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稿 结构失衡:中苏同盟破裂的深层原因 口沈志华!李丹慧2 内容摘要以往学术界关于导致中苏分裂决定性因素的分析,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分歧论”和“国家利益冲 突论”。我们通过对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演变过程的考察,提出“结构失衡论”。其一,社会主义阵营领导结构 发生变化以后,中苏两党平起平坐,争夺话语权就成为中苏两党解决他们之间路线和政策分歧的基本手段,而 目标则在于国际共运的主导权。其二,党际关系掩盖甚至替代了国家关系,在这种结构中,从本质上讲没有主 权意识,没有平等观念。这种结构性缺陷成为中苏同盟必然走向破裂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国际共运中苏关系中苏分裂结构失衡主导权 作者1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李丹慈,华东师范大 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教授。(上海:20024D 对于冷战时期中苏关系的历史,我们倾心研究已近20 以至于到1960年夏天已经公开化,但美国中央情报局始 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为了寻找涉及苏联和中苏关系 终认为中苏分裂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历史的档案,我们曾多次访问俄国和美国,也曾走遍与苏 1958年5月中情局的报告推断,随着中国地位的加 联接壤以及当年苏联重点援助的中国省区和重要城市:为 强,中苏之间“将来肯定会有些摩擦,但不太可能损害我 了解开历史叙事中存在的诸多疑团,我们曾广泛采访中苏 们所评估的这一时期的中苏合作”。报告还认为“中国几 关系的见证人或其家属,也曾频繁与各国学界同行讨论、 乎肯定将保持与苏联的牢固同盟”,并“将继续承认莫斯 交流。当然,时间和精力花费最多的,还是梳理、研究那 科作为共产主义世界的领袖”。四此后不久,尽管看到 些堆满书房的档案文献及其他史料。可谓20年磨一剑, 中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计划“在中苏关系之间引起 我们的《铃战与中苏同盟的命运》一书终于完稿了,全书 了一些新的摩擦”,但1959年2月美国的情报分析估计, 约140万字,详细讲述了从1945年到1974年中苏同盟兴 “这些不和不可能威胁到针对西方世界的中苏之间的团 衰的全过程。① 结”。2)到1959年7月底,毛泽东已经向莫斯科在社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的头脑中始终悬挂着一些 会主义阵营中的主导权威发起了一次次挑战,且决心向赫 问题:中苏同盟酝酿的过程大约5年1945~1950,友 鲁晓夫及所有怀疑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的人“宜战” 好合作时间不超过10年(1950-1959,其中真正的“蜜 了,而中情局的报告却依然断定:“在我们评估的这个时 月”期只有3年1955~195),而分歧、争吵直到关系间段,中苏同盟将会保持紧密合作,共同对抗西方国家。 破裂则经历了10多年1958-1969。那么,在近代国际 当然,苏联在联盟中将继续保持领导地位。”虽然中苏之 政治中的同盟体不胜枚举,中苏同盟为何如此短命?在 间存在着分歧,但“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而必须维持现 中苏结成同盟关系的过程中,为什么争吵多于合作?归 状”,“这些分歧的主要后果是不断要求这两个国家在制定 根结底,中苏同盟破裂的真正的、深层的原因究竞在哪 政策时相互为对方留有余地,而不是削弱同盟本身”。) 里? 甚至到1960年8月,苏联宣布全面撤退在华专家,中苏 分歧已经公开化,美国情报评估的结论竟然还认为,至少 一个现象和两种解释 在5年之内,“中苏关系中的内聚力会比离心力更为强 大”。 谈到对中苏关系演变的评估,首先看一个有趣并引人 面对中苏分歧日益加重的明显事实,报告承认目前还 注意的历史现象。作为中苏共同的敌人,美国的情报机构 “无法对这些根本性的利益矛盾将如何影响中苏关系做出 当年对中苏关系前景的判断出现了令人惊讶的失误。尽管 评估”,不过仍然坚持认为中苏“任何一方都不想把矛盾 1958年夏季以后中苏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便不断表露出来, 推向可能给两国关系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的程度”。) 楼金5◆毫201210 3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2012·10 本刊特稿 对于冷战时期中苏关系的历史,我们倾心研究已近 20 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为了寻找涉及苏联和中苏关系 历史的档案,我们曾多次访问俄国和美国,也曾走遍与苏 联接壤以及当年苏联重点援助的中国省区和重要城市;为 了解开历史叙事中存在的诸多疑团,我们曾广泛采访中苏 关系的见证人或其家属,也曾频繁与各国学界同行讨论、 交流。当然,时间和精力花费最多的,还是梳理、研究那 些堆满书房的档案文献及其他史料。可谓 20 年磨一剑, 我们的 《冷战与中苏同盟的命运》 一书终于完稿了,全书 约 140 万字,详细讲述了从 1945 年到 1974 年中苏同盟兴 衰的全过程。①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的头脑中始终悬挂着一些 问题:中苏同盟酝酿的过程大约 5 年 (1945~1950),友 好合作时间不超过 10 年 (1950~1959),其中真正的“蜜 月”期只有 3 年 (1955~1957),而分歧、争吵直到关系 破裂则经历了 10 多年 (1958~1969)。那么,在近代国际 政治中的同盟体不胜枚举,中苏同盟为何如此短命?在 中苏结成同盟关系的过程中,为什么争吵多于合作?归 根结底,中苏同盟破裂的真正的、深层的原因究竟在哪 里? 一个现象和两种解释 谈到对中苏关系演变的评估,首先看一个有趣并引人 注意的历史现象。作为中苏共同的敌人,美国的情报机构 当年对中苏关系前景的判断出现了令人惊讶的失误。尽管 1958 年夏季以后中苏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便不断表露出来, 以至于到 1960 年夏天已经公开化,但美国中央情报局始 终认为中苏分裂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1958 年 5 月中情局的报告推断,随着中国地位的加 强,中苏之间“将来肯定会有些摩擦,但不太可能损害我 们所评估的这一时期的中苏合作”。报告还认为“中国几 乎肯定将保持与苏联的牢固同盟”,并“将继续承认莫斯 科作为共产主义世界的领袖”。 [1] 此后不久,尽管看到 中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计划“在中苏关系之间引起 了一些新的摩擦”,但 1959 年 2 月美国的情报分析估计, “这些不和不可能威胁到针对西方世界的中苏之间的团 结”。 [2] 到 1959 年 7 月底,毛泽东已经向莫斯科在社 会主义阵营中的主导权威发起了一次次挑战,且决心向赫 鲁晓夫及所有怀疑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的人“宣战” 了,而中情局的报告却依然断定:“在我们评估的这个时 间段,中苏同盟将会保持紧密合作,共同对抗西方国家。 当然,苏联在联盟中将继续保持领导地位。”虽然中苏之 间存在着分歧,但“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而必须维持现 状”,“这些分歧的主要后果是不断要求这两个国家在制定 政策时相互为对方留有余地,而不是削弱同盟本身”。 [3] 甚至到 1960 年 8 月,苏联宣布全面撤退在华专家,中苏 分歧已经公开化,美国情报评估的结论竟然还认为,至少 在 5 年之内,“中苏关系中的内聚力会比离心力更为强 大”。 面对中苏分歧日益加重的明显事实,报告承认目前还 “无法对这些根本性的利益矛盾将如何影响中苏关系做出 评估”,不过仍然坚持认为中苏“任何一方都不想把矛盾 推向可能给两国关系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的程度”。 [4] □ 沈志华 1 李丹慧 2 内容摘要 以往学术界关于导致中苏分裂决定性因素的分析,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分歧论”和“国家利益冲 突论”。我们通过对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演变过程的考察,提出“结构失衡论”。其一,社会主义阵营领导结构 发生变化以后,中苏两党平起平坐,争夺话语权就成为中苏两党解决他们之间路线和政策分歧的基本手段,而 目标则在于国际共运的主导权。其二,党际关系掩盖甚至替代了国家关系,在这种结构中,从本质上讲没有主 权意识,没有平等观念。这种结构性缺陷成为中苏同盟必然走向破裂的深层原因。 关 键 词 国际共运 中苏关系 中苏分裂 结构失衡 主导权 作 者 1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 李丹慧,华东师范大 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教授。 (上海:200241) 结构失衡:中苏同盟破裂的深层原因 3
本刊特稿 1960年底,美国人看到中苏之间的“冲突到了如此激 系理念和行为逻辑来分析,并推断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国 烈的程度,已经将一些基本问题都卷入进来,以致造成了 家关系,显然是行不通的。 双方严重的不和”,但认为“联盟的核心力量仍然存在”, 与政府情报分析官员不同,历史学家的责任不是预测 中苏“都敏锐地注意到双方之间的裂痕如果继续扩大,将 未来,而是分析过去。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就 会影响到各自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共产主义的某些共同 对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产生了兴趣。当时中苏分裂的表现 利益”。因此,“他们不会允许出现公开的、正式的裂 主要在两个方面,即1960~1964年的理论宣传和政治论 痕”。)到了1961年9月,中情局的特别情报评估报告 战,1969年的边境冲突及后来的军事对峙。与此相应,研 还指出,尽管中苏关系面临“日益困难的问题”,但“由 究者的看法也大体分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意识形态分 于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共同责任,尤其是对反共世界的共同 歧一具体表现在非斯大林化、世界革命道路、经济发展 仇恨,使他们能够在反对西方的行动上协调一致,特别是 模式以及对马列主义一些基本理论的理解等方面一是导 在受到严重挑战的时候”。【] 致中苏分裂的主要原因。町另一种观点认为,中苏之间 直到I963年夏天中苏两党关系正式破裂前夕,中央 在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一包括历史纠葛和边界争端一 情报局才不得不承认:“目前中苏关系的特征可以说是一 才是引起中苏同盟破裂的真正原因。[] 种事实上的破裂”,“在过去一年中,这种话语上的争论 冷战结束后,大量的解密档案使得研究者对中苏关系 已经变得日益激烈和明显。甚至在中苏边境上也有迹象表 的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探索,各国学者对中苏 明,双方的关系十分紧张”。) 关系基本事实的考察,越来越接近于历史的真实,过去的 美国情报分析官员的推断显然是一错再错,但他们做 许多神话已经被彻底打破。有人着重从经济关系入手分析 出这样结论的理由却是很充分的,推理也是完全合乎逻辑 中苏关系的演变,也有人重点考察对外政策对双方关系的 的。在美国人看来,中苏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意识形态一 影响④,还有人对中苏边界和边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们都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共同的奋斗目标一他们都 较多的学者把中国国内政策变化作为研究的对象,更有 要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共同的安全利益一他们都以美国 学者从毛泽东和赫鲁晓夫的个性方面考察中苏领导人之 和西方世界为主要敌人,而他们之间的分歧只是在方法、 间的分歧。比较全面研究中苏关系变化过程的也不乏其 步骤以及所承担的风险等问题上。所以,尽管中苏分歧还 人。山这些讨论无疑将进一步把中苏关系史研究推向深 会长期存在,甚至有所发展,但是他们的根本信念和根本 化。其中,对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 利益是一致的,而一旦这些根本的信念和利益受到威胁 层面,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看法。不过,就导致中苏分 时,双方都会调整各自的政策以适应巩固同盟的需要, 裂的决定性因素而言,总体看来,到目前为止的种种看法 共同“消除那些会给双方关系造成永久性破坏的趋势”。 似乎仍然没有摆脱“意识形态分歧一国家利益冲突”这样 因为这种同盟的存在,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整个社会主义 的二元分析框架。 阵营的军事力量”,而且“提高了中苏各自在国际事务中 我们在对中苏关系演变的历史过程进行详尽考察后感 的地位”。 到,“意识形态分歧论”和“国家利益冲突论”尚不足以 此外,就双方的实力而言,虽然中国的力量和影响 解释造成中苏同盟破裂的真正的、深层的原因。 日益增长,但由于“在军事和经济上将继续依赖苏联”, 我们研究的结果表明,中苏之间在国家利益方面的摩 “特别是在维持现有军备水平以及未来军事现代化的发 擦和碰撞出现在60年代初,深化于60年代末。所以,国 展等方面,苏方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中国人“也许 家利益冲突是中苏同盟破裂的结果,而不是其成因。至于 会感到,事实上,除了维持与苏联的同盟,他们别无选 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那只是一种表象。1964年 择”。[8]看起来,美国专家们的情报分析是非常理性 10月赫鲁晓夫下台后,苏联新领导人无论在思想观念还是 的。 在政治路线方面,实质上都已经回到斯大林时代,或者说 然而,这种合乎常理的推断却与中苏关系演变的历史 与中共取得了一致。然而,中苏关系不仅没有缓和,反而 事实相去甚远。个中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美国当时的 加速走向分裂。这说明,意识形态分歧也不是导致同盟解 情报来源有限,东西方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以及对共 体的根本原因。 产党国家决策程序和依据缺乏必要的了解等等。② 不过,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分析方法错 我们的分析框架和思路 位。中情局专家忽略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决策依 据中蕴涵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而其决策程序在当时 我们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参与对中苏分裂过程及原因 也绝非谙练西方外交决策原则的情报分析人员所能理解和 的讨论,并为此提出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或思路,图示如 掌握的。因此,按照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通行的一般国家关 下: 4 C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本刊特稿 1960 年底,美国人看到中苏之间的“冲突到了如此激 烈的程度,已经将一些基本问题都卷入进来,以致造成了 双方严重的不和”,但认为“联盟的核心力量仍然存在”, 中苏“都敏锐地注意到双方之间的裂痕如果继续扩大,将 会影响到各自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共产主义的某些共同 利益”。因此,“他们不会允许出现公开的、正式的裂 痕”。 [5] 到了 1961 年 9 月,中情局的特别情报评估报告 还指出,尽管中苏关系面临“日益困难的问题”,但“由 于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共同责任,尤其是对反共世界的共同 仇恨,使他们能够在反对西方的行动上协调一致,特别是 在受到严重挑战的时候”。 [6] 直到 1963 年夏天中苏两党关系正式破裂前夕,中央 情报局才不得不承认:“目前中苏关系的特征可以说是一 种事实上的破裂”,“在过去一年中,这种话语上的争论 已经变得日益激烈和明显。甚至在中苏边境上也有迹象表 明,双方的关系十分紧张”。 [7] 美国情报分析官员的推断显然是一错再错,但他们做 出这样结论的理由却是很充分的,推理也是完全合乎逻辑 的。在美国人看来,中苏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意识形态—— 他们都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都 要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共同的安全利益——他们都以美国 和西方世界为主要敌人,而他们之间的分歧只是在方法、 步骤以及所承担的风险等问题上。所以,尽管中苏分歧还 会长期存在,甚至有所发展,但是他们的根本信念和根本 利益是一致的,而一旦这些根本的信念和利益受到威胁 时,双方都会调整各自的政策以适应巩固同盟的需要, 共同“消除那些会给双方关系造成永久性破坏的趋势”。 因为这种同盟的存在,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整个社会主义 阵营的军事力量”,而且“提高了中苏各自在国际事务中 的地位”。 此外,就双方的实力而言,虽然中国的力量和影响 日益增长,但由于“在军事和经济上将继续依赖苏联”, “特别是在维持现有军备水平以及未来军事现代化的发 展等方面,苏方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中国人“也许 会感到,事实上,除了维持与苏联的同盟,他们别无选 择”。 [8] 看起来,美国专家们的情报分析是非常理性 的。 然而,这种合乎常理的推断却与中苏关系演变的历史 事实相去甚远。个中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美国当时的 情报来源有限,东西方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以及对共 产党国家决策程序和依据缺乏必要的了解等等。② 不过,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分析方法错 位。中情局专家忽略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决策依 据中蕴涵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而其决策程序在当时 也绝非谙练西方外交决策原则的情报分析人员所能理解和 掌握的。因此,按照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通行的一般国家关 系理念和行为逻辑来分析,并推断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国 家关系,显然是行不通的。 与政府情报分析官员不同,历史学家的责任不是预测 未来,而是分析过去。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学者就 对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产生了兴趣。当时中苏分裂的表现 主要在两个方面,即 1960~1964 年的理论宣传和政治论 战,1969 年的边境冲突及后来的军事对峙。与此相应,研 究者的看法也大体分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意识形态分 歧——具体表现在非斯大林化、世界革命道路、经济发展 模式以及对马列主义一些基本理论的理解等方面——是导 致中苏分裂的主要原因。 [9]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苏之间 在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包括历史纠葛和边界争端—— 才是引起中苏同盟破裂的真正原因。 [10] 冷战结束后,大量的解密档案使得研究者对中苏关系 的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探索,各国学者对中苏 关系基本事实的考察,越来越接近于历史的真实,过去的 许多神话已经被彻底打破。有人着重从经济关系入手分析 中苏关系的演变③,也有人重点考察对外政策对双方关系的 影响④,还有人对中苏边界和边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⑤, 较多的学者把中国国内政策变化作为研究的对象⑥,更有 学者从毛泽东和赫鲁晓夫的个性方面考察中苏领导人之 间的分歧。⑦比较全面研究中苏关系变化过程的也不乏其 人。 [11] 这些讨论无疑将进一步把中苏关系史研究推向深 化。其中,对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 层面,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看法。不过,就导致中苏分 裂的决定性因素而言,总体看来,到目前为止的种种看法 似乎仍然没有摆脱“意识形态分歧—国家利益冲突”这样 的二元分析框架。 我们在对中苏关系演变的历史过程进行详尽考察后感 到,“意识形态分歧论”和“国家利益冲突论”尚不足以 解释造成中苏同盟破裂的真正的、深层的原因。 我们研究的结果表明,中苏之间在国家利益方面的摩 擦和碰撞出现在 60 年代初,深化于 60 年代末。所以,国 家利益冲突是中苏同盟破裂的结果,而不是其成因。至于 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那只是一种表象。1964 年 10 月赫鲁晓夫下台后,苏联新领导人无论在思想观念还是 在政治路线方面,实质上都已经回到斯大林时代,或者说 与中共取得了一致。然而,中苏关系不仅没有缓和,反而 加速走向分裂。这说明,意识形态分歧也不是导致同盟解 体的根本原因。 我们的分析框架和思路 我们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参与对中苏分裂过程及原因 的讨论,并为此提出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或思路,图示如 下: 4
本刊特稿 合的潜在因素。事实上,中苏之间的原则性分歧在1957 中苏同盟破裂过程及原因分析框架 年底的莫斯科会议开始露出苗头,到1958年下半年及以 年代 1954-1957 1958-19591960-19641964-1969 1970- 后便在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具体说就 历史 阵营领导 两国政策两党争夺两党关系国家利益 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炮击金门、中印冲突、赫 机制发生 取向出现国际共运破裂两国的冲突和 现象 鲁晓夫访美等一系列事件。这些分歧就其表现而言,既不 结构变化 分歧 话语权 关系敌对 对抗 是意识形态(双方都承认他们的政治目标和理论体系是相 原因两党团结对时代特争夺社会社会主义中苏同盟 同的,也不是国家利益(双方都认为他们的根本利益是 或 合作取长征的认知主义阵营国家关系彻底瓦解 结果 补短 差异 的主导权 结构失衡 一致),而是方针政策的取向:中国急于向共产主义过 渡,苏联则反对这样的激进政策:中国要制造紧张局势, 理念 党际关系:国家消亡一国际主义一上下级关系 冲突 国家关系:民族国家一主权观念一平等关系 苏联则坚持必须缓和。至于造成这些分歧的原因,主要在 于双方对外部世界和自身发展道路的认知差异。 首先,我们把中苏两党、两国关系从友好到分裂的基 其一,中苏两国处于不同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地位,因 本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而对世界政治的认识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统治已经得到 第一阶段,1954-1957年,中苏两党和两国在相互帮 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的认可,尤其是经历了一场人类 助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关系日益密切,并 浩劫之后,斯大林与西方大国共同缔造了战后世界政治体 达到高峰。在此期间一个重大的变化是中国在社会主义阵 制和秩序。苏联已经融入了国际社会,因此必须遵守那些 营的地位和威望不断提高,而苏共的政治影响力却日趋下 它本身参与制定的游戏规则。苏联可以同美国对话,也具 降,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机制及其内在结构开始悄悄 备同西方国家集团实现关系缓和的基础和条件。特别是在 发生变化:过去是苏联一党一国单独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 核武器出现的战后年代,莫斯科能够并已经同西方大国形 动,现在则是中苏两党两国平起平坐,共同执掌帅印,而 成共识,即如果没有妥协而硬性对抗,只能导致两败俱伤 毛泽东构想的形式是苏共在台前,中共在幕后。天无二 的结果:任何一方所采取的极端措施,都会最终毁灭人类 日,一个阵营出现两个平行的领导核心,就构成了同盟破 自己。因此,对抗与缓和并存,两个阵营“和平共处”, 裂的可能性因素。如果二者没有矛盾,同盟可以继续,如 以“和平竞赛”决定胜负,这是苏共对外政策的基本方 果二者发生分歧,分裂的可能性就会加强,并将随时导致 针。而那时中国共产党刚刚夺取政权不久,且由于同苏联 同盟破裂。1957年底的莫斯科会议是中苏关系发展的顶 结盟和朝鲜战争,被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新中国不仅没 点,也是转折点,随后分歧出现,问题就来了。 有加入联合国,甚至遭到世界各国的敌视和封锁。毛泽东 第二阶段,1958~1959年,在根本利益和意识形态一 既不熟悉,也不承认国际社会的游戏规则,他甚至想要自 致的前提下,中苏之间在经济建设、处理周边关系及确立 己制定一些规则。中共领导的新国家一无所有,一穷二 对美政策等重大方针政策上发生分歧。一个同盟的解体, 白,没有后顾之忧。相反,它必须在对抗中求生存,也只 从逻辑上讲,首先是同盟双方或各方之间发生了分歧,没 能通过不断抗争,取得自立于世界列强的政治地位。尽管 有分歧,自然不会分裂。那么,中苏之间的分歧在哪里, 中国共产党也制定和实施了“和平共处”的方针,但那只 又为什么会发生? 是一种暂时的策略,在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中,矛盾和斗争 关于中苏分歧的由来,过去主要是政治性的解释,认 从来都是第一位的。按照中共当时的认识,只有通过不断 为自苏共二十大以来,苏联领导人提出并执行了一条修正 的革命和斗争,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这就 主义路线,遭到中共的反对,从而引起中苏分歧,并最终 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导致中苏分裂。但新的研究表明,中苏之间的原则性分歧 其二,中苏两党处于历史进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因而 并非产生于苏共二十大或1956年。这里所说的原则性分 对后进民族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的理解不同。苏联最早走 歧是指双方无法弥合的矛盾,而毛泽东对赫鲁晓夫在二十 上了革命的道路,最先建立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为特征的社 大期间片面强调“和平过渡”和批判斯大林的做法所产生 会主义国家,并且创造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即斯大林模 的不同意见,不久便被苏共接受了。到1957年,中苏关 式。但是,经验和教训使苏共开始思考和反省。内战时期 系不仅没有出现裂痕,反而更加紧密一向中国提供核武 农村“十月革命”和公社化造成的恶果,曾迫使列宁提出 器技术的决定就是1957年10月做出的。要说分歧,其实 了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的工业化导致苏联经济畸形发展和 在斯大林时期中苏两党之间的意见冲突更为严重,但是并 社会生活水平长期落后,又迫使赫鲁晓夫提出了新的经济 没有阻止中苏结盟,因为双方都为了更大的目标而容忍了 发展纲领。苏联新一代领导人开始意识到,社会主义可能 对方。所以,导致中苏同盟破裂的分歧的起点不在1956 还有不同的发展模式,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某些经验和做 年,更不在1950年或此前,尽管那时已经隐含着双方不 法也许是值得借鉴的。这种构想奠定了赫鲁晓夫时期苏联 5 C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本刊特稿 年代 历史 现象 阵 营 领 导 机 制 发 生 结构变化 两 国 政 策 取 向 出 现 分歧 两 党 争 夺 国 际 共 运 话语权 两 党 关 系 破 裂 两 国 关系敌对 国 家 利 益 的 冲 突 和 对抗 原因 或 结果 两 党 团 结 合 作 取 长 补短 对 时 代 特 征 的 认 知 差异 争 夺 社 会 主 义 阵 营 的主导权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关 系 结构失衡 中 苏 同 盟 彻底瓦解 理念 冲突 党际关系:国家消亡—国际主义—上下级关系 国家关系:民族国家—主权观念—平等关系 中苏同盟破裂过程及原因分析框架 1954~1957 1958~1959 1960~1964 1964~1969 1970~ 首先,我们把中苏两党、两国关系从友好到分裂的基 本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4~1957 年,中苏两党和两国在相互帮 助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关系日益密切,并 达到高峰。在此期间一个重大的变化是中国在社会主义阵 营的地位和威望不断提高,而苏共的政治影响力却日趋下 降,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机制及其内在结构开始悄悄 发生变化:过去是苏联一党一国单独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现在则是中苏两党两国平起平坐,共同执掌帅印,而 毛泽东构想的形式是苏共在台前,中共在幕后。天无二 日,一个阵营出现两个平行的领导核心,就构成了同盟破 裂的可能性因素。如果二者没有矛盾,同盟可以继续,如 果二者发生分歧,分裂的可能性就会加强,并将随时导致 同盟破裂。1957 年底的莫斯科会议是中苏关系发展的顶 点,也是转折点,随后分歧出现,问题就来了。 第二阶段,1958~1959 年,在根本利益和意识形态一 致的前提下,中苏之间在经济建设、处理周边关系及确立 对美政策等重大方针政策上发生分歧。一个同盟的解体, 从逻辑上讲,首先是同盟双方或各方之间发生了分歧,没 有分歧,自然不会分裂。那么,中苏之间的分歧在哪里, 又为什么会发生? 关于中苏分歧的由来,过去主要是政治性的解释,认 为自苏共二十大以来,苏联领导人提出并执行了一条修正 主义路线,遭到中共的反对,从而引起中苏分歧,并最终 导致中苏分裂。但新的研究表明,中苏之间的原则性分歧 并非产生于苏共二十大或 1956 年。这里所说的原则性分 歧是指双方无法弥合的矛盾,而毛泽东对赫鲁晓夫在二十 大期间片面强调“和平过渡”和批判斯大林的做法所产生 的不同意见,不久便被苏共接受了。到 1957 年,中苏关 系不仅没有出现裂痕,反而更加紧密——向中国提供核武 器技术的决定就是 1957 年 10 月做出的。要说分歧,其实 在斯大林时期中苏两党之间的意见冲突更为严重,但是并 没有阻止中苏结盟,因为双方都为了更大的目标而容忍了 对方。所以,导致中苏同盟破裂的分歧的起点不在 1956 年,更不在 1950 年或此前,尽管那时已经隐含着双方不 合的潜在因素。事实上,中苏之间的原则性分歧在 1957 年底的莫斯科会议开始露出苗头,到 1958 年下半年及以 后便在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具体说就 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炮击金门、中印冲突、赫 鲁晓夫访美等一系列事件。这些分歧就其表现而言,既不 是意识形态 (双方都承认他们的政治目标和理论体系是相 同的),也不是国家利益 (双方都认为他们的根本利益是 一致的),而是方针政策的取向:中国急于向共产主义过 渡,苏联则反对这样的激进政策;中国要制造紧张局势, 苏联则坚持必须缓和。至于造成这些分歧的原因,主要在 于双方对外部世界和自身发展道路的认知差异。 其一,中苏两国处于不同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地位,因 而对世界政治的认识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统治已经得到 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的认可,尤其是经历了一场人类 浩劫之后,斯大林与西方大国共同缔造了战后世界政治体 制和秩序。苏联已经融入了国际社会,因此必须遵守那些 它本身参与制定的游戏规则。苏联可以同美国对话,也具 备同西方国家集团实现关系缓和的基础和条件。特别是在 核武器出现的战后年代,莫斯科能够并已经同西方大国形 成共识,即如果没有妥协而硬性对抗,只能导致两败俱伤 的结果;任何一方所采取的极端措施,都会最终毁灭人类 自己。因此,对抗与缓和并存,两个阵营“和平共处”, 以“和平竞赛”决定胜负,这是苏共对外政策的基本方 针。而那时中国共产党刚刚夺取政权不久,且由于同苏联 结盟和朝鲜战争,被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新中国不仅没 有加入联合国,甚至遭到世界各国的敌视和封锁。毛泽东 既不熟悉,也不承认国际社会的游戏规则,他甚至想要自 己制定一些规则。中共领导的新国家一无所有,一穷二 白,没有后顾之忧。相反,它必须在对抗中求生存,也只 能通过不断抗争,取得自立于世界列强的政治地位。尽管 中国共产党也制定和实施了“和平共处”的方针,但那只 是一种暂时的策略,在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中,矛盾和斗争 从来都是第一位的。按照中共当时的认识,只有通过不断 的革命和斗争,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这就 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其二,中苏两党处于历史进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因而 对后进民族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的理解不同。苏联最早走 上了革命的道路,最先建立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为特征的社 会主义国家,并且创造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即斯大林模 式。但是,经验和教训使苏共开始思考和反省。内战时期 农村“十月革命”和公社化造成的恶果,曾迫使列宁提出 了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的工业化导致苏联经济畸形发展和 社会生活水平长期落后,又迫使赫鲁晓夫提出了新的经济 发展纲领。苏联新一代领导人开始意识到,社会主义可能 还有不同的发展模式,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某些经验和做 法也许是值得借鉴的。这种构想奠定了赫鲁晓夫时期苏联 5
本刊特稿 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针的基础。中共则刚刚完成对中国所有 这一阶段的表现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争论。不过 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他们没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 需要说明的是,中苏之间意识形态的分歧和争论与他们同 接受并熟悉的只是斯大林的现成模式,而在政治理念中, 资本主义阵营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不同,后者是两种意识 追求公有制和计划性是共产党人必然的价值取向。尽管毛 形态之间的斗争一如同莱夫勒教授所说是一场争夺人类 泽东也看到了斯大林模式中的某些弊端,但毕竞体会不 灵魂的斗争]:而前者则是在同一意识形态内不同派别 深,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况且,毛泽东急于向共产 之间的斗争,其实质并非信仰之争,而是在社会主义阵营 主义过渡,急于在经济上赶超美国和苏联,于是就把中国 内部的话语权之争一如同第一国际马克思与蒲鲁东、巴 的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在大规模发动群众,一味地追求公有 枯宁的争论,第二国际列宁与伯恩斯坦、考茨基的争论。 化和集体化的基础上,并希望以此影响国际共产主义运 在中苏两党之间,无论是前期的内部讨论还是后期的公开 动。 论战,在争夺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权和话语权的背后,实 无论如何,中共掌握国家政权比苏共晚了32年,而 质上是在争夺对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阵营的主导权。因 这32年的时间差,以及两国文化和民族的差异,构成了 为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权和话语权,才能占据国 中苏之间在认知和政策上产生分歧的必然趋势。 际共运领导者的正统地位,取得领导社会主义阵营、领导 第三阶段,1960-1964年,双方在一系列涉及马克思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合法性。在这方面,摩根索所说意识 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争论。出现了分歧就需 形态的工具性特征显得十分突出。⑨中共指责苏联是“修 要辩明是非,这就是1960年双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正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而在苏共看来,中国则是 的各自表述,以及在世界工联会议和布加勒斯特会议上的 “教条主义”和“左’倾激进主义”。从本质上讲,1960- 争吵:1963~-1964年双方通过报纸和电台开展的公开性政 1964年中苏之间进行的是争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主导权, 治大论战。前期属于内部讨论和争执,目的在于说服对方 以及为此而产生的证明自身在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中正统地 承认错误并留在阵营内,而后期,即1962年末中共在内 位的斗争。 部将与苏共的分歧确定为敌我矛盾后,双方开始了指名道 此时,1956-1957年出现的潜在因素便开始发生作用。 姓的政治大论战,目的在于击败对方并将其排除在社会主 毛泽东与斯大林之间同样存在着分歧和矛盾,其激烈程度 义阵营之外,中苏两党关系先行破裂。与此同时,毛泽东 甚至远远超过他与赫鲁晓夫之间的冲突,但那时毛泽东却 调整中国的对外防御战略,苏联成为除美国之外威助中国 甘愿服从斯大林的领导,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方 国家安全的另一个假想敌,莫斯科则在中苏第一次边界谈 针,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中共还不具备挑战苏共在国际 判僵持时把中国视为觊觎苏联领土的扩张主义者。中苏同 共运中领导地位的能力。到50年代中期以后,中苏在社 盟关系破裂的命运至此已经无可挽回。 会主义阵营中的政治地位逐渐发生变化。苏共在二十大公 从逻辑上讲,分歧并不等于分裂,也不一定会导致分 开进行“自我批评”,无疑大大降低了莫斯科的威信,动 裂。分歧和矛盾是任何同盟关系中普遍存在和难以避免的 摇了苏联在同盟中的领导地位,而中国共产党则日益崛 现象。在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各国之间也存在着分歧和矛 起,特别是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和参与处理波匈事件、支 盾,比如英美、英法、美法、美日、美韩之间的关系,并 持赫鲁晓夫渡过政治难关,毛泽东感到他应该对国际共产 非和谐美满,有时甚至也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但是,西方 主义运动和人类未来的发展承担更大的责任。就在这个时 的同盟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破裂。用前引中央情报局的方 候,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对于国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的不同 法和逻辑完全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他们之间维系相互关系 认知开始显露,他们所制定的国内发展路线和方针也出现 的原则和标准是国家利益,而在冷战时代,这种国家利益 了分歧。苏联寻求缓和,中国则制造紧张:苏联希望和平 的最终体现就是保证在与共产主义世界对抗中西方国家的 环境,中国则鼓动革命情绪:苏联主张平衡发展,中国则 整体安全。为了这个根本的利益,每个国家都可以、也愿 非要打破平衡。这种分歧直接影响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意在某时某地放弃眼前利益和个别利益,就是说在需要的 以及如何领导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世界斗争的问题。 时候,他们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妥协来保证同盟的继续存 在毛泽东看来,苏共领导人本来就缺乏政治经验,现在思 在。利益是可以分割和让渡的,以利益维系国家关系就容 想路线又出现偏差,如何还能领导社会主义阵营?尽管由 易达成妥协、化解矛盾。因此,仅仅存在分歧和矛盾并不 于苏联国力雄厚且颇具国际影响力,毛泽东从冷战格局的 意味着同盟必然破裂,而只是预示了一种可能性。如果双 现实出发,只能强调“以苏联为首”,但毛寻求的社会主 方能够实现妥协,弥合分歧,缓解矛盾,那么分裂是不会 义阵营领导格局本质上是中苏两党平起平坐而中共要“垂 发生的。然而,中苏之间的分歧并非利益之争。 帘听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主导权的重要体现是意识形 为了证明自己所采取的政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中苏 态的正统地位,因为在共产党的理念中,只有高举马克思 双方必须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中寻找理论依据。因此, 列宁主义大旗,也即拥有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正统地位的 6 C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针的基础。中共则刚刚完成对中国所有 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他们没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 接受并熟悉的只是斯大林的现成模式,而在政治理念中, 追求公有制和计划性是共产党人必然的价值取向。尽管毛 泽东也看到了斯大林模式中的某些弊端,但毕竟体会不 深,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况且,毛泽东急于向共产 主义过渡,急于在经济上赶超美国和苏联,于是就把中国 的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在大规模发动群众,一味地追求公有 化和集体化的基础上,并希望以此影响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 无论如何,中共掌握国家政权比苏共晚了 32 年,而 这 32 年的时间差,以及两国文化和民族的差异,构成了 中苏之间在认知和政策上产生分歧的必然趋势。 第三阶段,1960~1964 年,双方在一系列涉及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争论。出现了分歧就需 要辩明是非,这就是 1960 年双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的各自表述,以及在世界工联会议和布加勒斯特会议上的 争吵;1963~1964 年双方通过报纸和电台开展的公开性政 治大论战。前期属于内部讨论和争执,目的在于说服对方 承认错误并留在阵营内,而后期,即 1962 年末中共在内 部将与苏共的分歧确定为敌我矛盾后,双方开始了指名道 姓的政治大论战,目的在于击败对方并将其排除在社会主 义阵营之外,中苏两党关系先行破裂。与此同时,毛泽东 调整中国的对外防御战略,苏联成为除美国之外威胁中国 国家安全的另一个假想敌,莫斯科则在中苏第一次边界谈 判僵持时把中国视为觊觎苏联领土的扩张主义者。中苏同 盟关系破裂的命运至此已经无可挽回。 从逻辑上讲,分歧并不等于分裂,也不一定会导致分 裂。分歧和矛盾是任何同盟关系中普遍存在和难以避免的 现象。在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各国之间也存在着分歧和矛 盾,比如英美、英法、美法、美日、美韩之间的关系,并 非和谐美满,有时甚至也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但是,西方 的同盟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破裂。用前引中央情报局的方 法和逻辑完全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他们之间维系相互关系 的原则和标准是国家利益,而在冷战时代,这种国家利益 的最终体现就是保证在与共产主义世界对抗中西方国家的 整体安全。为了这个根本的利益,每个国家都可以、也愿 意在某时某地放弃眼前利益和个别利益,就是说在需要的 时候,他们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妥协来保证同盟的继续存 在。利益是可以分割和让渡的,以利益维系国家关系就容 易达成妥协、化解矛盾。因此,仅仅存在分歧和矛盾并不 意味着同盟必然破裂,而只是预示了一种可能性。如果双 方能够实现妥协,弥合分歧,缓解矛盾,那么分裂是不会 发生的。然而,中苏之间的分歧并非利益之争。 为了证明自己所采取的政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中苏 双方必须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中寻找理论依据。因此, 这一阶段的表现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争论。不过 需要说明的是,中苏之间意识形态的分歧和争论与他们同 资本主义阵营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不同,后者是两种意识 形态之间的斗争——如同莱夫勒教授所说是一场争夺人类 灵魂的斗争 [12];而前者则是在同一意识形态内不同派别 之间的斗争,其实质并非信仰之争,而是在社会主义阵营 内部的话语权之争——如同第一国际马克思与蒲鲁东、巴 枯宁的争论,第二国际列宁与伯恩斯坦、考茨基的争论。 在中苏两党之间,无论是前期的内部讨论还是后期的公开 论战,在争夺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权和话语权的背后,实 质上是在争夺对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阵营的主导权。⑧因 为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权和话语权,才能占据国 际共运领导者的正统地位,取得领导社会主义阵营、领导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合法性。在这方面,摩根索所说意识 形态的工具性特征显得十分突出。⑨中共指责苏联是“修 正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而在苏共看来,中国则是 “教条主义”和“‘左’倾激进主义”。从本质上讲,1960~ 1964 年中苏之间进行的是争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主导权, 以及为此而产生的证明自身在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中正统地 位的斗争。 此时,1956~1957 年出现的潜在因素便开始发生作用。 毛泽东与斯大林之间同样存在着分歧和矛盾,其激烈程度 甚至远远超过他与赫鲁晓夫之间的冲突,但那时毛泽东却 甘愿服从斯大林的领导,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方 针,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中共还不具备挑战苏共在国际 共运中领导地位的能力。到 50 年代中期以后,中苏在社 会主义阵营中的政治地位逐渐发生变化。苏共在二十大公 开进行“自我批评”,无疑大大降低了莫斯科的威信,动 摇了苏联在同盟中的领导地位,而中国共产党则日益崛 起,特别是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和参与处理波匈事件、支 持赫鲁晓夫渡过政治难关,毛泽东感到他应该对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和人类未来的发展承担更大的责任。就在这个时 候,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对于国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的不同 认知开始显露,他们所制定的国内发展路线和方针也出现 了分歧。苏联寻求缓和,中国则制造紧张;苏联希望和平 环境,中国则鼓动革命情绪;苏联主张平衡发展,中国则 非要打破平衡。这种分歧直接影响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以及如何领导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世界斗争的问题。 在毛泽东看来,苏共领导人本来就缺乏政治经验,现在思 想路线又出现偏差,如何还能领导社会主义阵营?尽管由 于苏联国力雄厚且颇具国际影响力,毛泽东从冷战格局的 现实出发,只能强调“以苏联为首”,但毛寻求的社会主 义阵营领导格局本质上是中苏两党平起平坐而中共要“垂 帘听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主导权的重要体现是意识形 态的正统地位,因为在共产党的理念中,只有高举马克思 列宁主义大旗,也即拥有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正统地位的 本刊特稿 6
本刊特稿 党,才具备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资格。于是,中苏之 词是主导权。就是说,导致中苏同盟破裂的直接原因是双 间在具体的对内对外政策上的分歧就逐步上升为思想政治 方对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同盟的主导权的争夺。那么,进 路线的斗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单纯的利益之争可以 一步的问题是,中苏两党领导人为什么非要争这个主导权 让步,可以妥协,因为还有最大的利益和根本的利益,但 呢?为什么他们要置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同盟的整体利益于 主导权之争不在于实力大小、利益多少,而在于思想政治 不顾?中苏两国为什么会抛弃发展势头良好的合作前景, 路线的正确与否,因此在原则上是不可调和的。其实,中 最终走到了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为什么社会主义盟 苏双方并非没有认识到他们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非 国之间出现分歧和矛盾时,就不能相互妥协而保证同盟的 不知道同盟破裂只能有利于他们共同的敌人,从本意讲, 继续?一句话,为什么中苏之间的关系就不能由利益来维 这对兄弟谁也不愿意分家,但问题是由谁来当家。两兄弟 系,以利益为准则呢?如果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中,争 都要当家,就只有分家。 夺主导权表现出中苏关系的特殊性,那么这种特殊性寓于 就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解释权而 之中的普遍性又是什么?这就需要把讨论引向更深入的层 言,中共无疑占据着优势。道理很简单,马克思和列宁生 次,即图示中的另一个关键词一“结构失衡”所包含的 活在“革命与战争”的时代,他们的理论反映的是对那个 内容。 时代的思考。中共认为战后世界仍然处于“革命与战争” 的时代,所以他们从自身体验出发对马列主义的理解自然 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结构失衡 更符合马克思和列宁本人的原意,用“经典作家”的言词 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也就顺理成章了。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 研究中苏同盟的命运有两个参照物,一个是与此同时 苏共则认为时代已经变了,而追求和平与发展就无法完全 存在的西方盟国的内部关系,一个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 按照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言论行事。但马列主义的大旗既 国家关系。前者呈现出一种稳定性(从冷战结束后北约东 不能放弃,对马列主义又不便谈“修正”,所以苏共在政 扩的架势看甚至是超稳定性,后者则呈现出一种脆弱性 治论战中往往陷入理屈词穷的尴尬境地。这就难怪毛泽东 和动荡性。中苏同盟的状况与前者完全不同,却是后者中 常常讥笑赫鲁晓夫不懂马列,也难怪赫鲁晓夫在冲动之下 的一个典型范例。中苏关系的演变及其结局,在整个社会 采取意识形态争论之外的手段(如撤退专家、撕毁合同, 主义国家阵营中并非个别现象。人们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试图压迫中共就范。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勃列日涅夫等苏 的关系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两国相好, 共党内的保守派上台执政后,实际上已经有意放弃赫鲁晓 就好到不分你我一大家以兄弟相称,高尚的无产阶级国 夫的路线,其政治和政策取向正在逐渐与中共合拢,但是 际主义精神掩盖了一切分歧和矛盾:两国交恶,就恶到你 在1964年11月中共提出只有苏共公开宜布改变二十大路 死我活一以致抛弃国际交往的起码原则和惯例,甚至不 线才能谈到中苏和解时,勃列日涅夫却采取了强硬的拒绝 惜兵戎相见。显然,这种国家关系中缺乏各国一致认同的 态度。这就进一步证明,中苏之间的争端不是利益和声誉 政治准则,缺乏制约相互行为的妥协机制。不是不分你我 问题,也不是意识形态本身的问题,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 的朋友,就是你死我活的敌人。这种情况绝非仅仅存在于 动的主导权问题,甚至是双方领导人在社会主义阵营及本 中苏关系之中。在欧洲,苏南分裂后,苏军陈兵南斯拉夫 党中的合法性问题。无可奈何花落去,中苏关系走到这一 边境,甚至策划对铁托实施暗杀:波兰统一工人党政治局 步,同盟的命运就只剩下破裂这一条路了。 决定开除一些亲苏分子,便招致苏联驻军秘密向华沙挺 第四阶段,1965-1969年,中苏关系从两党分手走向 进:匈牙利政府想要探索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即遭 两国交恶,中苏同盟彻底破裂。1965年3月中共拒绝参加 到苏联的武力镇压,其主要成员则被送上绞刑架:捷克斯 莫斯科会议,标志着中苏同盟公开瓦解,国际共运正式分 洛伐克的经济改革刚刚显示出摆脱苏联模式的倾向,苏联 裂。毛泽东未能取得对苏联创立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主导 军队顷刻之间就毁灭了布拉格之春。 权,甚至难以在其中立足,便决定“另起炉灶”,重新组 总之,从苏南冲突到中苏分裂,从苏联出兵布达佩斯 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左派队伍。此后,随着边界问题的 到中越边境战争,社会主义阵营的同盟关系从未稳定过, 愈益被政治化,领土纠纷作为一种新的军事冲突因素,介 不断的动荡、分裂、改组,几乎伴随着同盟的存在而始 入到了两国关系的前途之中,中苏国家关系日益恶化,双 终。 方均视对方为敌对国家。最后,1969年的珍宝岛武装冲突 为什么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关系和同盟关系在其成长 使中苏关系转向公开的对抗。从此之后,便是两个国家之 过程中显得如此脆弱?这恐怕不能完全用领袖的个性来解 间的对抗和冲突。中国调整外交战略,联美抗苏,冷战国 释。一般来说,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决策特点之一是 际格局也开始出现转型。 遵行领袖外交的原则,而其结果无疑会使某些个人性格凸 上述历史过程和对这一过程的分析表明,这里的关键 显在国际交往的舞台上。铁托的桀骜不驯,斯大林的恃强 7 C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党,才具备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资格。于是,中苏之 间在具体的对内对外政策上的分歧就逐步上升为思想政治 路线的斗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单纯的利益之争可以 让步,可以妥协,因为还有最大的利益和根本的利益,但 主导权之争不在于实力大小、利益多少,而在于思想政治 路线的正确与否,因此在原则上是不可调和的。其实,中 苏双方并非没有认识到他们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非 不知道同盟破裂只能有利于他们共同的敌人,从本意讲, 这对兄弟谁也不愿意分家,但问题是由谁来当家。两兄弟 都要当家,就只有分家。 就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解释权而 言,中共无疑占据着优势。道理很简单,马克思和列宁生 活在“革命与战争”的时代,他们的理论反映的是对那个 时代的思考。中共认为战后世界仍然处于“革命与战争” 的时代,所以他们从自身体验出发对马列主义的理解自然 更符合马克思和列宁本人的原意,用“经典作家”的言词 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也就顺理成章了。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 苏共则认为时代已经变了,而追求和平与发展就无法完全 按照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言论行事。但马列主义的大旗既 不能放弃,对马列主义又不便谈“修正”,所以苏共在政 治论战中往往陷入理屈词穷的尴尬境地。这就难怪毛泽东 常常讥笑赫鲁晓夫不懂马列,也难怪赫鲁晓夫在冲动之下 采取意识形态争论之外的手段 (如撤退专家、撕毁合同), 试图压迫中共就范。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勃列日涅夫等苏 共党内的保守派上台执政后,实际上已经有意放弃赫鲁晓 夫的路线,其政治和政策取向正在逐渐与中共合拢,但是 在 1964 年 11 月中共提出只有苏共公开宣布改变二十大路 线才能谈到中苏和解时,勃列日涅夫却采取了强硬的拒绝 态度。这就进一步证明,中苏之间的争端不是利益和声誉 问题,也不是意识形态本身的问题,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的主导权问题,甚至是双方领导人在社会主义阵营及本 党中的合法性问题。无可奈何花落去,中苏关系走到这一 步,同盟的命运就只剩下破裂这一条路了。 第四阶段,1965~1969 年,中苏关系从两党分手走向 两国交恶,中苏同盟彻底破裂。1965 年 3 月中共拒绝参加 莫斯科会议,标志着中苏同盟公开瓦解,国际共运正式分 裂。毛泽东未能取得对苏联创立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主导 权,甚至难以在其中立足,便决定“另起炉灶”,重新组 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左派队伍。此后,随着边界问题的 愈益被政治化,领土纠纷作为一种新的军事冲突因素,介 入到了两国关系的前途之中,中苏国家关系日益恶化,双 方均视对方为敌对国家。最后,1969 年的珍宝岛武装冲突 使中苏关系转向公开的对抗。从此之后,便是两个国家之 间的对抗和冲突。中国调整外交战略,联美抗苏,冷战国 际格局也开始出现转型。 上述历史过程和对这一过程的分析表明,这里的关键 词是主导权。就是说,导致中苏同盟破裂的直接原因是双 方对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同盟的主导权的争夺。那么,进 一步的问题是,中苏两党领导人为什么非要争这个主导权 呢?为什么他们要置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同盟的整体利益于 不顾?中苏两国为什么会抛弃发展势头良好的合作前景, 最终走到了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为什么社会主义盟 国之间出现分歧和矛盾时,就不能相互妥协而保证同盟的 继续?一句话,为什么中苏之间的关系就不能由利益来维 系,以利益为准则呢?如果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中,争 夺主导权表现出中苏关系的特殊性,那么这种特殊性寓于 之中的普遍性又是什么?这就需要把讨论引向更深入的层 次,即图示中的另一个关键词——“结构失衡”所包含的 内容。 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结构失衡 研究中苏同盟的命运有两个参照物,一个是与此同时 存在的西方盟国的内部关系,一个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 国家关系。前者呈现出一种稳定性 (从冷战结束后北约东 扩的架势看甚至是超稳定性),后者则呈现出一种脆弱性 和动荡性。中苏同盟的状况与前者完全不同,却是后者中 的一个典型范例。中苏关系的演变及其结局,在整个社会 主义国家阵营中并非个别现象。人们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的关系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两国相好, 就好到不分你我——大家以兄弟相称,高尚的无产阶级国 际主义精神掩盖了一切分歧和矛盾;两国交恶,就恶到你 死我活——以致抛弃国际交往的起码原则和惯例,甚至不 惜兵戎相见。显然,这种国家关系中缺乏各国一致认同的 政治准则,缺乏制约相互行为的妥协机制。不是不分你我 的朋友,就是你死我活的敌人。这种情况绝非仅仅存在于 中苏关系之中。在欧洲,苏南分裂后,苏军陈兵南斯拉夫 边境,甚至策划对铁托实施暗杀;波兰统一工人党政治局 决定开除一些亲苏分子,便招致苏联驻军秘密向华沙挺 进;匈牙利政府想要探索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即遭 到苏联的武力镇压,其主要成员则被送上绞刑架;捷克斯 洛伐克的经济改革刚刚显示出摆脱苏联模式的倾向,苏联 军队顷刻之间就毁灭了布拉格之春。 总之,从苏南冲突到中苏分裂,从苏联出兵布达佩斯 到中越边境战争,社会主义阵营的同盟关系从未稳定过, 不断的动荡、分裂、改组,几乎伴随着同盟的存在而始 终。 为什么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关系和同盟关系在其成长 过程中显得如此脆弱?这恐怕不能完全用领袖的个性来解 释。一般来说,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决策特点之一是 遵行领袖外交的原则,而其结果无疑会使某些个人性格凸 显在国际交往的舞台上。铁托的桀骜不驯,斯大林的恃强 本刊特稿 7
本刊特稿 凌弱,赫鲁晓夫的喜怒无常,以及毛泽东的“无法无天”, 倡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很少或未及考虑不同地区和不同国 固然都对他们之间双边关系的走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 度的利益差别。及至共产党领导革命成功,掌握了国家政 用,但如果把问题的实质仅仅归结到这一点,无论如何是 权,在处理相互关系时仍然接续前缘,才发现与现实生活 不能令人信服的一如果问题在毛泽东,那么他面对斯大 及执政党所承担的民族责任相距甚远。从共产党的立场, 林为什么会选择向苏联“一边倒”?如果问题在赫鲁晓夫, 他们无疑必须高举国际主义的旗帜:而从民族国家的立 那么他的下台为什么没有能够挽救中苏同盟?文化差异也 场,他们则需要维护各自的政治和经济权益。作为一个国 不足以解释这个问题。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确是影 家的代表,共产党人感到自己陷入了倡导国际主义准则与 响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的重要因素,但是在 维护国家利益之间的两难境地。由此出发,可以理解列宁 现实利益面前,这些因素从来没有成为不同国家缔结政治 为什么在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前后对“民族自决权”这个 同盟和军事同盟的障碍。那么,文化差异又怎能构成同盟 问题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理论闸述,也可以理解毛泽东在新 破裂的根本原因?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脆弱性和动荡性既 中国建立前后对1945年中苏条约和外蒙古独立持有完全 然是一种普遍现象,那就必然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内在 不同的政治立场。 结构有关,人们就需要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形成的历史 这种理念上的混淆和矛盾,随着共产党执政时间的延 原因,进而分析制约这一关系的政治准则和特性,从中找 长而加剧,且特别突出地作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处理相互关 出那种结构性弊病的表现和症结。因此,对中苏同盟破裂 系的主张中。平时大家都认可以国际主义标示的意识形态 深层原因的分析,就不能局限于现代国际关系的理念和框 的同一性,有意无意地掩盖了国家利益之间的差异性,而 架,甚至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从中摆脱出来。这里的关键问 当分歧和冲突显露出来的时候,却各自有所主张。大国, 题在于,与一般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关系不同,社会主义 强国,处于领导地位的国家和党,通常强调国际主义原 阵营内部的国家关系有其特殊性,即从传统国际关系理论 则,而小国,弱国,处于被领导地位的国家和党,则往往 看来属于“非理性”的因素。显然,只有探索和研究这种 强调国家利益。同时,这些主张也是相对而言的。当铁托 特殊的国家关系中的内在结构,才能对中苏同盟破裂的根 指责苏联侵犯自己的国家利益的同时,却要求阿尔巴尼亚 本症结和深层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 绝对服从南斯拉夫的需要,当中共批评苏联的大国沙文主 总体看来,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即20世纪40~ 义和老子党作风的同时,却硬要日本、朝鲜和越南党接受 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处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正 自己的路线。不仅如此,这些主张又因时间和地点不同而 处在一个从党际关系向国家关系转换的过渡时期,而党际 异。1956年苏联出兵匈牙利被誉为保护社会主义阵地的革 关系与国家关系在国家、民族、主权、平等、利益等基本 命行动,而1968年苏军占领布拉格则被谴责是社会帝国 理念方面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于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处 主义的侵略行径。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一致的认同,于 理他们之间关系的时候,就显得很不成熟,就往往陷入矛 是面临危机时就无法找到妥协的平台和条件,那么两国关 盾和困惑。因此可以说,中苏同盟破裂以及社会主义国家 系就难以取得和解,就无法保持稳定。 关系脆弱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义阵营同盟关系中某 其二,平等意识不清晰,表现为同盟内部领导与被领 种固有的结构失衡,也就是说,在这种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导的组织原则与各国享有平等权利的准则之间的矛盾,以 的政治范式中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结构性缺陷,主要反映在 社会主义阵营的统一·领导排斥了同盟各国应享有的平等权 以下两个方面: 利。 其一,主权观念不明确,表现为国际主义理念与民族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执政党之间的关系与国家之间的关 或国家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以意识形态的同一性替代或 系是混淆在一起的,各国共产党把他们执政前相互关系的 掩盖了国家利益的差异性。 政治形态及其准则带到了执政后的国家关系中一国家关 在社会主义的早期理论中,人们都把未来社会理想 系成为党际关系的延续及其外在形式。在现代国家关系 化,幻想一个没有国家和民族区别的大同世界。第一个社 中,通行的原则是相互承认对方的平等地位,无论国家大 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国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苏维埃社 小,应该在此基础上协商解决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在 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这一名称,既不包含地域概念,也没 共产党的内部和党际关系中,实行的组织原则是下级服从 有主体民族的内涵,其适用范围面向全世界和各民族,这 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两个原 就充分表明了当时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目标。“工人阶级无 则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 祖国”是他们长期信奉的理念,一首“国际歌”就可以使 从第一国际到共产党情报局,国际共运一直有一个统 互不相识的人们即刻亲密无间。作为革命者的共产党人, 一的领导机构。作为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国际组织,共产 在其执政前普遍缺乏国家主权意识。在各个共产党之间, 国际(第三国际统管包括俄(豹共在内的各国共产 目标是一致的,理论是统一的,在相互关系的准则上只提 党。这种在统一的意识形态和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规 8 C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凌弱,赫鲁晓夫的喜怒无常,以及毛泽东的“无法无天”, 固然都对他们之间双边关系的走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 用,但如果把问题的实质仅仅归结到这一点,无论如何是 不能令人信服的——如果问题在毛泽东,那么他面对斯大 林为什么会选择向苏联“一边倒”?如果问题在赫鲁晓夫, 那么他的下台为什么没有能够挽救中苏同盟?文化差异也 不足以解释这个问题。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确是影 响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的重要因素,但是在 现实利益面前,这些因素从来没有成为不同国家缔结政治 同盟和军事同盟的障碍。那么,文化差异又怎能构成同盟 破裂的根本原因?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脆弱性和动荡性既 然是一种普遍现象,那就必然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内在 结构有关,人们就需要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形成的历史 原因,进而分析制约这一关系的政治准则和特性,从中找 出那种结构性弊病的表现和症结。因此,对中苏同盟破裂 深层原因的分析,就不能局限于现代国际关系的理念和框 架,甚至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从中摆脱出来。这里的关键问 题在于,与一般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关系不同,社会主义 阵营内部的国家关系有其特殊性,即从传统国际关系理论 看来属于“非理性”的因素。显然,只有探索和研究这种 特殊的国家关系中的内在结构,才能对中苏同盟破裂的根 本症结和深层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 总体看来,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即 20 世纪 40~ 60 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处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正 处在一个从党际关系向国家关系转换的过渡时期,而党际 关系与国家关系在国家、民族、主权、平等、利益等基本 理念方面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于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处 理他们之间关系的时候,就显得很不成熟,就往往陷入矛 盾和困惑。因此可以说,中苏同盟破裂以及社会主义国家 关系脆弱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义阵营同盟关系中某 种固有的结构失衡,也就是说,在这种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的政治范式中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结构性缺陷,主要反映在 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主权观念不明确,表现为国际主义理念与民族 或国家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以意识形态的同一性替代或 掩盖了国家利益的差异性。 在社会主义的早期理论中,人们都把未来社会理想 化,幻想一个没有国家和民族区别的大同世界。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国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苏维埃社 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这一名称,既不包含地域概念,也没 有主体民族的内涵,其适用范围面向全世界和各民族,这 就充分表明了当时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目标。“工人阶级无 祖国”是他们长期信奉的理念,一首“国际歌”就可以使 互不相识的人们即刻亲密无间。作为革命者的共产党人, 在其执政前普遍缺乏国家主权意识。在各个共产党之间, 目标是一致的,理论是统一的,在相互关系的准则上只提 倡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很少或未及考虑不同地区和不同国 度的利益差别。及至共产党领导革命成功,掌握了国家政 权,在处理相互关系时仍然接续前缘,才发现与现实生活 及执政党所承担的民族责任相距甚远。从共产党的立场, 他们无疑必须高举国际主义的旗帜;而从民族国家的立 场,他们则需要维护各自的政治和经济权益。作为一个国 家的代表,共产党人感到自己陷入了倡导国际主义准则与 维护国家利益之间的两难境地。由此出发,可以理解列宁 为什么在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前后对“民族自决权”这个 问题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理论阐述,也可以理解毛泽东在新 中国建立前后对 1945 年中苏条约和外蒙古独立持有完全 不同的政治立场。 这种理念上的混淆和矛盾,随着共产党执政时间的延 长而加剧,且特别突出地作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处理相互关 系的主张中。平时大家都认可以国际主义标示的意识形态 的同一性,有意无意地掩盖了国家利益之间的差异性,而 当分歧和冲突显露出来的时候,却各自有所主张。大国, 强国,处于领导地位的国家和党,通常强调国际主义原 则,而小国,弱国,处于被领导地位的国家和党,则往往 强调国家利益。同时,这些主张也是相对而言的。当铁托 指责苏联侵犯自己的国家利益的同时,却要求阿尔巴尼亚 绝对服从南斯拉夫的需要,当中共批评苏联的大国沙文主 义和老子党作风的同时,却硬要日本、朝鲜和越南党接受 自己的路线。不仅如此,这些主张又因时间和地点不同而 异。1956 年苏联出兵匈牙利被誉为保护社会主义阵地的革 命行动,而 1968 年苏军占领布拉格则被谴责是社会帝国 主义的侵略行径。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一致的认同,于 是面临危机时就无法找到妥协的平台和条件,那么两国关 系就难以取得和解,就无法保持稳定。 其二,平等意识不清晰,表现为同盟内部领导与被领 导的组织原则与各国享有平等权利的准则之间的矛盾,以 社会主义阵营的统一领导排斥了同盟各国应享有的平等权 利。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执政党之间的关系与国家之间的关 系是混淆在一起的,各国共产党把他们执政前相互关系的 政治形态及其准则带到了执政后的国家关系中——国家关 系成为党际关系的延续及其外在形式。在现代国家关系 中,通行的原则是相互承认对方的平等地位,无论国家大 小,应该在此基础上协商解决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在 共产党的内部和党际关系中,实行的组织原则是下级服从 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两个原 则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 从第一国际到共产党情报局,国际共运一直有一个统 一的领导机构。作为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国际组织,共产 国际 (第三国际) 统管包括俄 (苏) 共在内的各国共产 党。这种在统一的意识形态和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规 本刊特稿 8
本刊特稿 范下的结构形式,本质上是排斥各党独立地位的,并体现 举止无所顾忌,只讲主义,不言利益,淡漠了正常的国家 出各国(各地共产党都要服从于一个指挥中心的政治特 关系:等到分歧和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那种笼罩在民族 征。由于历史的原因一意识形态的正统地位和革命成功 感情和心理上的阴影便显露出来,相互关系也就随之陷入 的领先地位,使得莫斯科一直处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 危机。社会主义阵营内国家关系的这种政治特性决定了社 心,而苏联共产党则实际凌驾于共产国际之上。特别是在 会主义同盟内在的不稳定性:一旦处于领导地位的某个党 斯大林提出“一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之后,苏共就是各国 (和国家的主导权威受到挑战,或者某一主权国家不再 共产党的太上皇,保障和维护苏联的利益就是拥护和实行 认同他们之间的整体利益,则领导与被领导的原则以及局 国际主义的表现。因此,这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党际关系从 部服从全局的逻辑就不再发生作用,他们之间的同盟关系 结构上就不可能是平等的。尽管有些党也曾对此表示不 也就面临终结。 满,但由于理论上的误区和实力上的差异,这种政治范式 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中,党的关系破裂就 不仅可以合理地存在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党际关系中,而且 意味着国家关系破裂。1962年的新疆伊塔事件以及60年 得以延续到后来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国家关系中。第二次 代初期不断升级的边境纠纷,就是中苏之间国家利益开始 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东欧和亚洲一些共产党陆续掌握了国 出现分歧和冲突的信号。随着两国关系的持续恶化和对 家权力,同时,在冷战兴起的背景下,这些国家组成了社 抗,终于爆发了1969年的边界武装冲突。就社会主义国 会主义阵营。在这个过程中,各国共产党很自然地把他们 家之间的关系而言,中苏同盟从此走上了不归之路。 执政前相互关系的政治范式和准则带到了执政后的国家关 系中。苏共二十大解散了共产党情报局以后,赫鲁晓夫仍 结论 然想建立类似的国际组织,说明其主导原则没有变化。毛 泽东提出“开会解决问题”,固然是出于对莫斯科在社会 相对以往关于中苏关系破裂原因的两种解释一意识 主义阵营中当然领导地位的不满,但他所坚持的原则还是 形态分歧论和国家利益冲突论,上述分析和观点或许可以 共产主义运动要有一个中心,社会主义阵营要有一个党为 归纳为“结构失衡论”。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就中苏 首,而这正是所有共产党共同奉行的准则。 两党和两国关系的特殊性而言,社会主义阵营领导结构发 此外,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领导机制还有等级之分, 生变化,中共和苏共平起平坐,天空出现两个太阳。于 上边有整个阵营的核心,中苏之间就是为此争夺的,下边 是,争夺国际共运主导权就成为中苏两党解决他们之间路 有不同地区的核心,如南斯拉夫之于巴尔干和越南之于东 线和政策分歧的唯一目标,同时也构成了他们无法在同盟 南亚,那里领导地位的确立也是要靠实力去竞争的。在社 内部弥合分歧、实现妥协的根本原因。其二,就社会主义 会主义阵营内部,既然执政党之间的关系与国家之间的关 国家之间关系的普遍性而言,在冷战时代,共产党之间的 系是混淆在一起的,领导与被领导的政治准则便仍旧是适 党际关系掩盖甚至替代他们执掌政权后的国家关系是一种 用的,那么在这里,实际上也就无从谈起完整意义上的国 必然现象,而党际关系的结构和政治范式与现代意义的国 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其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毛泽东在1956 家关系完全不同。在这种结构中,从本质上讲没有主权意 年10月刚刚借波兰危机敦促苏共发表了《社会主义国家 识,没有平等观念,作为“绝对真理”的意识形态的统一 关系平等宣言》,声明从欧洲各社会主义国家撤出苏联军 性、同一性和唯一性,无视并抹杀了阵营内部各个国家之 队,却又因其把匈牙利事件定性为反革命事件而要求苏联 间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利益诉求。于是,社会主义的同盟关 出兵占领布达佩斯,解散纳吉的合法政府。 系便经常处于动荡和分化之中,同时这种结构失衡也成为 在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中,指责强国、大国侵犯本国主 中苏同盟必然走向破裂的深层原因。 权的事情时有发生。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这里表现出来 1980年代中苏关系之所以能够实现正常化,正是因为 的正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党际关系所通行的政治准则,即 排除了意识形态的考虑和党际关系的因素,而把双边关系 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范式。既然各国共产党都强调和 定位于国家利益。应该说,直到这时,即苏联行将解体之 承认国际共运必须有一个领导核心,并在意识形态一致性 前,中苏关系才开始真正建立在成熟的现代国家关系的基 的前提下维护正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那么也 础上。 就在实际上放弃了各自的独立性。于是,在党政合一的政 治体制下,在国家关系混同于党际关系的状态下,社会主 注释: 义同盟中各国主权的完整性就很难得到保证。同时,这种 ①该书主体论述所依据的,绝大部分都是档案文献,其余 关系范式压抑了同盟各国追求独立发展的民族感情和心 则是当事人的口述史料或当时的报刊资料。囿于篇幅,本 理,表面的团结统一往往掩盖了同盟内部各国之间在发展 文讲述的史实部分不再出注,读者可参阅即将由社会科学 水平和利益要求方面的差异。平时大家以兄弟相称,言谈 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专著。 9 C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范下的结构形式,本质上是排斥各党独立地位的,并体现 出各国 (各地) 共产党都要服从于一个指挥中心的政治特 征。由于历史的原因——意识形态的正统地位和革命成功 的领先地位,使得莫斯科一直处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 心,而苏联共产党则实际凌驾于共产国际之上。特别是在 斯大林提出“一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之后,苏共就是各国 共产党的太上皇,保障和维护苏联的利益就是拥护和实行 国际主义的表现。因此,这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党际关系从 结构上就不可能是平等的。尽管有些党也曾对此表示不 满,但由于理论上的误区和实力上的差异,这种政治范式 不仅可以合理地存在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党际关系中,而且 得以延续到后来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国家关系中。第二次 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东欧和亚洲一些共产党陆续掌握了国 家权力,同时,在冷战兴起的背景下,这些国家组成了社 会主义阵营。在这个过程中,各国共产党很自然地把他们 执政前相互关系的政治范式和准则带到了执政后的国家关 系中。苏共二十大解散了共产党情报局以后,赫鲁晓夫仍 然想建立类似的国际组织,说明其主导原则没有变化。毛 泽东提出“开会解决问题”,固然是出于对莫斯科在社会 主义阵营中当然领导地位的不满,但他所坚持的原则还是 共产主义运动要有一个中心,社会主义阵营要有一个党为 首,而这正是所有共产党共同奉行的准则。 此外,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领导机制还有等级之分, 上边有整个阵营的核心,中苏之间就是为此争夺的,下边 有不同地区的核心,如南斯拉夫之于巴尔干和越南之于东 南亚,那里领导地位的确立也是要靠实力去竞争的。在社 会主义阵营内部,既然执政党之间的关系与国家之间的关 系是混淆在一起的,领导与被领导的政治准则便仍旧是适 用的,那么在这里,实际上也就无从谈起完整意义上的国 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其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毛泽东在 1956 年 10 月刚刚借波兰危机敦促苏共发表了 《社会主义国家 关系平等宣言》,声明从欧洲各社会主义国家撤出苏联军 队,却又因其把匈牙利事件定性为反革命事件而要求苏联 出兵占领布达佩斯,解散纳吉的合法政府。 在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中,指责强国、大国侵犯本国主 权的事情时有发生。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这里表现出来 的正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党际关系所通行的政治准则,即 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范式。既然各国共产党都强调和 承认国际共运必须有一个领导核心,并在意识形态一致性 的前提下维护正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那么也 就在实际上放弃了各自的独立性。于是,在党政合一的政 治体制下,在国家关系混同于党际关系的状态下,社会主 义同盟中各国主权的完整性就很难得到保证。同时,这种 关系范式压抑了同盟各国追求独立发展的民族感情和心 理,表面的团结统一往往掩盖了同盟内部各国之间在发展 水平和利益要求方面的差异。平时大家以兄弟相称,言谈 举止无所顾忌,只讲主义,不言利益,淡漠了正常的国家 关系;等到分歧和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那种笼罩在民族 感情和心理上的阴影便显露出来,相互关系也就随之陷入 危机。社会主义阵营内国家关系的这种政治特性决定了社 会主义同盟内在的不稳定性:一旦处于领导地位的某个党 (和国家) 的主导权威受到挑战,或者某一主权国家不再 认同他们之间的整体利益,则领导与被领导的原则以及局 部服从全局的逻辑就不再发生作用,他们之间的同盟关系 也就面临终结。 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中,党的关系破裂就 意味着国家关系破裂。1962 年的新疆伊塔事件以及 60 年 代初期不断升级的边境纠纷,就是中苏之间国家利益开始 出现分歧和冲突的信号。随着两国关系的持续恶化和对 抗,终于爆发了 1969 年的边界武装冲突。就社会主义国 家之间的关系而言,中苏同盟从此走上了不归之路。 结 论 相对以往关于中苏关系破裂原因的两种解释——意识 形态分歧论和国家利益冲突论,上述分析和观点或许可以 归纳为“结构失衡论”。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就中苏 两党和两国关系的特殊性而言,社会主义阵营领导结构发 生变化,中共和苏共平起平坐,天空出现两个太阳。于 是,争夺国际共运主导权就成为中苏两党解决他们之间路 线和政策分歧的唯一目标,同时也构成了他们无法在同盟 内部弥合分歧、实现妥协的根本原因。其二,就社会主义 国家之间关系的普遍性而言,在冷战时代,共产党之间的 党际关系掩盖甚至替代他们执掌政权后的国家关系是一种 必然现象,而党际关系的结构和政治范式与现代意义的国 家关系完全不同。在这种结构中,从本质上讲没有主权意 识,没有平等观念,作为“绝对真理”的意识形态的统一 性、同一性和唯一性,无视并抹杀了阵营内部各个国家之 间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利益诉求。于是,社会主义的同盟关 系便经常处于动荡和分化之中,同时这种结构失衡也成为 中苏同盟必然走向破裂的深层原因。 1980 年代中苏关系之所以能够实现正常化,正是因为 排除了意识形态的考虑和党际关系的因素,而把双边关系 定位于国家利益。应该说,直到这时,即苏联行将解体之 前,中苏关系才开始真正建立在成熟的现代国家关系的基 础上。 注释: ①该书主体论述所依据的,绝大部分都是档案文献,其余 则是当事人的口述史料或当时的报刊资料。囿于篇幅,本 文讲述的史实部分不再出注,读者可参阅即将由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专著。 本刊特稿 9
本刊特稿 ②2004年10月笔者参加了由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 的态度及结果》,《中共党史资料》2003年第1期,第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召开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 118-139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中苏分裂的一些 会议的宗旨是从历史的角度检讨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情报 史实。 工作。在会议上,中央情报局局长和其他官员面对各国学 ⑦参见W.Taubman,“Khrushchev Versus Mao:A Preliminary 者的质询,解释了美国情报工作屡次失误的种种原因。 Sketch of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in the Sino -Soviet ③参见Shu Guang Zhang,Economic Cold War,America's Split",CWIHP Bulletin,Issues 8-9,Winter 1996/1997: Embargo against China and the Sino-Soviet Alliance,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思思怨怨》,南昌:江西人 1949-1963,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民出版社,I999年:W.Taubman,Khrushchev:the Man 志华:《对中苏同盟经济背景的历史考察1948-1949》, and His Era,New York London:W.W.Norton 《党的文献》2001年第2期,第53-64页:沈志华:《对 Company,Inc.,2003。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中苏分 50年代苏联援华贷款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 裂的一些史实。 年第3期,第83-93页:William C.Kirby,“China's ⑧这里使用主导权(dominant position)一词,是为了区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e Early People's Republic:Dreams 别于西方学者在讨论这一问题时经常使用的领导权 of a Socialist World Economy",The China Quarterly,No. (eadership这一概念。主导权与领导权本质上并没有什 188,December2006,Pp.870-890。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 么不同,但西方学者一般强调的是中苏两党之间的权力斗 中了解中苏分裂的来龙去脉。 争,而我们的关注点则在于中苏双方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④参见M.Y.Prozumenshchikov,.“The Sino-Indian 发展路线和方向的把握。 Conflict,the Cuban Missile Crisis,and the Sino-Soviet ⑨汉斯·摩根索曾指出,国际政治的本质一权力斗争, Split,October 1962",CWIHP Bulletin,Issues 8-9, 往往“被意识形态的辩护和理性化所遮掩”。见Hams】 Winter 1996/1997:Mercy Kuo,Contending with Morgenthau,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Contradictions:China's Policy toward Soviet Eastem Europe Power and Peace,Boston,M.A.:McGraw-Hill,1948, and the Origins of the Sino-Soviet Split,1953-1960, p.99。 Maryland::Lexington Books,200l;李丹慧:《中苏在援 越抗美问题上的冲突矛盾1965-1972》,《当代中国史 参考文献: 研究》2000年第4期:李丹慧:《关于世界工联北京会议 [1]NIE 13-58,Communist China,13 May 1958,National 的几个问题》,《中共党史资料》2003年第1期:戴超武: Intelligence Council,Tracking the Dragon:National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历史研究》2003 Intelligence Estimates on China During the Era of Mao, 年第3期:沈志华:《难以弥合的裂痕:苏联对中印冲突 1948-1976,NIC 2004-05,Washington D.C.,October 的立场及中苏分歧公开化1959-1960》,《清华大学学 2004,p.124. 报》2009年第6期,第5-27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中 [2]NIE 13-2-59,Present Trends in Communist China,10 了解中苏分裂的来龙去脉。 February1959,p.2,见Tracking the Dragon一书所附光盘. ⑤参见李丹慈:《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缘起和结果》, [3]NIE 13-59,Communist China,28 July 1959,p.3,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对1962年新疆伊塔 Tracking the Dragon一书所附光盘. 事件起因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资科》1999年第 [4]NIE 100-3-60,Sino-Soviet Relations,9 August 1960. 4、5期:《同志加兄弟:1950年代中苏边界关系一对 Tracking the Dragon,pp.218.227. 中苏边界问题的历史考察(之→》,《国际冷战史研究》 [5]NIE 13-60,Communist China,6 December 1960, 第一辑004年秋季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中 Tracking the Dragon,pp.249-286. 苏分裂的一些史实。 [6]SNIE 13-2-61,Communist China in 1971,28 September ⑥参见杨奎松:《走向破裂一中共中央如何面对中苏关 196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61-1963, 系危机》,《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Chen Jian, Vol.22,Northeast Asia,Washington D.C.:GPO,1996,pp. 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Chapel Hill London: 138-140.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l:戴超式:[刁NIEl3-63,Problems and Prospects in Communist 《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与中苏关系的破裂(1954-196)》, China,I May 1963,Tracking the Dragon,pp.333-364.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5期:牛军:《毛泽东与 [8]NIE 100-3-60,Sino-Soviet Relations,9 August 1960, 中苏同盟破裂的缘起1957-1959》,《国际政治研究》 Tracking the Dragon,pp.220-221 224-232. 2001年第2期:沈志华:《苏联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GFHudson,Richard Lowenthal and Roderick MacFarquhar, 10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② 2004 年 10 月 笔 者 参 加 了 由 美 国 国 家 情 报 委 员 会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召开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 会议的宗旨是从历史的角度检讨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情报 工作。在会议上,中央情报局局长和其他官员面对各国学 者的质询,解释了美国情报工作屡次失误的种种原因。 ③参见 Shu Guang Zhang,Economic Cold War,America's Embargo against China and the Sino -Soviet Alliance, 1949-1963,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沈 志华: 《对中苏同盟经济背景的历史考察 (1948-1949)》, 《党的文献》 2001 年第 2 期,第 53-64 页;沈志华: 《对 50 年代苏联援华贷款的考察》,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2 年 第 3 期 , 第 83 -93 页 ; William C.Kirby, “ China's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e Early People's Republic:Dreams of a Socialist World Economy”,The China Quarterly,No. 188,December 2006,pp.870-890。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 中了解中苏分裂的来龙去脉。 ④ 参 见 M. Y. Prozumenshchikov, “ The Sino -Indian Conflict,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and the Sino -Soviet Split, October 1962”, CWIHP Bulletin, Issues 8 -9, Winter 1996/1997; Mercy Kuo, Contending with Contradictions:China's Policy toward Soviet Eastern Europ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Sino -Soviet Split, 1953 -1960, Maryland:Lexington Books,2001;李丹慧: 《中苏在援 越抗美问题上的冲突矛盾 (1965-1972)》, 《当代中国史 研究》 2000 年第 4 期;李丹慧: 《关于世界工联北京会议 的几个问题》, 《中共党史资料》 2003 年第 1 期;戴超武: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历史研究》 2003 年第 3 期;沈志华: 《难以弥合的裂痕:苏联对中印冲突 的立场及中苏分歧公开化 (1959-1960)》, 《清华大学学 报》 2009 年第 6 期,第 5-27 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中 了解中苏分裂的来龙去脉。 ⑤参见李丹慧: 《1969 年中苏边界冲突:缘起和结果》,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6 年第 3 期; 《对 1962 年新疆伊塔 事件起因的历史考察》, 《中共党史研究资料》 1999 年第 4、5 期; 《同志加兄弟:1950 年代中苏边界关系——对 中苏边界问题的历史考察 (之一)》, 《国际冷战史研究》 第一辑 (2004 年秋季号)。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中 苏分裂的一些史实。 ⑥参见杨奎松: 《走向破裂——中共中央如何面对中苏关 系危机》,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98 年第 3 期;Chen Jian, 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Chapel Hill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1; 戴 超 武 : 《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与中苏关系的破裂 (1954-1962)》,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1 年第 3、5 期;牛军: 《毛泽东与 中苏同盟破裂的缘起 (1957-1959)》, 《国际政治研究》 2001 年第 2 期;沈志华: 《苏联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的态度及结果》, 《中共党史资料》 2003 年第 1 期,第 118-139 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中苏分裂的一些 史实。 ⑦参见 W.Taubman,“Khrushchev Versus Mao:A Preliminary Sketch of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in the Sino -Soviet Split”,CWIHP Bulletin,Issues 8 -9,Winter 1996/1997; 杨奎松: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 民出版社,1999 年;W. Taubman,Khrushchev:the Man and His Era, New York &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Inc.,2003。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中苏分 裂的一些史实。 ⑧这里使用主导权 (dominant position) 一词,是为了区 别 于 西 方 学 者 在 讨 论 这 一 问 题 时 经 常 使 用 的 领 导 权 (leadership) 这一概念。主导权与领导权本质上并没有什 么不同,但西方学者一般强调的是中苏两党之间的权力斗 争,而我们的关注点则在于中苏双方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发展路线和方向的把握。 ⑨汉斯·摩根索曾指出,国际政治的本质——权力斗争, 往往“被意识形态的辩护和理性化所遮掩”。见 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Boston, M.A.: McGraw- Hill, 1948, p. 99。 参考文献: [1] NIE 13-58,Communist China,13 May 1958,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Tracking the Dragon: Na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s on China During the Era of Mao, 1948 -1976, NIC 2004 -05, Washington D.C., October 2004,p.124. [2] NIE 13-2-59,Present Trends in Communist China,10 February 1959,p.2,见 Tracking the Dragon 一书所附光盘. [3] NIE 13-59,Communist China,28 July 1959,p.3,见 Tracking the Dragon 一书所附光盘. [4] NIE 100-3-60,Sino-Soviet Relations,9 August 1960, Tracking the Dragon,pp.218、227. [5] NIE 13 -60, Communist China, 6 December 1960, Tracking the Dragon,pp.249-286. [6] SNIE 13-2-61,Communist China in 1971,28 September 1961,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61 -1963, Vol.22,Northeast Asia,Washington D.C.:GPO,1996,pp. 138-140. [7] NIE 13 -63, Problems and Prospects in Communist China,1 May 1963,Tracking the Dragon,pp.333-364. [8] NIE 100-3-60,Sino-Soviet Relations,9 August 1960, Tracking the Dragon,pp.220-221、224-232. [9] G.F.Hudson,Richard Lowenthal andRoderick MacFarquhar, 本刊特稿 10
本刊特稿 The Sino-Soviet Dispute,New York:Praeger,1961:John Gittings,Survey of the Sino-Soviet Dispute,London: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1968. [10]Harrison Salisbury.War between Russia and China, New York:Norton,1969:Tsien-hua Tsui,The Sino-Soviet Border Disputes in the 1970s,Ontario:Mosaic Press,1983. [11]Chen Jian 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Lorenz Luthi.The Sino-Soviet Split:Cold War in the Communist World,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Sergey Radchenko.Two Suns in the Heavens:the Sino-Soviet Struggle for Supremacy,1962-1967,Chicag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图为莫斯科克里 [12]Melvyn Leffler.For the Soul of Mankind:The United States,the Soviet Union,and the Cold War,New York: Hill and Wang,2007,Introduction. 编辑秦维宪 敬告作者 《探索与争鸣》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 “[门回”标示指参考引力。注释和参考文献分别按文 合会主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理论评论刊物。创刊以 中顺序集中列于文末。 来,始终以“坚持正确方向、提倡自由探索、鼓励学术争鸣、推进 4.来稿字数请控制在6000-10000字左右。 理论创新”为办刊方针,积极反映时代主旋律,努力追踪改革新浪 5.来稿如果拟用,在尊重作者原意的情况下,本刊有权对文章 潮,注重对学术和社会热点作深层次的理论评析,强调问题意识、 的语言文字、内容结构按编辑规范进行删改,不同意删改者请事先 思想性与争鸣性,追求内容新、传播快、覆盖广的办刊特色,是学 声明。 术界进行理论探索、交流、争鸣的重要园地。 6.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凡投稿3个月未收到用稿通 《探索与争鸣》自2007年扩版以来,转载量、转载率与社会 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不再另行通知。本刊杜绝一稿多投,更 影响力持续上升:特别是在广大作者的支持和读者的厚爱下,近年 反对抄袭之作,凡由此而引发的所有后果一律由作者本人承担。 先后入选中国三大核心期刊。今后,我们仍将不懈努力,并竭诚欢 7.来稿请用邮寄或电子邮件方式。编辑部地址邮编:上海市淮 迎大家踊跃赐稿。 海中路622弄7号社联大楼401室(200020。编辑部电话/传真: 为与国际学术论文发表规范接轨,以适应编排现代化的要求, 021-53060418。编辑部电子邮箱地址:tsyzm@sssa.org.en。 敬请来稿注意以下事项: 1.来稿请提供作者的详细信总: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 ,国内读者请向各地邮电局喻订阅国内邮发代号:4-496。 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单位、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海外读者请向中田因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化京399信输订阅 2.来稿请提供文章的中文篇名不超过15争、内容摘要Q00 国外邮发代号:4321-M0。 字左右、关键词G5个)。摘要应高度概括、准确反映文章的主 ·2013年每期定价9.00元,全年订费108元。 要观点和思路。 ·读者如在当地订阅不便,请直接与探索与争鸣》编辑部联系订 3来稿中凡涉及引用中外著作、论文、报刊、网络等信息,请 阅。 清晰、规范地标示注释及参考文献。注释在正文中用上标“①② …”标示(指名词、概念等说明。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用上标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 11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The Sino-Soviet Dispute,New York:Praeger,1961;John Gittings,Survey of the Sino-Soviet Dispute,London: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1968. [10] Harrison Salisbury.War between Russia and China, New York:Norton,1969;Tsien-hua Tsui,The Sino-Soviet Border Disputes in the 1970s,Ontario:Mosaic Press,1983. [11] Chen Jian 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 Lorenz Luthi.The Sino -Soviet Split: Cold War in the Communist World,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Sergey Radchenko.Two Suns in the Heavens: the Sino -Soviet Struggle for Supremacy,1962 -1967,Chicag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12] Melvyn Leffler.For the Soul of Manki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Cold War, New York: Hill and Wang,2007,Introduction. 编辑 秦维宪 本刊特稿 图 为 莫 斯 科 克 里 姆 林 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探索与争鸣》 杂志创刊于 1985 年,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 合会主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理论评论刊物。创刊以 来,始终以“坚持正确方向、提倡自由探索、鼓励学术争鸣、推进 理论创新”为办刊方针,积极反映时代主旋律,努力追踪改革新浪 潮,注重对学术和社会热点作深层次的理论评析,强调问题意识、 思想性与争鸣性,追求内容新、传播快、覆盖广的办刊特色,是学 术界进行理论探索、交流、争鸣的重要园地。 《探索与争鸣》 自 2007 年扩版以来,转载量、转载率与社会 影响力持续上升;特别是在广大作者的支持和读者的厚爱下,近年 先后入选中国三大核心期刊。今后,我们仍将不懈努力,并竭诚欢 迎大家踊跃赐稿。 为与国际学术论文发表规范接轨,以适应编排现代化的要求, 敬请来稿注意以下事项: 1.来稿请提供作者的详细信息: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 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单位、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2.来稿请提供文章的中文篇名 (不超过 15 字)、内容摘要 (200 字左右)、关键词 (3~5 个)。摘要应高度概括、准确反映文章的主 要观点和思路。 3.来稿中凡涉及引用中外著作、论文、报刊、网络等信息,请 清晰、规范地标示注释及参考文献。注释在正文中用上标“①② ……”标示 (指名词、概念等说明)。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用上标 “[1] [2] ……”标示 (指参考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分别按文 中顺序集中列于文末。 4.来稿字数请控制在 6000~10000 字左右。 5.来稿如果拟用,在尊重作者原意的情况下,本刊有权对文章 的语言文字、内容结构按编辑规范进行删改,不同意删改者请事先 声明。 6.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凡投稿 3 个月未收到用稿通 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不再另行通知。本刊杜绝一稿多投,更 反对抄袭之作,凡由此而引发的所有后果一律由作者本人承担。 7.来稿请用邮寄或电子邮件方式。编辑部地址/邮编:上海市淮 海中路 622 弄 7 号社联大楼 401 室 (200020)。编辑部电话/传真: 021-53060418。编辑部电子邮箱地址:tsyzm@sssa.org.cn。 ·国内读者请向各地邮电局 (所) 订阅 国内邮发代号:4-496。 ·海外读者请向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 399 信箱) 订阅 国外邮发代号:4321-MO。 ·2013 年每期定价 9.00 元,全年订费 108 元。 ·读者如在当地订阅不便,请直接与 《探索与争鸣》 编辑部联系订 阅。 《探索与争鸣》 编辑部 敬 告 作 者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