反而一次比一次多。1946 年,20 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当时他 只有大二的学历,但经过严格的考试,竟然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三年后 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被誉为“神童博士”,其时年 仅 23 岁。在科学上早熟的李政道,1956 年 30 岁时便成为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 教授。 从 70 年代起,李政道教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 的贡献。为了在中国发展高能物理和建立高能加速器,在李政道教授的建议和安 排下,自 1979 年开始,有几十位中国学者到国外学习和培训,他们后来成为建 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北京谱仪和进行高能物理实验的骨干;1982 年, 当我国高能物理事业举棋不定的关键时刻,他帮助我国选择了一个既先进又符合 国情的 Br-PC 方案,并促成了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使 Br-PC 工程在选择方案、 进行设计和建设中都得到了美国高能物理界的帮助和支持,对撞机能如期建成, 并成为当今世界上在 c-r 物理研究能区唯一的高亮度电子对撞机,并做出了重要 的物理结果,这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为使年轻人尽快成才,李政道教授除在国内开设长期讲座外,还倡议并创 立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CUSPEA),在 1979-1989 年的 10 年内, 共派出 915 位研究生,并得到美方资助。 1985 年,他又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 担任元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6 年,他争取到意大利的经费,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 中心(CCAST)并担任主任,每年回国亲自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并指导'C ST 开展 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对提高科技人员的水平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北京大学 建立了北京现代物理中心;其后,在浙江大学成立了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在复旦 大学成立了李政道实验物理中心。他是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 11 所大学的 名誉教授。 1994 年 6 月 8 日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二、感受李政道—艺术是科学的血脉(左赛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