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沈志华:求之不易的会面: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试探与沟通 在国际上,从杜鲁门宣言的发表、马歇尔计划的 师哲的说法,即毛泽东访苏是斯大林主动提出的,其 提出,直到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美苏双方 目的就是要他到苏联去“政治避难”。“然而,这些 先后放弃了战后大国合作的政策,冷战终于在欧洲 说法很值得怀疑。当时莫斯科与延安和南京的电报 爆发。斯大林构造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 联系非常频繁,斯大林随时都可以通过在中共中央 营,就是要团结世界上一切革命力量来对抗美国和 的联络员和驻华使馆了解中国局势,根本不可能相 西方阵营。中共及其武装当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 信西方报纸的传言。考虑到后文将要提到斯大林屡 量。不过,在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决定与美 次推迟毛泽东访苏日期的情况,也很难想象斯大林 国分庭抗礼,但斯大林最初的战略是外线防御、内线 会在这个“危机”的时候引火烧身。至于毛泽东为 进攻,即对美国和西方采取保守和防御的策略,而集 避免“全军覆灭”而向苏联求救的说法,更是无稽之 中力量对阵营内部进行整肃,统一思想和步调,以稳 谈。中共对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早有准备,并做了周 定与西方抗衡的阵脚。斯大林拒绝正在领导国内武 密布署,撤出延安也是主动做出的策略性安排,又何 装斗争的希腊共产党参加共产党情报局,日丹诺夫 必要去莫斯科搬救兵。况且,毛泽东和斯大林都应 在情报局会议上关于国际形势的著名报告对如火如 该明白,如果中共真的到了这种地步,苏联是不会插 茶的中国革命斗争轻描淡写,特别是斯大林因铁托 手的,即使给予援助也是于事无补。 在巴尔干联盟和援助希腊问题上的鲁莽行动而最终 目前看到的档案文献尚无法对这一问题做出具 决定将南共开除出情报局,这一切都表明苏联的冷 体判断,不过,笔者倾向于认为,当时中苏双方都有 战战略不具进攻性,且希望避免和推迟与美国的直 实现领导人直接会面的愿望。中共无疑是需要苏联 接冲突。'正是在这样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出现了 援助和支持的,其根本原因应该是担心中国局势的 中苏两党领导人都感到需要相互接触却又未能及时 变化引起美国的干预。当中共感到胜利在望的时 会面的矛盾现象。 候,不会不考虑可能阻碍这一前途的各种因素,而其 二、毛泽东急于取得莫斯科的 中最有可能帮助蒋介石起死回生的就是美国的直接 干涉,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唯一可以借助的当然是苏 理解和支持 联的援助。”而以毛泽东的性格来说,只有在取得 关于毛泽东与斯大林会面的问题最初是如何提 一定优势的情况下他才会请求帮助。如前所述, 出的,中俄两国当事人有不同的说法。师哲回忆说, 1944年毛对美国的态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四 斯大林听信了西方通讯社消息,以为中共在内战中 平保卫战中,毛泽东要求林彪拼死奋战在很大程度 “损兵折将,溃不成军”,甚至贺龙、江青都己被俘。 上也是做给斯大林看的,以求得莫斯科的援助。“ 于是决定派飞机接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去苏联避 而要取得苏联的支持和援助,首先必须得让斯大林 难。④列多夫斯基则认为,毛泽东访问莫斯科的问 了解和信任自己。因此,毛泽东需要亲自去莫斯科。 题最初是由中方在1947年初提出来的,但原因也是 斯大林当然也需要了解毛泽东和中共,特别是在欧 中共“在所有的战线上都遭到了严重失败”,中共中 洲已经分裂为两大阵营的时候,亚洲的局势是莫斯 央总部延安也被敌人占领,“为了避免全军覆灭,毛 科不得不考虑的重大问题。1948年5月,当斯大林 泽东非常需要苏联给以更积极、更广泛的帮助”。四 收到毛泽东一封请求援助的电报后,对即将去中国 列多夫斯基和其他俄国学者在后来的研究中转向了 修复东北铁路的交通部副部长科瓦廖夫说:“我们 1 笔者关于这一论点的详细论述见《嘶大林的“联合政府"政策及其结局》.《俄罗斯研究》2007年第5期,第7一77页,第6期,第77- 85页:《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及其目标一兼论冷战形成的概念界定》.《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172一187页:《对1948年苏南冲突 起源的历史考察》《饧史研究》999年第4期。第5一26页。 ④师暂:《在历史巨人身边一师哲回忆录》,李海文整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1年,第345一346页。 四A”··ATAAAI··A出°±A盘I成A%3k土A1949e-一u万a万1950阳fT蓝C3f1A%M%化Af1/ A玉。元AE8°AAN.19971623 #AA-A五1AAE化13XX瓶A%V,元·±2五522 4 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很能反映出他的这种考虑:“美国直接出兵帮蒋介石打内战的可能性很小, 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美国人只是怕苏联也出兵,否则对我们来个不宣而战他们是不在乎的。战争的时间还要准备四五年,也可能还要长一 些.”《毛泽东文集席4卷,第328-339页。 详见杨奎松:《一九四六年国共四平之战及其幕后》.所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132一152页。 1994-2012 China Academie Jour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在国际上, 从杜鲁门宣言的发表、马歇尔计划的 提出, 直到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 美苏双方 先后放弃了战后大国合作的政策, 冷战终于在欧洲 爆发。斯大林构造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 营, 就是要团结世界上一切革命力量来对抗美国和 西方阵营。中共及其武装当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 量。不过, 在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决定与美 国分庭抗礼, 但斯大林最初的战略是外线防御、内线 进攻, 即对美国和西方采取保守和防御的策略, 而集 中力量对阵营内部进行整肃, 统一思想和步调, 以稳 定与西方抗衡的阵脚。斯大林拒绝正在领导国内武 装斗争的希腊共产党参加共产党情报局, 日丹诺夫 在情报局会议上关于国际形势的著名报告对如火如 荼的中国革命斗争轻描淡写, 特别是斯大林因铁托 在巴尔干联盟和援助希腊问题上的鲁莽行动而最终 决定将南共开除出情报局, 这一切都表明苏联的冷 战战略不具进攻性, 且希望避免和推迟与美国的直 接冲突。¹ 正是在这样复杂多变的背景下, 出现了 中苏两党领导人都感到需要相互接触却又未能及时 会面的矛盾现象。 二、毛泽东急于取得莫斯科的 理解和支持 关于毛泽东与斯大林会面的问题最初是如何提 出的, 中俄两国当事人有不同的说法。师哲回忆说, 斯大林听信了西方通讯社消息, 以为中共在内战中 / 损兵折将, 溃不成军 0, 甚至贺龙、江青都已被俘。 于是决定派飞机接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去苏联避 难。º 列多夫斯基则认为, 毛泽东访问莫斯科的问 题最初是由中方在 1947年初提出来的, 但原因也是 中共/在所有的战线上都遭到了严重失败 0, 中共中 央总部延安也被敌人占领, / 为了避免全军覆灭, 毛 泽东非常需要苏联给以更积极、更广泛的帮助0。» 列多夫斯基和其他俄国学者在后来的研究中转向了 师哲的说法, 即毛泽东访苏是斯大林主动提出的, 其 目的就是要他到苏联去 / 政治避难 0。¼ 然而, 这些 说法很值得怀疑。当时莫斯科与延安和南京的电报 联系非常频繁, 斯大林随时都可以通过在中共中央 的联络员和驻华使馆了解中国局势, 根本不可能相 信西方报纸的传言。考虑到后文将要提到斯大林屡 次推迟毛泽东访苏日期的情况, 也很难想象斯大林 会在这个 / 危机0的时候引火烧身。至于毛泽东为 避免 /全军覆灭 0而向苏联求救的说法, 更是无稽之 谈。中共对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早有准备, 并做了周 密布署, 撤出延安也是主动做出的策略性安排, 又何 必要去莫斯科搬救兵。况且, 毛泽东和斯大林都应 该明白, 如果中共真的到了这种地步, 苏联是不会插 手的, 即使给予援助也是于事无补。 目前看到的档案文献尚无法对这一问题做出具 体判断, 不过, 笔者倾向于认为, 当时中苏双方都有 实现领导人直接会面的愿望。中共无疑是需要苏联 援助和支持的, 其根本原因应该是担心中国局势的 变化引起美国的干预。当中共感到胜利在望的时 候, 不会不考虑可能阻碍这一前途的各种因素, 而其 中最有可能帮助蒋介石起死回生的就是美国的直接 干涉, 在这种情况下, 中共唯一可以借助的当然是苏 联的援助。½ 而以毛泽东的性格来说, 只有在取得 一定优势的情况下他才会请求帮助。如前所述, 1944年毛对美国的态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四 平保卫战中, 毛泽东要求林彪拼死奋战在很大程度 上也是做给斯大林看的, 以求得莫斯科的援助。¾ 而要取得苏联的支持和援助, 首先必须得让斯大林 了解和信任自己。因此, 毛泽东需要亲自去莫斯科。 斯大林当然也需要了解毛泽东和中共, 特别是在欧 洲已经分裂为两大阵营的时候, 亚洲的局势是莫斯 科不得不考虑的重大问题。 1948年 5月, 当斯大林 收到毛泽东一封请求援助的电报后, 对即将去中国 修复东北铁路的交通部副部长科瓦廖夫说: / 我们 5 沈志华: 求之不易的会面: 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试探与沟通 ¹ º » ¼ ½ ¾ 笔者关于这一论点的详细论述见5斯大林的/ 联合政府0政策及其结局6, 5俄罗斯研究6 2007年第 5期, 第 71) 77页, 第 6期, 第 77) 85页; 5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及其目标) ) ) 兼论冷战形成的概念界定6, 5中国社会科学62002年第 3期, 第 172) 187页; 5对 1948年苏南冲突 起源的历史考察6, 5历史研究6 1999年第 4期。第 5) 26页。 师哲: 5在历史巨人身边) ) ) 师哲回忆录6, 李海文整理,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1年, 第 345) 346页。 ¶µÀ³Ã¼º» . . ¶Â¶´À³ÀÂÍ . . ı½º¿±Ã ±À ¹ÏµÅ¿À¾ ³ µ¶¼±²Â¶ 1949´. ) ƶ ± ¶ 1950´. À³Í ¶ ±ÂǺ³¿ Í ¶ µÀ¼Å¾ ¶¿ÄÍ / / À³±Ñ º ¿ À³¶» Ê ±Ñ º ÃÄÀºÑ, 1997, l 1, Ã. 23. ÅÃüÀ - ¼ºÄ±» üº¶ ÀÄ¿ ÀÊ ¶¿ º¶ ³ XX ³¶¼¶, À¾ V, ¿º´±2, Ã. 522. 1947年 12月 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很能反映出他的这种考虑: / 美国直接出兵帮蒋介石打内战的可能性很小, 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美国人只是怕苏联也出兵, 否则对我们来个不宣而战他们是不在乎的。战争的时间还要准备四五年, 也可能还要长一 些。0 5毛泽东文集6第 4卷, 第 328) 339页。 详见杨奎松: 5一九四六年国共四平之战及其幕后6, 5历史研究6 2004年第 4期, 第 132) 152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