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上海交通大学:《当代中国外交》课程教学资源_Lesson 9_中文阅读材料_张曙光著_经济冷战_美国对华经济禁运和中苏同盟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3,文件大小:130.6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国外新书评介· 张曙光著《经济冷战:美国对华经济禁运和中苏同盟》 Shu Guang Zhang,Economic Cold War:A mericas Economic Embargo against China and the SingSoviet Alliance,1949-1963 Washington.D.C.and Stanford.Calif.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and Stanford Universi- ty Press,2001,xvi+375,Preface 陈 兼 中苏同盟的兴衰,在冷战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中苏两国在同盟形成之 时都曾宣称,它们之间的“兄弟般团结”是“永恒的”与“牢不可破的”。然而,不过十年间,中苏同盟关系己 出现了严重裂痕。到60年代末,两国关系甚至达到了反目为仇、兵戎相见的地步。中苏同盟的瓦解对冷战的发 展影响至为深刻。它不仅实质性地改变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并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冷战中两 大阵营对峙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及制度对立的性质,因而使得冷战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后演变为一个同常规 性国际对抗有着更多共同点的历史事件。正是在这里,人们可以发现冷战最终以苏联及其集团的瓦解而结束的 一个重要线索。 正是由于中苏同盟兴衰的重要性,学术界对此从来便是重视的。但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 中在意识形态因素、双方对各自国家利益认识与界定的异同、两因国内政治发展对联盟政策的制约以及领导人 的个性等方面。一些学者曾对中苏关系中的经济因素进行过探讨,但几乎没有人将美国对华经济制裁对中苏同 盟关系的影响当做研究的重点。因此,张曙光的新著(以下简称“张著”可以说是这方面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 的著作。 在国际关系史和中美关系史领域,张曙光是旅美中国学者中最有建树者之一,现任马里兰大学美国外交史 教授及上海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早在1992年出版的《過制与战略文化:1949H958年的中美对抗 研究》一书中,他便一反以往国际关系学关于在国际对抗中“遏制”只能是一方的行为特征、而另一方则必然 处于攻势地位的常论,强调指出,冷战初期中美双方其实都不具有对方所理解的那种进攻性和扩张性意图,而 双方的政策设计本质上都有着一种“遏制”对方的非进攻性特征,中美之间冲突与对抗发生的原因在于造成双 方“误读”对方意图的深层文化背景。在《毛泽东的军事浪漫主义:中国与朝鲜战争》一书中,张曙光又通过 分析毛泽东在朝鲜战争中以“弱国能够打败强国”为主要特征的战略制定与战争动员,进一步强调了在国际关 系研究中引入“文化”因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①本书是张曙光从“文化因素”视角对冷战时期国际关系进行 研究的新成果。 张著对于美国对华禁运和中苏同盟关系的探讨,是围绕着三个互有联系又互不相同的层面展开的。第一个 层面,是关于美国决策者为什么实行对华经济禁运以及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如何看待禁运并在国内外采取相应 对策的史实描述,第二个层面,是对于禁运对冷战中两大联盟关系美国与西方盟国关系及中苏同盟关系 —所产生影响的分析;第三个层面,则是以上述讨论为基础,对冷战时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因—尤其 是“文化因素”所起的作用的探讨。 在阐述美国决策者为什么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作出对新中国实行全面经济禁运的决策时,张曙光 着重对他们当时所面临的各种决策选择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新中国成立、尤其是中苏同盟缔结及朝鲜战争发 生后,美国决策者便逐步将对华战略纳入了在全球范围遏制“苏联势力及共产主义扩张”的轨道,对新中国实 Shu Guang Zhang,Deterrence and Strategic Culture:ChineseAmerican Confrontations.1949-1958.Ithaca:Cornell U- niversity Press,1992.Shu Guang Zhang,Mao's Military Romanticism:China and the Korean War.Lawrence: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1995. ·186·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国外新书评介· 张曙光著《经济冷战: 美国对华经济禁运和中苏同盟》 Shu Guang Zhang , Economic Col d W ar : A mericaπs Economic Embargo agai nst Chi na and the S i no2Soviet A lliance , 1949 —1963. Washington , D. C. and Stanford , Calif. :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and Stanford Universi2 ty Press , 2001 , xvi + 375 , Preface. 陈 兼 中苏同盟的兴衰 , 在冷战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 世纪 40 年代末 50 年代初 , 中苏两国在同盟形成之 时都曾宣称 , 它们之间的“兄弟般团结”是“永恒的”与“牢不可破的”。然而 , 不过十年间 , 中苏同盟关系已 出现了严重裂痕。到 60 年代末 , 两国关系甚至达到了反目为仇、兵戎相见的地步。中苏同盟的瓦解对冷战的发 展影响至为深刻。它不仅实质性地改变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 , 并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冷战中两 大阵营对峙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及制度对立的性质 , 因而使得冷战在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以后演变为一个同常规 性国际对抗有着更多共同点的历史事件。正是在这里 , 人们可以发现冷战最终以苏联及其集团的瓦解而结束的 一个重要线索。 正是由于中苏同盟兴衰的重要性 , 学术界对此从来便是重视的。但在以往的研究中 , 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 中在意识形态因素、双方对各自国家利益认识与界定的异同、两国国内政治发展对联盟政策的制约以及领导人 的个性等方面。一些学者曾对中苏关系中的经济因素进行过探讨 , 但几乎没有人将美国对华经济制裁对中苏同 盟关系的影响当做研究的重点。因此 , 张曙光的新著 (以下简称“张著”) 可以说是这方面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 的著作。 在国际关系史和中美关系史领域 , 张曙光是旅美中国学者中最有建树者之一 , 现任马里兰大学美国外交史 教授及上海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早在 1992 年出版的《遏制与战略文化 : 1949 —1958 年的中美对抗 研究》一书中 , 他便一反以往国际关系学关于在国际对抗中“遏制”只能是一方的行为特征、而另一方则必然 处于攻势地位的常论 , 强调指出 , 冷战初期中美双方其实都不具有对方所理解的那种进攻性和扩张性意图 , 而 双方的政策设计本质上都有着一种“遏制”对方的非进攻性特征 , 中美之间冲突与对抗发生的原因在于造成双 方“误读”对方意图的深层文化背景。在《毛泽东的军事浪漫主义 : 中国与朝鲜战争》一书中 , 张曙光又通过 分析毛泽东在朝鲜战争中以“弱国能够打败强国”为主要特征的战略制定与战争动员 , 进一步强调了在国际关 系研究中引入“文化”因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① 本书是张曙光从“文化因素”视角对冷战时期国际关系进行 研究的新成果。 张著对于美国对华禁运和中苏同盟关系的探讨 , 是围绕着三个互有联系又互不相同的层面展开的。第一个 层面 , 是关于美国决策者为什么实行对华经济禁运以及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如何看待禁运并在国内外采取相应 对策的史实描述 ; 第二个层面 , 是对于禁运对冷战中两大联盟关系 ———美国与西方盟国关系及中苏同盟关系 ———所产生影响的分析 ; 第三个层面 , 则是以上述讨论为基础 , 对冷战时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因 ———尤其 是“文化因素”所起的作用 ———的探讨。 在阐述美国决策者为什么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 50 年代初作出对新中国实行全面经济禁运的决策时 , 张曙光 着重对他们当时所面临的各种决策选择进行了分析。他指出 ,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中苏同盟缔结及朝鲜战争发 生后 , 美国决策者便逐步将对华战略纳入了在全球范围遏制“苏联势力及共产主义扩张”的轨道 , 对新中国实 ·186 · ① Shu Guang Zhang , Deterrence and S trategic Cult ure : Chinese2A merican Conf rontations , 1949 —1958. Ithaca : Cornell U2 niversity Press , 1992. Shu Guang Zhang , Maoπs Military Romanticism : China and the Korean W ar. Lawrence :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 1995

国外新书评介 行全面敌对政策。然而,美国若因此而一再卷入与中国的军事冲突,则不仅必定会使美因付出很大代价,也同 华盛顿以欧洲为重点的“遏制战略”形成了战略层次的内在矛盾;如果美国为避免这种情况而为自己设置过多 限制,则又可能使对华遏制政策成为一种“无所事事的政策”。就其本质而言,禁运政策正是在要么同新中国发 生直接军事对抗、要么无所作为这两者之间所作出的一种“现实的选择”。从华盛顿的角度来看,在国际政治己 经进入核时代的背景下,以经济禁运为追求外交政策目标的手段,尽管有实施层面的困难,但它毕竞避免了军 事手段所包含的危险性,同时却有着产生巨大效用的潜在前景,因而具有吸引力。 从北京的角度来看,美国禁运政策不仅在经济上、更在政治上对新中国提出了严重挑战。然而,北京并没 有将美国的经济禁运全然视为一件“坏事”。张著认为,在新中国对于美国禁运政策的种种反应中,人们不仅可 以发现毛泽东这一代中国领导人对于新中国能够也应该实行以“自力更生”为主要原则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信念, 也可以发现毛泽东将来自外部的压力转化为持久深入的国内群众动员的动力的意图和努力。因此,对于北京在 美国禁运问题上应对之策的研究探讨,会加深人们对于新中国所推行的各种内外政策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 说,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找到新中国在建国之初全面推行“一边倒”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可以发现 新中国为什么在50年代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为什么会发生“大跃进”这一类历史事件的一个 重要外部根源。 从战略实施的角度来看,对华禁运必定会涉及“联盟政治”的问题:一方面,华盛顿推行禁运政策的一个 重要目标,是要在中苏之间打入“楔子”,以便造成中苏两国关系的紧张并最终瓦解中苏同盟;而同时,为使得 禁运产生最大效果,华盛顿又必须动员其他西方盟国同样实行对华禁运政策。另一方面,北京为打破禁运,又 必须巩固与发展同苏联的同盟关系。张著指出,美国在动员盟国长期参加对华禁运的问题上,实际上是不成功 的。英国等西方盟国在美国禁运推行之初曾参与其中,但随着这一政策越来越同英国等国在东亚的经济利益发 生矛盾,它们便常常自行其是,使得对华禁运上的西方国际联盟在50年代中后期便已趋于瓦解。而相形之下, 美国的禁运政策似乎起到了加强中苏同盟的作用:在北京必须从莫斯科获得为新中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所需 的各种援助时,不仅中国在各个方面对苏联的依赖程度似乎大大加强,甚至连中国的经济政治建设与国家发展 模式也深深地打上了苏联制度的烙印。 然而,西方国家之间(尤其是美英之间)在对华禁运问题上的分歧并没有对冷战期间西方国家之间的同盟 关系从总体上产生大的伤害,而中苏同盟关系却在5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裂痕,并在实际上开始走向瓦 解。在这一似乎相当奇特的历史现象背后究竞有什么原因?正是在这里,张著在分析中引入了“文化因素”及 其对于联盟政治的影响。在张著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特定国际关系行为者的政策目标与实践同他们 与此相关的“看法”与“想像”之间的关系。美英等西方国家在推行对华禁运政策时,固然发生了严重分歧, 并使得它们在禁运问题上的同盟难以继续下去,然而,在西方具有多元化特征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产生这种分 歧的可能性是政策制定者从一开始便可以料及的。当分歧发生时,各方决策者又很自然地会将分歧问题与各方 在其他问题上的利益共同点加以比较,如果后者在重要性上远远超越前者的话,各方决策者决不会因分歧的存 在而作出全面颠覆国家之间同盟关系的决定。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是因为政策实践层面分歧的 存在是和决策者事先对于分歧有可能出现的“看法”与“想像”相一致的。 然而,中苏两国之间同盟关系的情况却与此不同。张著认为,从政策效果来看,美国禁运确实起到了迫使 中国不得不在国内实行更为严峻的经济计划与管制政策,因而增加了国内一系列关系的紧张的作用;同时,也 造成了中方对援助的需求以及苏方提供援助意图与能力之间日益加大的差距。然而,这并没有构成中苏两国同 盟关系破裂的必然条件。50年代中后期,当北京和莫斯科之间出现日益严重的分离现象时,双方的利益共同点 仍然远远超过可能存在的任何分歧:面对来自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敌视与遏制,中苏之间的战略同盟关系加 强了新中国的安全地位:中苏之间的贸易关系大大削弱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和禁运:苏联建设社会 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为新中国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苏联的各种援助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的起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本和技术条件。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支持极大地加强了苏联在与西方资本主 义阵营的全球性对抗中的实力和战略地位,帮助赫鲁晓夫等苏联新领导人在斯大林逝世后巩固了自身领导地位 的合法性,也使得苏联有可能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国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问题在于,在中苏两国领导人一尤其是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对于同盟关系的“看法”及“想像”与 同盟关系的发展现实之间,出现了因“文化因素”而产生的高度紧张。同中国人对于中华文化的辉煌过去以及 民族在现代的屈辱经历的集体性记忆相关联,毛泽东这一代中国革命者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视为中国 ·187·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cnki.net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行全面敌对政策。然而 , 美国若因此而一再卷入与中国的军事冲突 , 则不仅必定会使美国付出很大代价 , 也同 华盛顿以欧洲为重点的“遏制战略”形成了战略层次的内在矛盾 ; 如果美国为避免这种情况而为自己设置过多 限制 , 则又可能使对华遏制政策成为一种“无所事事的政策”。就其本质而言 , 禁运政策正是在要么同新中国发 生直接军事对抗、要么无所作为这两者之间所作出的一种“现实的选择”。从华盛顿的角度来看 , 在国际政治已 经进入核时代的背景下 , 以经济禁运为追求外交政策目标的手段 , 尽管有实施层面的困难 , 但它毕竟避免了军 事手段所包含的危险性 , 同时却有着产生巨大效用的潜在前景 , 因而具有吸引力。 从北京的角度来看 , 美国禁运政策不仅在经济上、更在政治上对新中国提出了严重挑战。然而 , 北京并没 有将美国的经济禁运全然视为一件“坏事”。张著认为 , 在新中国对于美国禁运政策的种种反应中 , 人们不仅可 以发现毛泽东这一代中国领导人对于新中国能够也应该实行以“自力更生”为主要原则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信念 , 也可以发现毛泽东将来自外部的压力转化为持久深入的国内群众动员的动力的意图和努力。因此 , 对于北京在 美国禁运问题上应对之策的研究探讨 , 会加深人们对于新中国所推行的各种内外政策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 说 , 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找到新中国在建国之初全面推行“一边倒”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 , 甚至可以发现 新中国为什么在 50 年代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以及为什么会发生“大跃进”这一类历史事件的一个 重要外部根源。 从战略实施的角度来看 , 对华禁运必定会涉及“联盟政治”的问题 : 一方面 , 华盛顿推行禁运政策的一个 重要目标 , 是要在中苏之间打入“楔子”, 以便造成中苏两国关系的紧张并最终瓦解中苏同盟 ; 而同时 , 为使得 禁运产生最大效果 , 华盛顿又必须动员其他西方盟国同样实行对华禁运政策。另一方面 , 北京为打破禁运 , 又 必须巩固与发展同苏联的同盟关系。张著指出 , 美国在动员盟国长期参加对华禁运的问题上 , 实际上是不成功 的。英国等西方盟国在美国禁运推行之初曾参与其中 , 但随着这一政策越来越同英国等国在东亚的经济利益发 生矛盾 , 它们便常常自行其是 , 使得对华禁运上的西方国际联盟在 50 年代中后期便已趋于瓦解。而相形之下 , 美国的禁运政策似乎起到了加强中苏同盟的作用 : 在北京必须从莫斯科获得为新中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所需 的各种援助时 , 不仅中国在各个方面对苏联的依赖程度似乎大大加强 , 甚至连中国的经济政治建设与国家发展 模式也深深地打上了苏联制度的烙印。 然而 , 西方国家之间 (尤其是美英之间) 在对华禁运问题上的分歧并没有对冷战期间西方国家之间的同盟 关系从总体上产生大的伤害 , 而中苏同盟关系却在 50 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 并在实际上开始走向瓦 解。在这一似乎相当奇特的历史现象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 ? 正是在这里 , 张著在分析中引入了“文化因素”及 其对于联盟政治的影响。在张著看来 , 问题的关键 , 在于搞清楚特定国际关系行为者的政策目标与实践同他们 与此相关的“看法”与“想像”之间的关系。美英等西方国家在推行对华禁运政策时 , 固然发生了严重分歧 , 并使得它们在禁运问题上的同盟难以继续下去 , 然而 , 在西方具有多元化特征的政治文化背景下 , 产生这种分 歧的可能性是政策制定者从一开始便可以料及的。当分歧发生时 , 各方决策者又很自然地会将分歧问题与各方 在其他问题上的利益共同点加以比较 , 如果后者在重要性上远远超越前者的话 , 各方决策者决不会因分歧的存 在而作出全面颠覆国家之间同盟关系的决定。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看问题 , 这是因为政策实践层面分歧的 存在是和决策者事先对于分歧有可能出现的“看法”与“想像”相一致的。 然而 , 中苏两国之间同盟关系的情况却与此不同。张著认为 , 从政策效果来看 , 美国禁运确实起到了迫使 中国不得不在国内实行更为严峻的经济计划与管制政策 , 因而增加了国内一系列关系的紧张的作用 ; 同时 , 也 造成了中方对援助的需求以及苏方提供援助意图与能力之间日益加大的差距。然而 , 这并没有构成中苏两国同 盟关系破裂的必然条件。50 年代中后期 , 当北京和莫斯科之间出现日益严重的分离现象时 , 双方的利益共同点 仍然远远超过可能存在的任何分歧 : 面对来自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敌视与遏制 , 中苏之间的战略同盟关系加 强了新中国的安全地位 ; 中苏之间的贸易关系大大削弱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和禁运 ; 苏联建设社会 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为新中国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 苏联的各种援助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的起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本和技术条件。与此同时 , 来自中国的支持极大地加强了苏联在与西方资本主 义阵营的全球性对抗中的实力和战略地位 , 帮助赫鲁晓夫等苏联新领导人在斯大林逝世后巩固了自身领导地位 的合法性 , 也使得苏联有可能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国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问题在于 , 在中苏两国领导人 ———尤其是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 ———对于同盟关系的“看法”及“想像”与 同盟关系的发展现实之间 , 出现了因“文化因素”而产生的高度紧张。同中国人对于中华文化的辉煌过去以及 民族在现代的屈辱经历的集体性记忆相关联 , 毛泽东这一代中国革命者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视为中国 ·187 · 国外新书评介

历史研究 2003年第4期 革命最重要的目标与成果,并因而对与新中国“主权”有关的任何问题,表现出高度的敏感,将之视为关系到 新中国合法性的最重要问题。尽管中苏同盟关系的发展确实在许多可以“量化”的领域使中国受益匪浅,但在 对于同盟关系“理想形态”的“看法”与“想像”中,毛泽东更为关注的,却是中苏同盟是否会在实践中因加 强了中国对苏联的种种依赖而损害到新中国的主权。正是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1958年夏天毛泽东在中苏联合 舰队和长波电台问题上对赫鲁晓夫和其他苏联领导人进行严厉批判的深层原因。而从历史的实际发展来看,这 又构成了中苏同盟关系发展中由盛而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张著认为,美国的禁运政策并没有直接促成中苏关 系的分裂,但却间接地造成了中苏分裂的相关条件一尤其是增加了中苏双方对于同盟关系的“看法”及“想 像”与同盟实际之间产生距离的可能性。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张著认为,离开了对美国禁运政策的分析,便不 可能对中苏同盟瓦解的原因和背景有全面的了解。 同国内外关于冷战时期中国对外政策及中苏关系的其他研究相比较,张著的论述(特别是其中对于“文化 因素”的强调)显然是有新意的,因而也是值得引起国内学者注意的。然而,张著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它对于 美国禁运政策及其与中苏同盟关系所作出的解释,而在于它所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它所能解决的问题。张著对于 历史事件的分析,仍然以“国家”和“高层政治”为主要关注点,但要从更深入的层次揭示“文化因素”同国 家政策行为之间的关系,就不仅需要考虑如何对“文化因素”作出更为精细的界定,更需要在研究中加强对于 “社会”作为“文化”载体的研究以及与此相关的“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在这方面,张著开了一 个很好的头,对他本人和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其他学者来说,还有很多事情可做。 《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要目 中国经济转轨实践的理论命题 吕炜 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林毅夫刘培林 影响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行业特征 陈涛涛 马克思的哲学观和“哲学的终结” 张汝伦 克隆人:不可逾越的伦理禁区 甘绍平 牟宗三道德自律学说的困难及其出路 杨泽波 作为“历史之谜”的异化及其评价尺度 张奎良 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 郭于华 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 王跃生 知识财产权解析 刘春田 财产的非物质化革命与革命的非物质财产法 吴汉东 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专有 朱谢群 知识产权的正当性 徐瑄 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 傅谨 《易经》的语言形式与著作年代 周锡梭 共产国际与商团事件 敖光旭 礼仪之争对中国经籍西传的影响 张国刚 吴莉苇 ·188·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革命最重要的目标与成果 , 并因而对与新中国“主权”有关的任何问题 , 表现出高度的敏感 , 将之视为关系到 新中国合法性的最重要问题。尽管中苏同盟关系的发展确实在许多可以“量化”的领域使中国受益匪浅 , 但在 对于同盟关系“理想形态”的“看法”与“想像”中 , 毛泽东更为关注的 , 却是中苏同盟是否会在实践中因加 强了中国对苏联的种种依赖而损害到新中国的主权。正是在这里 , 人们可以看到 1958 年夏天毛泽东在中苏联合 舰队和长波电台问题上对赫鲁晓夫和其他苏联领导人进行严厉批判的深层原因。而从历史的实际发展来看 , 这 又构成了中苏同盟关系发展中由盛而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张著认为 , 美国的禁运政策并没有直接促成中苏关 系的分裂 , 但却间接地造成了中苏分裂的相关条件 ———尤其是增加了中苏双方对于同盟关系的“看法”及“想 像”与同盟实际之间产生距离的可能性。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 张著认为 , 离开了对美国禁运政策的分析 , 便不 可能对中苏同盟瓦解的原因和背景有全面的了解。 同国内外关于冷战时期中国对外政策及中苏关系的其他研究相比较 , 张著的论述 (特别是其中对于“文化 因素”的强调) 显然是有新意的 , 因而也是值得引起国内学者注意的。然而 , 张著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它对于 美国禁运政策及其与中苏同盟关系所作出的解释 , 而在于它所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它所能解决的问题。张著对于 历史事件的分析 , 仍然以“国家”和“高层政治”为主要关注点 , 但要从更深入的层次揭示“文化因素”同国 家政策行为之间的关系 , 就不仅需要考虑如何对“文化因素”作出更为精细的界定 , 更需要在研究中加强对于 “社会”作为“文化”载体的研究以及与此相关的“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在这方面 , 张著开了一 个很好的头 , 对他本人和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其他学者来说 , 还有很多事情可做。 《中国社会科学》2003 年第 4 期要目 中国经济转轨实践的理论命题 吕 炜 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林毅夫 刘培林 影响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行业特征 陈涛涛 马克思的哲学观和“哲学的终结” 张汝伦 克隆人 : 不可逾越的伦理禁区 甘绍平 牟宗三道德自律学说的困难及其出路 杨泽波 作为“历史之谜”的异化及其评价尺度 张奎良 心灵的集体化 : 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 郭于华 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 王跃生 知识财产权解析 刘春田 财产的非物质化革命与革命的非物质财产法 吴汉东 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专有 朱谢群 知识产权的正当性 徐 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 傅 谨 《易经》的语言形式与著作年代 周锡 共产国际与商团事件 敖光旭 礼仪之争对中国经籍西传的影响 张国刚 吴莉苇 ·188 · 历 史 研 究 2003 年第 4 期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