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上海交通大学:《当代中国外交》课程教学资源_Lesson 3_中文阅读材料_六十年后再思考朝鲜战争的起源与历史影响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2.31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朝鲜战争六十年 六十年后再思考 朝鲜战争的起源与历史影响 文丨陈兼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 朝汽风物州霄使华 歇斯底里渗入到自己的政治生活和媒体 相信中国会出兵,并认为就算中国出兵 中来,其深层次原因便是对于美国是否 的话,只要苏联不正式卷入,对美国也不 影 岛的政治版图同战前相比发生大的变化, 还代表着历史前进方向的恐惧和动摇。 是什么大问题。从根子上来看,美国人认 却对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参战各方发 在上述背景下,一方面,朝鲜想要 定了中国是一个弱国,因而根本没有资 生了重大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 以中国革命为榜样,通过革命战争统一 格同美国较量。 冷战的走向。 整个半岛。从1949年下半年起,金日成 估 便一再向斯大林提出这个问题,寻求莫 毛泽东出兵,实际是为了国内的 冷战是意识形态的交锋,也是制 斯科的支持。另一方面,美国国内出现了 群众动员和社会改造 度优劣的竞争 “失去中国论”,根据这种论调,美国之所 以让中国失落到共产党人手里,是因为 但是,中国出兵了。为什么? 朝鲜战争的起源首先是朝鲜半岛上 杜鲁门政府没有向蒋介石政府提供足够 中外学者一般均强调,毛泽东和中 共产党革命力量同右派保守力量之间尖 的支持。自1950年初起,美国战略已经 共领导层是在美军逼近鸭绿江、直接威 锐冲撞的结果,也同冷战在全球范围内 朝着“在世界任何地区遏制共产党势力扩 胁到中国边境安全等“核心国家安全利 兴起的大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 张”的方向演变,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历 益”的情况下,才被迫作出了入朝参战的 人们一般认为,冷战是美苏两个超 史上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重整军备。 决定的。这样的解释并非不对,但它很不 级大国及其集团之间的全球性政治、军 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朝鲜战争 全面。从过去二十年间解密的中俄档案 事及战路对抗。但实际上,自冷战拉开帏 之所以发生并演变为中美之间的直接对 资料来看,朝鲜战争发生后,中国共产 幕后,便带有意识形态和制度交锋的强 抗,是同参战双方的一些关键性“误判” 党领导层在不到两周内便与苏联方面磋 烈色彩。它所涉及的,并不是对立双方在 分不开的。在金日成提出通过革命战争 商后作出了建立东北边防军的决定,随 一般意义上围绕着国际权利分配而展开 统一全国的想法之初,斯大林的反应是 后26万精兵强将在短短三个星期内集结 的争夺,而是双方关于各自制度孰优孰 谨慎的,并没有表示支持。但在1950年 到了中朝边界。8月5日和8月18日,毛 劣的竞争。双方向对方所提出的挑战,以 初美国决策者公开将朝鲜和台湾排除在 泽东两次规定了边防军完成入朝参战准 及因对方挑战而产生的受威胁惑和不安 美国西太平洋防御圈之外后,斯大林的 备的期限。当时,朝鲜战争打到了洛东江 全感,所涉及的是各自制度是否有着存 态度发生了变化,开始支特金日成的计 边,南朝鲜95%的土地已经被朝鲜人民 在的合法性这样的根本性问题。 划。当时,莫斯科、平壤和北京对美国在 军所占领,中国的边境安全并没有受到 在这方面,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的 朝鲜进行千预的可能性都估计不足。例 威助。在一系列的政治局会议和国防会 影响极为巨大。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 如,毛泽东在1950年5月会见金日成时 议上,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在讲到为 多的国家在二战结束后仅仅四年后便选 便表示,“对于美国人,不要怕他们。美 什么要做入朝参战的准备时,都强调了 择了共产主义道路,在全世界共产党人 国人不会为了(朝鲜)这样一块小地盘就 两点:其一,朝鲜战争可能复杂化;其 和共产党同情者中催生了一种“历史在我 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朝鲜内战 二,朝鲜战争涉及到东方革命的问题,以 们一边”的深刻信念。而二战又是以1929 爆发后迅速对朝鲜及台湾进行干预,显 及在中国革命的情况下,不能让国内资 年世界经济危机为背最而爆发的,在资 然超出了莫斯科、平壤和北京的预料。 产阶级得蹶。在中共领导人中,毛泽东在 本主义发展史上,这是西方国家人民对 后来,在“联合国军”不断向中朝边 入朝参战的问题上态度最坚决,也最一 于资本主义是否是走向现代性的唯一或 境逼近时,尽管中方一再提出警告,而美 以贯之。尽管形势不断变化,但毛泽东对 主流性途径发生怀疑的时期。当时,美国 国也获得了中国军队早已在鸭绿江边集 出兵问题的基本判断和决心从来没有动 人居然能够让像麦卡锡主义这样的政治 结的大量情报,但美国决策者首先是不 摇过。 1241《文史参考》12010年1第12期 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这里的大背景是,毛泽东和中共所创 有着毛泽东对于中国人独特的“受害者心 /2007年10月4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右) 立的“新中国”是一个“革命国家”。它不 理”(这种心理产生于对于民族辉煌历史 携手韩国总统卢武弦,在平壤签置了《南北关系发展 与和平繁荣的宜言》,双方承诺致力于建立正式宜告 仅不受到现存国际秩序及其规范的束缚, 的集体记忆与民族在近代的屈辱经历之 朝鲜战争结束的朝鲜半岛和平机制 而且还决心向现存国际体系和体制提出 间的强烈反差)的解读。毛泽东和中共领 年年4年年年年日车年车年4年4年年年果年年年年中年中年车年车年年4年年车车车4车年车年4年车年 全面挑战,以颠覆现存国际秩序作为自身 导层希望,用中国在朝鲜战场上战胜美国 国家政策的根本目标。1949年中华人民共 这个世界头号帝国主义强国的事实来证 不容易的。 和国成立之际,毛泽东宜布,“中国人从此 明,中国人民是真正“从此站起来了”,并 台湾局势的发展由于朝鲜战争以及 站起来了”。从本质上看,这是一个关于中 使之转变为毛泽东“革命后的革命”在国 中国人朝参战而极度复杂化,并形成了海 国革命及其创建的“新中国”的合法性声 内进一步推进的“内在动力”。所有这一 峡两岸之间分治对抗的局面将长期延续 明。从更深的层次来看,毛泽东之所以作 切,恰恰是杜鲁门总统和麦克阿瑟将军这 下去的环境和条件。中苏同盟关系得到加 出入朝参战的决定,除了保卫中国东北边 一代的美国决策者完全不理解的。 强的同时,新中国对于苏联在经济上以及 境安全的考虑外,他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如 其他方面的依赖(至少从短时段来看)大 何应对新中国立国之初便面临着的“合法 36万中国士兵在朝鲜战场伤亡的 大加强了。新中国作为一个“革命国家”, 性挑战”;他的主要思路则集中在如何通 巨大代价 愈加被排除在国际事务之外(包括联合国 过高举革命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旗帜, 之外)。中美之间的全面对抗进一步升级, 将朝鲜危机所带来的桃战和威胁,转变为 中国入朝参战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 并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面对新 中共在国内实行最广泛群众动员的动力, 的。36万中国士兵在朝鲜战场上伤亡, 中国在国际安全环境方面所面临的巨大 从根本上加强中国人民对于新政权及其 其中16万人死亡,包括毛泽东唯一幸存 压力,毛泽东和中共领导层在中国各种资 宏大的政治和社会改造计划的内在认同 且健康的儿子。1950年11月25日发生在 源的配置中,将国防和军备放到空前重要 和支持。 志愿军司令部毛岸英牺牲的那一幕恐怕 的位置,并使得以高度集中为主要标志的 从中美关系的角度来看,对于毛泽东 改变了中国历史一如果与华国锋同龄 统制性计划经济模式成为唯一有可能实 来说,中国必须参战并不仅仅是因为美国 的毛岸英还活着的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行的模式。正是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整 对新中国的敌视,更是由于美国对新中国 历史走向是否可能会不一样?每一个从 个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经济成为“短缺型经 的轻视。在这一参战决策逻辑的背后,则 朝鲜战场上历经艰险,活着回来的人都是 济“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和逻辑起始点。 une2010125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抗美援朝带给中共的诸多收获 家联盟。中国与之至少打了个平手。这对 然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决策者其 于中国人民以及国际势力对中国地位和 实已在不自觉之中将中国当作一个并非 然而,从毛泽东和中共领导人的角 形象的看法,都是极为重要的。中国共产 依附于苏联,而在国际事务中具有独立 度看,这场战争极为值得。在国内,中国 党因而也能够理直气壮地告诉中国人民 意志和很大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国来看待 年 入朝参战同声势浩大的抗美援朝运动结 和整个国际社会:新中国已作为一个无 了。 合在一起,促发带动了全国范围内的一 论是其朋友或敌人都必须承认的真正强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美对抗发展 系列政治与社会革命,包括镇反、土地改 国在世界舞台上崛起。 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意味深长的现象:华 革、三反及五反、思想改造在内的各种运 朝鲜战争后,关于中国入朝参战的 盛顿和北京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巨大分 动席卷了中国的广大城乡。中国共产党 历史叙事,一直同国家在各个不同发展 歧,利益追求存在着严重对抗,它们不认 的政策、组织和声望也伴随着这一切的 时期对社会的改造和政治动员紧密地联 同对方的意识形态却在避免使双方卷入 推进而开始渗人中国社会的每一个细胞。 系在一起,成为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以及 直接的军事冲突,它们通过行动和言词 当朝鲜战争于1953年7月结束时,中国 普通人民对于国家政策“内在支持”的一 向对方发出“信息”,从对方的解读中找 的政治与社会面貌已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个持久不衰的源泉。每一个曾经生活于 到某种实现妥协的共识。其结果,则使得 对于新生政权的大规模反革命抵抗活动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应该都会清楚地 双方在相互间认识和看法中产生一种对 已被粉碎;随着土地重新被分配,构成 记得诸如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 于对方“信守诺言”意愿和能力的“相互 旧中国农村社会权利基础的地主乡绅阶 的人》,电影《上甘岭》和《英雄儿女》,歌 信心”。这种情况,在1965一1966年期 级已被消灭;大批被认为丧失了革命意 曲《我的祖国》等作品,以及它们对爱国 间中美两国在面对越南战争因无限升级 志的党的干部已受到了再教育;民族资 主义成为毛泽东时代中国政治生活主旋 而可能失控时,围绕着避免在两国之间 产阶级已被置于社会主义国家更为严密 律所起的巨大作用。 发生直接军事冲突这一“实际共识”而进 的控制之下;知识分子则受到了革命后 行的“信息传递”中,得到了极为充分的 的首次思想改造。中共因而有效地加强 中美之间因此战而尽力避免再发 体现。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奇特 了自己对于中国社会的组织控制,并极 生军事冲突 的“相互信心”的存在,为中美关系在上 大地深化了自身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内在 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现重大突破留下了极 的权威地位。朝鲜战争还在很大程度上 随着中美两国在朝鲜战场上兵戎相 为重要的伏笔。 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内一言九鼎的地位。 见,中美关系在整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 朝鲜战争是中国在近代历史上第一 代处于全面对抗状态。美国决策者将来 中苏同盟留下了破裂的阴影 次凭借一己之力,去对抗以世界上最强 自“共产党中国”的威胁视为是来自共产 大的国家—美国—为首、包括世界 主义阵营整体威胁的有机组成部分,更 中国入朝参战改变了斯大林对毛泽 上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的国际帝国主义国 认为这比来自苏联的威胁更严重。这为 东及其同志们原来所持有的某些疑虑, 美国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继续对亚洲进行 增强了他对于中国同志是真正的无产阶 军事上的干涉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级国际主义者的信念。在中国参战的三 年期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军火和 其他军事方面的援助。斯大林在以苏联 的财政技术资源支援中国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的问题上,表现出了 很大的积极性。以历史的 /2010年5月27日,韩 国坡州,游客们在罗山瞭 望台上用望远镜观望朝鲜 边境。两天前,因“天安 号”事件,朝鲜宣布冻结 朝韩关系,双方局势骤然 紧张 1994-2012 China Acado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 ts reserve ttp:// vw.cnki.net

22 眼光来看,如果没有同苏联的结盟以及由 此而来的苏方对中方的大规模援助,中国 要完全依靠自己的物质和技术资源在朝 鲜战争中持续作战,确实是难以想象的。 然而,中国的朝鲜战争经历也为中苏 同盟的未来发展留下了巨大的阴影。斯大 林在处理朝鲜危机时所表现出的极端功 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态度一尤其是他 在关键时刻未能就苏联向中国提供空军 支援作出坚实的保证一暴露了苏联作 为一个“革命国家”的不彻底性和局限性。 同时,苏联在战争期间向中国提供的各种 军事援助是中国必须付款偿还的,因而不 可避免地使新中国在开始经济现代化进 程之初便陷于沉重的债负。到头来,虽然 参与朝鲜战争的结果似乎在物质层面上 加深了中国对于苏联的依赖;但从心理 是朝鲜半岛本身。1953年7月27日签订的 /2010年5月30日,朝鲜平壤,10万群众举行集 上来说,毛泽东却在面对苏联时具有了一 停战协定,将朝鲜南北双方长久地分割开 会,遭责韩国掩盖“天安号”事件真相,朝韩关系再度 剑拔鸳张 种极为强烈的道义上的优越感。当斯大林 来。不仅在冷战时期,甚至在冷战结束后, 于1953年3月5日逝世后,这种优越感在 朝鲜半岛一直是国际冲突的热点地区。今 失去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这一巨人的 天在朝鲜半岛存在的紧张局势,若追根溯 说,如果没有中美两国在朝鲜战场上的兵 压制后,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发生在中国 源,是同朝鲜战争分不开的。 戎相见,也许便不会有美国卷入越南战争 领导人身上的这种心态变化,将对中苏同 这一“后来的故事”了。 盟关系的未来命运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朝鲜战争使东亚成为美苏冲突的 然而,朝鲜战争期间及之后中美关 “缓冲阀” 系的持续紧张和东亚地区“热战”局面的 台湾和朝鲜问题的肇始 持续发展,却在整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朝鲜战争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全球 将这一地区转变为美苏两大国之间事实 关于台湾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倘 冷战的发展趋势。尽管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上的“缓冲地带”一一正是由于中国站到 若没有朝鲜战争,台湾早就拿下来了。这 以及以它们为首的两大军事同盟体系的 了对抗美国斗争的第一线,因而在某种意 种观点值得商榷。1950年6月在台湾问题 对峙重点是在改洲,全球冷战的逻辑重点 义上起到了将苏联和美国分割开来的作 上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是朝鲜战争爆 因而也应当是在欧洲,但在朝鲜战争的过 用,从而使得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发生直 发,美国对台湾的干预。第二是在朝鲜战 程中,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军事部署的实际 接军事冲突的机会大大减少。直到上世纪 争爆发前三个星期,以吴石将军被逮捕和 重心却一再东移。即便在朝鲜战争结束之 七十年代初,当美国最终退出越南战争之 枪决为标志,中共在台湾的地下情报系统 后,这种趋势仍然持续了下来。在1954- 时,这种东亚地区的“热战”成为阻止两 全军覆没。毛泽东在谈到解放台湾时曾提 1955年和1958年的两次台海危机中,中 大超级大国之间冲突能量“缓冲阀”的情 到两大条件,第一是要有海空军;第二是 美两国亦曾两度到达发生直接军事冲突 况才发生了变化。但也就在这个时候,美 内应。中共当时还没有能够用于跨海作战 的边缘。美国决策者(尤其是军事战略制 苏两大国已开始了建立“缓和”体制的努 的海空军,而内应又失去了。事实上,在 订者)因而逐步认定,比之苏联,“来自共 力,并在限制核军备等重要问题上达成了 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共领导层已一再推迟 产党中国的挑战具有更为疯狂和危险的 一些重要协议,从而决定性地限制了它们 台湾战役的时间表。朝鲜战争确实使台湾 性质”。正是在这一认识主导下,华盛顿 之间以使用核武器进行“战略性摊牌”的 问题国际化、复杂化了。但即便没有朝鲜 的战略注意力向着东亚地区集中,并终于 危险,也进一步减少了全球性冷战转变为 战争,台湾问题的发展仍然是要由很多因 导致了美国从1964年下半年、1965年上 热战的可能性。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朝鲜 素来决定的。 半年开始大规模卷入越南战争这一冷战 战争以曲折的形式创造了使得全球冷战 朝鲜战争后,留下了最大后遗症的, 时期历时最长的“热战”。我们甚至可以 得以保持为“冷战”的一个重要条件。酚 June2010|127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