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上海交通大学:《当代中国外交》课程教学资源_Lesson 2_中文阅读材料_求之不易的会面_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试探与_省略_于中苏同盟建立之背景和基础的再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3,文件大小:437.97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冷战国际史研究专栏 编者按:冷战国际史(CoH W ar In temationalH istory)的研究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各国档案文献的陆续解密 和开放,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显学,在中国也被称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 研究中心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并重点加强资料建设,不断扩大对外交往,目前已被国 际学界视为世界最重要的冷战史研究基地之一。在这一基础上,中心已连续承担了4个重大课题,即“苏俄 史专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美国对华情报评估解密档案的整理与研究”(上 海市社科规划重大课题)、“冷战与中苏同盟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政策研 究”(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们从这些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项目中,挑选部分研究成果刊登于此。 本期刊发的组文章,在充分利用中国、俄国、美国档案文献的基础上,分别讨论了中苏同盟建立初期的 曲折过程,在冷战爆发后美苏第次走向高层接触中美国政策的演变,以及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政府 处理国内外危机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方式。本专栏欢迎海内外学人热诚赐稿,为推动和深化中国的冷战国际 史研究而共同努力。 求之不易的会面: 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试探与沟通 一关于中苏同盟建立之背景和基础的再时论(之) 沈志华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上海,200241)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中共曾对美表示好感,希望美国能帮助中国走向民主和繁荣。 美国政府最后确定的“扶蒋反共”方针迫使中共不得不转向寻求苏联的帮助。1947年底国共内战已经胜负 分明.斯大林开始考虑转变对华政策,支持和帮助中共。但在冷战格局下又顾虑重重,担心引起美国的千预. 所以一再推迟毛泽东访问莫斯科的时问。1949年初毛泽东坚决拒绝国共和谈,也反对苏联出面调停。斯大 林决定派遣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前往中国,详细了解中共的立场和各项方针,以便最终确定苏联的对华政 策。 关键词:毛泽东:斯大林:中苏关系:冷战 关于中苏同盟建立的问题,是冷战国际史研究 成固然是战后世界历史上值得注意的问题,但那毕 中的重大课题。其意义在于,1947年冷战格局的形 竞还只是欧洲的事情。而150年中苏同盟条约签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为05BSS005):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为B406)。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冷战国际史研究专栏 编者按: 冷战国际史 ( Co ld W ar In ternationalH istory)的研究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各国档案文献的陆续解密 和开放, 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显学, 在中国也被称为 /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 0。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 研究中心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并重点加强资料建设, 不断扩大对外交往, 目前已被国 际学界视为世界最重要的冷战史研究基地之一。在这一基础上, 中心已连续承担了 4个重大课题, 即 /苏俄 史专题研究 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美国对华情报评估解密档案的整理与研究 0 (上 海市社科规划重大课题 )、/冷战与中苏同盟研究 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政策研 究 0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我们从这些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项目中, 挑选部分研究成果刊登于此。 本期刊发的一组文章, 在充分利用中国、俄国、美国档案文献的基础上, 分别讨论了中苏同盟建立初期的 曲折过程, 在冷战爆发后美苏第一次走向高层接触中美国政策的演变, 以及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政府 处理国内外危机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方式。本专栏欢迎海内外学人热诚赐稿, 为推动和深化中国的冷战国际 史研究而共同努力。 求之不易的会面: 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试探与沟通 * ) ) ) 关于中苏同盟建立之背景和基础的再讨论(之一) 沈 志 华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 , 上海, 200241) 摘 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 中共曾对美表示好感, 希望美国能帮助中国走向民主和繁荣。 美国政府最后确定的/ 扶蒋反共0方针迫使中共不得不转向寻求苏联的帮助。 1947年底国共内战已经胜负 分明, 斯大林开始考虑转变对华政策, 支持和帮助中共。但在冷战格局下又顾虑重重, 担心引起美国的干预, 所以一再推迟毛泽东访问莫斯科的时间。 1949年初毛泽东坚决拒绝国共和谈, 也反对苏联出面调停。斯大 林决定派遣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前往中国, 详细了解中共的立场和各项方针, 以便最终确定苏联的对华政 策。 关键词: 毛泽东; 斯大林; 中苏关系; 冷战 关于中苏同盟建立的问题, 是冷战国际史研究 中的重大课题。其意义在于, 1947年冷战格局的形 成固然是战后世界历史上值得注意的问题, 但那毕 竟还只是欧洲的事情。而 1950年中苏同盟条约签订, 1 *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为 05BSS005);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项目批准号为 B406)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则把冷战引向了亚洲,由于社会主义阵营在欧亚大 以来,俄国学者齐赫文斯基和列多夫斯基利用他们 陆连成了一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便从 在俄国的特殊地位,发表了一些有关的档案文献。四 大西洋扩展到西太平洋沿岸一冷战从此具有了全 这本来是一个极好的从中苏关系角度切入问题的机 球意义。 会,但是,由于俄国文献披露的某些情况与中共以往 近十几年来,由于俄国和中国档案的解密,关于 实行的政策有出入,从而有些档案的真实性在中国 同盟建立本身,即中苏同盟条约签订的过程及其内 受到许多人的质疑,这多少妨碍了研究者对问题的 涵的研究,己经十分深入。虽然存在不同看法,但就 继续讨论。% 史实而言,所存疑团已大体解开。然而,关于这一 当然,俄国学者当时披露的这批文件数量有限, 同盟得以建立的背景和基础的研究.还显得比较粗 未成系统,且引用和发表时常带有主观色彩,也是人 浅。20年来中国和西方学者一直在研究中共“一边 们难以全面和深入展开研究的一个原因。”这一情 倒”的政策,并对其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较为深 况在2005年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一年,俄罗斯科学 入的讨论。④这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资料的 院远东研究所编辑出版了《二十世纪俄中关系:文 缺乏,上述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中国政策或中美关系 献与资料第5卷(共2册),公布的是1946年至 的角度,而没有或很少从中苏关系的角度进行探讨。 1950年初的苏联历史档案。再加上该书第4卷第2 即使涉及中苏关系,也都是比较粗略和笼统的描述。 册(2000年出版)公布的1945年的档案,这三本档 就研究对象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1995年 案集公布的1945一1950年中苏关系档案资料共 1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参见:沈志华、网察洛夫:《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愿望和结果》.《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 3960页,第3期,第46一70页:杨奎松:《中苏国家利益与民族感情的最初碰撞一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为背景》.《历史研究》 2001年第6期,第1B一119页:迪特·海因茨希:《中苏走向同盟的艰难历程》,张文武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沈志华:《中苏条约谈 判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所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39一55页:沈志华:《关于中苏条约谈判研究中的几个争议问题一再谈冷战史研 究中史料的解读与利用》,《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第57一68页。笔者在最后一篇文章中列举了几个尚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④在这方面比较有见地的论著,中国学者有资中筠:《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1945一1950)》.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陶文钊: 《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决策》,《党的文献》990年第5期,第80一86页:牛军:《中苏同盟的起源》,《仲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第13-184页: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刘建平:《毛泽东的美国观与新中国“一边倒”国际战 略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第155一171页:牛军:《1945一1949年的美苏国共关系》《历史研究》202年第2期,第84一103 页:章百家:《中共对外政策和新中国外交史研究的起步与发展》.《当代中国史研究》202年第5期,第88一10页:孔寒冰:《并非一方选择的 结果一论新中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产生》.饿罗斯研究》2003年第3期,第81一87页。西方学者有John Carv:M ichael Sheng0dd A me W estad and Chen Jian Rethnk ng the Lost Chance n Ch na",D pbm atic H istory.Vol 21 W inter 1997 pp 71-115:Fredrick C Tewves The Establishm ent and Consoliation of the New Regme 1949-1947,Roderick M adanuhar The Po liics of Chna the Eras ofM ao and Deng Can brilge CabrigeU niversity Press 1997 pp 586 Chen Jian M ao s Chna and he CoH W ar ChapelH ill&London TheU niersity ofNorth Camolina Press 2001 John Carver The Opportn ity Costs ofM ao's Forg Po liy Choices The Chna bumal No49 lanuary 2003 pp 127-136 Chen Jian How to Pur sue a Critica lH isbry ofM ao's Fore gn Poliy The China Jou mal№49 January2003pp137一142。关于西方学者争论问题的介绍,详见陶季色: 《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对新中国“一边倒”政策的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第55一58页。 四C3》··iAA灶,.A出±A&HA#3N2319496/1A的。AE玉AAN1994的4-5h132- 1404》··%it8%N· ·%AN2士3eA五(Toa-n万a19496)1/A2%fμ出1A3A瓶制±1995地2b 96-11L63h94-105e1A3AA设Aμ主0A%#°A°Aw城P。0A金30D1-a日地51949阳1/AA2%fμ出1A AiA%士地41996h66-83地5b84-9共31得%TA%1。·AA卧松°五I城±A··A少f%1/2清%1μ1AAA%± 200m66117-122E1A±AA%fA当%1出I±.,A°元AAM30our下1947日/1AA2⅓fμ51AAAM%士2001旧,656 119-122。 %例如.列多夫斯基关于米高扬秘密访华的文章发表后,因米高扬在报告中说中共曾提出掌握政权后将把民主党派赶下政治舞台的说 法,与中共当时的实际做法及中共在党内文件中表述的对待资产阶级党派的立场完全不同,便有人撰文对此提出质疑,甚至直接否认俄国档案 的真实性。见薛衔天、王晶:《关于米高扬访问西柏坡问题一评(米高扬访华秘密使命〉》《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3期:田松年:《与民主党 派长期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政策》,《党的文献》1999年第5期:沈正乐:化米高扬报告”中关于毛泽东的一个重要思想质疑》 《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6期:张士义:《米高扬“报告”质疑》.《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在笔者看来.毛泽东1947年11月30日电 报说要像苏联一样实行一党制,只是在试探斯大林的态度。因为一直没有得到答复,在1948年3月30日的电报中毛泽东又说其他党派将来 参加中共组建的中央政府“是必要的和有益的”。斯大林在11月30日电报的那句话旁边划上双重竖线,说明他很注意这个说法,但他并没有 答复毛泽东。直到毛泽东4个月再来电改变了说.斯大林才回电,对11月30日电说法表示怀疑,而完全赞同3月30日的主张。见1947年12 月10日库兹涅佐夫给斯大林的报告, ,45Ⅲ.11.330片1B-1711AA2%%fμ1A3AMA灶2000e64118-1201948年3月 30日毛泽东致斯大林电,4月20日斯大林致毛泽东电. ,μ.45▣.1.330%1828 ,4.39▣.1A31%28-296331 %2966398-403411-412 片笔者的依据是,当时的资料对毛泽东访苏问题的论述(《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第一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B年),就有诸 多纰漏。 2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则把冷战引向了亚洲, 由于社会主义阵营在欧亚大 陆连成了一片,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便从 大西洋扩展到西太平洋沿岸)) ) 冷战从此具有了全 球意义。 近十几年来, 由于俄国和中国档案的解密, 关于 同盟建立本身, 即中苏同盟条约签订的过程及其内 涵的研究, 已经十分深入。虽然存在不同看法, 但就 史实而言, 所存疑团已大体解开。¹ 然而, 关于这一 同盟得以建立的背景和基础的研究, 还显得比较粗 浅。20年来中国和西方学者一直在研究中共/ 一边 倒 0的政策, 并对其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较为深 入的讨论。º 这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由于资料的 缺乏, 上述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中国政策或中美关系 的角度, 而没有或很少从中苏关系的角度进行探讨。 即使涉及中苏关系, 也都是比较粗略和笼统的描述。 就研究对象而言,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 1995年 以来, 俄国学者齐赫文斯基和列多夫斯基利用他们 在俄国的特殊地位, 发表了一些有关的档案文献。» 这本来是一个极好的从中苏关系角度切入问题的机 会, 但是, 由于俄国文献披露的某些情况与中共以往 实行的政策有出入, 从而有些档案的真实性在中国 受到许多人的质疑, 这多少妨碍了研究者对问题的 继续讨论。¼ 当然, 俄国学者当时披露的这批文件数量有限, 未成系统, 且引用和发表时常带有主观色彩, 也是人 们难以全面和深入展开研究的一个原因。½ 这一情 况在 2005年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一年, 俄罗斯科学 院远东研究所编辑出版了 5二十世纪俄中关系: 文 献与资料 6第 5 卷 (共 2册 ), 公布的是 1946 年至 1950年初的苏联历史档案。再加上该书第 4卷第 2 册 ( 2000年出版 )公布的 1945年的档案, 这三本档 案集公布的 1945) 1950 年中苏关系档案资料共 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年第 1期 ¹ º » ¼ ½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参见: 沈志华、冈察洛夫: 53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4的签订: 愿望和结果6, 5中共党史研究61998年第 2期, 第 39) 60页, 第 3期, 第 46) 70页; 杨奎松: 5中苏国家利益与民族感情的最初碰撞) ) ) 以3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4签订为背景6, 5历史研究 6 2001年第 6期, 第 103) 119页; 迪特# 海因茨希: 5中苏走向同盟的艰难历程6, 张文武等译,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1年; 沈志华: 5中苏条约谈 判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6, 5历史研究62001年第 2期, 第 39) 55页; 沈志华: 5关于中苏条约谈判研究中的几个争议问题) ) ) 再谈冷战史研 究中史料的解读与利用6, 5史学月刊62004年第 8期, 第 57) 68页。笔者在最后一篇文章中列举了几个尚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在这方面比较有见地的论著, 中国学者有资中筠: 5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 ( 1945) 1950) 6,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7年; 陶文钊: 5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0决策6, 5党的文献6 1990年第 5期, 第 80) 86页; 牛军: 5中苏同盟的起源6, 5中国社会科学61996年第 2期, 第 183 - 184页; 杨奎松: 5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6,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9年; 刘建平: 5毛泽东的美国观与新中国/ 一边倒0国际战 略的形成6, 5中国社会科学6 1999年第 5期, 第 155) 171页; 牛军: 5 1945) 1949年的美苏国共关系6, 5历史研究6 2002年第 2期, 第 84) 103 页; 章百家: 5中共对外政策和新中国外交史研究的起步与发展6, 5当代中国史研究6 2002年第 5期, 第 88) 100页; 孔寒冰: 5并非一方选择的 结果) ) ) 论新中国初期/ 一边倒0外交政策的产生6, 5俄罗斯研究62003年第 3期, 第 81) 87页。西方学者有 John Carver, M ichael Sheng, Odd A rneW estad, and Chen Jian, / Reth ink ing the Lost Ch ance in Ch ina0, D ip lom atic H istory, V o.l 21, W inter 1997, pp. 71) 115; Fredrick C. T eiw es, / The E stab lishm en t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New Reg im e, 1949) 19470, RoderickM acFarquhar, The Po litics of Ch ina: the E ras ofM ao andDeng, C am bridge: C am bridgeU n iversity Press, 1997, pp. 5) 86; Ch en Jian, M aops Ch ina and the ColdW ar, C hapelH ill& London: Th eU n iversity ofNorth Carolina Press, 2001; John Carver, The Opportun ity Costs ofM aops Foreign Po licy Choices, The Ch ina Journa,l l 49, Janu ary 2003, pp. 127) 136; C hen Jian, H ow to Pur￾sue a Critica lH istory ofM aops Fore ign Policy, The C h ina Jou rna,l l 49, January 2003, pp. 137) 142。关于西方学者争论问题的介绍, 详见陶季邑: 5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对新中国/一边倒0政策的研究述评6, 5当代中国史研究62005年第 2期, 第 55) 58页。 ºÇ³º ¿Ã¼º» . . ¶Â¶ÁºÃ¼± . . ı½º¿±Ã ±À ¹ÏµÅ¿À¾ ³ Ñ¿ ³±Â¶ 1949´. / / À³±Ñ º ¿À³¶» Ê ±Ñ ºÃÄÀºÑ, 1994, l 4) 5, Ã. 132) 140; ¶µÀ³Ã¼º» . . ¶¼Â¶Ä¿±Ñ ¾ ºÃÃºÑ . . º¼ÀÑ¿±³ ºÄ±» ( Ñ¿ ± - ƶ ± 1949´. ) / / ÂÀ²½¶¾ Í µ±½Î¿ ¶´À ³ÀÃÄÀ¼±, 1995, l 2, Ã. 96) 111, l 3, Ã. 94 - 105; º¹ºÄ ³ Àü³Å µ¶½¶´±È ºº À¾ ¾ Å¿ ºÃĺɶüÀ» ±Âĺ º ºÄ±Ñ ³ º Ð ¿ ¶ - ± ´Åö 1949´. / / ÂÀ²½¶¾ Í µ±½Î¿¶´À ³ÀÃÄÀ¼±, l 4, 1996, Ã. 66) 83, l 5, Ã. 84) 94; ³¶ Ķ½¶´Â±¾ ¾ Í º ¹ Á¶Â¶Áº üº ±À ¹ÏµÅ¿±Ã . . ı½º¿Í ¾ / / ÂÀ²½¶¾ Í µ±½Î¿¶´À ³ÀÃÄÀ¼±, 2000, l 6, Ã. 117 - 122; Ë ¶ ±¹ À Ķ½¶´Â±¾ ¾ ¶ ±À ¹ÏµÅ¿± . . ı½º¿ Å ÀÄ 30 ¿ÀÑ Ñ 1947´. / / ÂÀ²½¶¾ Í µ±½Î¿¶´À ³ÀÃÄÀ¼±, 2001´. , l 5, Ã. 119) 122。 例如, 列多夫斯基关于米高扬秘密访华的文章发表后, 因米高扬在报告中说中共曾提出掌握政权后将把民主党派赶下政治舞台的说 法, 与中共当时的实际做法及中共在党内文件中表述的对待资产阶级党派的立场完全不同, 便有人撰文对此提出质疑, 甚至直接否认俄国档案 的真实性。见薛衔天、王晶: 5关于米高扬访问西柏坡问题) ) ) 评3米高扬访华秘密使命46, 5近代史研究61996年第 3期; 田松年: 5与民主党 派长期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政策6, 5党的文献61999年第 5期; 沈正乐: 5/ 米高扬报告0中关于毛泽东的一个重要思想质疑 6, 5中共党史研究61999年第 6期; 张士义: 5米高扬/ 报告0质疑6, 5当代中国史研究62000年第 1期。在笔者看来, 毛泽东 1947年 11月 30日电 报说要像苏联一样实行一党制, 只是在试探斯大林的态度。因为一直没有得到答复, 在 1948年 3月 30日的电报中毛泽东又说, 其他党派将来 参加中共组建的中央政府/ 是必要的和有益的0。斯大林在 11月 30日电报的那句话旁边划上双重竖线, 说明他很注意这个说法, 但他并没有 答复毛泽东。直到毛泽东 4个月再来电改变了说, 斯大林才回电, 对 11月 30日电说法表示怀疑, 而完全赞同 3月 30日的主张。见 1947年 12 月 10日库兹涅佐夫给斯大林的报告, , Æ. 45, À . 1, µ. 330, ½. 13) 17 / / ÂÀ²½¶¾ Í µ±½Î¿¶´À ³ÀÃÄÀ¼±, 2000, l 6, Ã. 118) 120; 1948年 3月 30日毛泽东致斯大林电, 4月 20日斯大林致毛泽东电, , Æ. 45, À . 1, . 330, ½. 18) 28, , Æ. 39, À . 1, µ. 31, ½. 28) 29, 6331, l 296, Ã. 398) 403、411) 412。 笔者的依据是, 当时的资料对毛泽东访苏问题的论述 ( 5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6第一章,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3年 ), 就有诸 多纰漏

沈志华:求之不易的会面: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试探与沟通 815件之多,此外还有作为附录的几十个文件。 在1944年夏天与美军赴延安观察组的接触中,毛泽 其中有关中苏领导人接触的50份最新文件已译 东反复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和意愿。7月23日第一 成英文在美国发表。④在这方面,中国档案文献 次与美国外交官谢伟思见面时,毛泽东就不无用意 的公布也有了很大进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地一再表示: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是中国人”。“一 和中央档案馆于2005年和2008年分别出版了 个月后,在8月23日的长谈中,毛泽东多次询问谢 刘少奇(1949-1952年)和周恩来(1949-1950 伟思美国对中共的看法和政策,并主动说:“俄国人 年)的文稿,其中涉及中苏关系的文献约400余 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损失,将忙于他们自己的重建 件。四另外,中国外交部档案的开放一其中涉 工作。我们不指望俄国人帮助”。还说:“中国共产 及中苏关系的档案最多,也为学者提供了新的机 党的政策不过是主张民主和社会改革”,“甚至最保 会。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可以也完全应该从中苏 守的美国实业家在我们的纲领中也找不到任何值得 关系变化的角度对中苏同盟建立的背景、基础和 反对的东西”。毛泽东在谈话中还多次强调,中共 条件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 必须得到美国的帮助,必须与美国合作:对于美国来 中苏同盟建立的首要条件就是中苏两党特别是 说,中共比国民党更容易合作:中共欢迎美国的民主 其领导者之间的接触、了解和沟通,从这一点出发, 制度,决不会冒险采取反对美国的政策。当时,毛泽 笔者把同盟建立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 东并不避讳与美国人的接触,甚至事前将这种意向 1949年2月米高扬访问西柏坡,第二步是同年6一8 通知了莫斯科。在毛泽东看来,美苏本身的合作态 月刘少奇访问莫斯科,第三步是1949年12月至 势使得苏联“不会反对美国在中国的利益”,况且苏 1950年2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对苏联的访问。本文 联与国民党的关系不好,因此“美国和中国共产党 拟分两部分,依据最新的俄国和中国档案文献,首先 之间的合作对有关各方都将是有利和令人满意 讨论中苏两党领导人第一次接触的背景和由来,然 的”。片1945年3月谢伟思再次访问延安,毛泽东显 后讨论米高扬访华、刘少奇访苏和毛泽东宣布向苏 示的决心就更大了,他又一次谈到中共与美国的长 联“一边倒”的过程,从而说明中苏同盟得以建立的 期关系,并坚持认为:“美国不仅是帮助中国发展经 政治基础。 济的唯一最合适的国家,而且也是完全有能力参与 中国经济建设的唯一国家”:“共产党将继续寻求美 一、中共领导人转向莫斯科的 国的友谊和谅解,因为它为中国的战后重建所需 背景和思考 要”。者 然而,美国的态度令中共感到失望。1944年10 确如以往研究者所认同的那样,在对日战争接 月,中国战区指挥官史迪威将军因与蒋介石不和,被 近尾声的时候,毛泽东认为战后中国和中共所能指 华盛顿解除职务,愤怒的史迪威甚至拒绝接受中国 望得到的大国援助不是来自苏联,而是来自美国。 授予他的勋章。⑧史迪威与蒋介石的主要矛盾之一 1 uA》 oAA3eE⅓B.·(串.)AAA-PA1A成AE213XX3%AA%1Af者A°1,A光N, AM-eAA1AAE化1.1937-1945⊕,A股±NA乙°发·AA°H%Aw名fA°,2000HA》. eAA3e%6. .,i°:·.(H.)Ai%A-gA五1AMAE13XX3MA%M%化A。名的A°f,A装.VAiA-A土1 Ⅲo皿51946一u万a1950A附土NA就°°AA°i%A,#1A⅓°,2005樊家鼐、谢载福等十余位上海外国语大学退休老教 师参加笔者组织的一个项目,翻译了《二十世纪俄中关系文献资料》第五卷的大部分文件,笔者近水楼台,得以首先利用这批档案,在 此谨表谢意。 Cold W ar IntematinalH istory Project Buletin Issues 16 W nter 2007 /2008 pp 113-177 四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健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一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健国以来周恩来 文稿》第1一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片约翰·斯图尔特·谢伟思:《美国对华政策(1944一1945):“美亚文件”和美中关系史上的若干问题》王益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989年,第196页;Fomegn Reatins of heUnited States D phmati Papers(FRUS),l944Vo】6 Chna Washingtor Unied States Govem m ent Printing O ffice 1967 p 608. 片谢伟思与毛泽东的谈话,傥史通讯》第20一21期(1983年),第5一12页:谢伟思:《美国对华政策》,第218一229页。关于毛泽东向 苏联通报的情况,见%A.P°%(9名A19g3-6μ5aK1949,AE是无”A瓶AAA“’.冷%化AC”, 197,%416一417。中译文见《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马细谱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8一290项。 #《党史通讯第20-21期(1983年),第141819-22页:谢伟思:《美国对华政策》第229-230、231-232页。 ⑧约瑟夫·W·史迪威:《史迪威日记》黄加林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2年,第300页。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

815件之多, 此外还有作为附录的几十个文件。¹ 其中有关中苏领导人接触的 50份最新文件已译 成英文在美国发表。º 在这方面, 中国档案文献 的公布也有了很大进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和中央档案馆于 2005 年和 2008 年分别出版了 刘少奇 ( 1949) 1952 年 ) 和周恩来 ( 1949) 1950 年 )的文稿, 其中涉及中苏关系的文献约 400 余 件。» 另外, 中国外交部档案的开放 ) )) 其中涉 及中苏关系的档案最多, 也为学者提供了新的机 会。在此基础上, 研究者可以也完全应该从中苏 关系变化的角度对中苏同盟建立的背景、基础和 条件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 中苏同盟建立的首要条件就是中苏两党特别是 其领导者之间的接触、了解和沟通, 从这一点出发, 笔者把同盟建立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 1949年 2月米高扬访问西柏坡, 第二步是同年 6) 8 月刘少奇访问莫斯科, 第三步是 1949 年 12 月至 1950年 2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对苏联的访问。本文 拟分两部分, 依据最新的俄国和中国档案文献, 首先 讨论中苏两党领导人第一次接触的背景和由来, 然 后讨论米高扬访华、刘少奇访苏和毛泽东宣布向苏 联 /一边倒0的过程, 从而说明中苏同盟得以建立的 政治基础。 一、中共领导人转向莫斯科的 背景和思考 确如以往研究者所认同的那样, 在对日战争接 近尾声的时候, 毛泽东认为战后中国和中共所能指 望得到的大国援助不是来自苏联, 而是来自美国。 在 1944年夏天与美军赴延安观察组的接触中, 毛泽 东反复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和意愿。 7月 23 日第一 次与美国外交官谢伟思见面时, 毛泽东就不无用意 地一再表示: 中国共产党人 / 首先是中国人 0。¼ 一 个月后, 在 8 月 23日的长谈中, 毛泽东多次询问谢 伟思美国对中共的看法和政策, 并主动说: /俄国人 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损失, 将忙于他们自己的重建 工作。我们不指望俄国人帮助 0。还说: / 中国共产 党的政策不过是主张民主和社会改革0, / 甚至最保 守的美国实业家在我们的纲领中也找不到任何值得 反对的东西0。毛泽东在谈话中还多次强调, 中共 必须得到美国的帮助, 必须与美国合作; 对于美国来 说, 中共比国民党更容易合作; 中共欢迎美国的民主 制度, 决不会冒险采取反对美国的政策。当时, 毛泽 东并不避讳与美国人的接触, 甚至事前将这种意向 通知了莫斯科。在毛泽东看来, 美苏本身的合作态 势使得苏联/不会反对美国在中国的利益 0, 况且苏 联与国民党的关系不好, 因此 /美国和中国共产党 之间的合作对有关各方都将是有利和令人满意 的0。½ 1945年 3月谢伟思再次访问延安, 毛泽东显 示的决心就更大了, 他又一次谈到中共与美国的长 期关系, 并坚持认为: /美国不仅是帮助中国发展经 济的唯一最合适的国家, 而且也是完全有能力参与 中国经济建设的唯一国家0; / 共产党将继续寻求美 国的友谊和谅解, 因为它为中国的战后重建所需 要0。¾ 然而, 美国的态度令中共感到失望。1944年 10 月, 中国战区指挥官史迪威将军因与蒋介石不和, 被 华盛顿解除职务, 愤怒的史迪威甚至拒绝接受中国 授予他的勋章。¿ 史迪威与蒋介石的主要矛盾之一 3 沈志华: 求之不易的会面: 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试探与沟通 ¹ º » ¼ ½ ¾ ¿ ¶µÀ³Ã¼º » . . , º ÂÀ³ºÈ ¼±Ñ . . ( ÃÀÃ. ) ÅÃüÀ - ¼ºÄ±» üº ¶ À Ä¿ ÀÊ ¶¿ º¶ ³ XX ³¶¼¶, À¼Å¾ ¶¿ÄÍ º ¾ ±Ä¶Â º±½Í , À ¾. IV, À³¶ÄüÀ - ¼º ı»Ã¼º¶ À Ä¿ ÀÊ ¶¿ º¶, 193 7) 19 45´´. , Àü³±: ±¾ ÑÄ¿º ¼º º ÃÄÀº ɶüÀ» ¾ Í Ã½º, 200 0; ¶µÀ³Ã¼º» . . , º ÂÀ³º ȼ±Ñ . . , Ñÿº ¼À³ . . ( ÃÀà . ) ÅÃüÀ - ¼ ºÄ±» üº ¶ ÀÄ¿À Ê ¶¿º ¶ ³ XX ³¶¼¶, À¼Å¾ ¶¿ ÄÍ º ¾±Ä¶Âº±½Í , À ¾. V, À³¶ÄüÀ - ¼ºÄ±» üº ¶ À ¿À ¶¿º¶, 1 94 6) ƶ ± 195 0, À ü³±: ±¾ ÑÄ¿ º¼º º ÃÄÀº ɶüÀ» ¾ Í Ã½º, 2 005. 樊家鼐、谢载福等十余位上海外国语大学退休老教 师参加笔者组织的一个项目, 翻译了5二十世纪俄中关系文献资料6第五卷的大部分文件, 笔者近水楼台, 得以首先利用这批档案, 在 此谨表谢意。 C oldW ar In ternationalH istory Pro ject Bu lletin, Issu es 16, W in ter 200 7 /20 08, pp. 11 3) 17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 5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6第 1) 4册,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05年; 5建国以来周恩来 文稿6第 1) 3册,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 8年。 约翰# 斯图尔特# 谢伟思: 5美国对华政策 ( 1944) 1945 ): /美亚文件0和美中关系史上的若干问题 6, 王益等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1989年, 第 196页; Foreign Relation s of th eUn ited States D ip lom atic Papers( FRUS ), 1944, Vo.l 6, C h ina, Wash ington: Un ited S tates Govern￾m ent Printing O ffice, 1967, p. 608。 谢伟思与毛泽东的谈话, 5党史通讯6第 20) 21期 ( 1983年 ), 第 5) 12页;谢伟思: 5美国对华政策6, 第 218) 229页。关于毛泽东向 苏联通报的情况, 见 º¾ ºº ÄÂÀ³ . ¿¶³¿º ¼ ( 9 ¾±ÂÄ 1933) 6 ƶ ± º1949), ÀÆ ºÑ: ¿º ³¶ÂÃÃĶÄû À º¹µ±Â¶½ÃijÀ / ³. ½º¾ ¶¿ Ä ÇºµÃ¼º 0, 1997, Ã. 416) 417。中译文见5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6, 马细谱等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第 288) 290页。 5党史通讯6第 20) 21期 ( 1983年 ), 第 14) 18、19) 22页; 谢伟思: 5美国对华政策6, 第 229) 230、231) 232页。 约瑟夫# W# 史迪威: 5史迪威日记6, 黄加林等译,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2年, 第 300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就是对待中共军队的立场不同。'而美国新任驻华 很可笑。毛说,如果他身体不好,他宁愿去美国,在 大使赫尔利完全站在蒋介石一边,不仅否决了使馆 那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不过,同1945年相比, 年轻官员们提出的一系列主张美国支持中共,并保 此时中共对美国的态度更具策略性的意义,其基本 持与中共联系的政策性建议,而且将谢伟思调回国 的立场是“中立美国”,“逼美压蒋”。因而,当马歇 内。①此后,中共曾一度把希望寄托在苏联方面。 尔不得不放弃调停回国后,中共感觉到美国己经彻 1945年4月中共召开七大时,毛泽东宣布:“苏联, 底转变到“扶蒋反共”的立场,并最终采取了敌视美 毫无问题是朋友,是中国人民最好的朋友”。四中共 国的态度。⑧放弃了对美国的幻想,又无法取得苏 对苏军占领东北寄予很大希望。毛泽东在1945年 联的支持但,面对愈演愈烈的内战局面,中共不得 11月19日和20日连续给派往沈阳工作的中共中 不破釜沉舟,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央政治局委员彭真发去两封电报,指示他“请求我 到1947年,中国局势和国际格局都发生了重大 们的朋友,让他们尽可能地拖延国民党军队进入满 变化。在中国,国共内战的局面出现了根本性的转 洲的时间”。在谈到苏联军队延期撤出的时候,毛 变。1947年初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了全面进攻,甚 泽东指出,这样做“对我们有利,因为在一个月的时 至一度占领了延安,但仅半年之后,中共便渡过了难 间里我们正在进发的部队和干部就完全能够赶到满 关,并在军事上开始转守为攻。到年底,中共军队己 洲”%。 经在战场上取得了明显优势。®在1947年12月中 不料,苏联进军中国东北后,在国共之间左右摇 共中央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从现在起到明年 摆,只是在困难和需要的时候才支持和帮助共产党, 一年内,国内形势还会有很大的变化,有利于我们的 这引起了毛泽东对苏共的不满和疑虑。”在这种情 变化。中国革命已经进入高潮,将来还会更加高 况下,当赫尔利辞职、马歇尔作为美国总统的特使来 涨。”在这种情况下,中共要把战争“不间断地进行 华调停国共内战时,中共再次燃起了对美国的希望。 下去”,并准备反对蒋介石的和谈阴谋。对于国外 1946年1月30日周恩来向马歇尔转达了毛泽东的 的援助(当然是指苏联的援助),中共历来的方针是 口信。毛认为马歇尔对停火问题的处理是公平的, 不能依赖,但不是不要。1948年9月13日毛泽东 中共愿意同美国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周恩来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时 说,中共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但现在还没有 说,“关于完成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准 条件这样做。在现阶段,中国将走民主和科学的道 备,苏联是会帮助我们的,首先帮助我们发展经 路,向美国学习农业改造和工业化,以建立一个独 济”。因为中国“在经济上完成民族独立,还要一二 立、自由和富强的中国。周恩来还告诉马歇尔,当有 十年时间”。”所以,无论当前的革命斗争还是未来 传闻说毛泽东要去莫斯科休养时,毛认为这一传闻 的社会发展,中共都需要苏联的帮助。 1参见巴巴拉·塔奇曼:《使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万里新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493一518页。 ④详见约瑟夫·埃谢里克:赃中国失掉的机会一美国前驻华外交官约翰·$·谢伟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报告》,北京:国际文化 出版公司.1989年.第270-317页:谢伟思:《美国对华政策》,第一4页。尽管谢伟思在1945年4月躲过了一劫,但1950年3月终于在麦卡 锡主义的阴影中被捕入狱。关于这批年轻的职业外交官,包括约翰·谢伟思、约翰·戴维斯和约翰·文森特、雷蒙德·卢登等人,以及迪克西 使团团长包瑞德上校的详细情况,还可参见伊·卡恩:《中国通一美国一代外交官的悲剩》,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年。 四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年,第320页。 Ac (苏联国防部档案馆),u.210Ⅲ.3173144片227-228转引自烟,·AM8A%AE1 吗ⅢmK万o▣Ⅲ万Kab0oaa,AM9土AM'μ域1975b99 %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最新研究.详见斯大林与中国内战的起源(1945一1946》.《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第115一131页。 %章文晋:《周恩来和马歇尔在1946年》,《中华英烈》1988年第2期,第13页。章当时任周恩来的秘书兼翻译。 ⑧关于中共在马歇尔调停时期的立场和政策分析,中国学者己有非常深入和到位的研究,详见章百家:《周恩来与马歇尔使命》,《近代 史研究》1997年第4期.第184一213页:牛军:《论马歇尔调处时期国共两党的对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划时代的历史转 折一“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9一157页。 出苏联红军撒离中国后,毛泽东告诚在东北指挥作战的林彪,内战既开,应“全靠自力更生”。又嘱附即将赴苏联治病的罗荣桓:“东北 斗争主要靠自力更生”,勿向苏方提出“过高与过多要求”:而“关内应完全靠自力更生”,不能向苏方提“任何要求”。1946年6月25日毛泽东 致林彪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凭泽东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年,第134-35页:1946年7月30日中共中央致罗荣桓电, 转引自金冲及:《毛泽东传(18一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772页。 ©关于1947年中国局势变化的过程,金冲及先生有非常全面和深入的论述。见金冲及:《转折年代一中国的1947年》北京:三联书 店.2002年。 0《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329一330页。 《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146页。 4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enki.net

就是对待中共军队的立场不同。¹ 而美国新任驻华 大使赫尔利完全站在蒋介石一边, 不仅否决了使馆 年轻官员们提出的一系列主张美国支持中共, 并保 持与中共联系的政策性建议, 而且将谢伟思调回国 内。º 此后, 中共曾一度把希望寄托在苏联方面。 1945年 4月中共召开七大时, 毛泽东宣布: /苏联, 毫无问题是朋友, 是中国人民最好的朋友 0。» 中共 对苏军占领东北寄予很大希望。毛泽东在 1945年 11月 19日和 20 日连续给派往沈阳工作的中共中 央政治局委员彭真发去两封电报, 指示他 /请求我 们的朋友, 让他们尽可能地拖延国民党军队进入满 洲的时间 0。在谈到苏联军队延期撤出的时候, 毛 泽东指出, 这样做 /对我们有利, 因为在一个月的时 间里我们正在进发的部队和干部就完全能够赶到满 洲 0 ¼ 。 不料, 苏联进军中国东北后, 在国共之间左右摇 摆, 只是在困难和需要的时候才支持和帮助共产党, 这引起了毛泽东对苏共的不满和疑虑。½ 在这种情 况下, 当赫尔利辞职、马歇尔作为美国总统的特使来 华调停国共内战时, 中共再次燃起了对美国的希望。 1946年 1月 30日周恩来向马歇尔转达了毛泽东的 口信。毛认为马歇尔对停火问题的处理是公平的, 中共愿意同美国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周恩来 说, 中共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 但现在还没有 条件这样做。在现阶段, 中国将走民主和科学的道 路, 向美国学习农业改造和工业化, 以建立一个独 立、自由和富强的中国。周恩来还告诉马歇尔, 当有 传闻说毛泽东要去莫斯科休养时, 毛认为这一传闻 很可笑。毛说, 如果他身体不好, 他宁愿去美国, 在 那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¾ 不过, 同 1945年相比, 此时中共对美国的态度更具策略性的意义, 其基本 的立场是 /中立美国 0, / 逼美压蒋 0。因而, 当马歇 尔不得不放弃调停回国后, 中共感觉到美国已经彻 底转变到 /扶蒋反共 0的立场, 并最终采取了敌视美 国的态度。¿ 放弃了对美国的幻想, 又无法取得苏 联的支持 À , 面对愈演愈烈的内战局面, 中共不得 不破釜沉舟, 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到 1947年, 中国局势和国际格局都发生了重大 变化。在中国, 国共内战的局面出现了根本性的转 变。 1947年初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了全面进攻, 甚 至一度占领了延安, 但仅半年之后, 中共便渡过了难 关, 并在军事上开始转守为攻。到年底, 中共军队已 经在战场上取得了明显优势。Á 在 1947年 12月中 共中央扩大会议上, 毛泽东指出, / 从现在起到明年 一年内, 国内形势还会有很大的变化, 有利于我们的 变化。中国革命已经进入高潮, 将来还会更加高 涨。0在这种情况下, 中共要把战争 / 不间断地进行 下去 0, 并准备反对蒋介石的和谈阴谋。对于国外 的援助 (当然是指苏联的援助 ), 中共历来的方针是 不能依赖, 但不是不要。lu 1948年 9月 13日毛泽东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时 说, /关于完成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准 备, 苏联是会帮助我们的, 首先帮助我们发展经 济0。因为中国 /在经济上完成民族独立, 还要一二 十年时间 0。lv 所以, 无论当前的革命斗争还是未来 的社会发展, 中共都需要苏联的帮助。 4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年第 1期 ¹ º » ¼ ½ ¾ ¿ À Á lu lv 参见巴巴拉# 塔奇曼: 5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6, 万里新译,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07年, 第 493) 518页。 详见约瑟夫# 埃谢里克: 5在中国失掉的机会) ) ) 美国前驻华外交官约翰# S# 谢伟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报告6, 北京: 国际文化 出版公司, 1989年, 第 270) 317页; 谢伟思: 5美国对华政策6, 第 1) 4页。尽管谢伟思在 1945年 4月躲过了一劫, 但 1950年 3月终于在麦卡 锡主义的阴影中被捕入狱。关于这批年轻的职业外交官, 包括约翰# 谢伟思、约翰# 戴维斯和约翰 # 文森特、雷蒙德# 卢登等人, 以及迪克西 使团团长包瑞德上校的详细情况, 还可参见伊# 卡恩: 5中国通) ) ) 美国一代外交官的悲剧6, 陈亮等译,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80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5毛泽东文集6第 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6年, 第 320页。  Ǻ³ (苏联国防部档案馆 ), Æ. 210, À . 3173, µ. 144, ½. 227) 228, 转引自 ´¶¶¿¼À . . À¶¿¿±Ñ ÁÀ¾ ÀË Î ³ Àà À Àµº¶ ¿À» À ¶ º±»Ã À´À¿± Àµ±, Àü³±: ÀÁ ¿º¹µ±Ä, 1975, Ã. 99。 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最新研究, 详见5斯大林与中国内战的起源 ( 1945) 1946) 6, 5社会科学战线62008年第 10期, 第 115) 131页。 章文晋: 5周恩来和马歇尔在 1946年6, 5中华英烈61988年第 2期, 第 13页。章当时任周恩来的秘书兼翻译。 关于中共在马歇尔调停时期的立场和政策分析, 中国学者已有非常深入和到位的研究, 详见章百家: 5周恩来与马歇尔使命6, 5近代 史研究61997年第 4期, 第 184) 213页; 牛军: 5论马歇尔调处时期国共两党的对美政策6,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5划时代的历史转 折) ) ) / 1949年的中国0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6,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第 139) 157页。 苏联红军撤离中国后, 毛泽东告诫在东北指挥作战的林彪, 内战既开, 应/ 全靠自力更生0。又嘱咐即将赴苏联治病的罗荣桓: / 东北 斗争主要靠自力更生0, 勿向苏方提出/ 过高与过多要求0; 而/关内应完全靠自力更生0, 不能向苏方提/ 任何要求0。 1946年 6月 25日毛泽东 致林彪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5毛泽东文集6第 4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年, 第 134) 135页; 1946年 7月 30日中共中央致罗荣桓电, 转引自金冲及: 5毛泽东传 ( 1893) 1949) 6,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年, 第 772页。 关于 1947年中国局势变化的过程, 金冲及先生有非常全面和深入的论述。见金冲及: 5转折年代) ) ) 中国的 1947年6, 北京: 三联书 店, 2002年。 5毛泽东文集6第 4卷, 第 329) 330页。 5毛泽东文集6第 5卷, 第 146页

沈志华:求之不易的会面: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试探与沟通 在国际上,从杜鲁门宣言的发表、马歇尔计划的 师哲的说法,即毛泽东访苏是斯大林主动提出的,其 提出,直到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美苏双方 目的就是要他到苏联去“政治避难”。“然而,这些 先后放弃了战后大国合作的政策,冷战终于在欧洲 说法很值得怀疑。当时莫斯科与延安和南京的电报 爆发。斯大林构造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 联系非常频繁,斯大林随时都可以通过在中共中央 营,就是要团结世界上一切革命力量来对抗美国和 的联络员和驻华使馆了解中国局势,根本不可能相 西方阵营。中共及其武装当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 信西方报纸的传言。考虑到后文将要提到斯大林屡 量。不过,在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决定与美 次推迟毛泽东访苏日期的情况,也很难想象斯大林 国分庭抗礼,但斯大林最初的战略是外线防御、内线 会在这个“危机”的时候引火烧身。至于毛泽东为 进攻,即对美国和西方采取保守和防御的策略,而集 避免“全军覆灭”而向苏联求救的说法,更是无稽之 中力量对阵营内部进行整肃,统一思想和步调,以稳 谈。中共对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早有准备,并做了周 定与西方抗衡的阵脚。斯大林拒绝正在领导国内武 密布署,撤出延安也是主动做出的策略性安排,又何 装斗争的希腊共产党参加共产党情报局,日丹诺夫 必要去莫斯科搬救兵。况且,毛泽东和斯大林都应 在情报局会议上关于国际形势的著名报告对如火如 该明白,如果中共真的到了这种地步,苏联是不会插 茶的中国革命斗争轻描淡写,特别是斯大林因铁托 手的,即使给予援助也是于事无补。 在巴尔干联盟和援助希腊问题上的鲁莽行动而最终 目前看到的档案文献尚无法对这一问题做出具 决定将南共开除出情报局,这一切都表明苏联的冷 体判断,不过,笔者倾向于认为,当时中苏双方都有 战战略不具进攻性,且希望避免和推迟与美国的直 实现领导人直接会面的愿望。中共无疑是需要苏联 接冲突。'正是在这样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出现了 援助和支持的,其根本原因应该是担心中国局势的 中苏两党领导人都感到需要相互接触却又未能及时 变化引起美国的干预。当中共感到胜利在望的时 会面的矛盾现象。 候,不会不考虑可能阻碍这一前途的各种因素,而其 二、毛泽东急于取得莫斯科的 中最有可能帮助蒋介石起死回生的就是美国的直接 干涉,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唯一可以借助的当然是苏 理解和支持 联的援助。”而以毛泽东的性格来说,只有在取得 关于毛泽东与斯大林会面的问题最初是如何提 一定优势的情况下他才会请求帮助。如前所述, 出的,中俄两国当事人有不同的说法。师哲回忆说, 1944年毛对美国的态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四 斯大林听信了西方通讯社消息,以为中共在内战中 平保卫战中,毛泽东要求林彪拼死奋战在很大程度 “损兵折将,溃不成军”,甚至贺龙、江青都己被俘。 上也是做给斯大林看的,以求得莫斯科的援助。“ 于是决定派飞机接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去苏联避 而要取得苏联的支持和援助,首先必须得让斯大林 难。④列多夫斯基则认为,毛泽东访问莫斯科的问 了解和信任自己。因此,毛泽东需要亲自去莫斯科。 题最初是由中方在1947年初提出来的,但原因也是 斯大林当然也需要了解毛泽东和中共,特别是在欧 中共“在所有的战线上都遭到了严重失败”,中共中 洲已经分裂为两大阵营的时候,亚洲的局势是莫斯 央总部延安也被敌人占领,“为了避免全军覆灭,毛 科不得不考虑的重大问题。1948年5月,当斯大林 泽东非常需要苏联给以更积极、更广泛的帮助”。四 收到毛泽东一封请求援助的电报后,对即将去中国 列多夫斯基和其他俄国学者在后来的研究中转向了 修复东北铁路的交通部副部长科瓦廖夫说:“我们 1 笔者关于这一论点的详细论述见《嘶大林的“联合政府"政策及其结局》.《俄罗斯研究》2007年第5期,第7一77页,第6期,第77- 85页:《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及其目标一兼论冷战形成的概念界定》.《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172一187页:《对1948年苏南冲突 起源的历史考察》《饧史研究》999年第4期。第5一26页。 ④师暂:《在历史巨人身边一师哲回忆录》,李海文整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1年,第345一346页。 四A”··ATAAAI··A出°±A盘I成A%3k土A1949e-一u万a万1950阳fT蓝C3f1A%M%化Af1/ A玉。元AE8°AAN.19971623 #AA-A五1AAE化13XX瓶A%V,元·±2五522 4 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很能反映出他的这种考虑:“美国直接出兵帮蒋介石打内战的可能性很小, 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美国人只是怕苏联也出兵,否则对我们来个不宣而战他们是不在乎的。战争的时间还要准备四五年,也可能还要长一 些.”《毛泽东文集席4卷,第328-339页。 详见杨奎松:《一九四六年国共四平之战及其幕后》.所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132一152页。 1994-2012 China Academie Jour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

在国际上, 从杜鲁门宣言的发表、马歇尔计划的 提出, 直到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 美苏双方 先后放弃了战后大国合作的政策, 冷战终于在欧洲 爆发。斯大林构造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 营, 就是要团结世界上一切革命力量来对抗美国和 西方阵营。中共及其武装当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 量。不过, 在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决定与美 国分庭抗礼, 但斯大林最初的战略是外线防御、内线 进攻, 即对美国和西方采取保守和防御的策略, 而集 中力量对阵营内部进行整肃, 统一思想和步调, 以稳 定与西方抗衡的阵脚。斯大林拒绝正在领导国内武 装斗争的希腊共产党参加共产党情报局, 日丹诺夫 在情报局会议上关于国际形势的著名报告对如火如 荼的中国革命斗争轻描淡写, 特别是斯大林因铁托 在巴尔干联盟和援助希腊问题上的鲁莽行动而最终 决定将南共开除出情报局, 这一切都表明苏联的冷 战战略不具进攻性, 且希望避免和推迟与美国的直 接冲突。¹ 正是在这样复杂多变的背景下, 出现了 中苏两党领导人都感到需要相互接触却又未能及时 会面的矛盾现象。 二、毛泽东急于取得莫斯科的 理解和支持 关于毛泽东与斯大林会面的问题最初是如何提 出的, 中俄两国当事人有不同的说法。师哲回忆说, 斯大林听信了西方通讯社消息, 以为中共在内战中 / 损兵折将, 溃不成军 0, 甚至贺龙、江青都已被俘。 于是决定派飞机接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去苏联避 难。º 列多夫斯基则认为, 毛泽东访问莫斯科的问 题最初是由中方在 1947年初提出来的, 但原因也是 中共/在所有的战线上都遭到了严重失败 0, 中共中 央总部延安也被敌人占领, / 为了避免全军覆灭, 毛 泽东非常需要苏联给以更积极、更广泛的帮助0。» 列多夫斯基和其他俄国学者在后来的研究中转向了 师哲的说法, 即毛泽东访苏是斯大林主动提出的, 其 目的就是要他到苏联去 / 政治避难 0。¼ 然而, 这些 说法很值得怀疑。当时莫斯科与延安和南京的电报 联系非常频繁, 斯大林随时都可以通过在中共中央 的联络员和驻华使馆了解中国局势, 根本不可能相 信西方报纸的传言。考虑到后文将要提到斯大林屡 次推迟毛泽东访苏日期的情况, 也很难想象斯大林 会在这个 / 危机0的时候引火烧身。至于毛泽东为 避免 /全军覆灭 0而向苏联求救的说法, 更是无稽之 谈。中共对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早有准备, 并做了周 密布署, 撤出延安也是主动做出的策略性安排, 又何 必要去莫斯科搬救兵。况且, 毛泽东和斯大林都应 该明白, 如果中共真的到了这种地步, 苏联是不会插 手的, 即使给予援助也是于事无补。 目前看到的档案文献尚无法对这一问题做出具 体判断, 不过, 笔者倾向于认为, 当时中苏双方都有 实现领导人直接会面的愿望。中共无疑是需要苏联 援助和支持的, 其根本原因应该是担心中国局势的 变化引起美国的干预。当中共感到胜利在望的时 候, 不会不考虑可能阻碍这一前途的各种因素, 而其 中最有可能帮助蒋介石起死回生的就是美国的直接 干涉, 在这种情况下, 中共唯一可以借助的当然是苏 联的援助。½ 而以毛泽东的性格来说, 只有在取得 一定优势的情况下他才会请求帮助。如前所述, 1944年毛对美国的态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四 平保卫战中, 毛泽东要求林彪拼死奋战在很大程度 上也是做给斯大林看的, 以求得莫斯科的援助。¾ 而要取得苏联的支持和援助, 首先必须得让斯大林 了解和信任自己。因此, 毛泽东需要亲自去莫斯科。 斯大林当然也需要了解毛泽东和中共, 特别是在欧 洲已经分裂为两大阵营的时候, 亚洲的局势是莫斯 科不得不考虑的重大问题。 1948年 5月, 当斯大林 收到毛泽东一封请求援助的电报后, 对即将去中国 修复东北铁路的交通部副部长科瓦廖夫说: / 我们 5 沈志华: 求之不易的会面: 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试探与沟通 ¹ º » ¼ ½ ¾ 笔者关于这一论点的详细论述见5斯大林的/ 联合政府0政策及其结局6, 5俄罗斯研究6 2007年第 5期, 第 71) 77页, 第 6期, 第 77) 85页; 5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及其目标) ) ) 兼论冷战形成的概念界定6, 5中国社会科学62002年第 3期, 第 172) 187页; 5对 1948年苏南冲突 起源的历史考察6, 5历史研究6 1999年第 4期。第 5) 26页。 师哲: 5在历史巨人身边) ) ) 师哲回忆录6, 李海文整理,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1年, 第 345) 346页。 ¶µÀ³Ã¼º» . . ¶Â¶´À³ÀÂÍ . . ı½º¿±Ã ±À ¹ÏµÅ¿À¾ ³ µ¶¼±²Â¶ 1949´. ) ƶ ± ¶ 1950´. À³Í ¶ ±ÂǺ³¿ Í ¶ µÀ¼Å¾ ¶¿ÄÍ / / À³±Ñ º ¿ À³¶» Ê ±Ñ º ÃÄÀºÑ, 1997, l 1, Ã. 23. ÅÃüÀ - ¼ºÄ±» üº¶ ÀÄ¿ ÀÊ ¶¿ º¶ ³ XX ³¶¼¶, À¾ V, ¿º´±2, Ã. 522. 1947年 12月 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很能反映出他的这种考虑: / 美国直接出兵帮蒋介石打内战的可能性很小, 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美国人只是怕苏联也出兵, 否则对我们来个不宣而战他们是不在乎的。战争的时间还要准备四五年, 也可能还要长一 些。0 5毛泽东文集6第 4卷, 第 328) 339页。 详见杨奎松: 5一九四六年国共四平之战及其幕后6, 5历史研究6 2004年第 4期, 第 132) 152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当然要给予新中国一切可能的援助。如果社会主义 电话机3200台、军用电缆5万米、棉布1万米,以及 在中国胜利,我们的一些国家也将走上这一条道路, 电台、收发报机、药品和医疗设备等,其中大量物资 那就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有了保障, 是减少了苏联国内的供货计划而转为出口的。7月 我们就不会受到任何偶然事件的威胁。因此,为了 21日,苏联部长会议又做出一项准备在1949年向 援助中国共产党人,我们不能吝惜力量和金钱。”: 东北民主政府提供出口物资的决议,其中包括3000 不过,斯大林的顾虑要多一些,因为苏联的目标是既 辆运输汽车、1500吨航空汽油、238万吨车用汽油、 要保证东方战线的安全,又不能与美国发生直接的 1443台电动机等。“这些援助未必能满足毛泽东的 冲突。无论如何,斯大林在1947年6月第一次表示 要求,但多少也表示了苏联的意向。 同意毛泽东访问莫斯科。 两个月后,9月1日,毛泽东通过捷列宾向斯大 6月15日,在毛泽东身边的苏共中央④联络员 林转交了一份电报,其中报告说,至1947年6月,中 捷列平接到莫斯科来电:“请转告毛泽东,联共(布) 共已歼灭敌军112万人,这一胜利“为彻底粉碎敌 中央认为,关于他前来莫斯科的事情不可走漏任何 人的力量和夺取胜利奠定了基础”。⑧11月30日 风声。如果毛泽东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那么,我们 毛泽东在另一封电报中说:7月至10月,人民解放 认为最好取道哈尔滨前来。如果需要,我们可以派 军又消灭了国民党正规军385个旅,包括非正规军 飞机前往。”四得此消息后,中共中央立即开始准备, 在内共歼灭敌军452万人,并俘虏了53名将军。 命令迅速在山西的临县、兴县和岚县等地设法修整 “我军己将主动权掌握到自己的手中。人民解放军 或新建一个简易机场,以便迎接苏方的飞机。“然 以50个旅40万人挺进到黄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 而,未等机场修好,7月1日,捷列宾又接到另一封 我军在这个区域赢得了当地居民的拥戴。”阳12月, 电报:“您有关毛泽东事宜和有关前线形势的报告 毛泽东又给斯大林发了一封电报,强调中国形势将 己收到。鉴于目前进行的战役,毛泽东离开可能会 发生根本变化,革命战争己经转入反攻阶段,这是一 对战事带来不利影响。我们认为暂时推迟毛泽东的 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这一连串的捷报显然打动了 来访是适宜的。”%斯大林这样说当然是一种托辞, 斯大林,看起来是需要尽快与毛泽东见面谈谈了。 恐怕还是担心毛泽东访苏会走漏风声,这很可能也 12月16日,莫斯科通知捷列宾,关于毛泽东访 与马歇尔计划有关一此时莫洛托夫正领着一支庞 问事宜请转告他,“苏联政府欢迎毛泽东前来苏联 大的代表团,在巴黎参加有关援助项目的会谈。不 访问”,并会保证他与国内的通讯联络。”以苏联政 过,似乎是明白毛泽东的用意,7月14日斯大林作 府而不是苏共中央的名义邀请毛泽东,说明斯大林 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签署了一项决议,要求各部和 很看重这次会面。第二天捷列宾回电说,他早上7 主管部门于1947年11月1日前向外贸部提供一批 点30分向毛泽东本人转告了电报的内容。毛听后 出口计划外的工业品、设备和原材料。这批准备提 “十分满意”,并当即说:“很好,现在我可以在那里 供给东北民主联军的物资包括汽车400辆、各种功 呆上3个月、半年”。毛说,他54岁了,早就想去苏 率的电动机60台、军用整流器2000台、不同用途的 联几乎所有的领导人都己经去过那里,如周恩来、 1Af··0蝴”A"无A盘A%1/AA2%fμfA3AM%土1992№1e79 ④此时直到1952年十九大,苏共的正式名称应为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为叙述方便,本文在一般情况下使用“苏 共”一词。 四1947年6月15日库兹涅佐夫致捷列宾电,AP,μ39Ⅲ.1131发2BAA-A五1A就AE13XXMA%V,飞‘±1 :327。库兹涅佐夫时任苏联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捷列宾是阿尔洛夫的化名,其公开身份是毛泽东的医生。 ×《在历史巨人身边》第345页。 947年7月1日库兹涅佐夫致捷列宾电. ,u.39山.1,a31,发24AAA-wA少TA正,A企TsXX3MA#VG'±1 h333 %1947年7月14日、21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团决议和附件, ,μ.45四.1A330片1-4A%A-AhA1A就AE1T3XX %A%V,飞±16341-344。 ⑧1947年9月29日库兹涅佐夫给斯大林的报告, ,u.45Ⅲ.1A.330片5一9AM-AALAE化"T3XX3A%V °‘±1.364一367。档案集原文标注的馆藏页码为3一9笔者对比前后的档案文件,怀疑此处有笔误,故做此改动。 出1947年12月10日库兹涅佐夫给斯大林的报告, ,u.45Ⅲ.14330片13-17112%fμ1A3AA%±2000№66 118-120。 ©《在历史巨人身边》第351页。 01947年12月16日库兹涅佐夫致捷列宾电. ,u.39.四.1A31.%25Am-WA少1 AAZAE化T三XX3%A%V,t。·± 14378 6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当然要给予新中国一切可能的援助。如果社会主义 在中国胜利, 我们的一些国家也将走上这一条道路, 那就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有了保障, 我们就不会受到任何偶然事件的威胁。因此, 为了 援助中国共产党人, 我们不能吝惜力量和金钱。0 ¹ 不过, 斯大林的顾虑要多一些, 因为苏联的目标是既 要保证东方战线的安全, 又不能与美国发生直接的 冲突。无论如何, 斯大林在 1947年 6月第一次表示 同意毛泽东访问莫斯科。 6月 15日, 在毛泽东身边的苏共中央º联络员 捷列平接到莫斯科来电: /请转告毛泽东, 联共 (布 ) 中央认为, 关于他前来莫斯科的事情不可走漏任何 风声。如果毛泽东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 那么, 我们 认为最好取道哈尔滨前来。如果需要, 我们可以派 飞机前往。0 »得此消息后, 中共中央立即开始准备, 命令迅速在山西的临县、兴县和岚县等地设法修整 或新建一个简易机场, 以便迎接苏方的飞机。¼ 然 而, 未等机场修好, 7月 1日, 捷列宾又接到另一封 电报: /您有关毛泽东事宜和有关前线形势的报告 已收到。鉴于目前进行的战役, 毛泽东离开可能会 对战事带来不利影响。我们认为暂时推迟毛泽东的 来访是适宜的。0 ½ 斯大林这样说当然是一种托辞, 恐怕还是担心毛泽东访苏会走漏风声, 这很可能也 与马歇尔计划有关)) ) 此时莫洛托夫正领着一支庞 大的代表团, 在巴黎参加有关援助项目的会谈。不 过, 似乎是明白毛泽东的用意, 7 月 14日斯大林作 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签署了一项决议, 要求各部和 主管部门于 1947年 11月 1日前向外贸部提供一批 出口计划外的工业品、设备和原材料。这批准备提 供给东北民主联军的物资包括汽车 400辆、各种功 率的电动机 60台、军用整流器 2000台、不同用途的 电话机 3200台、军用电缆 5万米、棉布 1万米, 以及 电台、收发报机、药品和医疗设备等, 其中大量物资 是减少了苏联国内的供货计划而转为出口的。 7月 21日, 苏联部长会议又做出一项准备在 1949 年向 东北民主政府提供出口物资的决议, 其中包括 3000 辆运输汽车、1500吨航空汽油、2. 38万吨车用汽油、 1443台电动机等。¾ 这些援助未必能满足毛泽东的 要求, 但多少也表示了苏联的意向。 两个月后, 9月 1日, 毛泽东通过捷列宾向斯大 林转交了一份电报, 其中报告说, 至 1947年 6月, 中 共已歼灭敌军 112 万人, 这一胜利 / 为彻底粉碎敌 人的力量和夺取胜利奠定了基础 0。¿ 11月 30 日 毛泽东在另一封电报中说: 7 月至 10月, 人民解放 军又消灭了国民党正规军 38. 5个旅, 包括非正规军 在内共歼灭敌军 45. 2 万人, 并俘虏了 53名将军。 /我军已将主动权掌握到自己的手中。人民解放军 以 50个旅 40万人挺进到黄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 我军在这个区域赢得了当地居民的拥戴。0 À 12 月, 毛泽东又给斯大林发了一封电报, 强调中国形势将 发生根本变化, 革命战争已经转入反攻阶段, 这是一 个历史性的转折点。Á 这一连串的捷报显然打动了 斯大林, 看起来是需要尽快与毛泽东见面谈谈了。 12月 16日, 莫斯科通知捷列宾, 关于毛泽东访 问事宜请转告他, /苏联政府欢迎毛泽东前来苏联 访问 0, 并会保证他与国内的通讯联络。lu 以苏联政 府而不是苏共中央的名义邀请毛泽东, 说明斯大林 很看重这次会面。第二天捷列宾回电说, 他早上 7 点 30分向毛泽东本人转告了电报的内容。毛听后 /十分满意 0, 并当即说: / 很好, 现在我可以在那里 呆上 3个月、半年0。毛说, 他 54岁了, 早就想去苏 联, 几乎所有的领导人都已经去过那里, 如周恩来、 6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年第 1期 ¹ º » ¼ ½ ¾ ¿ À Á lu À³±½¶³ . . º±½À´ ı½º¿±Ã ±À ¹ÏµÅ¿À¾ / / ÂÀ²½¶¾ Í µ±½Î¿¶´À ³ÀÃÄÀ¼±, 1992, l 1, c. 79. 此时直到 1952年十九大, 苏共的正式名称应为苏联共产党 (布尔什维克 ), 简称联共 (布 )。为叙述方便, 本文在一般情况下使用/ 苏 共0一词。 1947年 6月 15日库兹涅佐夫致捷列宾电, A P , Æ. 39, À . 1, µ. 31, ½. 23, ÅÃüÀ - ¼ºÄ±»Ã¼º ¶ ÀÄ¿ÀÊ ¶¿º¶ ³ XX ³¶¼¶, À¾ V, ¿º ´±1, Ã. 327。库兹涅佐夫时任苏联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捷列宾是阿尔洛夫的化名, 其公开身份是毛泽东的医生。 5在历史巨人身边6, 第 345页。 1947年 7月 1日库兹涅佐夫致捷列宾电, , Æ. 39, À . 1, µ. 31, ½. 24, ÅÃüÀ - ¼ºÄ±»Ã¼º¶ ÀÄ¿ÀÊ ¶¿º¶ ³ XX ³¶¼¶, À¾ V, ¿ º´±1, Ã. 333。 1947年 7月 14日、21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团决议和附件, , Æ. 45, À . 1, µ. 330, ½. 1) 4, ÅÃüÀ - ¼ºÄ±»Ã¼º¶ ÀÄ¿ÀÊ ¶¿º¶ ³ XX ³¶¼¶, À¾ V, ¿ º´±1, Ã. 341) 344。 1947年 9月 29日库兹涅佐夫给斯大林的报告, , Æ. 45, À . 1, µ. 330, ½. 5) 9, ÅÃüÀ - ¼ºÄ±»Ã¼º ¶ ÀÄ¿ÀÊ ¶¿º ¶ ³ XX ³¶¼¶, À¾ V, ¿ º´±1, Ã. 364) 367。档案集原文标注的馆藏页码为 3) 9, 笔者对比前后的档案文件, 怀疑此处有笔误, 故做此改动。 1947年 12月 10日库兹涅佐夫给斯大林的报告, , Æ. 45, À . 1, µ. 330, ½. 13) 17 / / ÂÀ²½¶¾ Í µ±½Î¿¶´À ³ÀÃÄÀ¼±, 2000, l 6, Ã. 118) 120。 5在历史巨人身边6, 第 351页。 1947年 12月 16日库兹涅佐夫致捷列宾电, , Æ. 39, À . 1, µ. 31, ½. 25, ÅÃüÀ - ¼º ı»Ã¼º¶ ÀÄ¿ÀÊ ¶¿ º¶ ³ XX ³¶¼¶, À¾ V, ¿ º´± 1, Ã. 378

沈志华:求之不易的会面: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试探与沟通 任弼时、彭德怀、叶剑英、王明等。至于动身的日期, 来,您认为需要带几个人来都可以”。%但没过几 毛泽东认为,解放军占领平绥路后就可以出发了,现 天,5月10日斯大林又发电报给毛泽东,以战局发 在要击溃蒋介石,不能让他有喘息的机会。捷列宾 展和安全为由,建议推迟动身日期。不过,斯大林客 还报告说,毛在谈话时显得“十分活跃,非常满 气地说:“如果您决定不延迟动身日期,请您通知我 意”。 们,在您的旅途中我们是否能协助一下。我们把我 1948年3月15日毛泽东向斯大林报告说,中 们的飞机派给您,这样做,您认为是否合适。如果同 共将在东北开展大规模战役,以攻占沈阳和长春,在 意,请告诉我们,何时把飞机派到何处。”同日,毛泽 华北则己经形成了以石家庄为中心的新解放区。在 东复电接受了延期访问的建议,但他提出的理由是: 军事上,中共军队已发展到249万人,并计划平均每 自己近来身体不好,不宜乘坐飞机。”斯大林的犹 个月歼灭国民党正规军8个旅,或一年100个旅,这 豫,很可能与莫斯科得到的有关美国在华动向的分 样,“在5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里(从1946年7月算 析有关。在苏共中央联络部1948年1月23日准备 起),全歼国民党军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④在如 的有关中国局势的报告中,特别分析了魏德迈使团 此乐观的情绪下,毛泽东决定提前动身。4月22 来华后美国对蒋介石进行军事援助的情况,以及美 日,周恩来和任弼时通知捷列宾,毛泽东准备5月初 蒋“援华协定”和“海军协定”的内容。报告认为, 前往莫斯科,随行的只有江青、他的女儿和翻译师 “考虑到蒋介石政权将要垮台这个事实,并确信他 哲。捷列宾要求莫斯科迅速给予答复。四未等斯大 己经没有能力完成美国统帅部的军事计划,美国不 林回电,4月26日,毛泽东又亲自致电斯大林,详细 仅把一切事情的实际管理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尤 说明了他的安排,即5月初从河北阜平出发,7月初 其是给国民党军队提供军事装备的事务,而且还准 或中旬到达哈尔滨,然后从哈尔滨到莫斯科。毛泽 备了自己的侵略中国的武装力量。”报告的结论是: 东还打算带任弼时、陈云及两名秘书、几个密码译员 和无线电报务员同往。毛说:“我想就政治、军事、 美国“正在中国准备武装侵略行动”,英国也在策划 经济及其他重要问题,广泛听取联共(布)中央同志 “某种暂不明朗”的行动。⑧后来斯大林是否掌握了 的建议和指导:另外,如果您同意的话,我们计划在 进一步的情报,不得而知,但在此时担心苏联接待毛 苏联实地考察有关军事、经济、政府及政党的问 泽东会刺激美国,则是很可能的。 题。”毛泽东还提出,希望能“到东欧和东南欧国家 7月4日,毛泽东通知斯大林,两个月来他的健 走一走,考察那里人民阵线的工作和其他工作”。 康状况已经好转,故决定最近几日动身前往苏联,同 此行大约1一3个月。毛最后说,如果这一计划不被 行的有20人。毛泽东希望苏联派两架飞机到石家 接受,他将只身前往。“如果说1947年毛泽东还没 庄或大连附近来接他,然后经哈尔滨去莫斯科。7 有做好出访苏联的准备,那么这一次他可是急切地 月14日斯大林让捷列宾转告毛泽东:由于粮食收购 要见到斯大林了。 工作己经开始,苏联领导人自8月起分赴各地,要在 4月29日斯大林亲自复电毛泽东,“您4月26 那里一直工作到11月。为了有可能和所有的领导 日的来信己收到,同意您来苏联的计划。您想带谁 同志会面,联共(布)中央委员会请毛泽东把来莫斯 1947年12月17日捷列宾致库兹涅佐夫电, ,.39,Ⅲ.1A31.%26AMM-炉Ab1AMAE化T3XX%A%V,t‘± 14378 ④1948年3月30日库兹涅佐夫给斯大林的报告, ,u.45Ⅲ.1,·330片18-28AM%-A五1A元AE113XX3%5A% V,t°‘±1k398-4B. 四1948年4月卫日捷列宾致莫斯科电. ,Ⅲ39山.1131片27。MA-A2A增1AAAE化13XX3%A%V,°‘±1,b 412-413。 #1948年4月26日毛泽东致斯大林电,APRE f39,pld3L,P4S一460 dd A me W estad(cd),Brothers n A ms The R ise and Fallof he Sno-Soviet A lliance(194S一1963,Stan6 d Stani6 d Universit的y Press1998Pp299300.俄国文献在注释中提到了这个文件(MkA- A五1AAE化13XXMA%V,‘±2h52一522),但所说电报日期是4月16日。根据电报内容判断,俄国文献所标日期有误。 %1948年4月29日斯大林致毛泽东电, ,u.39Ⅲ.1a31%32AMA-Pi边1AA元AE1T3XX3%狮A%V‘±L,b 417。 若1948年5月10日斯大林致毛泽东电,5月10日毛泽东致斯大林电,,亚39Ⅲ.1,131发3334A%A-A秘°1AAE化T XX5A%V°‘1b419421。 ⑧“关于九国共产党会议之后中国的局势”(1948年1月23日), ,u.17,Ⅲ.128A1173%一37沈志华,李丹慧收集和整 理:《中苏关系:俄国档案原文复印件汇编》第19卷,存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史研究中心,未刊,第40一77页。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任弼时、彭德怀、叶剑英、王明等。至于动身的日期, 毛泽东认为, 解放军占领平绥路后就可以出发了, 现 在要击溃蒋介石, 不能让他有喘息的机会。捷列宾 还报告说, 毛在谈话时显得 / 十分活跃, 非常满 意 0。¹ 1948年 3月 15 日毛泽东向斯大林报告说, 中 共将在东北开展大规模战役, 以攻占沈阳和长春, 在 华北则已经形成了以石家庄为中心的新解放区。在 军事上, 中共军队已发展到 249万人, 并计划平均每 个月歼灭国民党正规军 8个旅, 或一年 100个旅, 这 样, /在 5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里 (从 1946年 7月算 起 ), 全歼国民党军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0。º 在如 此乐观的情绪下, 毛泽东决定提前动身。 4 月 22 日, 周恩来和任弼时通知捷列宾, 毛泽东准备 5月初 前往莫斯科, 随行的只有江青、他的女儿和翻译师 哲。捷列宾要求莫斯科迅速给予答复。» 未等斯大 林回电, 4月 26日, 毛泽东又亲自致电斯大林, 详细 说明了他的安排, 即 5月初从河北阜平出发, 7月初 或中旬到达哈尔滨, 然后从哈尔滨到莫斯科。毛泽 东还打算带任弼时、陈云及两名秘书、几个密码译员 和无线电报务员同往。毛说: / 我想就政治、军事、 经济及其他重要问题, 广泛听取联共 (布 )中央同志 的建议和指导; 另外, 如果您同意的话, 我们计划在 苏联实地考察有关军事、经济、政府及政党的问 题。0毛泽东还提出, 希望能 / 到东欧和东南欧国家 走一走, 考察那里人民阵线的工作和其他工作 0。 此行大约 1) 3个月。毛最后说, 如果这一计划不被 接受, 他将只身前往。¼ 如果说 1947 年毛泽东还没 有做好出访苏联的准备, 那么这一次他可是急切地 要见到斯大林了。 4月 29日斯大林亲自复电毛泽东, /您 4月 26 日的来信已收到, 同意您来苏联的计划。您想带谁 来, 您认为需要带几个人来都可以 0。½ 但没过几 天, 5月 10日斯大林又发电报给毛泽东, 以战局发 展和安全为由, 建议推迟动身日期。不过, 斯大林客 气地说: / 如果您决定不延迟动身日期, 请您通知我 们, 在您的旅途中我们是否能协助一下。我们把我 们的飞机派给您, 这样做, 您认为是否合适。如果同 意, 请告诉我们, 何时把飞机派到何处。0同日, 毛泽 东复电接受了延期访问的建议, 但他提出的理由是: 自己近来身体不好, 不宜乘坐飞机。¾ 斯大林的犹 豫, 很可能与莫斯科得到的有关美国在华动向的分 析有关。在苏共中央联络部 1948年 1月 23日准备 的有关中国局势的报告中, 特别分析了魏德迈使团 来华后美国对蒋介石进行军事援助的情况, 以及美 蒋/ 援华协定 0和 / 海军协定 0的内容。报告认为, /考虑到蒋介石政权将要垮台这个事实, 并确信他 已经没有能力完成美国统帅部的军事计划, 美国不 仅把一切事情的实际管理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尤 其是给国民党军队提供军事装备的事务, 而且还准 备了自己的侵略中国的武装力量。0报告的结论是: 美国 /正在中国准备武装侵略行动0, 英国也在策划 /某种暂不明朗 0的行动。¿ 后来斯大林是否掌握了 进一步的情报, 不得而知, 但在此时担心苏联接待毛 泽东会刺激美国, 则是很可能的。 7月 4日, 毛泽东通知斯大林, 两个月来他的健 康状况已经好转, 故决定最近几日动身前往苏联, 同 行的有 20人。毛泽东希望苏联派两架飞机到石家 庄或大连附近来接他, 然后经哈尔滨去莫斯科。 7 月 14日斯大林让捷列宾转告毛泽东: 由于粮食收购 工作已经开始, 苏联领导人自 8月起分赴各地, 要在 那里一直工作到 11月。为了有可能和所有的领导 同志会面, 联共 (布 )中央委员会请毛泽东把来莫斯 7 沈志华: 求之不易的会面: 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试探与沟通 ¹ º » ¼ ½ ¾ ¿ 1947年 12月 17日捷列宾致库兹涅佐夫电, , Æ. 39, À . 1, µ. 31, ½. 26, ÅÃüÀ - ¼º ı»Ã¼º¶ ÀÄ¿ÀÊ ¶¿ º¶ ³ XX ³¶¼¶, À¾ V, ¿ º´± 1, Ã. 378。 1948年 3月 30日库兹涅佐夫给斯大林的报告, , Æ. 45, À . 1, . 330, ½. 18) 28, ÅÃüÀ - ¼º ı» üº¶ ÀÄ¿ÀÊ ¶¿º¶ ³ XX ³¶¼¶, À¾ V, ¿º´±1, Ã. 398) 403。 1948年 4月 22日捷列宾致莫斯科电, , Æ. 39, À . 1, µ. 31, ½. 27。 ÅÃüÀ - ¼ºÄ±»Ã¼º ¶ ÀÄ¿ ÀÊ ¶¿ º¶ ³ XX ³¶¼¶, À¾ V, ¿º ´±1, Ã. 412) 413。 1948年 4月 26日毛泽东致斯大林电, APRF, .f 39, op. 1, d. 31, pp. 45) 46, OddA rneW estad( ed. ), B roth ers inA rm s: The R ise and Fall of the S ino- Soviet A lliance( 1945) 1963 ), Stan ford: S tan ford Un iversity Press, 1998, pp. 299) 300。俄国文献在注释中提到了这个文件 ( ÅÃüÀ - ¼ºÄ±» üº¶ ÀÄ¿ ÀÊ ¶¿ º¶ ³ XX ³¶¼¶, À¾ V, ¿º´±2, Ã. 521) 522), 但所说电报日期是 4月 16日。根据电报内容判断, 俄国文献所标日期有误。 1948年 4月 29日斯大林致毛泽东电, , Æ. 39, À . 1, µ. 31, ½. 32, ÅÃüÀ - ¼ºÄ±» üº¶ ÀÄ¿ÀÊ ¶¿º¶ ³ XX ³¶¼¶, À¾ V, ¿º´±1, Ã. 417。 1948年 5月 10日斯大林致毛泽东电, 5月 10日毛泽东致斯大林电, , Æ. 39, À . 1, µ. 31, ½. 33、34, ÅÃüÀ) ¼ºÄ±»Ã¼º¶ ÀÄ¿ ÀÊ ¶¿ º¶ ³ XX ³¶¼¶, À¾ V, ¿º ´±1, Ã. 419、421。 / 关于九国共产党会议之后中国的局势0 ( 1948年 1月 23日 ), , Æ. 17, À . 128, µ. 1173, ½. 1) 37, 沈志华、李丹慧收集和整 理: 5中苏关系: 俄国档案原文复印件汇编6第 19卷, 存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史研究中心, 未刊, 第 40) 77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科的行程改到11月底。'同日,毛泽东让捷列宾转 6月中旬,苏联还推迟了中国解放区一批工人和工 交了回电,同意把访苏日期推迟到10月底11月初。 会干部到苏联学习的日期。 这次毛泽东没有完全听从斯大林的安排,表明他己 几个星期后,7月28日,迫不急待的毛泽东再 经很不高兴了。据捷列宾7月17日的报告,毛泽东 次对苏共中央联络员说,“在1947年,他本来并不急 对于再次推迟行程感到意外,并对斯大林提出的理 于去莫斯科,但现在1948年形势变了,他想快点到 由颇不以为然。为这次出行,毛泽东已经做好一切 莫斯科去”。还说,他在莫斯科有许多事情要谈,还 准备,不仅整理了大量的资料和地图,甚至连手提箱 要寻求苏联的建议和帮助。毛泽东列举了有关政 都收拾好了,还特意买了皮鞋,缝制了厚呢大衣。回 治、经济、军事、外交几个方面的问题,最后强调说, 电发出后毛又对捷列宾说,他深信必须现在出访。① 在所有这些问题上“必须谈妥,以便使我们的政策 斯大林决意把毛泽东的行程推迟4个月,当然 方针与苏联保持完全一致”。⑧但斯大林迟迟没有 不是为了收麦子。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斯大林 答复。9月28日,毛泽东在给莫斯科的电报中又一 改变主意恐怕还是与美国有关。一方面,1948年6 次表示:有许多问题需要亲自向联共(布)中央和斯 月封锁柏林而导致的危机正处在关键时刻,莫斯科 大林汇报,并真心地希望给予指示。田10月17日斯 的注意力自然被吸引到欧洲。四另一方面,斯大林 大林答复,同意毛泽东前来。不过,会面的时间还是 也在密切观察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4月2日,苏 安排在11月底。©这无疑伤害了毛泽东的自尊心, 联新任驻华大使·.罗申提交了对中国国内局势 或许是为了找回面子,毛泽东提出,现在陆路和水路 的报告,其中谈到,在中共武装力量的打击下,“国 民党政权已经不稳固,但是没还有达到灭顶之灾的 都不行了,莫斯科必须派飞机来,而且最合适的时间 地步”。蒋介石担心中共军队进一步向内地渗透, 是11月中旬。捷列宾还报告说,“在最近的半个月 己准备撤离首都,并与美国人一起在华南建立根据 里,每逢遇见,在方便的场合,毛泽东就再三强调,他 地。值得注意的是,面临危机,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 必须出发,他己准备好出发,他将准时到达”。斯大 施来挽救和加强蒋介石政权,其基本目的是挫败和 林不好再推托,只得同意11月中旬将派两架飞机来 消灭民主力量,奴役中国,把中国变成反苏的军事基 接毛泽东一行。” 地。“5月10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指示驻华使 然而,11月中旬莫斯科的飞机并没有到来。这 馆,与反政府人士接触必须“依据1945年签订的苏 次毛泽东真有些受不住了,便主动提出了延期。11 中条约和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原则”:密切注意美国 月21日,毛泽东声称因“偶有微恙”和战事紧迫,他 人在华活动,揭露美国援助蒋介石的资料和事实。“ 决定12月再动身去莫斯科。对此.斯大林表示理 1948年7月4日毛泽东致斯大林电,7月14日斯大林致捷列宾电, ,Ⅱ.39山.1.A.31%35-36、37A秘A-A五1 Ⅲo皿05XX3%A%V°‘土1645-447 ④948年7月14日捷列宾致斯大林电,7月17日捷列宾致库兹涅佐夫电, ,u.39▣.1131片383940。AAA-A五 Ⅲo四P5XX3%A%V,,。°‘士1,447-448448449。时隔多年,毛泽东对此依然耿耿于怀。据毛的警卫员叶子龙回忆,1948年春毛 曾兴奋地说:太阳出来了,我要与斯大林同志谈谈东方日出的问题。结果,毛泽东未能成行。在1949年12月赴莫斯科途中,毛在专列上又对 叶子龙谈到太阳:这个太阳在延安没看到,在西柏坡也没看到呢!叶子龙:《叶子龙回忆录》,温卫东整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 172-173页。 四关于柏林危机的研究参见°A”··⅓°元”A148-1949田,AfA%1Af1AAAC金G3A/1A8 Ko山以a「Kh山Kr,1995№3c16一29 41948年4月2日罗申致马立克电 ,Ⅲ.018山.10·24A21片910《中苏关系:俄国档案原文复印件汇编》第6卷,第 1245-1250页。 片948年5月10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给苏联驻华使馆的指示, ,u.3Ⅲ.65A1片362AMA-A五AR AB化T3XX 3,A%V,‘±1k419-421。 芳1948年6月17日维辛斯基致库兹涅佐夫函, +u.0100Ⅲ.41.27748片9AAA-A-toAV AA AE13XX3% A¥V元01b437。 ⑧1948年7月28日捷列宾致库兹涅佐夫电, ,μ.39Ⅲ.1A31片41,AM-A五w1A就AE1T3XX%A%V,°‘1 4451-452。 出1948年9月28日毛泽东致莫斯科电. ,μ.39▣.1a31片42AiA-A力秘1 AALAE3XX3A%V‘±L,b 463. 巴1948年10月17日斯大林致捷列宾电, ,u39Ⅲ.1L31片43。AAA-A边A1AA就AE化T3XX,A%V,t‘±1b 468 01948年10月17日捷列宾致库兹涅佐夫电,10月21日库兹涅佐夫致捷列宾电, ,u39.▣.1131发44-45、46AAA- A五1AAE13XXMA%V,元±1h468-469472。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科的行程改到 11月底。¹ 同日, 毛泽东让捷列宾转 交了回电, 同意把访苏日期推迟到 10月底 11月初。 这次毛泽东没有完全听从斯大林的安排, 表明他已 经很不高兴了。据捷列宾 7月 17日的报告, 毛泽东 对于再次推迟行程感到意外, 并对斯大林提出的理 由颇不以为然。为这次出行, 毛泽东已经做好一切 准备, 不仅整理了大量的资料和地图, 甚至连手提箱 都收拾好了, 还特意买了皮鞋, 缝制了厚呢大衣。回 电发出后毛又对捷列宾说, 他深信必须现在出访。º 斯大林决意把毛泽东的行程推迟 4个月, 当然 不是为了收麦子。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 斯大林 改变主意恐怕还是与美国有关。一方面, 1948年 6 月封锁柏林而导致的危机正处在关键时刻, 莫斯科 的注意力自然被吸引到欧洲。» 另一方面, 斯大林 也在密切观察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 4 月 2日, 苏 联新任驻华大使 . . 罗申提交了对中国国内局势 的报告, 其中谈到, 在中共武装力量的打击下, /国 民党政权已经不稳固, 但是没还有达到灭顶之灾的 地步0。蒋介石担心中共军队进一步向内地渗透, 已准备撤离首都, 并与美国人一起在华南建立根据 地。值得注意的是, 面临危机, 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来挽救和加强蒋介石政权, 其基本目的是挫败和 消灭民主力量, 奴役中国, 把中国变成反苏的军事基 地。¼ 5月 10日联共 (布 ) 中央政治局指示驻华使 馆, 与反政府人士接触必须 / 依据 1945年签订的苏 中条约和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原则 0; 密切注意美国 人在华活动, 揭露美国援助蒋介石的资料和事实。½ 6月中旬, 苏联还推迟了中国解放区一批工人和工 会干部到苏联学习的日期。¾ 几个星期后, 7 月 28日, 迫不急待的毛泽东再 次对苏共中央联络员说, /在 1947年, 他本来并不急 于去莫斯科, 但现在 1948年形势变了, 他想快点到 莫斯科去 0。还说, 他在莫斯科有许多事情要谈, 还 要寻求苏联的建议和帮助。毛泽东列举了有关政 治、经济、军事、外交几个方面的问题, 最后强调说, 在所有这些问题上 / 必须谈妥, 以便使我们的政策 方针与苏联保持完全一致 0。¿ 但斯大林迟迟没有 答复。9月 28日, 毛泽东在给莫斯科的电报中又一 次表示: 有许多问题需要亲自向联共 (布 )中央和斯 大林汇报, 并真心地希望给予指示。À 10月 17日斯 大林答复, 同意毛泽东前来。不过, 会面的时间还是 安排在 11月底。Á 这无疑伤害了毛泽东的自尊心, 或许是为了找回面子, 毛泽东提出, 现在陆路和水路 都不行了, 莫斯科必须派飞机来, 而且最合适的时间 是 11月中旬。捷列宾还报告说, / 在最近的半个月 里, 每逢遇见, 在方便的场合, 毛泽东就再三强调, 他 必须出发, 他已准备好出发, 他将准时到达 0。斯大 林不好再推托, 只得同意 11月中旬将派两架飞机来 接毛泽东一行。lu 然而, 11月中旬莫斯科的飞机并没有到来。这 次毛泽东真有些受不住了, 便主动提出了延期。 11 月 21日, 毛泽东声称因 /偶有微恙 0和战事紧迫, 他 决定 12月再动身去莫斯科。对此, 斯大林表示理 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年第 1期 ¹ º » ¼ ½ ¾ ¿ À Á lu 1948年 7月 4日毛泽东致斯大林电, 7月 14日斯大林致捷列宾电, , Æ. 39, À . 1, µ. 31, ½. 35) 36、37。 ÅÃüÀ - ¼º ı» üº¶ À ¿À ¶¿º¶ XX ³¶¼¶, À¾ V, ¿º ´±1, Ã. 445) 447。 1948年 7月 14日捷列宾致斯大林电, 7月 17日捷列宾致库兹涅佐夫电, , Æ. 39, À . 1, µ. 31, ½. 38、39) 40。 ÅÃüÀ - ¼º ı» üº¶ À ¿À ¶¿º¶ XX ³¶¼¶, À¾ V, ¿º ´±1, Ã. 447) 448、448) 449。时隔多年, 毛泽东对此依然耿耿于怀。据毛的警卫员叶子龙回忆, 1948年春毛 曾兴奋地说: 太阳出来了, 我要与斯大林同志谈谈东方日出的问题。结果, 毛泽东未能成行。在 1949年 12月赴莫斯科途中, 毛在专列上又对 叶子龙谈到太阳: 这个太阳在延安没看到, 在西柏坡也没看到呢! 叶子龙: 5叶子龙回忆录6, 温卫东整理,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0年, 第 172) 173页。 关于柏林危机的研究参见 ±Âº¿Ã¼º » . . ¶Â½º¿ ¿Ã¼º» ¼Âº¹º à 1948) 1949´´. , À³Í ¶ µÀ¼Å¾ ¶¿ÄÍ º¹ ÂÀÃú »Ã¼ºÇ ±Â Ǻ³À³ / / À³±Ñ º¿À ¶» ±Ñ ºÃÀ ºÑ, 1995, l 3, c. 16) 29。 1948年 4月 2日罗申致马立克电, , Æ. 018, À . 10, . 24, µ. 21, ½. 9) 10, 5中苏关系: 俄国档案原文复印件汇编6第 6卷, 第 1245) 1250页。 1948年 5月 10日联共 (布)中央政治局给苏联驻华使馆的指示, , Æ. 3, À . 65, µ. 1, ½. 362, ÅÃüÀ - ¼ºÄ±»Ã¼º ¶ ÀÄ¿ ÀÊ ¶¿ º¶ ³ XX ³¶¼¶, À¾ V, ¿ º´±1, Ã. 419) 421。 1948年 6月 17日维辛斯基致库兹涅佐夫函, , Æ. 0100, À . 41, . 277, µ. 48, ½. 9, ÅÃüÀ - ¼ºÄ±»Ã¼º¶ ÀÄ¿ ÀÊ ¶¿ º¶ ³ XX ³¶¼¶, À¾ V, ¿ º´±1, Ã. 437。 1948年 7月 28日捷列宾致库兹涅佐夫电, , Æ. 39, À . 1, µ. 31, ½. 41, ÅÃüÀ - ¼ºÄ±»Ã¼º ¶ ÀÄ¿ÀÊ ¶¿º¶ ³ XX ³¶¼¶, À¾ V, ¿º ´±1, Ã. 451) 452。 1948年 9月 28日毛泽东致莫斯科电, , Æ. 39, À . 1, µ. 31, ½. 42, ÅÃüÀ - ¼ºÄ±» üº¶ ÀÄ¿ÀÊ ¶¿º¶ ³ XX ³¶¼¶, À¾ V, ¿º´±1, Ã. 463。 1948年 10月 17日斯大林致捷列宾电, , Æ. 39, À . 1, µ. 31, ½. 43。 ÅÃüÀ - ¼ºÄ±»Ã¼º ¶ ÀÄ¿ÀÊ ¶¿º¶ ³ XX ³¶¼¶, À¾ V, ¿ º´±1, Ã. 468。 1948年 10月 17日捷列宾致库兹涅佐夫电, 10月 21日库兹涅佐夫致捷列宾电, , Æ. 39, À . 1, µ. 31, ½. 44) 45、46, ÅÃüÀ - ¼ºÄ±» üº¶ ÀÄ¿ ÀÊ ¶¿ º¶ ³ XX ³¶¼¶, À¾ V, ¿º´±1, Ã. 468) 469、472

沈志华:求之不易的会面: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试探与沟通 解,并说随时准备派飞机去接他。’到12月底。毛 便争取时间,卷土重来。毛泽东的既定方针是 泽东又通知莫斯科说。平津战役和准海战役正在进 “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准备召开政治协商会 行,而且中共中央最近准备召开一次会议,待会议结 议,成立中央政府”。”至于和谈,中共的主张是, 束他再去莫斯科。随后,毛泽东向斯大林通报了淮 和平谈判一定要进行,但不是同国民党政府谈判, 海战役和平津战役顺利进展的情况,且不无得意地 而只是分别同有实力的地方政府和部队代表谈判, 说,“目前形势的发展比9月初我们在中央会议上 同他们或者是谈判停战,或者是谈判起义的条件, 预计的要快得多”,到1949年底就可以基本上推翻 例如在北平同傅作义的谈判。通过在中共中央的联 国民党的政权。④斯大林在1949年1月6日的复 络员,斯大林对中共的立场是非常清楚的。”然 电中回避了访苏的问题。或许是感觉到斯大林的不 而,莫斯科还是明确表示了希望出面调停国共内战 快,毛泽东立即向捷列宾解释说,中央会议还要开 的想法。 3一4天,之后准备1月20日去莫斯科,并于2月底 俄国著名的汉学家齐赫文斯基在1994年公布 回国。两天后毛泽东直接致电斯大林说,中共中央 了有关斯大林与毛泽东就苏联调停国共和谈的档案 政治局会议己经结束,要求苏联10天后派两架四引 文献,并由此提出,以往认为斯大林有意调停国共 擎飞机直接来石家庄接他,而且希望最好在清晨到 和谈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后来,俄国学者普遍 达,因为这样安全一些。侧1月10日,毛泽东又向莫 认为,斯大林在1949年初根本就没有企图阻止中 斯科发出一封电报,一方面报告说,解放军主力部队 国革命的深入发展,也没有要促使国共和谈的意 春季休整,夏季南下,“最迟7月底或8月初,150万 图。但这些老一辈俄国学者为苏共立场辩护的初衷 解放军正规军将横渡长江”:一方面再次表达了急 可以理解,不过,这里并非在讨论是非问题。其 于前往苏联的愿望:“我们期待您派飞机来接我们 实,斯大林从苏共的立场出发考虑中国问题,主张 去莫斯科。现在我们急需前往您处”,向联共(布) 谨慎从事,尽量避免引起美国干涉,也不是没有道 中央汇报工作,“并听取您对中国革命一系列重要 理,但这里的根本问题是首先要把史实搞清楚。 问题的指示”。“ 斯大林要参与调停国共内战的想法早已有之。 就在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事,再次妨碍了毛泽东 对苏联的安全和经济利益来说,只要中共能够在整 的莫斯科之行。 个东北取得政权,就己经满足莫斯科的要求了,若 再对华北和西北有所控制,当然更好。正是在这个 三、斯大林有意调停国共和谈 范围内,苏联对中共的援助是比较及时和慷慨的, 与毛的激烈反应 因为这毕竞与苏联的利益有着直接关系。©如果中 共的势力范围继续扩大,则很可能招致美国的干 1949年1月8日,蒋介石面对中国人民解放 预。那样,莫斯科就会处于一种两难境地:或者眼 军百万大军陈兵长江的危急局势,要求美国、英 看着中共在美蒋的合力打击下败退,而使苏联失去 国、法国和苏联出面调停国共关系,实现和谈,以 东方的安全屏障,或者全力援助中共,而不惜与美 1 1948年11月21毛泽东致斯大林电,11月22日斯大林致毛泽东电, ,μ39Ⅲ.1A31%47、48AA-Ab秘TA成AE化T 3XX3%5A%V,°‘1,482、482-483. ④1948年12月20日毛泽东致斯大林电, ,Ⅱ.39Ⅲ.↓I31发4952AA%-公A少1AA雄13XX3%MA%V,元‘± 14495497。 四1949年1月6日斯大林致毛泽东电,1月10日捷列宾致库兹涅佐夫电,1月9日毛泽东致斯大林电,,·.39Ⅲ.1,A36片53 54-58、59.Ai%A-AAAAi.AE1T3XX3wA%V,t°‘±26711一1410-11。 ×毛泽东致斯大林电,1949年1月10日, ,u.39m.1131发60-62AA-A五Aw1AAE13XX%A%V元‘± 2h14-15. %1949年1月6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记录,转引自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一1949)》.第908页。 %《在历史巨人身边》第370页:1949年1月10日捷列宾致库兹涅佐夫电, ,u.39Ⅲ.1A3L,发54-58AA一 8A五A1AAE化T3XX3MA%V,'±2411-14 ⑧见C"融w. i队A壮. A°元士i出IA%3N2h11949e11A3去eAwE式°AAA0N1994%4-5 k132一140。以下有关斯大林与毛泽东讨论和谈问题的电报均引于此,不再注明。这些电报的中译文参见《斯大林研究》1995年第4期. 第275一286页。 他如见业°无··'里%M就AE化N··A出i士°出i土%土多°ATE甘/AP8°AE击N1998 %1b87-88AM-8i1AAE化T3XX3MA%V元'±2b530-532。 ©有关情况参见沈志华:附中苏同盟经济背景的历史考察(1948-1949)》《党的文献》2001年第2期第53一64页。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utp://www.enki

解, 并说随时准备派飞机去接他。¹ 到 12月底, 毛 泽东又通知莫斯科说, 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正在进 行, 而且中共中央最近准备召开一次会议, 待会议结 束他再去莫斯科。随后, 毛泽东向斯大林通报了淮 海战役和平津战役顺利进展的情况, 且不无得意地 说, /目前形势的发展比 9 月初我们在中央会议上 预计的要快得多 0, 到 1949 年底就可以基本上推翻 国民党的政权。º 斯大林在 1949年 1月 6日的复 电中回避了访苏的问题。或许是感觉到斯大林的不 快, 毛泽东立即向捷列宾解释说, 中央会议还要开 3) 4天, 之后准备 1月 20日去莫斯科, 并于 2 月底 回国。两天后毛泽东直接致电斯大林说, 中共中央 政治局会议已经结束, 要求苏联 10天后派两架四引 擎飞机直接来石家庄接他, 而且希望最好在清晨到 达, 因为这样安全一些。» 1月 10日, 毛泽东又向莫 斯科发出一封电报, 一方面报告说, 解放军主力部队 春季休整, 夏季南下, /最迟 7月底或 8月初, 150万 解放军正规军将横渡长江 0; 一方面再次表达了急 于前往苏联的愿望: / 我们期待您派飞机来接我们 去莫斯科。现在我们急需前往您处 0, 向联共 (布 ) 中央汇报工作, / 并听取您对中国革命一系列重要 问题的指示 0。¼ 就在这时, 又发生了一件事, 再次妨碍了毛泽东 的莫斯科之行。 三、斯大林有意调停国共和谈 与毛的激烈反应 1949年 1月 8日, 蒋介石面对中国人民解放 军百万大军陈兵长江的危急局势, 要求美国、英 国、法国和苏联出面调停国共关系, 实现和谈, 以 便争取时间, 卷土重来。毛泽东的既定方针是 /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 0, /准备召开政治协商会 议, 成立中央政府 0。½ 至于和谈, 中共的主张是, 和平谈判一定要进行, 但不是同国民党政府谈判, 而只是分别同有实力的地方政府和部队代表谈判, 同他们或者是谈判停战, 或者是谈判起义的条件, 例如在北平同傅作义的谈判。通过在中共中央的联 络员, 斯大林对中共的立场是非常清楚的。¾ 然 而, 莫斯科还是明确表示了希望出面调停国共内战 的想法。 俄国著名的汉学家齐赫文斯基在 1994年公布 了有关斯大林与毛泽东就苏联调停国共和谈的档案 文献, 并由此提出, 以往认为斯大林有意调停国共 和谈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后来, 俄国学者普遍 认为, 斯大林在 1949年初根本就没有企图阻止中 国革命的深入发展, 也没有要促使国共和谈的意 图。À 这些老一辈俄国学者为苏共立场辩护的初衷 可以理解, 不过, 这里并非在讨论是非问题。其 实, 斯大林从苏共的立场出发考虑中国问题, 主张 谨慎从事, 尽量避免引起美国干涉, 也不是没有道 理, 但这里的根本问题是首先要把史实搞清楚。 斯大林要参与调停国共内战的想法早已有之。 对苏联的安全和经济利益来说, 只要中共能够在整 个东北取得政权, 就已经满足莫斯科的要求了, 若 再对华北和西北有所控制, 当然更好。正是在这个 范围内, 苏联对中共的援助是比较及时和慷慨的, 因为这毕竟与苏联的利益有着直接关系。Á 如果中 共的势力范围继续扩大, 则很可能招致美国的干 预。那样, 莫斯科就会处于一种两难境地: 或者眼 看着中共在美蒋的合力打击下败退, 而使苏联失去 东方的安全屏障, 或者全力援助中共, 而不惜与美 9 沈志华: 求之不易的会面: 中苏两党领导人之间的试探与沟通 ¹ º » ¼ ½ ¾ ¿ À Á 1948年 11月 21毛泽东致斯大林电, 11月 22日斯大林致毛泽东电, , Æ. 39, À . 1, µ. 31, ½. 47、48, ÅÃüÀ - ¼ºÄ±»Ã¼º¶ ÀÄ¿ ÀÊ ¶¿ º¶ ³ XX ³¶¼¶, À¾ V, ¿º ´±1, Ã. 482、482) 483。 1948年 12月 20日毛泽东致斯大林电, , Æ. 39, À . 1, µ. 31, ½. 49) 52, ÅÃüÀ - ¼ºÄ±»Ã¼º¶ ÀÄ¿ÀÊ ¶¿º ¶ ³ XX ³¶¼¶, À¾ V, ¿ º´± 1, Ã. 495) 497。 1949年 1月 6日斯大林致毛泽东电, 1月 10日捷列宾致库兹涅佐夫电, 1月 9日毛泽东致斯大林电, , Æ. 39, À . 1, µ. 36, ½. 53、 54) 58、59, ÅÃüÀ - ¼ºÄ±»Ã¼º¶ ÀÄ¿ÀÊ ¶¿º¶ ³ XX ³¶¼¶, À¾ V, ¿º ´±2, Ã. 7、11) 14、10) 11。 毛泽东致斯大林电, 1949年 1月 10日, , Æ. 39, À . 1, µ. 31, ½. 60) 62, ÅÃüÀ - ¼ºÄ±»Ã¼º¶ ÀÄ¿ÀÊ ¶¿º ¶ ³ XX ³¶¼¶, À¾ V, ¿ º´± 2, Ã. 14) 15。 1949年 1月 6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记录, 转引自金冲及主编: 5毛泽东传 ( 1893) 1949) 6, 第 908页。 5在历史巨人身边6, 第 370页; 1949年 1月 10日捷列宾致库兹涅佐夫电, , Æ1 39, À . 1, µ. 31, ½. 54) 58。 ÅÃüÀ) ¼ºÄ±» üº¶ ÀÄ¿ ÀÊ ¶¿ º¶ ³ XX ³¶¼¶, À¾ V, ¿º´±2, Ã. 11- 14。 见 ºÇ³º ¿Ã¼º» . . ¶Â ¶ÁºÃ¼± . . ı½º¿±Ã ±À ¹ÏµÅ¿À¾ ³ Ñ¿³±Â¶ 1949´. / / À³±Ñ º ¿ À³¶»Ê ±Ñ ºÃÄÀºÑ, 1994, l 4) 5, Ã. 132) 140。以下有关斯大林与毛泽东讨论和谈问题的电报均引于此, 不再注明。这些电报的中译文参见 5斯大林研究 6 1995年第 4期, 第 275) 286页。 如见 ±Ç¾±¿º¿ . . ¹±º¾ ÀÀÄ¿ÀÊ ¶¿ ºÑ . . ı½º¿±º ±À ¹ÏµÅ¿±´½±¹±¾ º Àɶ³ºµÈ±/ / À³±Ñ º ¿À³¶»Ê ±Ñ º ÃÄÀº Ñ, 1998, l 1, Ã. 87) 88; ÅÃüÀ - ¼ºÄ±»Ã¼º ¶ ÀÄ¿ÀÊ ¶¿º ¶ ³ XX ³¶¼¶, À¾ V, ¿ º´±2, Ã. 530) 532。 有关情况参见沈志华: 5对中苏同盟经济背景的历史考察 ( 1948) 1949 )6, 5党的文献6 2001年第 2期, 第 53) 64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国在远东大陆发生直接冲突。所以,最好的选择当 现停战,并恢复和谈。据未证实的消息,苏联大使 然是促使国共停止内战,以保住既得利益而不冒任 到时将在国民党控制华南、共产党控制华北以及美 何风险。 国承认俄国在满洲的权利的条件下出面调停。”侧 罗申自1948年2月回到中国并升任大使后, 俄国档案显示,苏联大使在1948年12月与其 不断为改善中苏关系和调停内战与国民党高级官员 他国家驻华使节接触时,不断询问美国继续援蒋的 接触。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致国务卿的电报说, 可能性和具体内容。“看来,莫斯科对此是有所担 罗申在1月作为武官回国述职之前,就提出了苏联 心的。与此同时,苏联驻华使馆三秘马卢欣12月 在中国进行调停的问题。国民党情报人员截获的一 27日提交的备忘录认为,“从杜鲁门总统的整个对 份莫斯科给南京苏联大使馆的电报说,要“努力 华政策看,停止给蒋介石政权提供援助不是意外之 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做出某种安排”,并表示苏 事”。为此,美国正在策划组建以李宗仁为首的联 联有可能出面进行调停。因此,罗申在向张治中辞 合政府,并“迫使共产党人在相互让步的原则下 行时表示苏联愿意安排与共产党的和平谈判。不 接受和平建议”,如果中共拒绝和谈并加入联合政 久,罗申返回中国,并升任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认 府,就将帮了反动派的忙。此外,种种迹象表明, 为:这“可能意味着苏联准备进行调停”,因为 “美国人决心直接同共产党接触”。%在如此情况 “这种调解是与苏联的基本目标相一致的”。“我们 下,斯大林考虑把控制中国局势和中共政策走向的 觉得,这也许是可取的办法,如果中国政府确信它 主动权抓在莫斯科手中,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在满洲的军事地位已没有指望的话”。美国大使还 蒋介石关于和谈的呼吁和斯大林对此做出的反 倾向于认为,“从中国政府的立场看,苏联的调解 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1949年1月8日 在很久以前就是必要的,甚至是值得向往的:从美 国民政府照会苏联,希望“苏联政府对加快进行 国的立场看,任何苏联介入中国形势的打算都是有 和谈提出建议”,“如果苏联政府能从中调停,中 目的的,这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我们可以预见, 国政府可以立即和中国共产党开始和谈”。”同时 苏联调解可能造成的形势也许对我们有利”。· 接到照会的美、英、法三国尚未表明态度,斯大林 1948年6月,罗申向国民党国防部官员提议 却抢先采取了行动。1月10日斯大林致电毛泽东, 举行防止中苏之间出现“冷战”的会谈。他建议 字里行间透露出莫斯科有意单独出面进行调停。斯 共同努力以寻求中苏在有关对日和约中的共同立 大林首先指出:国民党“建议的用心乃是要宣告 场:他承诺将不干涉中国的内部事务,增加对国民 南京政府赞成停战,主张实现和平,而中国共产党 党的商业贷款,设立能使双方受惠的共同开发经济 若是断然拒绝与南京政府进行和平谈判,那就是主 的项目。罗申说,只要中国人采纳他的建议,中苏 张将战争继续打下去”。有鉴于此,斯大林准备的 关系中的尖锐问题将很容易得到解决,否则,苏联 答复是:“苏联政府过去赞成现在仍然赞成在中 可能被迫沿中苏边界建立“缓冲区”,以保卫苏联 国结束战争,实现和平,但在同意担当调停人之 国家的安全利益。©11月10日,据司徒雷登报告, 前,苏联政府希望了解另一方,即中国共产党方面 张治中受蒋介石委托与苏联大使谈判和解方案,结 是否同意接受苏联的调停。”接着,斯大林又为毛 果不尽如人意,但还在继续。监察院副院长刘峙也 泽东准备一个对国民党征询意见时的答复:“中国 在同苏联使馆接触,讨论和谈问题。12月1日司 共产党一贯主张中国和平,首先挑起中国内战的不 徒雷登致电国务卿称:“时局的发展非常有可能出 是中国共产党,而是南京政府,所以应当由南京政 1 Stuart to he Secretary of State Febmary 24.26 M arch 8 1948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 nted States FRUS),1948 Vol 7 The Far East Chna W ash ingon D.C:GPO.197.PP.112 117-118.133-136. ④1948年6月国防部第二厅致外交部情报抄件,中华民国外交部档案库,亚西司,1121/002改善中苏邦交,第60-63页。 Stuart to he Secretary of State Noveber 10 Decmmber 1 1948 FRUS 1948 Vol 7.pp 558-560.627 41948年12月9日罗申与英国大使史蒂文森会谈备忘录12月29日罗申与印度武官托卡尔会谈备忘录. ,0.0100▣. 41·276119发82-8480-81:AMM-WAb1 AALAE1化13XX3%5A#V‘±1b48-489494495。 片1948年12月27日马卢欣关于美国在华政策的备忘录, ,u.100皿.42·2964117片7-23《中苏关系:俄 国档案原文复印件汇编》第6卷,第1333一1343页。 %1949年1月8日中国政府照会, ,Ⅱ0100Ⅲ.36a·15014片1-4AA-4A五A1A花AE13XX s%A%V元‘±2c8-10 10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国在远东大陆发生直接冲突。所以, 最好的选择当 然是促使国共停止内战, 以保住既得利益而不冒任 何风险。 罗申自 1948 年 2月回到中国并升任大使后, 不断为改善中苏关系和调停内战与国民党高级官员 接触。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致国务卿的电报说, 罗申在 1月作为武官回国述职之前, 就提出了苏联 在中国进行调停的问题。国民党情报人员截获的一 份莫斯科给南京苏联大使馆的电报说, 要 /努力 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做出某种安排 0, 并表示苏 联有可能出面进行调停。因此, 罗申在向张治中辞 行时表示苏联愿意安排与共产党的和平谈判。不 久, 罗申返回中国, 并升任驻华大使, 司徒雷登认 为: 这 /可能意味着苏联准备进行调停 0, 因为 / 这种调解是与苏联的基本目标相一致的 0。 / 我们 觉得, 这也许是可取的办法, 如果中国政府确信它 在满洲的军事地位已没有指望的话 0。美国大使还 倾向于认为, / 从中国政府的立场看, 苏联的调解 在很久以前就是必要的, 甚至是值得向往的; 从美 国的立场看, 任何苏联介入中国形势的打算都是有 目的的, 这是不言而喻的。当然, 我们可以预见, 苏联调解可能造成的形势也许对我们有利 0。¹ 1948年 6月, 罗申向国民党国防部官员提议 举行防止中苏之间出现 /冷战 0 的会谈。他建议 共同努力以寻求中苏在有关对日和约中的共同立 场; 他承诺将不干涉中国的内部事务, 增加对国民 党的商业贷款, 设立能使双方受惠的共同开发经济 的项目。罗申说, 只要中国人采纳他的建议, 中苏 关系中的尖锐问题将很容易得到解决, 否则, 苏联 可能被迫沿中苏边界建立 / 缓冲区0, 以保卫苏联 国家的安全利益。º 11月 10日, 据司徒雷登报告, 张治中受蒋介石委托与苏联大使谈判和解方案, 结 果不尽如人意, 但还在继续。监察院副院长刘峙也 在同苏联使馆接触, 讨论和谈问题。 12 月 1日司 徒雷登致电国务卿称: /时局的发展非常有可能出 现停战, 并恢复和谈。据未证实的消息, 苏联大使 到时将在国民党控制华南、共产党控制华北以及美 国承认俄国在满洲的权利的条件下出面调停。0 » 俄国档案显示, 苏联大使在 1948年 12月与其 他国家驻华使节接触时, 不断询问美国继续援蒋的 可能性和具体内容。¼ 看来, 莫斯科对此是有所担 心的。与此同时, 苏联驻华使馆三秘马卢欣 12月 27日提交的备忘录认为, / 从杜鲁门总统的整个对 华政策看, 停止给蒋介石政权提供援助不是意外之 事0。为此, 美国正在策划组建以李宗仁为首的联 合政府, 并 / 迫使共产党人在相互让步的原则下 接受和平建议 0, 如果中共拒绝和谈并加入联合政 府, 就将帮了反动派的忙。此外, 种种迹象表明, /美国人决心直接同共产党接触 0。½ 在如此情况 下, 斯大林考虑把控制中国局势和中共政策走向的 主动权抓在莫斯科手中, 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蒋介石关于和谈的呼吁和斯大林对此做出的反 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1949年 1 月 8 日 国民政府照会苏联, 希望 /苏联政府对加快进行 和谈提出建议 0, / 如果苏联政府能从中调停, 中 国政府可以立即和中国共产党开始和谈 0。¾ 同时 接到照会的美、英、法三国尚未表明态度, 斯大林 却抢先采取了行动。1月 10日斯大林致电毛泽东, 字里行间透露出莫斯科有意单独出面进行调停。斯 大林首先指出: 国民党 / 建议的用心乃是要宣告 南京政府赞成停战, 主张实现和平, 而中国共产党 若是断然拒绝与南京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那就是主 张将战争继续打下去 0。有鉴于此, 斯大林准备的 答复是: /苏联政府过去赞成, 现在仍然赞成在中 国结束战争, 实现和平, 但在同意担当调停人之 前, 苏联政府希望了解另一方, 即中国共产党方面 是否同意接受苏联的调停。0 接着, 斯大林又为毛 泽东准备一个对国民党征询意见时的答复: /中国 共产党一贯主张中国和平, 首先挑起中国内战的不 是中国共产党, 而是南京政府, 所以应当由南京政 10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年第 1期 ¹ º » ¼ ½ ¾ Stuart to the Secretary of S tate, Feb ru ary 24、26, M arch 8, 1948,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 n ited S tates ( FRUS ), 1948, V o.l 7, The Far E ast: Ch ina, W ash ington D. C. : GPO, 1973, pp1 112、 117) 118、133) 136. 1948年 6月国防部第二厅致外交部情报抄件, 中华民国外交部档案库, 亚西司, 112. 1 /002, 改善中苏邦交, 第 60) 63页。 Stuart to the Secretary of S tate, Novemb er 10, Decemb er 1, 1948, FRUS, 1948, Vo.l 7, pp. 558) 560、627. 1948年 12月 9日罗申与英国大使史蒂文森会谈备忘录, 12月 29日罗申与印度武官托卡尔会谈备忘录, , Æ. 0100, À . 41, . 276, µ. 19, ½. 82) 84、 80) 81; ÅÃüÀ - ¼ºÄ±»Ã¼º¶ ÀÄ¿ÀÊ ¶¿º¶ ³ XX ³¶¼¶, À¾ V, ¿ º´±1, Ã. 488) 489、 494) 495。 1948年 12月 27日马卢欣关于美国在华政策的备忘录, , Æ. 100, À . 42, . 296, µ. 117, ½. 7) 23。 5中苏关系: 俄 国档案原文复印件汇编6 第 6卷, 第 1333) 1343页。 1949年 1月 8日中国政府照会, , Æ. 0100, À . 36±, . 150, µ. 4, ½. 1) 4, ÅÃüÀ - ¼ºÄ±»Ã¼º ¶ ÀÄ¿ÀÊ ¶¿º ¶ ³ XX ³¶¼¶, À¾ V, ¿ º´±2, c. 8) 10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