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史研究·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戴超武 提要: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是一个在国际冷战史中占据突出地位的事件, 对中苏分裂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联对中印边界冲突的反应和政策,是苏联 对印度政策发展变化和赫鲁晓夫推行“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必然结果,是自20 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后苏联和中国在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及国际战略问题上所存 在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分歧的突出体现。这些矛盾和分歧成为中苏论战的重要内容 和中苏分裂的重要起因及标志。 关键词:中印边界冲突苏联中国中苏分裂冷战 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是在国际冷战史中占据突出地位的事件,对中苏分裂的进程具有深远 的意义,长期以来为国内外学界所关注;但对于事件发生期间苏联的反应和相关政策,学术界 则缺乏系统的研究。从己有的研究论著看,苏联官方的外交史著作很少甚至没有论及这一问 题①。俄罗斯学者从中苏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导致中苏分裂的原因方面研究了1962年中印边界冲 突。他们指出,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使用军事力量的方式开始缓慢地、但又不可避免地为苏联所 不能接受,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构成了苏联与中国关系破裂的基础。因此,中印边界冲突和古 巴导弹危机是中苏关系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两国关系公开破裂的开始。②印度学者认 为,中国革命成功的经验使毛泽东相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地位应该从莫斯科转到北京, 应该从赫鲁晓夫转到毛泽东。为实现这一目标,毛泽东最先关注的地区就是那些同中国有着相 同经济和政治状况的亚非国家,首要的目标就选择了印度。“进攻和颠覆是毛的战略的第一步, 如果印度垮台了,印度共产党将夺取政权,亚洲其他国家将会纷纷效仿这一模式。”因此,苏联 *沈志华、梁思文(Steven I.Levine)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部资料局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 重要的文献资料和相关论著,谨致谢意。 ①安安葛罗米柯、鲍尼波诺马廖夫主编《苏联对外政策史》下卷(1945H980),韩正文、沈芜清等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A.C.阿尼金等编《外交史》第5卷,大连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翻 译组译,三联书店,1983年。 M.Y.Prozumenschikov,The Sino-Indian Conflict,the Cuban Missile Crisis,and the Sino-Soviet Split,October 1962:New Evidence from the Russian Archives.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 letin,Issues 8-9.Washington,D.C: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Winter 1996/ 1997,pp.251一257;谢冈察连柯:《中苏分裂的军事原因》,李丹慧编《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 对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58页。 ·58·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冷战史研究·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Ξ 戴 超 武 提 要 : 1962 年中印边界冲突是一个在国际冷战史中占据突出地位的事件 , 对中苏分裂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联对中印边界冲突的反应和政策 , 是苏联 对印度政策发展变化和赫鲁晓夫推行“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必然结果 , 是自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以后苏联和中国在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及国际战略问题上所存 在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分歧的突出体现。这些矛盾和分歧成为中苏论战的重要内容 和中苏分裂的重要起因及标志。 关键词 : 中印边界冲突 苏联 中国 中苏分裂 冷战 Ξ 沈志华、梁思文 (Steven I. Levine) 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部资料局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 重要的文献资料和相关论著 , 谨致谢意。 ① 安·安·葛罗米柯、鲍·尼·波诺马廖夫主编《苏联对外政策史》下卷 (1945 —1980) , 韩正文、沈芜清等 译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989 年 ; A. C. 阿尼金等编《外交史》第 5 卷 , 大连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翻 译组译 , 三联书店 , 1983 年。 ② 参见 M. Y. Prozumenschikov , The Sino2Indian Conflict ,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 and the Sino2Soviet Split , October 1962 : New Evidence from the Russian Archives.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 ul2 letin , Issues 8 —9. Washington , D. C: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 Winter 1996/ 1997 , pp. 251 —257 ; 谢·冈察连柯 :《中苏分裂的军事原因》, 李丹慧编《北京与莫斯科 : 从联盟走向 对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2 年 , 第 258 页。 1962 年中印边界冲突是在国际冷战史中占据突出地位的事件 , 对中苏分裂的进程具有深远 的意义 , 长期以来为国内外学界所关注 ; 但对于事件发生期间苏联的反应和相关政策 , 学术界 则缺乏系统的研究。从已有的研究论著看 , 苏联官方的外交史著作很少甚至没有论及这一问 题 ①。俄罗斯学者从中苏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导致中苏分裂的原因方面研究了 1962 年中印边界冲 突。他们指出 ,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使用军事力量的方式开始缓慢地、但又不可避免地为苏联所 不能接受 , 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构成了苏联与中国关系破裂的基础。因此 , 中印边界冲突和古 巴导弹危机是中苏关系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标志着两国关系公开破裂的开始。②印度学者认 为 , 中国革命成功的经验使毛泽东相信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地位应该从莫斯科转到北京 , 应该从赫鲁晓夫转到毛泽东。为实现这一目标 , 毛泽东最先关注的地区就是那些同中国有着相 同经济和政治状况的亚非国家 , 首要的目标就选择了印度。“进攻和颠覆是毛的战略的第一步 , 如果印度垮台了 , 印度共产党将夺取政权 , 亚洲其他国家将会纷纷效仿这一模式。”因此 , 苏联 ·58 ·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在中印边界冲突中所采取的中立立场,便成为促成中苏分裂的重要原因。①西方特别是美国学界 一直认为中印边界冲突严重损害了中苏关系,苏联的行为损害了“中国至关重要的国家和意识 形态方面的利益”②。而中国的研究普遍认为,“赫鲁晓夫试图以苏联支持中国在中印边界争端问 题上的立场来换取中国在加勒比危机中支持苏联…短时期内对中印边界冲突持观望态度。苏 美就加勒比危机达成妥协后,苏联立即恢复了过去偏袒印度的立场”③。不过也有学者对此持有 不同的论点,认为在中印边界冲突和古巴导弹危机中“中苏同盟仍在发挥作用,两国相互声援 对方”④。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界对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中的政策评价不一。本文试依据近年来解密 的苏联、美国外交档案文献以及中国和印度方面的相关资料,从更为广阔的国际史的视角,对 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特别是苏联的反应和政策及其影响予以考察。 一从“两个阵营”到“和平共处”:冷战背景下的苏联对印度政策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外交以两大阵营来划分敌我,虽然苏联在1947年4月13日同印度建立了 外交关系,但对印度的外交明显包含了意识形态的因素⑤。苏联科学院的印度问题专家在1947 年6月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印度独立后的内外政策。与会代表基本同意,印度的分治是印度资 产阶级和地主同英国帝国主义交易和妥协的结果,印度资产阶级和国大党领导集团已完全倒向 反动和帝国主义阵营。印度目前的形势是“印度资产阶级贪婪和背叛的结果,它们为了自身的 利益不惜牺牲国家的独立”。©1947年12月的《布尔什维克》杂志发表了苏联著名印度问题专 家茹科夫的文章,呼吁印度共产党通过结成广泛的反帝统一战线,领导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尽管苏联领导人在公开宣布“两个阵营”的形成时认为印度至少是“同情”社会主义阵营的⑦, Rajesh Rajagopalan,The Sino Indian Border Conflict of 1962:A Study of Indias Strategy and Diplomacy. New Delhi: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Dissertation,1988;C.V.Ranganathan,Vinod C.Khanna, India and China:The Way ahead after "Maos India War".New Delhi:HarAnand Publications Pvt Ltd.,2000;Purnendu Kumar Banerjee,My Peking Memoirs of the Chinese Invasion of India.New Delhi: Clarion Books,1990. 2William E.Griffith,The Sino Soviet Rift.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1964;Raymond L.Garthoff (ed.)SinoSoviet Military Relations.New York:Frederick A.Praeger Publishers,1966; John W.Garver,Protracted Contest:Sino Indian Rival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1. ③参见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228229、249页: 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H995)》(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第203204页。 ④金春明主编《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37页。 5Robert H.Donaldson,Soviet Policy tow ard India:Ideology and Strateg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Surendra K.Gupta,Stalin's Policy tow ard India,1946-1953.Columbia,Mo.:South Asia Books,1988;Jyotsna Bakshi,Russia and India:From Ideology to Geopolitics,1947-1998.New Delhi: Dev Publication,1999,pp.1-6;Shri Ram Sharma,IndiUSSR Relations,1947-71:From Am- bivalence to Steadfastness.New Delhi:Discovery Publishing House,1999,pp.16-26. 6John H.Kautsky,Moscow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India:A Study in the Postw ar Evolution of Inter- national Communist Strategy.Westport,CT.: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1982,pp.24-28. Carol R.Saivetz,Sylvia Woodby,Sovier Thrid World Relations.Boulder,Colorado:Westview Press,Inc.,1985,p.24. ·59·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在中印边界冲突中所采取的中立立场 , 便成为促成中苏分裂的重要原因。① 西方特别是美国学界 一直认为中印边界冲突严重损害了中苏关系 , 苏联的行为损害了“中国至关重要的国家和意识 形态方面的利益”②。而中国的研究普遍认为 ,“赫鲁晓夫试图以苏联支持中国在中印边界争端问 题上的立场来换取中国在加勒比危机中支持苏联 ……短时期内对中印边界冲突持观望态度。苏 美就加勒比危机达成妥协后 , 苏联立即恢复了过去偏袒印度的立场”③。不过也有学者对此持有 不同的论点 , 认为在中印边界冲突和古巴导弹危机中“中苏同盟仍在发挥作用 , 两国相互声援 对方”④。 综上所述 , 国内外学界对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中的政策评价不一。本文试依据近年来解密 的苏联、美国外交档案文献以及中国和印度方面的相关资料 , 从更为广阔的国际史的视角 , 对 1962 年中印边界冲突特别是苏联的反应和政策及其影响予以考察。 一 从“两个阵营”到“和平共处”: 冷战背景下的苏联对印度政策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外交以两大阵营来划分敌我 , 虽然苏联在 1947 年 4 月 13 日同印度建立了 外交关系 , 但对印度的外交明显包含了意识形态的因素 ⑤。苏联科学院的印度问题专家在 1947 年 6 月举行特别会议 , 讨论印度独立后的内外政策。与会代表基本同意 , 印度的分治是印度资 产阶级和地主同英国帝国主义交易和妥协的结果 , 印度资产阶级和国大党领导集团已完全倒向 反动和帝国主义阵营。印度目前的形势是“印度资产阶级贪婪和背叛的结果 , 它们为了自身的 利益不惜牺牲国家的独立”。⑥ 1947 年 12 月的《布尔什维克》杂志发表了苏联著名印度问题专 家茹科夫的文章 , 呼吁印度共产党通过结成广泛的反帝统一战线 , 领导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尽管苏联领导人在公开宣布“两个阵营”的形成时认为印度至少是“同情”社会主义阵营的 ⑦, ·59 ·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参见 Carol R. Saivetz , Sylvia Woodby , Soviet2Thrid World Relations. Boulder , Colorado : Westview Press , Inc. , 1985 , p. 24。 John H. Kautsky , Moscow and the Com m unist Party of India : A S tudy in the Postw ar Evolution of Inter2 national Com m unist S trategy . Westport , CT. :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 1982 , pp. 24 —28. 参见 Robert H. Donaldson , Soviet Policy tow ard India : Ideology and S trategy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74 ; Surendra K. Gupta , S talinπs Policy tow ard India , 1946 —1953. Columbia , Mo. : South Asia Books , 1988 ; J yotsna Bakshi , Russia and India : From Ideology to Geopolitics , 1947 —1998. New Delhi : Dev Publication , 1999 , pp. 1 —6 ; Shri Ram Sharma , India2USS R Relations , 1947 —71 : From A m2 bivalence to S teadf astness. New Delhi : Discovery Publishing House , 1999 , pp. 16 —26。 金春明主编《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湖北人民出版社 , 2001 年 , 第 337 页。 参见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 2 卷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98 年) 第 228 —229、249 页 ; 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 (1949 —1995) 》(中国青年出版社 , 1997 年) 第 203 —204 页。 参见 William E. Griffith , The Sino2Soviet Rif t. London :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 , 1964 ; Raymond L. Garthoff (ed. ) , Sino2Soviet Military Relations. New York : Frederick A. Praeger Publishers , 1966 ; John W. Garver , Protracted Contest : Sino2Indian Rival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 2001。 Rajesh Rajagopalan , The Sino2Indian Border Conf lict of 1962 : A S tudy of Indiaπs S trategy and Diplomacy . New Delhi : 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 , Dissertation , 1988 ; C. V. Ranganathan , Vinod C. Khanna , India and China : The W ay ahead af ter“M aoπs India W ar”. New Delhi : Har2Anand Publications Pvt Ltd. , 2000 ; Purnendu Kumar Banerjee , My Peking Memoirs of the Chinese Invasion of India. New Delhi : Clarion Books , 1990
历史研究 2003年第3期 但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以及对印度独立后所推行的外交政策的评价,苏联领导人显然更倾向于 相信印度的政策并非是“不结盟”的中立政策。《真理报》1949年11月的一篇文章明确指出, 尼赫鲁政府逐步把印度变成“英美帝国主义在东方的宪兵”。① 苏联对独立后印度的性质的判断,还体现在对甘地和“甘地主义”的评价。《苏联大百科全 书》指出甘地广泛利用宗教上的歧视,是一个鼓吹种姓制度的反动派;他背叛人民,以蛊惑人 心的方式把自己伪装成印度独立的支持者和英国的敌人,并帮助帝国主义者反对人民。因此 “甘地主义”是“反革命的意识形态”。当印度驻苏大使梅农(Krishna P.S.Menon)提请苏联 驻印大使诺维科夫(K.V.Novikov)注意上述问题时,诺维科夫回答说,如果在苏联的书中找 到一句贬低甘地的话,那么就会在印度出版的书中找到一百句贬低列宁和斯大林的话。诺维科 夫还说,在苏联,许多学者根据自己的观点从事研究,并得出诸如像上述评价甘地的结论。② 共产党情报局1950年对印度共产党的批评和直接干预,同样是这一时期苏联对印度政策的 必然结果。1950年1月27日,共产党情报局机关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殖民地与附属国民族解放 运动的巨大发展》的文章,号召印度共产党“根据中国和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经验,自然 应该是加强工人阶级与全体农民的联盟,为实现急迫需要的土地改革而斗争,并在争取自由与 国家独立、反对压迫他们的英美帝国主义者、反对与英美帝国主义者合作的反动大资产阶级和 封建王公而进行的共同斗争的基础上,团结一切愿保卫印度民族独立与自由的阶级、党派和团 体”③。而当时印共内部对于是否应在印度开展武装斗争的问题,存在着严重分歧。共产党情报 局的猛烈批评,造成了印共党内严重的思想混乱,并导致印共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的改组。新 中央与新政治局制定新的政治路线,赞成印度革命要走中国的道路,而本来就反对开展武装斗 争的丹吉(Shripad Amrit Dange)等人组成新反对派,反对这条新路线,致使印共公开分裂为不 同的派别。印共党内在中印边界冲突期间产生严重分歧也起因于此。 这一时期苏印经济关系的变化,也清楚地反映了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印政策的基本特征。苏 联从印度的进口额,从1948年的1620万美元,下降到1953年的70万美元;同时期苏联对印度 的出口额,从980万美元下降到90万美元④。 导致苏联对印度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印度在冷战中所采取的政策,特别是印度 对朝鲜战争的反应。斯大林开始意识到,“尼赫鲁真正的兴趣在于从西方列强对亚洲的冷战中追 求印度的独立”⑤。1952年3月5日,斯大林在同印度驻苏大使拉达克里希南(S.Radhakrish nan)会谈时,对印度的进步表示了“友善的兴趣”,并严重关注西方正对印度施加压力以便把印 度拉入西方阵营。苏联其他领导人也强调印度对加强世界和平的重要性©。斯大林逝世后,苏联 开始明显调整对印度的政策。马林科夫1953年8月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称赞印度在朝鲜战 争期间所做出的和平努力,希望苏联和印度的关系在友好合作的基础上会更加密切。布尔加宁 ①参见Jyotsna Bakshi,,Russia and India:From Ideology to Geopolitics,1947一I998,p.4;Shri Ram Sharma,Indicr USSR Relations,1947-71:From Ambivalence to Steadfastness,pp.16-23. Shri Ram Sharma,India USSR Relations.1947-71:From Ambivalence to Steadfastness,pp.22-23. ③共产党情报局的这篇文章以及苏联对印共干涉的情况,参见孙耀文《共产党情报局一一个特殊的国 际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18319页。 4 Arthur Stein,India and the Soviet Union:The Nehru Er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 p.196. 5 Arthur Stein,India and the Soviet Union:The Nehru Era,p.37. 6 S.P.Singh,Political Dimensions of Indiar USSR Relations.New York:Asia Book Corporation of Ameri- ca,1987,pp.42,46. ·60·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但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以及对印度独立后所推行的外交政策的评价 , 苏联领导人显然更倾向于 相信印度的政策并非是“不结盟”的中立政策。《真理报》1949 年 11 月的一篇文章明确指出 , 尼赫鲁政府逐步把印度变成“英美帝国主义在东方的宪兵”。① 苏联对独立后印度的性质的判断 , 还体现在对甘地和“甘地主义”的评价。《苏联大百科全 书》指出甘地广泛利用宗教上的歧视 , 是一个鼓吹种姓制度的反动派 ; 他背叛人民 , 以蛊惑人 心的方式把自己伪装成印度独立的支持者和英国的敌人 , 并帮助帝国主义者反对人民。因此 “甘地主义”是“反革命的意识形态”。当印度驻苏大使梅农 ( Krishna P. S. Menon) 提请苏联 驻印大使诺维科夫 ( K. V. Novikov) 注意上述问题时 , 诺维科夫回答说 , 如果在苏联的书中找 到一句贬低甘地的话 , 那么就会在印度出版的书中找到一百句贬低列宁和斯大林的话。诺维科 夫还说 , 在苏联 , 许多学者根据自己的观点从事研究 , 并得出诸如像上述评价甘地的结论。② 共产党情报局 1950 年对印度共产党的批评和直接干预 , 同样是这一时期苏联对印度政策的 必然结果。1950 年 1 月 27 日 , 共产党情报局机关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殖民地与附属国民族解放 运动的巨大发展》的文章 , 号召印度共产党“根据中国和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经验 , 自然 应该是加强工人阶级与全体农民的联盟 , 为实现急迫需要的土地改革而斗争 , 并在争取自由与 国家独立、反对压迫他们的英美帝国主义者、反对与英美帝国主义者合作的反动大资产阶级和 封建王公而进行的共同斗争的基础上 , 团结一切愿保卫印度民族独立与自由的阶级、党派和团 体”③。而当时印共内部对于是否应在印度开展武装斗争的问题 , 存在着严重分歧。共产党情报 局的猛烈批评 , 造成了印共党内严重的思想混乱 , 并导致印共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的改组。新 中央与新政治局制定新的政治路线 , 赞成印度革命要走中国的道路 , 而本来就反对开展武装斗 争的丹吉 (Shripad Amrit Dange) 等人组成新反对派 , 反对这条新路线 , 致使印共公开分裂为不 同的派别。印共党内在中印边界冲突期间产生严重分歧也起因于此。 这一时期苏印经济关系的变化 , 也清楚地反映了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印政策的基本特征。苏 联从印度的进口额 , 从 1948 年的1 620万美元 , 下降到 1953 年的 70 万美元 ; 同时期苏联对印度 的出口额 , 从 980 万美元下降到 90 万美元 ④。 导致苏联对印度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印度在冷战中所采取的政策 , 特别是印度 对朝鲜战争的反应。斯大林开始意识到 , “尼赫鲁真正的兴趣在于从西方列强对亚洲的冷战中追 求印度的独立”⑤。1952 年 3 月 5 日 , 斯大林在同印度驻苏大使拉达克里希南 (S. Radhakrish2 nan) 会谈时 , 对印度的进步表示了“友善的兴趣”, 并严重关注西方正对印度施加压力以便把印 度拉入西方阵营。苏联其他领导人也强调印度对加强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⑥。斯大林逝世后 , 苏联 开始明显调整对印度的政策。马林科夫 1953 年 8 月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称赞印度在朝鲜战 争期间所做出的和平努力 , 希望苏联和印度的关系在友好合作的基础上会更加密切。布尔加宁 ·60 · 历 史 研 究 2003 年第 3 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S. P. Singh ,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India2USS R Relations. New York : Asia Book Corporation of Ameri2 ca , 1987 , pp. 42 , 46. Arthur Stein , India and the Soviet Union : The Nehru Era , p. 37. Arthur Stein , India and the Soviet Union : The Nehru Era.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69 , p. 196. 共产党情报局的这篇文章以及苏联对印共干涉的情况 , 参见孙耀文《共产党情报局 ———一个特殊的国 际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0 年) 第 318 —319 页。 Shri Ram Sharma , India2USS R Relations , 1947 —71 : From A mbivalence to S teadf astness , pp. 22 —23. 参见 J yotsna Bakshi , Russia and India : From Ideology to Geopolitics , 1947 —1998 , p. 4 ; Shri Ram Sharma , India2USS R Relations , 1947 —71 : From A mbivalence to S teadf astness , pp. 16 —23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的一句话非常具有代表性,他说:“我们并不想让尼赫鲁成为一个共产党人,我们希望尼赫鲁就 是尼赫鲁。”①尼赫鲁1955年6月访问苏联时受到的前所未有的欢迎,就是这种调整的体现。当 时印度驻苏大使KP.S.梅农说,俄国人在赞扬印度的一切东西。赫鲁晓夫1955年7月在苏 共中央全会上甚至指出,如果印度在中国之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那么西方资本主义将决定性 的衰落下去。因此,苏联无需过早同西方发生冲突,而应该在欠发达地区展开攻势。② 苏共二十大以后,同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相适应,苏联对印度的政策发生了 重大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苏联领导人对尼赫鲁的认识上。1955年11月至12月,赫鲁晓 夫和布尔加宁对印度进行访问。布尔加宁说:“印度和苏联作了很大的努力来维护和巩固和平, 并且主张用和平方法,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这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积极结果。”他还强调: “我们两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是为世界和平而进行崇高的伟大的斗争的同盟国。”③赫鲁晓夫也赞 扬印度和尼赫鲁的外交政策,他反复强调,印度在尼赫鲁的领导下执行着独立的政策,“同苏联 建立了最良好的亲善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主要是为争取巩固世界和平这样的卓越崇高事业而 进行的共同斗争。”苏联“对印度人民和他们的政府在争取和平、反对新战争威胁的事业中所做 的重大贡献给予很高的评价”④。赫鲁晓夫强调,尼赫鲁是一位“宝贵的朋友”,他“虽然不是一 个共产主义者,但他并不只是一个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政治家,他是一个真正的人民民主主义 者。即使他不采纳马克思主义,他确已开始向社会主义方面做出暗示和姿态。”赫鲁晓夫表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同尼赫鲁的关系会越来越牢固,而他本人同尼赫鲁的关系则是“再友好 不过的了”。赫鲁晓夫还认为,“如果我们有耐心,尼赫鲁会自愿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自然 我们竭尽所能地帮助他做出正确的选择”。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也认为尼赫鲁是一个“杰出的人 物”和著名的政治家,主张加强同苏联和苏联人民的友谊。⑤苏共二十一大对印度和尼赫鲁的评 价更高。苏联领导人认为,“由于杰出的东方政治家尼赫鲁及其领导的政府富有远见的政策,以 及所有进步力量的活动,印度在短短的历史时期里,在发展工业、农业和整个经济方面,在取 得国内团结和提高国家的国际声望方面,己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60年2月11日至16日 赫鲁晓夫访问印度时多次表示支持印度缓和紧张局势的努力,一旦印度需要援助的话,苏联将 予以提供,甚至可能会包括军事援助。访问结束时发表的联合声明强调:“同以往任何时候相 比,现在印度和苏联的关系是建立在更为牢固的友好和理解的基础之上。”⑦ 其次,虽然苏联和印度在匈牙利事件上存在分歧,但两国在其他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及各 自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仍然相互合作和支持。赫鲁晓夫在1958年考虑解决苏伊士运河危机和 伊拉克政变时,建议举行美、苏、英、法和印度五国会谈。这种做法明显具有排斥中国的意图。 在果阿问题上,苏联支持印度的行动,谴责葡萄牙对果阿的统治是“文明的耻辱”。对此印度方 1 Jyotsna Bakshi,Russia and India:From Ideology to Geopolitics,1947-1998,p.7. 2 K.P.S.Menon,India and Soviet Union.In B.R.Nanda (ed.),Indian Foreign Policy:The Nehru Years.Honolulu: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1976,pp.229-232. ③《布尔加宁、赫鲁晓夫访问印度、缅甸和阿富汗期间的讲话》,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8页。 ④参见《赫鲁晓夫言论》第4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第329379页。 ⑤赫鲁晓夫:《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市政协编译组译,东 方出版社,1988年,第461463页;安安葛罗米柯:《永志不忘葛罗米柯回忆录》下卷,伊吾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第132页。 Jyotsna Bakshi,Russia and India:From Ideology to Geopolitics,1947-1998,p.20. 7Bimal Prasad,Indo Soviet Relations.1947-1972:A Documentary Study.Bombay:Allied Publishers, 1973,p.203. ·61·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的一句话非常具有代表性 , 他说 : “我们并不想让尼赫鲁成为一个共产党人 , 我们希望尼赫鲁就 是尼赫鲁。”① 尼赫鲁 1955 年 6 月访问苏联时受到的前所未有的欢迎 , 就是这种调整的体现。当 时印度驻苏大使 K. P. S. 梅农说 , 俄国人在赞扬印度的一切东西。赫鲁晓夫 1955 年 7 月在苏 共中央全会上甚至指出 , 如果印度在中国之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 那么西方资本主义将决定性 的衰落下去。因此 , 苏联无需过早同西方发生冲突 , 而应该在欠发达地区展开攻势。② 苏共二十大以后 , 同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相适应 , 苏联对印度的政策发生了 重大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苏联领导人对尼赫鲁的认识上。1955 年 11 月至 12 月 , 赫鲁晓 夫和布尔加宁对印度进行访问。布尔加宁说 : “印度和苏联作了很大的努力来维护和巩固和平 , 并且主张用和平方法 , 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 这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积极结果。”他还强调 : “我们两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是为世界和平而进行崇高的伟大的斗争的同盟国。”③ 赫鲁晓夫也赞 扬印度和尼赫鲁的外交政策 , 他反复强调 , 印度在尼赫鲁的领导下执行着独立的政策 , “同苏联 建立了最良好的亲善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主要是为争取巩固世界和平这样的卓越崇高事业而 进行的共同斗争。”苏联“对印度人民和他们的政府在争取和平、反对新战争威胁的事业中所做 的重大贡献给予很高的评价”④。赫鲁晓夫强调 , 尼赫鲁是一位“宝贵的朋友”, 他“虽然不是一 个共产主义者 , 但他并不只是一个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政治家 , 他是一个真正的人民民主主义 者。即使他不采纳马克思主义 , 他确已开始向社会主义方面做出暗示和姿态。”赫鲁晓夫表示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苏联同尼赫鲁的关系会越来越牢固 , 而他本人同尼赫鲁的关系则是“再友好 不过的了”。赫鲁晓夫还认为 , “如果我们有耐心 , 尼赫鲁会自愿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自然 , 我们竭尽所能地帮助他做出正确的选择”。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也认为尼赫鲁是一个“杰出的人 物”和著名的政治家 , 主张加强同苏联和苏联人民的友谊。⑤ 苏共二十一大对印度和尼赫鲁的评 价更高。苏联领导人认为 , “由于杰出的东方政治家尼赫鲁及其领导的政府富有远见的政策 , 以 及所有进步力量的活动 , 印度在短短的历史时期里 , 在发展工业、农业和整个经济方面 , 在取 得国内团结和提高国家的国际声望方面 , 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⑥。1960 年 2 月 11 日至 16 日 赫鲁晓夫访问印度时多次表示支持印度缓和紧张局势的努力 , 一旦印度需要援助的话 , 苏联将 予以提供 , 甚至可能会包括军事援助。访问结束时发表的联合声明强调 : “同以往任何时候相 比 , 现在印度和苏联的关系是建立在更为牢固的友好和理解的基础之上。”⑦ 其次 , 虽然苏联和印度在匈牙利事件上存在分歧 , 但两国在其他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及各 自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仍然相互合作和支持。赫鲁晓夫在 1958 年考虑解决苏伊士运河危机和 伊拉克政变时 , 建议举行美、苏、英、法和印度五国会谈。这种做法明显具有排斥中国的意图。 在果阿问题上 , 苏联支持印度的行动 , 谴责葡萄牙对果阿的统治是“文明的耻辱”。对此印度方 ·61 ·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Bimal Prasad , Indo2Soviet Relations , 1947 —1972 : A Documentary S tudy. Bombay : Allied Publishers , 1973 , p. 203. J yotsna Bakshi , Russia and India : From Ideology to Geopolitics , 1947 —1998 , p. 20. 赫鲁晓夫 : 《最后的遗言 ———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市政协编译组译 , 东 方出版社 , 1988 年 , 第 461 —463 页 ; 安·安·葛罗米柯 : 《永志不忘 ———葛罗米柯回忆录》下卷 , 伊吾 译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89 年 , 第 132 页。 参见《赫鲁晓夫言论》第 4 集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65 年) 第 329 —379 页。 《布尔加宁、赫鲁晓夫访问印度、缅甸和阿富汗期间的讲话》, 人民出版社 , 1956 年 , 第 4、8 页。 K. P. S. Menon , India and Soviet Union. In B. R. Nanda (ed. ) , Indian Foreign Policy : The Nehru Years. Honolulu :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 1976 , pp. 229 —232. J yotsna Bakshi , Russia and India : From Ideology to Geopolitics , 1947 —1998 , p. 7
历史研究 面认为,“苏联领导人的声明在印度最需要支持的时候支持了印度的立场”。在印度看来至关重 要的克什米尔问题上,苏联也明确支持印度的立场。1955年12月赫鲁晓夫公开表示,“克什米 尔是印度共和国的一个邦,这己经由克什米尔人民决定了”①。1962年6月,苏联在联合国安理 会动用否决权,支持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与此同时,印度也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 特别是在德国问题上支持苏联。1961年9月尼赫鲁访问苏联,在11日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尼赫 鲁承认:“目前两个德国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任何试图改变边界的企图都将产生危险的后 果。”② 在上述政策指导下,赫鲁晓夫时期苏印关系发展迅速,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两国经贸关系上。 从1955年开始,苏联和印度之间的贸易额持续上升。1958年,印度从苏联的进口额是4560万 美元,占其进口总额的1.8%;同年印度向苏联的出口额为4900万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 4.2%。1951年到1959年,印度和苏联之间的贸易增长了15倍。同时,苏联还向印度提供了大 量的经济援助。1959年9月12日,苏联宣布给予印度28亿卢比的第四笔贷款;9月28日,苏 联又宣布给予印度1.87亿卢比的第五笔贷款,这些贷款用于印度第三个五年计划③。1959年至 1962年,印度从苏联的进口增加了4倍,向苏联的出口增加了10倍。与此同时,苏联和印度的 军事合作关系也日益密切。1961年2月25日印度国防部长梅农(V.Krishna Menon)宣布,苏 联已经向印度提供了可以在北部边境修筑公路的设备。1961年4月,苏联向印度出售8架安12 型运输机,这种运输机可以向高度在17000英尺的地区投送作战人员和物资。印度当时希望在拉 达克地区使用这种飞机。印度此前还从苏联购入伊柳14型运输机和米4型直升机。1962年7 月,印度购得了米格-21型战斗机。④更为重要的是,从1961年2月开始,苏联与印度就和平利 用原子能问题进行谈判,并在1962年10月签订正式协议。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和印度关系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苏联对中印边界问题的反应,也直接影 响到中共中央对苏联整个外交政策的认识和判断。 二西藏叛乱、边界问题和中印关系的根本变化 中国对印度的政策,首先体现了中共中央在冷战背景下对待民族主义国家政策的变化,其 主要过程从“中间地带”理论的实践,发展到50年代中后期突出“革命外交”的基本思想⑤。 中共领导人最初希望印度共产党也能以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榜样,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印度共产党书记处总书记拉纳迪夫(B.T.Ranadive)致电祝贺。毛泽东 在回电中说:中国人民相信,依靠勇敢的印度共产党,依靠印度所有爱国者的团结和斗争,印 度肯定不会长期屈从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之下。毛泽东还强调,同解放了的中国一样, 1Jyotsna Bakshi,Russia and India:From Ideology to Geopolitics,1947-1998,p.10. 2 Indor Soviet Joint Statement,11 September 1961,Bimal Prasad,IndoSoviet Relations,1947-1972:A Documentary Study,p.222. 3 Bimal Prasad,Indo Soviet Relations.1947-1972:A Documentary Study,p.143. 4 Rajesh Rajagopalan,The Sino Indian Border Conflict of 1962:A Study of Indias Strategy and Diplomacy, pp.5455. 5Dai Chaowu,Indian Diplomatic Policy,Relations among Big Powers and the Sino-Indian Border Conflict of 1962,Social Sciences in China,Summer 2003. ·62·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面认为 ,“苏联领导人的声明在印度最需要支持的时候支持了印度的立场”。在印度看来至关重 要的克什米尔问题上 , 苏联也明确支持印度的立场。1955 年 12 月赫鲁晓夫公开表示 , “克什米 尔是印度共和国的一个邦 , 这已经由克什米尔人民决定了”①。1962 年 6 月 , 苏联在联合国安理 会动用否决权 , 支持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与此同时 , 印度也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 特别是在德国问题上支持苏联。1961 年 9 月尼赫鲁访问苏联 , 在 11 日发表的联合声明中 , 尼赫 鲁承认 : “目前两个德国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 任何试图改变边界的企图都将产生危险的后 果。”② 在上述政策指导下 , 赫鲁晓夫时期苏印关系发展迅速 , 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两国经贸关系上。 从 1955 年开始 , 苏联和印度之间的贸易额持续上升。1958 年 , 印度从苏联的进口额是4 560万 美元 , 占其进口总额的 118 % ; 同年印度向苏联的出口额为4 900万美元 , 占其出口总额的 412 %。1951 年到 1959 年 , 印度和苏联之间的贸易增长了 15 倍。同时 , 苏联还向印度提供了大 量的经济援助。1959 年 9 月 12 日 , 苏联宣布给予印度 28 亿卢比的第四笔贷款 ; 9 月 28 日 , 苏 联又宣布给予印度 1187 亿卢比的第五笔贷款 , 这些贷款用于印度第三个五年计划 ③。1959 年至 1962 年 , 印度从苏联的进口增加了 4 倍 , 向苏联的出口增加了 10 倍。与此同时 , 苏联和印度的 军事合作关系也日益密切。1961 年 2 月 25 日印度国防部长梅农 (V. Krishna Menon) 宣布 , 苏 联已经向印度提供了可以在北部边境修筑公路的设备。1961 年 4 月 , 苏联向印度出售 8 架安212 型运输机 , 这种运输机可以向高度在17 000英尺的地区投送作战人员和物资。印度当时希望在拉 达克地区使用这种飞机。印度此前还从苏联购入伊柳214 型运输机和米24 型直升机。1962 年 7 月 , 印度购得了米格221 型战斗机。④ 更为重要的是 , 从 1961 年 2 月开始 , 苏联与印度就和平利 用原子能问题进行谈判 , 并在 1962 年 10 月签订正式协议。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和印度关系的发展 , 直接影响到苏联对中印边界问题的反应 , 也直接影 响到中共中央对苏联整个外交政策的认识和判断。 二 西藏叛乱、边界问题和中印关系的根本变化 中国对印度的政策 , 首先体现了中共中央在冷战背景下对待民族主义国家政策的变化 , 其 主要过程从“中间地带”理论的实践 , 发展到 50 年代中后期突出“革命外交”的基本思想 ⑤。 中共领导人最初希望印度共产党也能以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榜样 , 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印度共产党书记处总书记拉纳迪夫 (B. T. Ranadive) 致电祝贺。毛泽东 在回电中说 : 中国人民相信 , 依靠勇敢的印度共产党 , 依靠印度所有爱国者的团结和斗争 , 印 度肯定不会长期屈从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之下。毛泽东还强调 , 同解放了的中国一样 , ·62 · 历 史 研 究 ① ② ③ ④ ⑤ 参见 Dai Chaowu , Indian Diplomatic Policy , Relations among Big Powers and the Sino2Indian Border Conflict of 1962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 Summer 2003。 Rajesh Rajagopalan , The Sino2Indian Border Conf lict of 1962 : A S tudy of Indiaπs S trategy and Diplomacy , pp. 54 —55. Bimal Prasad , Indo2Soviet Relations , 1947 —1972 : A Documentary S tudy , p. 143. Indo2Soviet Joint Statement , 11 September 1961 , Bimal Prasad , Indo2Soviet Relations , 1947 —1972 : A Documentary S tudy , p. 222. J yotsna Bakshi , Russia and India : From Ideology to Geopolitics , 1947 —1998 , p. 10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一个自由的印度终将有一天会出现在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大家庭里。①中国当时把尼赫鲁视为 “帝国主义的走狗”,将他同保大、蒋介石、李承晚相提并论,称之为“人类的渣滓”。②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印度对华政策的主动性以及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中国所采取的 “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特别是毛泽东这一时期对“中间地带”的认识,中印关系开始进入所 谓的“蜜月时期”。毛泽东1954年10月在同尼赫鲁的四次会谈中,反复强调中印的友好关系, 指出:“尽管我们在思想上、社会制度上有所不同,但是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我们 都要对付帝国主义。”毛泽东把印度划入第三类国家,即“被压迫的民族和国家,这些不是共产 党领导的,而是由爱国的团体和政党领导的”。③毛泽东认为这些民族主义国家“既不站在帝国 主义的一边,也不站在社会主义的一边,而站在中立的立场,不参加双方的集团,这是适合于 他们现在的情况的。”这种中立立场有利于和平事业,不利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计划和战争计划。④ 在后来的一些谈话中,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民族主义,帝国主义,这三个主义 中,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比较接近。”⑤在中共领导人看来,中间地带正处于激烈的革命过程中, 是当前决定世界命运的重要环节之一,民族主义是中间地带的主要中间地带⑥。 基于上述认识,毛泽东1956年5月2日在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会谈时,针对尤金关于斯大 林时期对甘地主义和甘地的作用认识不正确,是由于对印度的实际情况不了解的说法,指出斯 大林对印度、中国和英国作为大国的作用认识不足,由于他对这些国家的形势认识不正确,导 致了对这些国家的错误政策。毛泽东认为,印度越来越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同英国和法国相 比,它对美国奉行更加自立的政策。⑦陈毅曾称赞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印度代表KP.S.梅农 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朋友,是一位出色的谈判家”。对于印度占领果阿,中国表示并不相信军事 行动可以解决国际问题,但同时强调中国会尽自己所能结束殖民主义。⑧因此,中国当时对印度 的政策,正是中共对民族主义国家性质基本判断和“中间地带”理论的实践。 即便在中印关系这一“蜜月时期”,中国也从印度在一系列涉及中国外交的重大问题的态度 上,开始重新认识尼赫鲁的不结盟的“中立”政策。印度在朝鲜停战谈判中的活动,特别是在 联合国提出的有关遣返战俘的提案,被中国视为是“荒谬和非法的”⑨。在1958年台湾海峡危机 D Shri Ram Sharma,India China Relations.1947-1971:Friendship Goes with Powers.New Delhi:Dis covery Publishing House,1999,p.17. 2 John Rowland,A History of Sino Indian Relations:Hastile Coexistence.Princeton.N.J.:D.Van Nos trand Company,Inc.,1967,p.174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 社,1994年,第163一76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70页。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384页。 ©参见国际战略基金会编《环球同此凉热一一代领袖们的国际战略思想》(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第153页。 ⑦“毛泽东同尤金的谈话”,1956年5月2日,俄国档案,SD08102。此为北京大学现代史料研究中心收藏 的俄国档案原件复印件的自定编号,下同。 8 Purnendu Kumar Banerjee,My Peking Memoirs of the Chinese Invasion of India,pp.20,27. ⑨毛泽东:《在外交部一份外交工作汇报上的批语》,1952年12月3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册, 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624625页。 ·63·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一个自由的印度终将有一天会出现在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大家庭里。① 中国当时把尼赫鲁视为 “帝国主义的走狗”, 将他同保大、蒋介石、李承晚相提并论 , 称之为“人类的渣滓”。②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印度对华政策的主动性以及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中国所采取的 “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 特别是毛泽东这一时期对“中间地带”的认识 , 中印关系开始进入所 谓的“蜜月时期”。毛泽东 1954 年 10 月在同尼赫鲁的四次会谈中 , 反复强调中印的友好关系 , 指出 : “尽管我们在思想上、社会制度上有所不同 , 但是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 , 那就是我们 都要对付帝国主义。”毛泽东把印度划入第三类国家 , 即“被压迫的民族和国家 , 这些不是共产 党领导的 , 而是由爱国的团体和政党领导的”。③ 毛泽东认为这些民族主义国家“既不站在帝国 主义的一边 , 也不站在社会主义的一边 , 而站在中立的立场 , 不参加双方的集团 , 这是适合于 他们现在的情况的。”这种中立立场有利于和平事业 , 不利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计划和战争计划。④ 在后来的一些谈话中 , 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 : “共产主义 , 民族主义 , 帝国主义 , 这三个主义 中 , 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比较接近。”⑤ 在中共领导人看来 , 中间地带正处于激烈的革命过程中 , 是当前决定世界命运的重要环节之一 , 民族主义是中间地带的主要中间地带 ⑥。 基于上述认识 , 毛泽东 1956 年 5 月 2 日在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会谈时 , 针对尤金关于斯大 林时期对甘地主义和甘地的作用认识不正确 , 是由于对印度的实际情况不了解的说法 , 指出斯 大林对印度、中国和英国作为大国的作用认识不足 , 由于他对这些国家的形势认识不正确 , 导 致了对这些国家的错误政策。毛泽东认为 , 印度越来越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 同英国和法国相 比 , 它对美国奉行更加自立的政策。⑦ 陈毅曾称赞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印度代表 K. P. S. 梅农 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朋友 , 是一位出色的谈判家”。对于印度占领果阿 , 中国表示并不相信军事 行动可以解决国际问题 , 但同时强调中国会尽自己所能结束殖民主义。⑧ 因此 , 中国当时对印度 的政策 , 正是中共对民族主义国家性质基本判断和“中间地带”理论的实践。 即便在中印关系这一“蜜月时期”, 中国也从印度在一系列涉及中国外交的重大问题的态度 上 , 开始重新认识尼赫鲁的不结盟的“中立”政策。印度在朝鲜停战谈判中的活动 , 特别是在 联合国提出的有关遣返战俘的提案 , 被中国视为是“荒谬和非法的”⑨。在 1958 年台湾海峡危机 ·63 ·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毛泽东 :《在外交部一份外交工作汇报上的批语》, 1952 年 12 月 3 日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3 册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1989 年 , 第 624 —625 页。 Purnendu Kumar Banerjee , My Peking Memoirs of the Chinese Invasion of India , pp. 20 , 27. “毛泽东同尤金的谈话”, 1956 年 5 月 2 日 , 俄国档案 , SD08102。此为北京大学现代史料研究中心收藏 的俄国档案原件复印件的自定编号 , 下同。 参见国际战略基金会编《环球同此凉热 ———一代领袖们的国际战略思想》 (中央文献出版社 , 1993 年) 第 153 页。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7 册 , 第 384 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7 册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1992 年 , 第 370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 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 社 , 1994 年 , 第 163 —176 页。 John Rowland , A History of Sino2Indian Relations : Hostile Co2existence. Princeton. N. J. : D. Van Nos2 trand Company , Inc. , 1967 , p. 174. Shri Ram Sharma , India2China Relations , 1947 —1971 : Friendship Goes with Powers. New Delhi : Dis2 covery Publishing House , 1999 , p. 17
历史研究 期间,尼赫鲁向美国驻印度大使明确表示,坚决反对中国试图以武力夺取沿海岛屿①。基于印度 的这些政策,中国领导人开始认为:“尼赫鲁曾经在一个时期内,做过一些对世界和平有益的事 情…但是,即使在这个时期,尼赫鲁对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的重大侵略行动也很少加 以反对,而对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和社会主义国家却不断进行攻击。在国际事务的许多重大的 关键问题上,尼赫鲁经常是站在帝国主义一边,基本上是对帝国主义采取‘小批评、大帮忙 的政策。”②中国特别强烈地批评印度在联合国完全追随西方国家的政策,支持西方国家在匈牙 利、朝鲜和中国问题上的强权政治,判定印度通过这种方式正在进一步向帝国主义反动派靠 拢③。毛泽东在1959年5月就指出:“印度不是我们的敌对者,而是我们的友人。中国不会这样 蠢,东方树敌于美国,西方又树敌于印度。”但他同时又强调:“那些原则立场,那些是非界限, 是一定要说的,不说不能解决目前我们之间的分歧。”④ 导致中国领导人对印度外交和尼赫鲁的认识发生根本变化的是1959年的西藏叛乱以及随之 而来的中印边界冲突,但矛盾和冲突在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时就已初露端倪。鉴于历史 原因,中共中央在做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的决策时,充分考虑印度的反应。但中国在解放军 进藏问题上立场坚定,并告知印度政府:“中国军队是必须到达西藏一切应到的地方,无论西藏 政府愿意谈判与否及谈判结果如何,任何外国对此无置喙的余地。”⑤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 印度在1950年10月21、28日和11月1日连续照会中国政府,表明其立场。印度坚持认为, “并没有任何确证指出西藏方面采取了任何挑衅行为或任何诉诸非和平的方法。因此,无论如 何,对他们采取这种军事行动是没有理由的。”印度甚至声称:“最近在西藏的发展己影响到” 印度和中国的“友谊关系以及全世界和平的利益”。⑥ 毫无疑问,1959年西藏叛乱导致中国领导人对印度外交政策和尼赫鲁的看法的根本转变。 中国领导人认为,西藏问题本质上是在中国大陆上最后一场激烈而严重的阶级斗争,“印度也有 错觉,以为我们害怕民族主义国家”⑦。周恩来1959年3月1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 西藏叛乱事件同印度当局有关,英国和美国政府在幕后很积极,支持印度当局,把印度推到第 一线,叛乱的指挥中心在印度的噶伦堡⑧。中国领导人相信,尼赫鲁和印度上层人士很怕西藏改 革,反对改革,甚至说改革不可能。“这就发生了他们干涉我国内政和违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问题”。他们希望西藏长期保持落后状态,成为中印间的“缓冲国”。这是他们的主导思想,也 是中印间的争论中心。因此,这次斗争,在国内是由西藏叛乱集团、在国际上是由印度一部分 1Telegram 1023 from New Delhi,Nov.3,1958,U.S.Department of State,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 nited States.1958-1960.vol.19:China.Microfiche Supplements.Washington,D.C.:Govern- ment Printing Office,1996. ②人民日报编辑部:《从中印边界问题再论尼赫鲁的哲学》,《人民日报》1962年10月27日。 ③“周恩来在乌兰巴托同蒙古领导人泽登巴尔的会谈”,1962年12月26日,俄国档案,SD10291。 ④毛泽东:《对中印关系问题两个文件的批语和修改》,1959年5月15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269页。 ⑤毛泽东:《袁仲贤关于梅农同申健谈西藏问题报告上的批语》,1950年10月28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 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627页。 ⑥《印度政府的照会》,外交部情报司资料室编《国际文献选集》第5卷,1951年编印,第185H90页。 ⑦周恩来:《在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1959年5月12日,《周恩来军事活 动纪事》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497页。 ⑧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1959年3月17日,《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下卷,第490 页。 ·64·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期间 , 尼赫鲁向美国驻印度大使明确表示 , 坚决反对中国试图以武力夺取沿海岛屿 ①。基于印度 的这些政策 , 中国领导人开始认为 : “尼赫鲁曾经在一个时期内 , 做过一些对世界和平有益的事 情 ……但是 , 即使在这个时期 , 尼赫鲁对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的重大侵略行动也很少加 以反对 , 而对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和社会主义国家却不断进行攻击。在国际事务的许多重大的 关键问题上 , 尼赫鲁经常是站在帝国主义一边 , 基本上是对帝国主义采取‘小批评、大帮忙’ 的政策。”② 中国特别强烈地批评印度在联合国完全追随西方国家的政策 , 支持西方国家在匈牙 利、朝鲜和中国问题上的强权政治 , 判定印度通过这种方式正在进一步向帝国主义反动派靠 拢 ③。毛泽东在 1959 年 5 月就指出 :“印度不是我们的敌对者 , 而是我们的友人。中国不会这样 蠢 , 东方树敌于美国 , 西方又树敌于印度。”但他同时又强调 : “那些原则立场 , 那些是非界限 , 是一定要说的 , 不说不能解决目前我们之间的分歧。”④ 导致中国领导人对印度外交和尼赫鲁的认识发生根本变化的是 1959 年的西藏叛乱以及随之 而来的中印边界冲突 , 但矛盾和冲突在 1950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时就已初露端倪。鉴于历史 原因 , 中共中央在做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的决策时 , 充分考虑印度的反应。但中国在解放军 进藏问题上立场坚定 , 并告知印度政府 : “中国军队是必须到达西藏一切应到的地方 , 无论西藏 政府愿意谈判与否及谈判结果如何 , 任何外国对此无置喙的余地。”⑤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 , 印度在 1950 年 10 月 21、28 日和 11 月 1 日连续照会中国政府 , 表明其立场。印度坚持认为 , “并没有任何确证指出西藏方面采取了任何挑衅行为或任何诉诸非和平的方法。因此 , 无论如 何 , 对他们采取这种军事行动是没有理由的。”印度甚至声称 : “最近在西藏的发展已影响到” 印度和中国的“友谊关系以及全世界和平的利益”。⑥ 毫无疑问 , 1959 年西藏叛乱导致中国领导人对印度外交政策和尼赫鲁的看法的根本转变。 中国领导人认为 , 西藏问题本质上是在中国大陆上最后一场激烈而严重的阶级斗争 , “印度也有 错觉 , 以为我们害怕民族主义国家”⑦。周恩来 1959 年 3 月 17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 , 西藏叛乱事件同印度当局有关 , 英国和美国政府在幕后很积极 , 支持印度当局 , 把印度推到第 一线 , 叛乱的指挥中心在印度的噶伦堡 ⑧。中国领导人相信 , 尼赫鲁和印度上层人士很怕西藏改 革 , 反对改革 , 甚至说改革不可能。“这就发生了他们干涉我国内政和违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问题”。他们希望西藏长期保持落后状态 , 成为中印间的“缓冲国”。这是他们的主导思想 , 也 是中印间的争论中心。因此 , 这次斗争 , 在国内是由西藏叛乱集团、在国际上是由印度一部分 ·64 · 历 史 研 究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周恩来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 1959 年 3 月 17 日 ,《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下卷 , 第 490 页。 周恩来 :《在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959 年 5 月 12 日 , 《周恩来军事活 动纪事》下卷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2000 年 , 第 497 页。 《印度政府的照会》, 外交部情报司资料室编《国际文献选集》第 5 卷 , 1951 年编印 , 第 185 —190 页。 毛泽东 :《袁仲贤关于梅农同申健谈西藏问题报告上的批语》, 1950 年 10 月 28 日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 稿》第 1 册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1987 年 , 第 627 页。 毛泽东 :《对中印关系问题两个文件的批语和修改》, 1959 年 5 月 15 日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8 册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1993 年 , 第 269 页。 “周恩来在乌兰巴托同蒙古领导人泽登巴尔的会谈”, 1962 年 12 月 26 日 , 俄国档案 , SD10291。 人民日报编辑部 :《从中印边界问题再论尼赫鲁的哲学》,《人民日报》1962 年 10 月 27 日。 Telegram 1023 from New Delhi , Nov. 3 , 1958 , U. S. Department of State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2 nited S tates , 1958 —1960 , vol. 19 : China , Microf iche S upplements. Washington , D. C. : Govern2 ment Printing Office , 1996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大资产阶级挑起来的。因为尼赫鲁认为达赖喇嘛在印度人的计划里将起到巨大的作用,没有达 赖喇嘛西藏会乱。①中国领导人还强调:“对印度我们一定要反击,这是他们挑起来的。他们搞 冷战,我们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斗争的策略要有理、有力、有节,有团结,有斗争, 以斗争求团结…他们可能抛开西藏问题来掀起反共反华高潮,我们思想上要有准备。”②毛泽 东在平定西藏叛乱时曾说:现在是让印度当局多行不义,到一定时候我们再跟它算账。对于尼 赫鲁,毛泽东明确表示:“要尖锐地批评他,不怕刺激他,不怕跟他闹翻,要斗争到底。”③ 边界问题是导致中共中央重新认识尼赫鲁外交政策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鉴于中印在边界问 题上的根本分歧,1959年1月23日,周恩来致函尼赫鲁,阐明中国对中印边界问题的基本立 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首要措施。周恩来强调,中印边界从来未经正式划定,中方建议通过友 好协商,全面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在全面解决之前,双方维持边界久己存在的状况,对于己经 发生的局部争执,可以商谈临时性的解决办法。3月22日尼赫鲁复信,不同意周恩来有关中印 边界从未经过正式划定的说法,要求中国政府正式承认英国统治印度时期所形成的边界线,并 强调印度地图上所标明的边界线,“是没有怀疑的余地的”。为此,12月26日中国政府照会印度 驻华使馆,再次全面阐述了中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照会明确指出中印双方当前亟待解 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两国之间的整个边界确实从来没有划定过,有待于通过谈判来解决;在 边界正式划定之前,必须有效地维持两国边界的现状和确保边界的安谧。④ 西藏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不仅导致了中国领导人重新认识尼赫鲁的外交政策,更为重要 的是导致中国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对“中间地带”理论以及民族主义国家的作用的重新思考; 同50年代中后期“革命外交”的基本思想相适应,中国确立了对印度和尼赫鲁的方针政策,由 此直接影响了中国对中印边界问题的政策方向。 中国领导人相信,中印边界问题的争吵是印度挑起来的,“假如我们对尼赫鲁采取让步的办 法,不仅他会更反动,会让他觉得他对了,我们错了,粉饰他的反动的一面,并且也会使他更 得势,我们不能采取这种方针。我们采取的是批评他,然后求团结;揭露他的错误和反动的一 面,使广大人民能看清楚。另一种可能是他缓和一下,收缩一下,继续同社会主义国家和好”⑤。 在中国领导人看来,“在亚洲所有的民族主义国家中,印度尼西亚的立场最好,这从印度尼西亚 对待西藏事件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来”⑥。而印度则开始变成“反动的民族主义”。为此中国领导人 认为,现在两个阵营之间出现的中间地带的国家,可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由坏变好,一种是 继续和平中立,一种是由好变坏。尼赫鲁想利用中印边界问题作为一张牌,对国内的右派进行 ①《周恩来在会见苏联等11国代表团和驻华使节时的谈话》,1959年5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268276页。 ②《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下卷,第496页。 ③参见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121一 125页。 ④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01202 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6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第149一51、125H48 页。 ⑤《周恩来年谱》中卷,第279页。 6Report of Conversation with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C CCP,Deng Xiaoping,27 May 1959,From the Diary of P.F.Iudin,TsKhSD (Center of the Storage of Contemporary Documentation of Russia),Moscow, f.5,op.49,d.235,ll.40-44.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tin,Issues 10.Spring 1998,pp.167H69. ·65·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大资产阶级挑起来的。因为尼赫鲁认为达赖喇嘛在印度人的计划里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 没有达 赖喇嘛西藏会乱。① 中国领导人还强调 :“对印度我们一定要反击 , 这是他们挑起来的。他们搞 冷战 , 我们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斗争的策略要有理、有力、有节 , 有团结 , 有斗争 , 以斗争求团结 ……他们可能抛开西藏问题来掀起反共反华高潮 , 我们思想上要有准备。”② 毛泽 东在平定西藏叛乱时曾说 : 现在是让印度当局多行不义 , 到一定时候我们再跟它算账。对于尼 赫鲁 , 毛泽东明确表示 :“要尖锐地批评他 , 不怕刺激他 , 不怕跟他闹翻 , 要斗争到底。”③ 边界问题是导致中共中央重新认识尼赫鲁外交政策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鉴于中印在边界问 题上的根本分歧 , 1959 年 1 月 23 日 , 周恩来致函尼赫鲁 , 阐明中国对中印边界问题的基本立 场 ,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首要措施。周恩来强调 , 中印边界从来未经正式划定 , 中方建议通过友 好协商 , 全面解决中印边界问题 ; 在全面解决之前 , 双方维持边界久已存在的状况 , 对于已经 发生的局部争执 , 可以商谈临时性的解决办法。3 月 22 日尼赫鲁复信 , 不同意周恩来有关中印 边界从未经过正式划定的说法 , 要求中国政府正式承认英国统治印度时期所形成的边界线 , 并 强调印度地图上所标明的边界线 ,“是没有怀疑的余地的”。为此 , 12 月 26 日中国政府照会印度 驻华使馆 , 再次全面阐述了中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照会明确指出中印双方当前亟待解 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 : 两国之间的整个边界确实从来没有划定过 , 有待于通过谈判来解决 ; 在 边界正式划定之前 , 必须有效地维持两国边界的现状和确保边界的安谧。④ 西藏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 , 不仅导致了中国领导人重新认识尼赫鲁的外交政策 , 更为重要 的是导致中国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对“中间地带”理论以及民族主义国家的作用的重新思考 ; 同 50 年代中后期“革命外交”的基本思想相适应 , 中国确立了对印度和尼赫鲁的方针政策 , 由 此直接影响了中国对中印边界问题的政策方向。 中国领导人相信 , 中印边界问题的争吵是印度挑起来的 , “假如我们对尼赫鲁采取让步的办 法 , 不仅他会更反动 , 会让他觉得他对了 , 我们错了 , 粉饰他的反动的一面 , 并且也会使他更 得势 , 我们不能采取这种方针。我们采取的是批评他 , 然后求团结 ; 揭露他的错误和反动的一 面 , 使广大人民能看清楚。另一种可能是他缓和一下 , 收缩一下 , 继续同社会主义国家和好”⑤。 在中国领导人看来 , “在亚洲所有的民族主义国家中 , 印度尼西亚的立场最好 , 这从印度尼西亚 对待西藏事件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来”⑥。而印度则开始变成“反动的民族主义”。为此中国领导人 认为 , 现在两个阵营之间出现的中间地带的国家 , 可分为三种情况 : 一种是由坏变好 , 一种是 继续和平中立 , 一种是由好变坏。尼赫鲁想利用中印边界问题作为一张牌 , 对国内的右派进行 ·65 ·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Report of Conversation with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C CCP , Deng Xiaoping , 27 May 1959 , From the Diary of P. F. Iudin , TsKhSD (Center of the Storage of Contemporary Documentation of Russia) , Moscow , f. 5 , op. 49 , d. 235 , ll. 40 —44. Cold W 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 ulletin , Issues 10. Spring 1998 , pp. 167 —169. 《周恩来年谱》中卷 , 第 279 页。 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 1949 —1976》中卷 (中央文献出版社 , 1997 年) 第 201 —202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 6 集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61 年) 第 149 —151、125 —148 页。 参见吴冷西《忆毛主席 ———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 (新华出版社 , 1995 年) 第 121 — 125 页。 《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下卷 , 第 496 页。 《周恩来在会见苏联等 11 国代表团和驻华使节时的谈话》, 1959 年 5 月 6 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 中央文献出版社 , 1996 年 , 第 268 —276 页
历史研究 控制,控制国大党内部,对左派进行打击,同时向美国要求援助,也向苏联要求援助,左右逢 源。印度政府不想解决问题。①1962年9月14日陈毅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华东组发言时强调: “大量事实说明我们同肯尼迪、赫鲁晓夫、尼赫鲁联合战线的斗争是躲不掉的,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我们的斗争又是有分寸的、有约束的,不能说己经斗过分了…现在我们的外交政策是正 确的,它有助于我们争取时间,克服暂时的困难。如果采取机会主义的政策,不仅会影响对外 斗争,而且也会影响国内局势。”② 在上述理论思想的指导下,1962年9月29日,中共八届十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外交政 策的指导方针,相信“国际范围内的阶级斗争正在激烈的进行着”,因此中国外交长期的主要任 务就是,“坚决而彻底地反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主要危险修正主义,坚决而彻底地反对教条 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③。至此,中国“革命外交”的特点 更加明显和突出。 1959年中印边界冲突、苏联的政策和中苏分歧 苏联对中印边界问题非常关注,1959年中印边界冲突的爆发无疑使苏联的处境极为复杂。 首先,在苏联领导人看来,中共一直把中印边界问题看作是国际范围的一场阶级斗争,因此试 图得到兄弟党的支持。而苏联并不同意中共的这个观点,并希望自己可以同印度保持友好的关 系。其次,苏联认为,中国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好战方式”,不仅同“和平共处”的政策背道 而驰,而且还可能影响中国处理其他有争议的边界问题,特别是中苏有争议的边界。1959年9 月8日,苏联外交部向苏共中央递交了一份题为《苏中边界问题》的详细报告,表明苏联决策 部门己意识到同中国可能产生的边界问题。最后,苏联领导人对中国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不向苏 联通报感到非常不满。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后,苏共领导人通过外交渠道告诉中共中央:社会 主义阵营各国以苏联为中心加强团结互助合作,交流经验,统一步调是非常重要的,是建成社 会主义最可靠的保证。希望中国对各社会主义国家迫切需要互助合作、统一步调的愿望能进一 步了解,各社会主义国家也希望中国在这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团结与发展 的一个强大的因素。④中国也曾在1958年底向苏联承诺“今后不会草率从事”。 至于1959年中印边界冲突,苏联是在冲突爆发后“很长时间”后才收到中国方面的通报。 苏方认为,“中国同志承认并反复强调社会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世界舆论就会形成如下印象: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所采取的强硬路线和外交政策,是得到苏联同意的”⑤。因此,苏联领导人感 到有必要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表明苏联的立场,这一立场清楚地反映在塔斯社1959年9月9 日的声明中。1959年9月8日,苏共中央致函中共中央,对中国的做法提出异议,认为中印边 界是山区,难以划出准确的边界线,并指责中方在冲突中造成印方的人员伤亡。苏联驻华使馆 ①《周恩来年谱》中卷,第317、322、324325、358359页。 ②参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第188H89页注释1。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9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64年,第429430页。 4M.Y.Prozumenschikov,The Sino-Indian Conflict,the Cuban Missile Crisis,and the Sino-Soviet Split,October 1962:New Evidence from the Russian Archives.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 lein,Issues89,参见刘晓《出使苏联八年》(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第9293页。 5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USSR Embassy in China for 1958,TsKhSD,f.5,op.49,d.134,Il.84- 85,see M.Y.Prozumenschikov,op.cit.,p.255. ·66·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控制 , 控制国大党内部 , 对左派进行打击 , 同时向美国要求援助 , 也向苏联要求援助 , 左右逢 源。印度政府不想解决问题。① 1962 年 9 月 14 日陈毅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华东组发言时强调 : “大量事实说明我们同肯尼迪、赫鲁晓夫、尼赫鲁联合战线的斗争是躲不掉的 , 是非常必要的 , 但是我们的斗争又是有分寸的、有约束的 , 不能说已经斗过分了 ……现在我们的外交政策是正 确的 , 它有助于我们争取时间 , 克服暂时的困难。如果采取机会主义的政策 , 不仅会影响对外 斗争 , 而且也会影响国内局势。”② 在上述理论思想的指导下 , 1962 年 9 月 29 日 , 中共八届十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外交政 策的指导方针 , 相信“国际范围内的阶级斗争正在激烈的进行着”, 因此中国外交长期的主要任 务就是 , “坚决而彻底地反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主要危险修正主义 , 坚决而彻底地反对教条 主义 , 反对宗派主义 , 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③。至此 , 中国“革命外交”的特点 更加明显和突出。 三 1959 年中印边界冲突、苏联的政策和中苏分歧 苏联对中印边界问题非常关注 , 1959 年中印边界冲突的爆发无疑使苏联的处境极为复杂。 首先 , 在苏联领导人看来 , 中共一直把中印边界问题看作是国际范围的一场阶级斗争 , 因此试 图得到兄弟党的支持。而苏联并不同意中共的这个观点 , 并希望自己可以同印度保持友好的关 系。其次 , 苏联认为 , 中国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好战方式”, 不仅同“和平共处”的政策背道 而驰 , 而且还可能影响中国处理其他有争议的边界问题 , 特别是中苏有争议的边界。1959 年 9 月 8 日 , 苏联外交部向苏共中央递交了一份题为《苏中边界问题》的详细报告 , 表明苏联决策 部门已意识到同中国可能产生的边界问题。最后 , 苏联领导人对中国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不向苏 联通报感到非常不满。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后 , 苏共领导人通过外交渠道告诉中共中央 : 社会 主义阵营各国以苏联为中心加强团结互助合作 , 交流经验 , 统一步调是非常重要的 , 是建成社 会主义最可靠的保证。希望中国对各社会主义国家迫切需要互助合作、统一步调的愿望能进一 步了解 , 各社会主义国家也希望中国在这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 , 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团结与发展 的一个强大的因素。④ 中国也曾在 1958 年底向苏联承诺“今后不会草率从事”。 至于 1959 年中印边界冲突 , 苏联是在冲突爆发后“很长时间”后才收到中国方面的通报。 苏方认为 ,“中国同志承认并反复强调社会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 , 世界舆论就会形成如下印象 :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所采取的强硬路线和外交政策 , 是得到苏联同意的”⑤。因此 , 苏联领导人感 到有必要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表明苏联的立场 , 这一立场清楚地反映在塔斯社 1959 年 9 月 9 日的声明中。1959 年 9 月 8 日 , 苏共中央致函中共中央 , 对中国的做法提出异议 , 认为中印边 界是山区 , 难以划出准确的边界线 , 并指责中方在冲突中造成印方的人员伤亡。苏联驻华使馆 ·66 · 历 史 研 究 ① ② ③ ④ ⑤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USSR Embassy in China for 1958 , TsKhSD , f. 5 , op. 49 , d. 134 , ll. 84 — 85 , see M. Y. Prozumenschikov , op. cit. , p. 255. 参见 M. Y. Prozumenschikov , The Sino2Indian Conflict ,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 and the Sino2Soviet Split , October 1962 : New Evidence from the Russian Archives. Cold W 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 ul2 letin , Issues 8 —9 ; 参见刘晓《出使苏联八年》(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 1986 年) 第 92 —93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 9 集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64 年 , 第 429 —430 页。 参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10 册第 188 —189 页注释 1。 《周恩来年谱》中卷 , 第 317、322、324 —325、358 —359 页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临时代办安东诺夫(S.F.Antonov)还约见陈毅,递交一份准备在10日发表的塔斯社声明。 声明稿写道:中印边界冲突是“可悲的”,西方某些集团企图利用这一事件,在赫鲁晓夫访美前 夕使国际局势复杂化。苏联不能不对这次事件表示遗憾,希望中印双方考虑相互的利益,解决 发生的误会。陈毅当即表示希望苏方暂缓发表这个声明,指出中印边界冲突不一定会对赫鲁晓 夫访美带来消极影响。中国还把周恩来9月8日致尼赫鲁信的副本交给安东诺夫。9月8日晚,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面告安东诺夫,中国方面己公布了周恩来的信,请苏联政府考虑这封信的态 度和立场,不要发表塔斯社的声明。①然而,苏联政府并没有考虑中国方面的意见,并将原定 10日发表的声明提前于9日发表。 1959年9月9日塔斯社声明发表的当天,苏联政府宣布赫鲁晓夫准备访问美国,并将同艾 森豪威尔总统在戴维营进行会谈。对于这一声明,尼赫鲁在9月11日表示:“考虑到方方面面, 对苏联政府而言,这个声明是公正的和不同寻常的。”因为这是苏联领导人第一次明确表示,要 和平解决社会主义国家和非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纠纷。②10月23日中印在拉达克再次发生边界 冲突后,《真理报》同时发表了中国和印度有关冲突的政策声明。10月30日,苏联外交部副部 长佐林(Valerine Zolin)在安理会会议上呼吁印度接受中国的三点建议;赫鲁晓夫在10月30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对中印边界冲突表示遗憾和痛心,希望尼赫鲁接受停火,同中国谈判 和平解决问题。12月22日,苏联报纸打破惯例,第一次首先发表了印度对中国的照会,并没有 等中国方面做出相应的反应。③ 对塔斯社的声明和苏联的立场,中共中央9月13日致函苏共中央,批评苏联政府“在重要 的原则问题上采取迁就和妥协的立场”,指出塔斯社的声明向全世界表明中苏两国在中印边界冲 突问题上的分歧,这就使得印度资产阶级和英美帝国主义者感到兴高采烈,因为他们正想方设 法在中苏两国中间打入楔子④。在致苏共中央的另外一封信中,中共中央强调,尼赫鲁政府的内 外政策在反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相信,如果对尼赫鲁和印度政府采取无原则的妥协和 让步,这不仅不能使他们的立场变得更好,相反,如果中国对他们日益进攻的立场不进行抵制 并谴责他们,那只能鼓励他们的暴行。那样做不仅对中印友谊是不利的,同样也不利于使尼赫 鲁和印度政府有所改进,只能进一步使他们倒向西方。”中共中央的这封信还猛烈批评苏联对中 印边界冲突的政策,认为9月9日塔斯社的声明是赫鲁晓夫“偏祖印度反动派”,是“为了讨好 美帝国主义”而“送给艾森豪威尔的见面礼”。⑤ 中印边界问题成为1959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期间同中国领导人发生激烈争论的一个主要问 题,其结果对中苏关系产生了严重的损害⑥。从1959年年底到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之前, 中印边界问题成为中苏之间激烈争论的一个关键问题,其中既包含国家利益的冲突,同时更体 现了中苏两党在涉及意识形态的重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首先,中共认为,中印边界问题的症结在于印度和尼赫鲁的反动政策,使中共领导人坚信 ①参见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2卷第228页。 2 Shri Ram Sharma,IndicUSSR Relations.1947-71:From Ambivalence to Steadfastness,p.37. 3 Arthur Stein,India and the Soviet Union:The Nehru Era,p.119. CC CCP Letter to the CC CPSU,13 September 1959,TsKhSD,f.5,op.30,d.246,see M.Y. Prozumenschikov,op.cit.,p.251. ⑤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人民日报》1963年9月6 日。 ©参见戴超武《1959年10月中苏会谈》(《中共党史资料》2003年第1期)。 ·67·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临时代办安东诺夫 (S. F. Antonov) 还约见陈毅 , 递交一份准备在 10 日发表的塔斯社声明。 声明稿写道 : 中印边界冲突是“可悲的”, 西方某些集团企图利用这一事件 , 在赫鲁晓夫访美前 夕使国际局势复杂化。苏联不能不对这次事件表示遗憾 , 希望中印双方考虑相互的利益 , 解决 发生的误会。陈毅当即表示希望苏方暂缓发表这个声明 , 指出中印边界冲突不一定会对赫鲁晓 夫访美带来消极影响。中国还把周恩来 9 月 8 日致尼赫鲁信的副本交给安东诺夫。9 月 8 日晚 ,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面告安东诺夫 , 中国方面已公布了周恩来的信 , 请苏联政府考虑这封信的态 度和立场 , 不要发表塔斯社的声明。① 然而 , 苏联政府并没有考虑中国方面的意见 , 并将原定 10 日发表的声明提前于 9 日发表。 1959 年 9 月 9 日塔斯社声明发表的当天 , 苏联政府宣布赫鲁晓夫准备访问美国 , 并将同艾 森豪威尔总统在戴维营进行会谈。对于这一声明 , 尼赫鲁在 9 月 11 日表示 : “考虑到方方面面 , 对苏联政府而言 , 这个声明是公正的和不同寻常的。”因为这是苏联领导人第一次明确表示 , 要 和平解决社会主义国家和非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纠纷。② 10 月 23 日中印在拉达克再次发生边界 冲突后 ,《真理报》同时发表了中国和印度有关冲突的政策声明。10 月 30 日 , 苏联外交部副部 长佐林 (Valerine Zolin) 在安理会会议上呼吁印度接受中国的三点建议 ; 赫鲁晓夫在 10 月 30 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 , 对中印边界冲突表示遗憾和痛心 , 希望尼赫鲁接受停火 , 同中国谈判 和平解决问题。12 月 22 日 , 苏联报纸打破惯例 , 第一次首先发表了印度对中国的照会 , 并没有 等中国方面做出相应的反应。③ 对塔斯社的声明和苏联的立场 , 中共中央 9 月 13 日致函苏共中央 , 批评苏联政府“在重要 的原则问题上采取迁就和妥协的立场”, 指出塔斯社的声明向全世界表明中苏两国在中印边界冲 突问题上的分歧 , 这就使得印度资产阶级和英美帝国主义者感到兴高采烈 , 因为他们正想方设 法在中苏两国中间打入楔子 ④。在致苏共中央的另外一封信中 , 中共中央强调 , 尼赫鲁政府的内 外政策在反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我们相信 , 如果对尼赫鲁和印度政府采取无原则的妥协和 让步 , 这不仅不能使他们的立场变得更好 , 相反 , 如果中国对他们日益进攻的立场不进行抵制 并谴责他们 , 那只能鼓励他们的暴行。那样做不仅对中印友谊是不利的 , 同样也不利于使尼赫 鲁和印度政府有所改进 , 只能进一步使他们倒向西方。”中共中央的这封信还猛烈批评苏联对中 印边界冲突的政策 , 认为 9 月 9 日塔斯社的声明是赫鲁晓夫“偏袒印度反动派”, 是“为了讨好 美帝国主义”而“送给艾森豪威尔的见面礼”。⑤ 中印边界问题成为 1959 年 10 月赫鲁晓夫访华期间同中国领导人发生激烈争论的一个主要问 题 , 其结果对中苏关系产生了严重的损害 ⑥。从 1959 年年底到 1962 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之前 , 中印边界问题成为中苏之间激烈争论的一个关键问题 , 其中既包含国家利益的冲突 , 同时更体 现了中苏两党在涉及意识形态的重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首先 , 中共认为 , 中印边界问题的症结在于印度和尼赫鲁的反动政策 , 使中共领导人坚信 ·67 ·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参见戴超武《1959 年 10 月中苏会谈》(《中共党史资料》2003 年第 1 期) 。 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 :《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人民日报》1963 年 9 月 6 日。 CC CCP Letter to the CC CPSU , 13 September 1959 , TsKhSD , f. 5 , op. 30 , d. 246 , see M. Y. Prozumenschikov , op. cit. , p. 251. Arthur Stein , India and the Soviet Union : The Nehru Era , p. 119. Shri Ram Sharma , India2USS R Relations , 1947 —71 : From A mbivalence to S teadf astness , p. 37. 参见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 2 卷第 22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