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扬与毛泽东的秘密谈判 (1949年1一2月)(下) (俄)安·列多夫斯基 李颖杜华译李玉贞校 本文上半部已经说过,米高扬中国之行的笔记中,谈及的只是他所掌握材料的一部分,即米高扬在与中 共领导人就中共对内对外政策、苏中关系方面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的广泛会谈中,与莫斯科方面往来的电报。 文章扼要地讲到一些讨论过的何题,很不完整,有一些问题根本就未提及。下面发表的是米高扬与联共 (布)领导人往来电文的摘要或全文,按其与中共领导人讨论过的基本问题加以分类整理。 这些资料表明,在米高扬的笔记和不久前发表的C·T·齐赫文斯基①院士的文章中,极为详细地阐述 了1949年1月初,斯大林和毛泽东就苏中对南京政府在1949年1月8日至9日,请各大国首脑居间谈判中 国停止内战一事的态度。米高扬掌握的往来函电,可以补充说明此事的许多闪光点。 美、英、法几国政府和外交代表,为了防止国民党制度的垮台,非常希望停战。姑且不论其它,单说国 民党制度一垮台,就必会使苏联在中国的影响剧增。所以他们接到南京政府的请求后,立即就开始紧锣密鼓 地试探苏方的立场。他们的出发点是,只有四个大国对此问题协调一致,这次行动才会富有成果。当时,我 在苏联驻南京使馆任一等秘书,所以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大使罗申,直到1月下句也未接到莫斯科方面对此 问题的指令。现在才真相大白,原来,斯大林和毛泽东是在通过信函相互协调看法,致使指令延误发出。在 这种情况下,罗申以健康状况不佳为借口,回避了1949年1月8日与中国外交部部长的会晤。中国外交部长 本打算在会晤中向他及三国大使面交南京政府的正式请求。后来罗申又以同一借口回避了由美国大使司徒 雷登倡议的同这几位大使的会商。 从英斯科与西柏坡之间就这一问题往来函电的资料中看出:苏联和中共就南京政府的请求一事,于1949 年1月14日最终互换电文取得一致态度。根据商定的情况,苏联外交部长于1949年1月17日②,向中国政 府驻苏大使转达了苏联方面的回答。 然而,西方大国捷足先登,赶在莫斯科之前答复了南京方面。1949年1月13日,司徒雷登受国务院的 委托,向南京政府转交了美国政府的正式答复。其中特别提到:“在目前形势下,试图扮演调解人的角色,不 会取得任何有意义的成果”③。后来发表的外交通信,其中收录有司徒雷登从中国拍发给国务院的电报,它表 明司徒雷登确信苏联方面不会同意参与调停。④ 无论是莫斯科,还是我们驻南京的大使馆,对美国如此迅速、消极的反应,都感到非常惊异。因为有许 多重要的理由说明,南京政府关于调停的建议,是得到美国政府代表们认可的,故而莫斯科方面产生了疑惑。 这似乎是由于有人泄漏了斯大林与毛泽东之间的函电而造成的。在2月3日的会谈中,米高扬向毛泽东谈到 这件事,当时在座的还有周愿来、刘少奇、朱德和任弼时。他忆及旧事时说,当初,斯大林在1月10日的电 报中,就针对南京政府的请求说,对莫斯科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交换意见之事,必须严格保密。米高扬 对毛泽东及他的同事说:“我们知道,英国、美国、法国同意在国共之间调停。后来,这些大国不知如何探悉 苏中反对外国调停,他们不愿丢面子,就改变了态度,拒绝出面调停。因此必须认真抓好保密工作,并注意 中共周围的人中,是否有不可靠者会把情况传到美国那里。"⑤米高扬将此次会谈电告莫斯科:“毛泽东全然否 认这种可能。他说,因为这些重大的问题,特别是与莫斯科的往来信函,一般只有在场的中央委员会成员、 一位翻译师哲及杰列宾同志知晓。上述诸人都十分可靠,他相信他们。说到已发生的事情,他宜称,英美人 士早在得知我们的态度之前,就公开报道说,苏中将反对调停。我答道一米高扬强调:这在当时仅仅是他 1996年第3期 77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米 高扬 与毛泽 东的秘 密谈 判 (1 9 4 9 年 1一2 月) (下 ) (俄) 安 · 列多夫 斯 基 李颖 杜 华 译 李玉 贞 校 本文上 半部 已经说过 , 米 高扬 中国之行 的笔记 中 , 谈 及的只是他所掌握材料的一部分 , 即米高扬在与 中 共领导人就 中共对 内对外政策 、 苏 中关系方面等一系列间题进行的广泛会谈 中 , 与莫斯 科方 面往来的 电报 。 文 章扼要地讲 到一些 讨论过 的问题 , 很不 完整 , 有一些 问题根本 就未 提及 。 下 面发 表的是 米 高扬与 联共 (布) 领导人往来 电文 的摘要或全文 , 按其与中共领导人讨论过 的基本 问题 加以 分类整理 。 这些资料表 明 , 在米高扬的笔记 和不久前发表的 C ‘ T . 齐赫文斯基¹ 院士的文章 中 , 极为详细地 阐述 了 194 9 年 1 月初 , 斯大林和毛泽东就苏中对南京政府在 1949 年 1 月 8 日至 9 日 , 请各大国首脑居 间谈 判中 国停止内战一事 的态度 。 米高扬掌握 的往来函 电 , 可以补充说 明此事的许 多闪光点 。 美 、 英 、 法几 国政府和外交代表 , 为了防止国 民党制度的垮 台 , 非常希 望停 战 。 姑且不论其它 , 单 说国 民党制度一垮 台 , 就必会使苏联在 中国的影 响剧增 。 所以他们接到南京政府 的请求后 , 立即就开始紧锣 密鼓 地试探苏方的立场 。 他 们的 出发点是 , 只有 四个大 国对 此问题 协调一致 , 这次行动才会富有成果 。 当时 , 我 在 苏联驻南京使馆任一等秘书 , 所 以清楚 地知道 , 我们的大使 罗申 , 直到 1 月下旬也未接到莫斯科方 面对此 间题的指令 . 现在才真相大 白 , 原来 , 斯大林和 毛泽东是在通过 信函相互协调看法 , 致使指令延误发 出 。 在 这种情况下 , 罗 申以健康状况不佳为借 口 , 回避 了 19 4 9 年 1 月 8 日与中国外 交部部长的会晤 。 中国外 交部长 本打算在会 晤中向他及三国大使面交 南京 政府的正式请求 。 后 来罗 申又 以同一借 口 回避 了 由美 国大 使司徒 雷登 倡议的同这儿位大使的会商 。 从莫斯科与西柏坡之 间就这一 间题往来 函 电的资料 中看出 : 苏联 和中共就南京政府的请求一事 , 于 194 9 年 1 月 14 日最终互换 电文取得 一致 态度 。 根据商 定的情况 , 苏联外交部长于 19 4 9 年 1 月 17 日º , 向中国政 府驻苏大使转达了苏联方面 的回答 。 然而 , 西方大国捷足先登 , 赶在莫斯科之前答复了南京方面 。 19 4 9 年 1 月 13 日 , 司徒雷登 受国务院 的 委 托 , 向南京政府转交了美国政府的正式答复 。 其 中特别提到 : “ 在 目前形势下 , 试 图扮演调解人 的角色 , 不 会取得任何有意义的成果 ” » 。 后来发表的外交通信 , 其 中收录有司徒雷登从 中国拍发给 国务 院的电报 , 它表 明司徒雷登确信苏联方面不会 同意参与调停 。 ¼ 无 论是莫斯科 , 还是我们驻南京 的大使馆 , 对美 国如此迅速 、 消极 的反应 , 都感到非常惊异 。 因 为有 许 多重要的理由说 明 , 南京 政府关于调停的建议 , 是得到美国政府代表们认可的 , 故而莫斯科方面 产生了疑惑 。 这似乎是 由于有 人泄漏 了斯大林与毛泽东之间的函电而造成的 。 在 2 月 3 日的会谈中 , 米高扬向毛泽东谈到 这 件事 , 当时在座的还有周恩来 、 刘少奇 、 朱德和任弼时 。 他忆及 旧事 时说 , 当初 , 斯大林在 1 月 10 日的 电 报中 , 就针对南京政府的请求说 , 对莫斯 科同中国共产党 中央 委员会交 换意见之事 , 必须严格保 密 。 米高扬 对毛泽东及他的 同事说 : “我们知道 , 英国 、 美国 、 法 国同意在 国共之间调停 。 后来 , 这些大国不知如何探悉 苏中反对外国调停 , 他们不愿丢面子 , 就改变了态度 , 拒绝出面调停 。 因此 必须认真抓好保密工作 , 并注意 中共周围的人中 , 是否有不可靠者会 把情况传到美国那里 。 ” ½ 米高扬将此次会谈电告莫斯 科 : “ 毛泽东全然 否 认这种可能 。 他说 , 因为这些重大 的间题 , 特别 是与莫斯 科的往来信函 , 一般只有在场 的中央 委员会成员 、 一 位翻译师哲及杰列宾同志知晓 。 上述诸人都十分可靠 , 他相信他 们 . 说到 已发生的事情 , 他宜称 , 英美 人 士早在得 知我们的态度之前 , 就公开报道说 , 苏中将反对调停 。 我答道 —米高扬强调 : 这在当时仅仅是 他 19 9 6 年 第 3 期 7 7
们的推测。然而,西方大国是在得到有关我们态度的确切消息后,才急于拒绝进行调停的。毛泽东反复说, 不排除(原文如此,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是“不存在”)中共人士泄密的可能性。”⑥ 米高扬与周恩来和朱德会谈时,讨论过苏联政府对蒋介石政府的态度问题。2月1日,鉴于苏联大使移 驻广州,周恩来请求说明这次行动的理由。顺便交代一句,在1949年1月18日,中国外交部通知各国大使 馆和外国公使馆,1月21日中国政府将从南京迁移广州,并建议他们同样前往。各国外交代表机构的使节中, 只有苏联大使遵从了这一建议。苏联使馆的主要工作人员随大使一起前往广州,外交部的小部分工作人员和 苏联一些其他的机构,一直驻留南京,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现发表该文的作者,就是外交部驻留人员 之一。其他国家的外交机构和他们的大使,得到本国政府的指示留驻南京,继续执行例行的公务。由司徒雷 登任大使的美国使馆,工作人员为数众多,机构最为庞大。他本人一直到1949年8月才离开南京。考虑到外 交使团在南京的活动,特别是美国外交人员一国民党政府的最主要盟友的活动,虽然莫斯科对中共方面的 倾向性早就尽人皆知,但苏联大使率使馆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前往广州,看起来像是莫斯科方面对蒋介石政府 的一种极为关切的表示。外国外交官们和中国地方当局亟欲摸清此举的用意。他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想和 推测。我们苏联外交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按公认的国际惯例,一个外国使馆应设在派驻国政府所在地。 我们明白,这一回答听起来很难令人信服,但我们应依照莫斯科的指示行事。 大概,米高扬也是这样答复周恩来的。他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谈及与周恩来就此问题的谈话时写道: “我解释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目前中国只有一个我国派驻使节的政府。这位使节把使馆的一部分留在 南京,而本人与中国政府一起迁往广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其实,这不仅不会损害我们共同的事业,相 反会有助于这项事业的发展。”⑦ 有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近期的军事和军政活动计划问题,在会谈中占据了主要位置。 毛泽东在1月30日同米高扬举行的第一次会谈中就提出:“为了确保在南京和上海地区的胜利,需把精 锐的林彪部队从北平派往南部和西部以遏制国民党,使后者不能调极兵到南京、上海一带。北京周围情况复 杂,要在此安营固守,需要时间.”⑧ 在那次会谈中,毛泽东还着重指出:“共产党人从最坏的情况出发制定计划。我们准备在稍事休整和准 备之后,攻占这些城市(指南京和上海-一米高扬)。北平事件⑨如能和平解决,定会压缩这些部队休整和备 战的时间。之所以需要时间不仅仅是为了休整,而且是为了: (1)争取和教育近期编入人民解放军的几万名国民党俘虏: (2)整顿后勒机关,恢复被破坏的为前线服务的铁路给养线; (3)生产、积攒枪炮弹药。因为储备已经不多,所留武器弹药的制式不同,有美式、日式、捷克式和苏 式,生产过程因之复杂化: (4)培训上海和南京地区的行政干部。因不能完全指望当地的干部: (5)筹建上海和南京的经管机关也还要时间,那里粮食紧缺,需要储备。我们来不及为这些地区印制货 币…。@ 据上述情况判断,林彪在东北的军队从苏联指挥部得到的武器不仅有缴获的日式武器,同时还有捷克斯 洛伐克和苏制的武器。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不愿外界知道这一点。在1949年2月5日 的会谈中,毛泽东对米高扬说:“当国民党将军傅作义率部起义之后,林彪部队进入北平之时,他们所使用 的苏制武器全部被上缴,并以美式装备取而代之。”毛泽东又说:“中国共产党想以此证明,是蒋介石用美国 的技术装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① 在会谈中,曾屡次提及前几年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新阶段军事行动期间,苏联对中国共产党援助的作 用和形式问题。2月4日米高扬与毛泽东会淡时,这个问题得以从总体上概括。参加会谈的有周恩来、刘少 奇、朱德。米高扬在发给莫斯科的电报中,谈及此次会谈内容时写道:“毛泽东强调,苏联过去和现在都给了 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援助。为此,中国共产党对联共(布)表示衷心的感谢。毛泽东继续说,中国革命是世 界革命的一部分,因而,局部利益应该服从全局利益。我们请求苏联方面授助的时候,总是考感到这一点。 78 党的文献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们的推 测 。 然而 , 西方大国是在得到有关我 们态度的确切消息后 , 才急于拒绝进行调停的 。 毛泽东反复 说 , 不排除 (原 文如此 , 根据 上下文的意思 , 应是 “ 不存在 ” ) 中共人士泄密的可能性 。 ” ¾ 米 高扬 与周恩来和朱德会谈 时 , 讨论过 苏联政府对蒋 介石政府 的态度 问题 。 2 月 1 日 , 鉴于苏联大使移 驻广州 , 周 恩来请求说 明这次行动的理 由 。 顺便交代一句 , 在 19 4 9 年 1 月 18 日 , 中国外交部通知各 国大使 馆和外 国公使馆 , 1 月 21 日 中国政府将从南京迁 移广 州 , 并建议 他们同样前往 。 各国外交代表机构 的使节中 , 只有苏联大 使遵从 了这一建议 。 苏联 使馆 的主要工作人员随大使一起前往广州 , 外交部的小部分工 作人员和 苏联 一些其他的机构 , 一直驻留南京 , 直到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成立 。 现发表该文的作者 , 就是外交部驻 留人 员 之 一 。 其他 国家 的外交 机构和他们的大使 , 得到本国政府的指示 留驻南京 , 继续执行例行的公务 。 由司徒雷 登任大使 的美 国使馆 , 工 作人员为数众多 , 机构最为庞大 。 他本人一直到 19 49 年 8 月才离开 南京 。 考虑到外 交使 团 在南京的活动 , 特 别是美 国外交人员— 国民党政府的最主要盟友的活动 , 虽然莫斯科对 中共方面 的 倾 向性 早就尽人 皆知 , 但苏联大 使率 使馆 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前往广州 , 看起 来像是莫斯科方面对蒋介石政府 的一种 极为关切的表示 。 外 国外交官 们和中国地方当局巫欲摸清此举的用意 。 他们产 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想和 推测 。 我们苏联外 交官对这 些间题的 回答是 , 按公认的国际惯例 , 一个外国使馆应设在派驻国政府所在地 。 我们明白 , 这一回 答听起来很难令人信服 , 但我们应依照莫斯科的指示行事 。 大 概 , 米高扬也是这 样答复周恩来的 . 他在给斯大林的 电报中 , 谈及与周恩来 就此间题的谈话时写道 : “ 我解释说 , 这是理所当然的 , 因为 目前 中国只有 一个我 国派驻使节的政府 。 这位使节把使馆 的一部分留在 南京 , 而本人与 中国政府一起迁往 广州 , 是 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 其 实 , 这 不仅不会损害我们共同的事业 , 相 反会有 助于这项事业的发展 。 ”¿ 有关 中国共 产党和中国人 民解放军近期 的军事和军政活动计 划问题 , 在会 谈中占据 了主要位置 。 毛泽东在 1 月 30 日同米高扬举行的第一次会谈 中就提 出 : “ 为了确保在南京和上海地区 的胜利 , 需把精 锐 的林 彪部队从北平派往南部和西部 以遏制 国民党 , 使后者不能调援兵到南京 、 上海一带 。 北京周 围情况复 杂 , 要 在此 安营固守 , 需要 时间 。 ” À 在 那次会谈中 , 毛泽东还着重指出 : “共产党人从最坏 的情况 出发制定计划 . 我 们准备在稍事休整和准 备 之后 , 攻占这些城市 ( 指南京和上海- 一 米高扬) 。 北平事件Á 如能和平解决 , 定会压缩这些部队休整和备 战的时间 。 之所以需要时间不仅仅是为 了休整 , 而且是为了 : ( 1) 争取 和教 育近 期编入人 民解放军的几万名国民党俘虏 ; (2 ) 整顿后勤机关 , 恢 复被破坏的为前线服务的铁路给养线 ; ( 3) 生产 、 积攒枪 炮弹药 . 因为储备 已 经不多 , 所留武器弹药的制式不同 , 有美式 、 日式 、 捷克 式和苏 式 , 生产过 程因之复杂化 , (4 ) 培训 上海 和南 京地区 的行政干部 。 因不能完全指望 当地 的干部 ; ( 5) 筹 建上海和南京的经管机关也还要 时间 , 那里粮食紧缺 , 需要储备 。 我们来不及为这些地 区印制货 币 · …… ” 据 上述情况判断 , 林 彪在东北的军队从苏联指挥部得到的武器不仅有缴获 的 日式武器 , 同时还有捷克斯 洛伐克 和苏制的武器 。 出于可以理解 的原 因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不愿外界知道这一点 。 在 1949 年 2 月 5 日 的会谈中 , 毛泽东对米高扬说 : “ 当国 民党将军傅作义率部起义之后 , 球彪部队进入北平之时 , 他们所使用 的苏制武器全部被上缴 , 并 以美式装备 取而代之 . ” 毛泽东 又说 : “ 中国共产党想以此证 明 , 是蒋 介石 用美 国 的技术装备 了中国人 民解放军 … … 。 ” À 在会谈 中 , 曾屡次提 及前几年及 中国人 民解放军准备新 阶段军事行 动期间 , 苏联对中国共产 党援 助的作 用和形式 间题 。 2 月 4 日米高扬与毛 泽东会谈时 , 这个间题得 以从总体上概括 。 参加会谈的有周恩来 、 刘少 奇 、 朱德 . 米高扬在发给莫斯科的 电报 中 , 谈及此次会谈 内容时写道 : “ 毛泽东强调 , 苏联过 去和现在都给 了 中国共产党 以巨大 的援 助 。 为此 , 中国共产党对联共 (布 ) 表示衷 心的感谢 。 毛泽东继续说 , 中国革命是世 界革命的一部分 , 因而 , 局部利益应该服从全局利益 。 我 们请求苏联方面援助 的时候 , 总是考虑到这一点 。 7 8 - 一 - - - - 一 丁一 一 党的文献
比如说,假使苏联不能提供什么东西,那我们也不会抱怨。罗荣桓②动身赴莫斯科之前问我,他们应如何向 苏方提出援助问题。我对他说,不应把你们的处境说得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但也要强调,你们希望得到苏 联方面对东北适当的援助。从1949年起,林彪就经常向莫斯科询问有关援助的各项事宜。毛泽东说,我已经 指示高岗,苏方给我们的所有东西,我们将来一定付款,某些物资的不足,可以从国民党占领区弄到,中国 的同志应该合理利用苏联援助。毛泽东着重指出,如果没有苏联的援助,我们很难取得目前的胜利。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应自力更生。毛泽东说,但事实又的确不能否定,即占苏掇四分之一的贵国对东北的 军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岖 在2月4日的会谈中,还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和联共(布)之间联络形式的问题、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 苏大使候选人问题。毛泽东强调说:“中国共产党蒂要联共(布)各方面的援助,需两位顾问:一位是经济方 面的,另一位是金融方面的。”③周恩来谈到党务方面的顾问时说:“中国共产党想要同联共(布)就一系列主 要问题进行直接的接触,”并强调:“重要的问题,将在莫斯科解决。”© 毛泽东建议派王稼样@前往英斯科担任大使。毛介绍他道:“过去,他和王明派搅在一起,犯过错误”。毛 指出:“1937年王正在莫斯科。7月间他带着共产国际的指示回国,这些指示是符合我们的政治路线的,帮助 我们纠正了自己的错误”①米高扬答道:“对有关未来驻莫斯科大使的人选问题,我们没有异议,”@ 在东北一系列军事行动结束之后,此地成了保证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占领华北和中国其它地区而开展军 事行动的大后方根据地。安排来自苏联的运往东北或由此过境的给养和其它物资,都必须在这里进行。在这 当中,通往华北和再远些至长江铁路路段的修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供职于中长铁路的多数苏联工人和 技术人员参加了此项工作。有高度专业技能、工作极为熟练的苏联铁路职工,对东北中共当局的帮助不仅仅 限于铁路的修复,而且还表现在国民经济其他许多部门的恢复方面。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东北局负责人高岗请求苏联授助,此事也得到了毛泽东的赞同。为了协调由此而 开展的授助工作,苏联领导人在1948年底,向东北派遣了一个专家小组,组长是科瓦廖夫将军。在伟大的卫 国战争期间,他曾担任苏联交通部长④ 在几次会谈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由科瓦廖夫负责的专家小组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就在 米高扬抵达之前,毛泽东刚给斯大林拍发了如下电文: 斯大林同志您好! 我们非常感谢你们派科瓦岸夫同志前来帮助我们恢复铁路和其他经济工作。 在科瓦啤夫和其他苏联同志的帮助下,东北的铁路交通线已经基本恢复。现在,科瓦廖夫同志已与中国 同志一起制定了到1949年恢复华北,即长江以北三千多公里铁路的计刻。如果这个计划在本年入冬前完成, 那时我们将拥有一万八千公里的铁路线(包括东北地区的铁路)运营通车。为了完成这一计刻,怎需一亲列 物资,以及机车、汽车、工具、油及其它用于恢复华北铁路的物资。我们可自己解决一些。此外,我们需要 贵国的紧怎规助,即希望责国提供这些物资的大部分。届时,我们才能开始恢复铁路的工作。 在此,附上所需物资清单两份,望予以帮助。如前所述,请重新考忠这两份清单,如蒙贵国认可并以贷 款的方式安排提供给我们,并尽快装载和启运,我们将不胜感淑。 玫以崇高的数意,视使康长寿! 毛泽东 1949年1月8日@ 在西柏坡的会谈中,米高扬向中共领导人讲道,苏联领导人正采取措施,以满足中共提出的这些请求。 中共领导人还陈述了一系列没有苏联帮助便无法解决的问题。在2月1日的会谈中,米高扬与周恩来、朱德 讨论的是有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迫切需求的问题。米高场在电报中如此记述这次谈话:“周恩来 说,‘我们只有150门反坦克炮,太少了,因此想请苏联给我们一些。我们的坦克也不行。现有的大部分是轻 型坦克,最重的15吨。在徐州战役中我们缴获了70辆坦克,但其中大部分已严重受损。我们缺乏原料,想 请苏联给我们一些生产炸弹的错弟尔。同时,我们请苏联给我们派一些专家及提供一些武器生产设备,并派 1996年第3期 79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比如说 , 假使苏联不能提供什 么东西 , 那我 们也不会抱怨 。 罗荣桓 动身赴莫斯科之前 问我 , 他 们应 如何向 苏方提 出援助间题 . 我对 他说 , 不 应把 你们的处境 说得一筹 莫展 、 束手无策 。 但也要强调 , 你们希望 得到苏 联方 面对东北适当的援助 。 从 194 9 年起 , 林彪就经常 向莫斯科询问有关援助 的各项 事宜 。 毛泽东说 , 我已 经 指示高岗 , 苏方给我们的所有东西 , 我们将 来一定付款 , 某些物资的不足 , 可以从国 民党 占领 区弄到 , 中国 的同志应该合理利用苏联援助 . 毛泽东着重指 出 , 如果没有苏联 的援助 , 我们很难 取得 目前的胜利 。 然而 , 这并不意味着我 们就不应 自力更生 。 毛泽 东说 , 但事实又 的确不能否定 , 即占苏援四 分之一的贵 国对东 北的 军援 , 起到了非常重要 的作用 。 ” 在 2 月 4 日的会谈 中 , 还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和联共 〔布) 之间联络形 式的问题 、 未来 中华人 民共 和国驻 苏大使候选人间题 。 毛泽 东强调说 : “ 中国共产党需要联共 ( 布) 各方面的援助 , 需两 位顾间 : 一位是 经济方 面的 , 另一位是 金融方面的 。 ” 周恩来谈到党务方面的顾间时说 : “ 中国共产党想要 同联 共 ( 布) 就 一系列主 要间题进行直接的接触 , ” 并强调 : “ 重要 的间题 , 将在莫斯科解决 。 ” 毛 泽东建议 派王稼 祥 前往莫斯 科担 任大使 。 毛介 绍他道 : “ 过 去 , 他和王明派搅在一起 , 犯过错误 ” 。 毛 指出 : “ 19 37 年王 正在莫斯科 。 7 月间他带 着共产 国际 的指 示回 国 , 这些指示是符合 我们的政治路线的 , 帮助 我们纠正了 自己的错误 ”。 0 米高扬答道 : “ 对有关未来驻莫斯 科大 使的人选 问题 , 我们没有异议 。 ” 在东北一系列军事行动结束之后 , 此地成了保证 中国人 民解放军 为占领 华北和 中国其它地 区而 开展军 事行动的大后方根据地 。 安排来 自苏联的运往东北或 由此过境 的给养和其 它物 资 , 都必须在这里进行 . 在这 当中 , 通往华北和再远些至 长江铁路路段的修复 , 起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供职于 中长铁路 的多数苏联工人和 技术人 员参加了此项工作 。 有高度专业技能 、 工作极 为熟 练的苏联铁路职工 , 对东北 中共 当局的帮助不仅仅 限于铁路的修复 , 而且还表 现在国民经济 其他许 多部门的恢复方面 . 中国共产党 中央委员会 东北局负责人高岗请 求苏联援助 , 此事也得到了毛泽东的赞同 . 为了协调 由此而 开展的援助工作 , 苏联领导人在 19 48 年底 , 向东北 派遣了一个专家小组 , 组长是科瓦廖夫将军 。 在伟大的卫 国战争期间 , 他曾担 任苏联 交通部长 。 在几次会谈 中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 由科瓦廖夫负责 的专家 小组所做 的工作 , 给予 了高度的评价 。 就在 米高扬抵达之前 , 毛泽东刚给斯大林 拍发 了如下电文 : 斯大林 同 志您好 ! 我们 非常感谢你们派科 瓦序夫 同志前来帮助我们 恢复铁路 和 其他 经济 工 作 。 在科 瓦廖夫和 其他 苏联 同 志的 帮助 下 , 东北 的铁路 交 通 线 已 经 基本 恢复 。 现 在 , 科 瓦 序夫 同志 已 与中国 同志一起制定 了到 19 4 9 年 恢 复华北 , 即长江 以 北 三 + 多公里 铁路 的计 划 。 如果这个计 划在本年入冬 前 完成 , 那时我们 将 拥 有一 万 八 千公里 的 铁路线 ( 包括 东北地 区 的铁路 ) 运 苦通 车 。 为了 完成这一 计 划 , 急需 一 系列 物 资 , 以 及机车 、 汽车 、 工 具 、 油 及 其它 用于 恢复华北 铁路的 物 资 。 我们 可 自己解决一 些 。 此外 , 我们需要 t 国的 紧息援助 , 即 希望贵国提供这些 物 资的 大 部分 。 届 时 , 我们 才能开 始恢 复铁 路的 工作 。 在 此 , 附上所常物 资清单两 份 , 望予以帮助 . 如前所述 , 谕重 祈考虑这两 份清单 , 如 蒙贵 国认 可 并以 贷 放 的方式安排提供给我们 , 并尽快 装载和启 运 , 我们将 不 胜感激 。 致 以 崇 高的敬意 , 祝健 康长寿I 毛泽 东 19 49 年 1 月 8 日 在西柏坡的会谈中 , 米高扬 向中共领导人讲道 , 苏联领导 人正采 取措 施 , 以满足中共提 出的这些请求 。 中共领导人还陈述了一 系列 没有苏联帮助便无法解决 的间题 。 在 2 月 1 日的会谈中 , 米 高扬与周恩来 、 朱德 讨 论的是有关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人民解放军迫切 需求的间题 . 米高扬在 电报 中如此记述这次谈话 : “ 周恩来 说 , ‘我 们只有 15 。 门反坦克炮 , 太少了 , 因此想请苏联给我们一些 。 我 们的坦克也 不行 。 现有的大部分是轻 型坦克 , 最重的 15 吨 。 在徐州战役 中我们缴获 了 70 辆坦克 , 但 其中大 部分 已严重受损 。 我 们缺乏原料 , 想 请 苏联给 我们一些生产炸弹 的错弟 尔 。 同时 , 我们请苏联给我们 派一些专家及提供一些 武器生产设备 , 并 派 19 9 6 年第 3 期 7 9
遭一些顾问帮助我们培训军队、建立军校和组织包括武器工业在内的后勤工作。 我回答,我们原则上同意帮助组织武器生产及派遭专家,至于对空武器和反坦克炮问题,我无可奉告, 只能提请莫斯科研究。周恩来接着说,希望我们提供钢材、汽油、近3000辆汽车、其它机器和物资。我回答 说,我将呈请我们的政府考虑所有这些要求。”④ 后来的会谈又继续讨论这些问题。例如,在2月2日与米高扬的会谈中,朱德和任时“着重讲述了中 国工业发展及中苏在此领域的合作问题”。在这方面,他们尤其重视东北的重要作用。就此次谈话,米高扬 在电报中特别写道: “任弼时强调,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中,他们尤其重视东北的重要作用,力争把它变成中国的国防基地。 东北应该能够生产汽车、飞机、坦克和其它武器。他同时指出,他们希望,苏联帮助东北的工业开发,并列 举了提供帮助的以下几种方式: (1)苏中经济联合体。 (2)苏联贷款。 (3)由苏联办租让企业。 任弼时说,开采沈阳、锦州和热河省的稀有矿藏,如铀、镁、钼和铝,器要苏联的帮助。过去日本从中 国掠夺了1吨铀矿。如果苏联对这些矿藏感兴趣,可以考虑合作开发或请苏联办专门租让企业。 任弼时指出,东北的工业开发需要高水平的专家。在鞍山钢铁公司,他们不得不聘用日本专家。因此, 任弼时请求苏联向中国派遭不少于500名国民经济各领域的专家,”@ 2月3日,刘少奇在与米高扬的谈话中也涉及到了中国工业发展的问题,他说:“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 民民主国家的帮助,解放后中国工业基础的建立是不可想象的。这种帮助将对我们起决定作用,我们建议,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传授你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经验。 (2)向我们提供相应的书籍,以及向我们派出各经济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 (3)给我们提供资金。 我们认为,苏联、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和中国应该在经济上互相帮助。在苏联的帮助下,当然,如果我们 不犯错误,我们将更快进入社会主义。我们清楚,如果没有苏联的帮助,我们不可能在东北恢复一个鞍山公 司。因此我们想早一点知道,苏联究竞能给子我们多大规模的帮助,以供我们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时考 虑.”@ 毛泽东在2月6日和7日与米高扬的会谈中提到了苏联授助的问题。毛泽东请求苏联领导人向中共提供 3亿美元的贷款,其中包括一系列必要的物资、机器和其他物品。他特别请求提供生产中国硬币的银、石油 产品及3000辆汽车。电报中是这样记述此次谈话的:“毛泽东说,我们需要3亿美元,我们不知道,你们能 否提供这个数目,是少还是多:但是,如果你们不给,我们也不会埋怨见怪。”⑧毛泽东表示,希望从1949年 起,在3年内获得以上贷款。他说,以后中国会将贷款本息如数归还⑤ 毛泽东说:“迄今为至,我们得到的武器都是无偿的。但是我们明白,苏联的武器生产中包含着苏联工 人的有偿劳动,”©毛泽东透露,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已经开列出所需机器和物资清单,但是,不清楚其总 价值及是否纳入贷款范畴。也不清楚这笔贷款将如何偿付。毛泽东说,如果贷款问题得到肯定答复,中国共 产党中央委员会将向莫斯科派出代表团以签署相应协议。他也希望向苏联派逍一批工作人员去考察苏联银 行的业务@ 在西柏坡的一系列会谈中,双方还探讨了内战最后阶段及战后中国对外政策的一系列问题。中国共产党 领导人在考虑对外政策问题时,把对苏联及东欧国家关系置于中心位置。 双方还特别讨论了1945年的苏中条约和协定。米高扬的笔记中部分地叙述了就此问题的谈话内容。米 高扬发往莫斯科的电报中有毛泽东和米高扬关于这个问题的谈话记录。现将全文引述如下,当有重要价值。 电报中讲道: 80 党的文献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遣一些顾问帮助我 们培训军 队 、 建立军校和组织包括武器工业在 内的后勤工作 。 我 回答 , 我们原则上 同意帮助组织武器生产及派遣专家 , 至 于对空武 器和 反坦 克炮问题 , 我无可奉告 , 只能提请莫斯科研 究 。 周恩 来接 着说 , 希望我们提供钢材 、 汽油 、 近 3 0 。。 辆汽车 、 其 它机 器和物资 . 我回答 说 , 我将呈请我们 的政府考虑 所有这些 要求 。 ” @ 后来的会谈 又继续讨论这些 间题 。 例如 , 在 2 月 2 日与米高扬 的会谈 中 , 朱德和任弼时 “ 着重讲述了中 国工业发展及 中苏在此领域 的合作间题 ” 。 在这方 面 , 他们尤其 重视东北 的重要作用 。 就此次谈话 , 米高 扬 在 电报 中特别写道 : “ 任弼时强调 , 在制定 国民经济计 划中 , 他 们尤其重视东北 的重要作 用 , 力争把它变成中国的国防基地 。 东北应该能够生产汽 车 、 飞 机 、 坦克和 其它武器 。 他 同时指出 , 他们希望 , 苏联帮助东北的工业开发 , 并列 举 了提供 帮助的以下几种方式 : (1) 苏中经济联合体 。 (2 ) 苏 联贷款 。 (3 ) 由苏联办租让企业 。 任 弼时说 , 开采沈 阳 、 锦 州和热 河省的稀有矿藏 , 如铀 、 镁 、 相和铝 , 需要苏联的帮助 。 过去 日本从 中 国掠夺了 1 吨铀矿 。 如果苏联对这些矿藏感 兴趣 , 可以考 虑合作开发或请苏联办 专门租让 企业 。 任弼时指 出 , 东北 的工业开发 需要 高水平 的专家 。 在鞍山钢铁公 司 , 他 们不得不聘用 日本专家 。 因此 , 任弼时请求苏联 向中国派遣 不少于 5 0 名国民经济各领域的专家 。 ” @ 2 月 3 日 , 刘少奇 在与米高扬的谈话 中也涉及到 了中国工业 发展 的问题 , 他说 : “ 如果没有 苏联和其他人 民 民主国家的帮助 , 解放后 中国工业基础 的建立是不可想象的 。 这种 帮助将对我们起决定作用 , 我 们建议 ,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 (1) 传授你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的经验 。 (2 ) 向我们提供相应的书籍 , 以及 向我 们派出各经济部 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 。 (3 ) 给我们提供资金 。 我 们认 为 , 苏联 、 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和中国应该在经济上互相帮助 。 在苏联 的帮助下 , 当然 , 如果我们 不犯错误 , 我们将更快进入社会 主义 。 我 们清楚 , 如果没有苏联的帮助 , 我们不可能 在东北恢复一个鞍山公 司 。 因此我 们想早 一点知 道 , 苏联 究竟能给 予我 们多大规模 的帮助 , 以 供我 们在制 定国 民经济计 划时考 虑 。 ” 毛泽东在 2 月 6 日和 7 日与米高扬 的会谈 中提 到了苏联援助的间题 。 毛泽东请求 苏联领导 人向中共提供 3 亿美元的贷款 , 其 中包 括一系列必要的物资 、 机 器和其他物品 。 他特别请求提供生产 中国硬币的银 、 石油 产品及 3。。。 辆汽车 。 电报中是这样记述此次谈话 的 : “ 毛泽东说 , 我 们需要 3 亿美元 , 我 们不知道 , 你们能 否提供 这个 数 目 , 是少还是 多; 但 是 , 如果你 们不给 , 我们也不会埋怨见怪 。 ” À 毛泽东表示 , 希望从 19 49 年 起 , 在 3 年内获得 以 上贷款 。 他说 , 以后中国会将贷款本息如数 归还 。 毛泽 东说 : “ 迄今为至 , 我 们得到 的武器都是无偿 的 。 但是我们明 白 , 苏联的武器生产 中包含着苏联工 人 的有偿劳动 。 ” 毛泽东透露 , 中国共产党 中央委员会 已 经开列出所需机 器和物 资清单 , 但是 , 不清楚其 总 价值及是 否纳入贷款范畴 。 也不清楚这笔贷款将如何偿付 。 毛泽东说 , 如果贷款间题得到肯定答复 , 中国共 产党 中央委 员会将 向莫斯 科派 出代表 团以签署相应协议 。 他也希望 向苏联派遣一批工作人员去考察苏联银 行的业务 。 @ 在西柏坡 的一 系列会谈中 , 双方还探讨 了 内战最后阶段及战后 中国对外政策 的一系列 问题 . 中国共产党 领导人在考虑对外政 策间题 时 , 把对苏联及东欧国家关系置于 中心位置 。 双方还特别讨论 了 1945 年的苏 中条约和协 定 。 米 高扬 的笔 记中部分地叙述了就此 问题 的谈话 内容 . 米 高扬发往莫斯科的 电报中有毛泽东和米高扬关于这个 问题 的谈话记录 . 现将全 文引述如下 , 当有重要价值 。 电报 中讲道 : 80 ’ . 党的文献
关于苏中条约 有关苏中条约的问题,我说,我们认为苏中旅顺条约是不平等条约。当时签定这个条约是为了阻止国民 党同日本和美围勾结反对苏联,也为了中国的解效运动。我说,这个条约给中国的解放运动带来了一定的好 处,但是,现在,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掌权,中国国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因此,我继续说,苏联政府决定, 只要同日本罢战言和,就取清这个不平等条约并从旅顺港撒出苏联军队。但是,如果中共认为立即撒军是适 宜的,那么苏联也愿意这样做。至于中长铁路条约(原文如此,“条约”应为“协定”),我们别不认为是不平 等条的,因为这条铁路主要是由俄罗斯出资建成的。我说,可能在这个条约里,平等的原则并未得到充分的 体现,但我们准备与中国同志友好地讨论并解决这个问题。 毛泽东和改治局委员们听了对条约的这种评价感到十分突然,他们毫不掩饰自己的惊奇。会谈后,毛泽 东和政治局委员们几乎同时表示,不能马上从辽东撒出苏联军队和撒销旅顺基地,因为这样做只能对美国有 利。毛泽东说,从辽东撒军问题我们将保守秘密,等到将来,中国粉碎了政治反动势力,把人民动员起来没 收外国资本,并在苏联的帮助下把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时,再重新考虑条约问题。毛泽东说,中国人民感谢 苏联的这个条约。当我们强大起来时“你们再离开中国”,到时我们再签定类似苏波奈约的中苏至助条约。 毛泽东接着说,在中长铁路产权归属问题上存在着一些小的磨擦,这些是可以就地解决的。比如,国民 党军队掠夺了中长铁路的一邮分企业,但随着人民解放军的开进,这些企业疑终归还给了中长铁路。老百姓 传说,国民党是根据苏中条釣占据这些企业的,而人民解放军似乎正在哦坏这些条约,把企业交给中长铁路。 毛泽东表示同意让高岗和科瓦摩夫共同研究这个问题并向中共和联共(布)汇报。⑧ 会谈还着重讨论了以下一系列问题: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前景:中共的城市及农村政策;中国对 各社会集团和党派以及对外国资本的态度。 米高扬的记录中载明,莫斯科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还在1947年和1948年间,就在中国内战的最后 阶段及战后中国各党派(不包括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将起何种作用,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例如,米高 扬的记录中引用了1948年4月20日斯大林就这个问题发给中共中央委员会电报中的-一段话,其中讲道:“应 该考虑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后建立的中国政府,就其政策而言,是民族的革命一一民主政府,而不是共 产主义政府。目前还难以预料在多长的期限内,至少在胜利后是这样。 这就是说,暂时还不能实现土地国有化和取消土地私有制,不能没收所有大大小小的工商业资产阶级的 财产,也不能没收大土地占有者以及依靠雇佣劳动的中、小土地占有者的财产。要等到一定的时候才能进行 这些改革。 斯大林继续写道:在南斯拉夫,除了共产党,还有其他政党参加人民阵线。谨告于上,供参考。”@ 在西柏坡的会谈中,不只一次涉及到中共政策的内容和前景问题。米高扬笔记中说,他提请中共领导人 注意中共在城市中地位的薄弱,并转达了联共(布)领导层的意图,即尽快占领一些大城市将保证中国共产 党的“无产阶级基础”。米高扬在给莫斯科的电报中提到,中共领导人注意到党的干部缺乏城市工作经验。毛 泽东曾在一次谈话中说道,最近20年里,共产党没有控制过大城市,在苏联军队的帮助下,共产党第一次得 到了一些象哈尔滨这样的大城市。@在谈到缺乏城市工作经验和明确的政策时,中共其他领导人对米高场说, 起初,在一系列城市中,新政权“将没收的商业企业交给工人,结果他们就把这些企业的产品分掉乃至卖光, 厂房也予以毁坏.”①米高扬向莫斯科报告了情况并就会谈结果请示了一些问题,莫斯科给米高扬的几封回电 中也谈到城市政策问题。在这些电授里,斯大林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并提请中共领导人必须注意加强工人、青 年和妇女的工作,他强调加速培养相应干部的必要性。关于对工人政策问题,在一封莫斯科来电中讲道, “不要禁止罢工,否则中国共产党将失去工人的信任.”在发往莫斯科的有关2月5日会谈的电报中,米高扬 说,这个建议“引起了毛泽东和在场的政治局委员们的极大困惑”。米高扬写道,总体说来,莫斯科对以上问 题(工人、青年和其他)的建议“产生了好的印象。毛泽东和政治局委员们在听取这些建议的时候,友好地 点头称是,毛泽东并且说,建议将得到执行”,② 特别讨论了如何对待外国资本和国内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按照斯大林的吩附,米高扬向中共领导人声 1996年第3期 81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关于 苏 中条约 有关苏中 条约的 问题 , 我说 , 我们 认 为 苏中旅顺 条约是不 平等条约 。 当时签 定这个 条约是为 了阻止 国 民 党同 日本 和 美国 句结反 对 苏联 , 也 为 了 中 国的 解放运动 。 我说 , 这个条 约给 中国 的解放运动带 来 了一定 的好 处 , 但是 , 现 在 , 随着中国共 产党 的 掌权 , 中国 国 内形 势发 生 了根 本 变化 。 因此 , 我继 续说 , 苏联政 府决 定 , 只 要 同日本 罢战言 和 , 就取 消这个 不平等条 约并从旅 顺港撤 出 苏联 军队 。 但是 , 如果 中共认 为立 即撤军是适 宜 、 的 , 那 么 苏联 也愿意这 样做 。 至 于 中 长铁路条约 (原文 如此 , “ 条约 ” 应为 “ 协定 ” ) , 我们 则 不认 为是 不平 子条约 , 因 为 这条铁路主 要是 由 俄 罗斯 出资建成的 。 我说 , 可 能在这个 条约里 , 平 等的 原则并未 得到 充分的 体现 , 但 我们 准 备 与中国 同 志友好地讨论并解 决这个 问题 。 毛泽东和政 治局 委 员们 听 了对条约的 这种 评价 感到 十 分突然 , 他 们 毫不 掩饰 自己 的惊 奇 。 会谈 后 , 毛泽 东和政治局 委 员们几 乎 同时表示 , 不 能马上从辽 东撤 出 苏联军队和 撤铂旅顺基地 , 因为 这样做只 能对美 国有 利 . 毛 泽东说 , 从迁 东撤军 问题我们将 保宁秘密 , 等到 将 来 , 中国粉碎 了政 治 反动势力 , 把人 民动 员起 来没 收 外 国 资本 , 并在苏联的 帮助 下把 国 家治 理得井然有序时 , 再重 新考虑条约 问题 。 毛泽东说 , 中国人 民感谢 苏联 的这个 条约 。 当我们强 大 趁来时 “ 你 们再 离开 中国 ” , 到 时我们 再 签定类似苏波条约的 中苏互助条约 . 毛 泽东接 着说 , 在中长铁 路产权归 属问题上存 在着一些 小 的磨擦 , 这些是可 以就地解决 的 。 比 如 , 国民 党军队抹夺 了 中长杖路的 一 部分企业 , 但随着人 民解放军的 开 进 , 这些企 业最 终 归 还给 了中长铁路 。 老百 性 传说 , 国民党是根据苏 中条约 占据这些企业 的 , 而 人民解 放军似乎 正在破 坏这些条约 , 把企 业 交给 中长铁路 。 毛 泽水表示 同意让 高岗和 补瓦 序夫共同研 究这 个问题并向 中共和 联共 (布) 汇 报 。 会谈还着重讨论了以 下一系列间题 : 中国政治 、 经济形势的发展前景 ; 中共的城市及农村 政策 ; 中国对 各社会集团和党派以 及对外国资本的态度 。 米高扬的记录中载明 , 莫斯科 和中国共 产党中央委员会还在 19 47 年和 19 48 年间 , 就在中国内战的最后 阶段 及战后中国各党派 (不包括共产党 ) 在 国家政治生活 中将起何种作用 , 出现 了明显的分歧 . 例如 , 米高 扬的记录中引用 了 19 48 年 4 月 20 日斯大林就这个 间题发给中共 中央委员会 电报 中的一段话 , 其 中讲道 : “ 应 该考虑到 , 中国人 民解放军胜利后建立的中国政府 , 就其政策而 言 , 是 民族的革命 — 民主政府 , 而不是共 产主义政府 。 目前还难以 预料在多长的期 限内 , 至少在胜利后是这样 . 这就是说 , 暂时还不能实现土地 国有化和取消土地 私有制 , 不能没收所有大大小小的工商业资产阶级的 财产 , 也不能没收大土地 占有者 以及依靠雇佣劳动 的中 、 小土地 占有者 的财 产 。 要等到一定的时候才能进行 这些改革 。 斯大林继续写道 : 在南斯拉夫 , 除了共产党 , 还有其他政 党参 加人民阵线 。 谨 告于上 , 供参考 。 ” 在西柏坡的会谈中 , 不只一次涉及到 中共政策 的内容和前景 问题 。 米高扬笔记中说 , 他提请中共领导人 注 意中共 在城市 中地位的薄弱 , 并转达了联共 ( 布) 领 导层的意 图 , 即尽快 占领一些大城市将保证中国共产 党的 “ 无产阶级基础 ” 。 米高扬在给莫斯科 的电报 中提到 , 中共领导人注意到党的干部缺乏城市工作经验 . 毛 泽东曾在一次谈话 中说道 , 最近 20 年里 , 共产党没有控制过大城市 , 在苏联军 队的帮助下 , 共产党第一次得 到了一些象哈尔滨这样 的大城市 . 在谈到缺乏城市工作经验和 明确的政策时 , 中共其他领导人对 米高扬说 , 起初 , 在一系列城市中 , 新政权 “ 将没收的商业企业交给工人 , 结果他们就把这些企业的产品分掉乃至卖光 , 厂房也予以毁坏 。 ” @ 米高扬 向奥斯科报告 了情况并就会谈结果请示 了一些 间题 , 莫斯科给米高扬 的几封 回 电 中也谈到城市政策间题 。 在这些电报里 , 斯大林提 出了一系列建议并提请中共领导人必须注意加强工人 、 青 年和妇女的工作 , 他强调加速培养 相应干部 的必要性 . 关于对工人政 策间题 , 在一 封莫斯科 来 电中讲道 , “不要禁止罢工 , 否则 中国共产党将 失去工人 的信任 . ” 在发往莫斯科的有关 2 月 5 日会谈 的电报中 , 米高扬 说 , 这个建议 “ 引起了毛泽东和在场的政抬局委员们的极大困惑 ” . 米高扬写道 , 总体说来 , 莫斯科对 以上 间 题 ( 工人 、 青年和其他) 的建议 “ 产生 了好 的印象 。 毛泽 东和政治局委员 们在 听取这些建议的时候 , 友好地 点头称是 , 毛泽东并且说 , 建议将得 到执行 ” 。 @ 特别讨论 了如何对待外 国资本和国内 民族资产阶级的间题 。 按照斯大林 的吩 咐 , 米高 扬向中共 领导人声 19 9 6 年第 3 期 81
明:“对于外国财产,我们主张这样做,将日本、法国乃至英国的财产收归国有,对美国财产则需取谨慎政策, 以使美国人感到自己的利益会受到共产党?新政权的照顾。”图 1949年2月3日与刘少奇的会谈中,着重讨论了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问题。米高扬在有关这次会谈 的电报中讲道:“刘少奇声称,他们将以没收官僚资本为借口去没收买办资产阶级的企业。至于民族资产阶 级私营企业的问题,则等到一二年后,他们制定国有化计划时再解决。”③对此,米高扬说:“对民族资产阶级 持谨慎政策是正确的。目前还谈不上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企业实行国有化,最好是彻底了解他,待政权巩固下 来再提这个问题…。”刘少奇表示完全同意萄 在这次会谈中,刘少奇还讲道:“中国向何处去一这是我们政策的基本问题。对中国来说,最复杂的 课题是小商品生产者的问题一他们是要走合作化道路,即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我们牢 记列宁的教导:即小资产阶级经济是产生资本主义的源泉“。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加强计划经济的原则,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向杜会主义过渡将具有时间的长期性 和斗争的艰巨性这两个特点。我们目前也面临着列宁曾经提出的‘谁战胜谁’的何题。 我们预计,全面向资本主义成分发起进攻,要等上10至15年的时间,然后我们再着手将工商企业收归 国有,以此加速中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 只有在工业为农业莫定了基础的条件下,我们才能考虑农业向社会主义轨道的转变。@ 刘少奇在谈到党内对中共政策总前途问题存在着不同看法时说:“第一,党内有一些人认为,应该尽力 发展并依靠资本主义。实质上,这是对资本主义因素的让步,是向资本主义投降。这些人想把中国建成一个 普通的资产阶级性质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就是恢复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制度。第二,党内还有一些人,左倾、 盲动,急于建设社会主义。这种倾向的表现是,有人不顾我们的潜能,制定了毫无根据的计划。结果损害了 工农联盟。我们应该坚决地同这些倾向作斗争,同时请苏联在这方面给我们出些主意。@ 有必要讲讲斯大林对中共民族政策的建议。米高扬的笔记中引用了在西柏坡讨论蒙古和新疆问题的材 料,不过略去了莫斯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来民族政策总原则的建议。有关1949年2月4日与毛泽东谈话的 情况,米高扬在发往莫斯科的电报中写道:“我已转告毛泽东,我们中央委员会建议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 上不要过分大度,如让少数民族独立并从而在中共执政后缩小中国的领土。应该让少数民族自治,而不是独 立。 毛泽东很赞赏这项建议,但他的表情说明,他不打算让任何人独立自主。”@ 在2月7日与米高扬的最后会淡中,毛泽东阐述了中共掌权后对经济政策问题总的看法。他着重指出: “中国有9千万农户,3.6亿农民,其中,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一贫农占10%(文中如此,看来这是印刷错误。 那时,按照中共的估计,贫农占农村人口的60%至70%)。领导权属于无产阶级。我们把土地给了农民,但 是没给他们商品,这是他们需要的而我们又没有的。如果我们不发展工业,那么我们就不能保障农民所需商 品,我们就将失去对他们的领导。 我们很高兴苏联给我们的热情支持和援助,但是,仅仅依赖外部援助是不能取得胜利的。因此,我们通 过工会保护工人的利益,通过国家干预商业,向工人和城市居民出售粮食、燃料和商品,以降低物价;通过 吸引贫农参加生产消费合作社的办法保护贫农的利益,我们还为私营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我们决定采用孙 中山的两个口号:1.通过监察节制资本。2.取代坑害人民的高利贷资本。我们认为,允许中国国内市场的自 由竞争是可能和必要的。既然我们经济实力薄弱、经济落后,我们就应该利用私人资本,但不能性急。”@ 毛泽东继续说,在革命前俄罗斯较高水平的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苏联用12年的时间完成了农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这样落后的经济条件下,过渡时期也会很长。毛泽东说,“为缩短过渡时期,我们需 要经济授助。我们认为,只能从苏联和其他新民主主义国家获取这些授助。我们需要总数为3亿美元的3年 期(1949至1951年)贷款,每年本息为1亿美元。我们希望贷款中包括部分设备、石油、其它物品及维持 人民币坚挺所需的银子。”® 根据毛泽东的请求,米高扬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进行了一系列谈话,讨论有关中国经济状况和中国 82 党的文献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明 : “ 对 于外 国财 产 , 我们主张这 样做 , 将 日本 、 法国乃至英 国的财产 收归 国有 , 对美 国财产则需取谨慎政策 , 以使美国人感到 自己的利益会 受到 ‘共 产党 ’ 新政权的照顾 。 ” 19 49 年 2 月 3 日与刘 少奇 的会谈中 , 着 重讨论 了对待 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 间题 。 米高扬在有关这次会谈 的电报中讲道 : “ 刘少奇声称 , 他们将以没收官僚 资本 为借 口去没收买办资产阶级的企业 。 至 于民族资产阶 级私营企业的 间题 , 则等到一二年后 , 他 们制 定国有化计划时再解决 。 ”À 对此 , 米高扬说 : “ 对 民族资产阶级 持谨 慎政 策是正 确的 . 目前还谈不上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企业 实行 国有化 , 最好是彻底了解他 , 待政权巩 固下 来再提这个 间题 · …… ” 刘少奇表示完全同意 。 À 在这 次会谈中 , 刘少奇还讲道 : “ 中国向何处 去— 这是我 们政策的基本间题 。 对中国来说 , 最复杂的 课题是 小商 品生产者的间题 — 他 们是要 走合作化道路 , 即走社会 主义道路 , 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 我们牢 记列 宁的教导 : 即 小资产 阶级经济是产 生资本主义的源泉 · …… 我们 的目标是 : 通过加强计 划经济的原则 , 逐步过渡到社 会主义 。 向社会主义过渡将具有时间的长期性 和 斗 争的艰 巨 性这 两个特点 。 我们目前也面临着列宁 曾经提 出的 ‘谁战胜谁 ’ 的问题 。 我们预计 , 全面向资本主义成分发起进 攻 , 要等上 10 至 15 年 的时 间 , 然后我们再着手将工商企业收归 国有 , 以此 加速中国向社会主 义发展 的进程 。 只有在工 业为农业奠定 了基础 的条件 下 , 我们才能考虑 农业 向社会主义轨道的转变 。 , 嚼 刘少奇在谈到党内对 中共政策 总前途 间题 存在着不 同看法时说 : “ 第一 , 党内有一些人认为 , 应该尽力 发展 并依靠资本主义 。 实质上 , 这是对资本主义因素的让 步 , 是 向资本主义投降 。 这些人想把 中国建成一个 普通 的资 产阶级性 质的资本主义 国家 , 也就是恢复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制度 。 第二 , 党内还有一些人 , 左倾 、 盲 动 , 急于建设社会主义 。 这种倾向的表现 是 , 有人 不顾 我们的潜 能 , 制定了毫无根据的计划 。 结果损害了 工农联盟 。 我 们应该坚决地 同这些倾 向作 斗争 , 同时请苏联在这方面给我们出些主意 。 ” @ 有必要讲讲斯大林对 中共 民族政 策的建议 。 米高扬的笔记 中引用了在西柏 坡讨论 蒙古和 新疆间题的材 料 , 不过略去 了莫斯科对中华人 民共和国未来民族政策总原则 的建议 。 有关 19 49 年 2 月 4 日与毛泽东谈话的 情况 , 米 高扬在发 往莫斯科的 电报中写道 : . 我已 转告 毛泽东 , 我们中央委员会建议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间题 上不要过分大度 , 如让少数 民族独立并从而在中共执政后缩小币国的领土 . 应该让少 数民族 自治 , 而不是独 立 。 毛泽东很 赞赏这项建议 , 但他 的表情说 明 , 他不打算让任何 人独立 自主 。 ” 在 2 月 7 日与米高扬 的最后会谈 中 , 毛泽 东阐述 了中共掌权后对经济政策问题 总的看法 。 他着重指出 : “ 中国有 9 千万农户 , 3 . 6 亿农民 , 其中 , 工人 阶级 的同盟军 —贫农占 10 写 ( 文中如此 , 看来这是印刷错误 。 那时 , 按照中共的估计 , 贫农占农村人 口 的 60 % 至 70 % ) 。 领导权属于无产阶级 . 我们把土地给 了农 民 , 但 是没给他 们商 品 , 这是他们需要的而我们又 没有的 。 如果我们不发展工 业 , 那么我们就 不能保 康农 民所摇商 品 , 我们就将 失去对他们的领导 。 我们很高兴苏联给我们的 热情 支持和援助 , 但是 , 仅仅依赖外部援 助是不能取得胜利的 。 因此 , 我们通 过 工会保护工人的利益 , 通过国家干预商业 , 向工人和城市居民出售粮食 、 燃料和商品 , 以降低物价; 通过 吸引贫农 参加生产消费合作社的办法保护贫农的利益 , 我们还为私营企业 提供发展 的机会 。 我们决定采用 孙 中山的两个 口 号 : 1 一 通过 监察 节制 资本 . 2 . 取代坑 害人 民的高利贷资本 . 我们认为 , 允许中国国内市场的 自 由竞 争是可能和必要的 。 既然我们经济实力薄弱 、 经济落后 , 我们就应该利用私人资本 , 但不能性急 。 嗯 毛泽东继续说 , 在革命前俄罗斯较 高水平 的工 业和经济发展 的墓础上 , 苏联用 12 年的时 间完成 了农业 的 社会主义改造 。 在 中国这样落后的经济条件下 , 过渡时期也会很 长 。 毛泽东说 : “为缩短过渡时期 , 我们需 要经 济援助 。 我们认 为 , 只能从苏联和其他新民主主义国家获取这些握助 。 我们需要 总数为 3 亿美元 的 3 年 期 ( 19 49 至 195 1 年 ) 贷款 , 每年本息为 1 亿 美元 。 我们希望贷款 中包括部分设备 、 石油 、 其它物品及维持 人 民币坚 挺所需的银子 。 ”颐 根据毛泽东的请求 , 米高扬 与中共 中央政治 局委员们进行了一系列谈话 , 讨论有关中国经 济状况和中国 82 ’ 一 一 一 - - 一 - - - 一 ” . 党的交袱
共产党的经济政策问题。此后,又同毛泽东对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米高扬在发往莫斯科的电报中就讨论的 总结说:“必须指出,与我交谈的政治局委员们,在一般政治、党务、农民及整体经济问题上完全是行家,并 且都有自信心。但他们却缺少生产业务知识,对工业、交通、银行的概念极其模糊。比如,国民党在战后没 收了哪些日本财产,他们没有任何资料,不知道目前中国有哪些重要的外国企业以及这些企业属于哪些国 家,没有外国银行在中国活动情况的材料“。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想没收官镣资本主义的哪些企业,其中 又有多少在解放区内,状况如何…?他们所有的经济计划都是空泛的,甚至不想在他们控制的解放区里将 这些计划具体化。他们身处闭塞的农村,脱离实际,…在谈话过程中方始看清,对那些准备接收的作为国 家经济支柱的部门(大银行、大工业及其它),他们还没有具体的计划。”@ 米高扬建议中共领导人向莫斯科提交具体函件,说明需要,写明拟从苏联获得何种相应的帮助。毛泽东 请求苏联尽快把军用急需品拨给中共。毛泽东说,过一段时间将向莫斯科派一个专门的代表团,拟与苏联签 定贷款协议及讨论事态飞速发展中产生的其他问题。 如上所述,毛泽东在1949年1月8日发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说,中国领导人请求尽快研究中共的上述申请 并提供所需物品。为讨论进一步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以及贷款问题,在一系列谈话和相应的米高扬发往莫斯科 的电报中已经明确,中共领导层准备向苏联派遭专门的代表团。 以中共中央书记刘少奇为首的这个代表团于1949年6、7月份秘密访问莫斯科,并同斯大林及其他苏联 领肆人进行会谈。但这将是另外一篇文章的题目了。 注 释 ①《近现代史》1994年第4一5期,第132一140页。 ②《真理报》1949年1月18.日。 ③④《美国国务院外交文书》1949年,中国一第8卷;第47、25页。 ⑤⑧⑦⑧①①③⑤⑦⑧《俄联邦总统挡案》全宗39,目录1,案卷39,第47、47、20、2、2、37、58、 57、57、57-58、58页。 ⑨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与中共代表签署和平接收北平(北京)协议。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 军和平进入北平。 ②看来,文中是指罗荣桓(1902一1963),当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 ⑩王稼祥(1906一1974),当时是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会成员,从1949年3月起为中共中央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一段时问里,科瓦廖夫继续领导苏联专家团。但是,他还像从前一样, 自认为是斯大林的私人代表,不同大使罗申协商自己的行动,而与莫斯科进行直接联系。斯大林向 中国派出了一个委员会,调查科瓦塞夫和苏联专家们的活动,结果,科直座夫被召高中国。 @①@⑧☑@@@@《俄联邦总统档案》全宗39,目录1,案卷39,第1、29、37、44、85一86、85一 86、85±86、86、78-79页。 四《俊联邦总统档案》全宋39,目录1,案卷31,第28一29页。 @①②©②西@⑦@@知①《俄联邦总统档業》全亲39,目录1,案卷39,第69、92、74、69、41、41、 42-43、46、54、94、95、89一90页。 (译者单位:国防大学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 校者单位: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 1996年第3期 83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共产党的经济政策间题 。 此后 , 又 同毛泽东对许多间题进行了讨论 。 米高扬 在发 往莫斯 科的电报中就讨论的 总 结说 : “ 必须指出 , 与我交谈的政治局委员们 , 在一般政治 、 党务 、 农 民及整体经济 间题上 完全是行 家 , 并 且都有 自信心, 馗他们却缺少生产业务知识 , 对工业 、 交通 、 银行的概念极其模糊 . 比如 , 国 民党在战后没 收了哪些 日本财产 , 他们没有任何资料 , 不知道 目前 中国有哪些 重要的外 国企 业以及这些企业属 于哪些 国 家 , 没有外国银行在中国活动情况 的材料 ·· 一 。 他 们也不知道 , 他们想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的哪些企业 , 其 中 又有多少在解放 区 内 , 状况如何… … ?’他 们所有 的经济计划都是 空泛 的 , 甚至 不想在他们控制的解放 区里将 . 这些计划具体化 。 他们身处闭塞的农村 , 脱离实际 , … … 在谈话过程 中方始看清 , 对那些准备接收 的作 为国 家经济支柱 的部 门 (大银行 、 大工业及 其它) , 他们还没有具体的计划 . ” @ 米高扬 建议中共领导 人向莫斯科提交具体 函件 , 说 明需要 , 写明拟从 苏联 获得何种相应的带助 . 毛泽 东 请求苏联尽快把军 用急需 品拨给中共 。 毛泽东说 , 过一段时 间将向莫斯科派一个专 门的代表团 ‘ : 拟与苏联签 定贷款协议 及讨 论事态飞速发展 中产生的其他间题 。 如上所述 , 毛泽东在 19 4 9 年 1 月 8 日发给斯大林的 电报 中说 , 中国领导人请求尽快研究申共的上述 申请 并提供 所需物 品 . 为讨论进一步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以及贷款 间题 , 在一系列谈话和相应的米高扬发往莫斯科 的电报中已经 明礴 , 中共硕导层准备向苏联派遣专门的代表团 . 以 中共中央书记刘少奇为首的这个代表团 于 1 9 4 9 年 6 、 7 月份秘密访 间莫斯科 , 并 同斯大林及其他 苏联 领导人进行会谈 。 但这将是另外一篇丈章的题 目了 . 注 释 ¹ 《近 现代史) 19 9 4 年第 4一5 期 , 第 132一140 页 。 º 《真理 报》 19 49 年 1 月 18 . 日 。 » 《美国国务 院外 交文书 》 1 949 年 , 中国一第 8 卷 ; 第 47 、 25 页 。 ½ ¾ ¿ À 《俄联邦总统档 案》 全 宗 39 , 目录 1 , 案卷 39 , 第 47 、 47 、 加 、 2 、 2 、 37 、 5 8 、 57 、 5 7 、 5 7一58 、 5 8 页 。 Á 19 49 年 1 月 21 日 , 傅作义与 中共代表签署和平 接收北平 ( 北 京) 协议 。 1 月 31 日 , 中国人 民解放 军和平 进入 北平 。 看来 , 文 中是指罗荣桓 ( 19 0 2一19 63) , 当 时任 中国 人民解放军东北 野 战军政 治委员 . 王 稼祥 (1 9 0 6一 197 4) , 当时是 中共中央东北 局委员会成员 , 从 194 9 年 3 月起 为中共中央委员 。 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 后 , 在一 段 时间里 , 科 瓦 廖夫 继续领 导苏联专家 团 . 但是 , 他还像从 前一样 , 自认为是 斯大林的私 人代表 , 不 同大使 罗申协 商 自己的行动 , 而 与莫斯科进行直接联 系 , 斯大林 向 一 中国派出了尸个委 员会 , 调 查科 瓦廖夫和 苏联专家们 的活动 , 结果 , 科 瓦廖夹被召 离中国 。 @ @ À @ @ 《俄联邦总统档 案》 全宗 39 , 目录 1 , 案卷 39 , 第 1 、 29 、 37 、 4 、 85 一86 、 85 一 8 6 、 台5二8 6 、 86 、 7 8一7 9 页 。 《俄联邦 总统档 案丫全 宗 39 , 目录 ‘ 1, 案卷 31 , 第 28 一29 页 . À @ @ @ O @ 《俄联邦总统档 案》全宗 39 , 、 月录 1 , 案卷 39 , 第 69 、 9乙 74 、 69 、 41 、 ,4l 、 42一43 、 46 、 5 4 、 9 4 、 bs 、 8 9一9仃 贾 。 ’ ( 译者单位 : 国防大 学 中 国杜料院近代史所 校者 单位 : 中 国社科院 近代史 所) 19 9 6 年第 s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