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少奇使团1949年秘密访问 莫斯科的几点看法 栾景河 一刘少奇使团出访莫斯科的背景 1949年初,中国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战争 在全国范围即将获得全面胜利。同年3月5日,中国共产党在河 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此次会议上 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性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 针,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 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取得全国革命 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措施:指出了中国 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杜会主义社会 的发展方向。这一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打碎国民党政府的国家 机器,夺取政权,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势在必行。 面对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讲,建立新中 国国家政权已成为当务之急。如何在政治上得到苏联和其他民主 国家的支持,在经济上获得苏联提供的各项援助,在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事业中学习苏联的先进管理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亟待解决 的问题。 尽管早在1949年1~2月间,斯大林特使米高扬曾秘密访问 过西柏坡,但由于当时受各方面条件的局限,中苏双方只就有关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
37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 政策性问题交换了意见和看法,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建设问题 没有达成具体协议。特别是中苏双方也未曾料到中国革命的形势 发展如此迅速:因此,基于中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中国共 产党人在1949年6月决定,派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 秘密访问莫斯科,向联共(布)中央和斯大林介绍中国革命的进 程及中国革命现阶段状况,了解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和对 世界革命的影响:取得苏联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并在各方面给予 支持和援助。同时、对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两国间建立新型友好关 系问题进行磋商。 中共中央代表团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刘少 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高 岗、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东北局宣传部代部长兼统一战线工作部 部长王稼祥及随行人员邓力群、师哲、戈宝权和徐介藩等人组 成。代表团于1949年6月21日离开北平,6月26日抵达苏联 首都莫斯科2。 二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态度 刘少奇使团访问莫斯科期间(6月26日~8月14日),中苏 双方就两党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关系,苏联向中共提供军 事、经济援助以及中国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内外 政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会谈。 1949年6月27日晚,苏联方面斯大林、莫洛托夫、马林科 小参见《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毛祥东选集上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1,第1334页 :有关中共中央代表团出访莫斯科日期、国内目前有为一种说法,即代表团于 7月2日成行,7日抵达莫斯科:见师哲《峰与谷,红旗出版杜,1997. 第60页:朱元右《刘少奇1949年秘密访苏》,载《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 实》,人民出版社.1993,第242页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
对刘少奇使团1949年秘密访问莫斯科的几点看法375 夫和米高扬等人会见了中共中央代表团主要成员。斯大林在会谈 中询问了毛泽东的身体情况,刘少奇向斯大林表示感谢,同时向 斯大林转交了毛泽东致斯大林的亲笔信。毛泽东在信中对苏联给 予中国的巨大援助表示感谢,并请斯大林接见中共代表团①。在 中苏双方的首次会谈中,斯大林就中共方面早在米高扬访问西柏 坡时提出的各项问题向中方给予明确答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 斯大林表示,联共(布)中央决定向中共中央提供3亿美元 贷款,年息为1厘,苏联方面将以机器设备、各种原材料和其他 商品向中国提供:贷款每年6000万美元,5年贷完,中国方面 将在10年内偿清贷款。考虑新中国政权还未建立的特殊情况, 斯大林建议贷款协定可由联共(布)中央代表和中共中央代表直 接签署,也可由苏联政府代表和现有的东北人民政府代表先签 署,待全国民主联合政府在中国成立后,再由中苏两国政府通过 条约形成协定。 斯大林表示,苏联已准备在近期内向中国派出中方请求的第 一批专家,专家的工资待遇应同中国最优秀专家的最高标准相 等。但斯大林同时指出,苏联方面绝不允许苏联专家对中国专家 和中国人民表现出高傲情绪,不允许他们瞧不起中国人民。斯大 林认为,苏联专家如果表现不好,会有损于苏维埃国家的荣誉。 斯大林同时表示,苏联方面正准备着手建立北平一莫斯科空 中航线,并愿意帮助中国建设飞机修配厂;苏联方面可以向中方 提供新式歼击机,具体情况由中方自定。同时,中方还可以此培 养自己的航空干部。 斯大林还就中国的海军建设问题和有关新疆问题发表了自己 的看法,对中共代表团希望在三四天后,向联共(布)中央政治 局提交关于中国军事、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报告,并就重大问题交 ①俄罗斯解密档案,“斯大林会见中共中央代表团记录”,1949年6月22日、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
376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 换意见的要求表示同意:1 三刘少奇使团在莫斯科的主要工作 1949年7月4日,刘少奇以中共中央代表团团长名义致信 联共(布)中央和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目前的形势,新政治协商 会议和中央政府的组成,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以及新中国成 立后的中苏关系等问题向苏联方面进行了通报: 1.关于中国革命目前的形势。报告指出:中国人民革命战 争目前已基本胜利,不久将取得彻底胜利:截至1949年5月底,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解放了中国国内290万平方公里的最富饶的 土地,占全国总面积30%(不包括新疆、青海和西藏),在中国人民 解放军已经解放的土地上生活着2.75亿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 57%。人民解放军已解放了包括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武汉 等大城市在内的1043座城市,占中国县级以上城市的51%~ 在三年作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559万 人:国民党军队,包括其后方机关在内仅剩150万人,其中具有 战斗力的部队只有20万人:相反,人民解放军部队日益强大, 根据最新资料统计,人民解放军现有人员390万,其中4个野战 军共有人员240万,空军有7500人,海军有7700人,其他人员 分属各地方部队和各军兵种及军事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可在今年(1949)年夏秋两季解放福建、湖 南、江西、陕西等省,而在冬季则能解放广东、广西、云南、贵 州、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青海等省:至此对国民党采取的 军事行动可基本结束,剩下的是解放台湾、海南岛、新疆和西 工本段及下段参见.“断大林会见中共中央代表刚记录”.1949年6与22日 ⑧俄罗斯解密档案,“中共中央代表团报告“,949年7月4日:雪代中国研 究所编《中苏关系档案文献选编1945-1989·1997.第27页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
对刘少奇使团1949年越密访问莫斯科的几点看法377 藏。西藏问题必须通过和平方式而非军事行动去解决;台湾、海 南岛和新疆将于明年(1950)获得解放。 报告强调,除军事胜利外,我们还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美 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已彻底孤立,所有民主党派都站到了我 们一边。人民群众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 党。我们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现在已是无可置疑的了。 2.关于新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央政府组成。报告指出:中国 革命战争已基本取得胜利,不久的将来会取得彻底的胜利。我们 今后的任务就是尽快结束战争,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学会 建设和管理国家。我们决定今年8月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 立联合政府。新政治协商会议不只是由共产党或几个党召集的, 而是由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代表、华侨代表总计 23个团体共同筹备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已经成立。 我们准备在新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共同政治纲领,由各党派和群 众团体共同遵守。 报告介绍了新政治协商会议将选举产生中央政府,制定和发 表宜言,并通过新的国歌、国旗和国徽。除现有的军事委员会 外,新中央政府将设财政经济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政法委 员会;还将设立铁道、农业、林业、商业、冶金、纺织,燃料、 交通和邮电各部。报告强调,新的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① 3.关于新中国对外政策。报告指出:所有帝国主义在中国 的控制权,不论是在军事、政治上、经济和文化上的控制权,中 国革命均要彻底加以摧毁。这已是写人我们二中全会方针的,是 坚定不移的。我们今后的外交活动,应根据以下原则进行: ①同帝国主义国家进行斗争,以实现中国人民的彻底独立: ②在国际事务中和苏联及各新民主国家站在一道,反对新的 小:本段及以下各段参见“中共中央代表团报告”,1949年7月4日。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
378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 战争的危险,保卫世界和平与民主: ③利用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和这些国家内部矛盾: ④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发展中国与外国通商贸易,特别 是发展与苏联及各新民主国家的贸易 报告指出,在新中央政府成立后,会出现与各国建立正式外 交关系问题,如果帝国主义国家承认中国新政府,我们就准备与 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同时,我们希望苏联能率先承认我们。 我们的政策就是要向苏联“一边倒”,如果不与苏联一起站在反 帝国主义阵营,而企图走中间路线,那是错误的。 4.关于苏中关系。报告指出:苏中两国伟大人民之间牢不 可破的友谊,对于我们两国与全世界都具有特别重大意义,尤其 对中国的独立及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希望尽快解决同苏联 建立邮电通讯、铁路和航空联系,也希望合办苏中联营航空公 司,由于我们长期在农村地区打游击战,对外部事务很不熟悉, 还有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我们极需联共(布)在管理国家、 经济建设和外交上给予帮助与指教。除派遣专家外,我们还希望 派苏联教授来中国讲学,并由中国派一些参观团去苏联参观和学 习,派一些大学生去苏联学习。 关于中苏两党关系,报告指出: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认为, 联共(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统帅部,而中共则是一个方面的 司令部,局部利益应当服从世界利益。因此,中共服从联共(布)的 决定,尽管共产国际已不存在,中共也未参加欧洲共产党情报局。 如果中共和联共(布)在这些问题上出现分歧,中共在说明自己的 观点后,将服从并坚决执行联共(布)的决议。我们认为在两党之 间必须建立尽可能更加密切的联系,互派相当的政治负责人,共同 解决我们两党关心的问题,并增进我们两党间的相互了解。 关于苏联向中共提供3亿美元贷款问题,报告指出:我们完 全同意斯大林同志所提出的各种条件,并感谢苏联给子中国人民 的帮助。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
对刘少奇使团1949年秘密访问莫斯科的几点看法379 鲜为人知的是,中共中央代表团报告对苏联同国民党政府于 1945年8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外蒙古地位问题作 了明确表态,并提出三点建议。中共认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过去已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好处,新中国政府将接受这一条约, 这对中苏两国人民,尤其是对中国将是一个更大的贡献。我们完 全愿意接受这个条约”。在苏联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时,可以 对该条约按以下三种方案处理: ①新中国政府声明,它完全接受这个条约并继续使其生效, 不做任何修改; ②参照条约原有文本,由两国政府代表重新签订中苏友好同 盟条约,并根据新的情况做某些文字性和内容上的修改: ③两国政府代表换文,注明本条约暂保持原样不变,但准备 在适当时候重新予以审议。 斯大林表示,待毛泽东来莫斯科时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外蒙古问题,中共中央报告表示,蒙古人民既然按民族 自决原则要求独立,我们则应承认蒙古的独立;如果蒙古人民共 和国表示愿意同中国合并,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只有蒙古人民有 权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毛泽东访问苏联问题,报告写道:毛泽东同志希望访问 莫斯科,但他现在不能秘密前来莫斯科访问,他只好等待中苏两 国建立外交关系后才能公开来莫斯科访问。斯大林在批语中表 示,毛泽东在1949年底,中苏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后访问苏联。 除上述外,刘少奇在1949年7月6日致信斯大林,希望就 国家结构、经济政策与管理、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概算、副业 与合作业之间关系等问题同苏联国家主要职能部门进行座谈。刘 少奇同时就中苏之间的交通问题、东北贸易问题和中苏文化联系 及教育问题阐述了中方的看法。① ①俄罗斯解密档案,“刘少奇致斯大林的信”,1949年7月6日: …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
380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 1949年8月2日,刘少奇再次致信斯大林,表示他已收到 毛泽东的电报,并要求他回国:王稼祥留在苏联帮助即将抵达莫 斯科的刘亚楼、张学思商谈建立航空学校和海军学校事宜:刘少 奇介绍道,王稼祥将在8月中下旬中苏谈判结束后回国参加政治 协商会议,然后再返回莫斯科。刘少奇提出:“我非常希望柯瓦 夫等同志,以及一部分已经挑选去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与我一 路同行,其他专家可同王稼祥同志一起走。”1 刘少奇在莫斯科期间还参观了苏联的工厂、学校和集体农 庄,了解工厂的设备情况、生产情况、工人的劳动情况和党的基 层组织建设情况,并同工厂的工人进行座谈:访问了苏联计划委 员会、经济委员会和外交部等一系列国家职能部门,了解这些部 门的结构、工作方式及干部培养与使用配备情况等,为新中国在 国家机构建设上积累了经验: 1949年8月14日,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离开莫斯科回 国。王稼样继续留在莫斯科工作,而邓力群受中共中央委派由莫 斯科前往新疆伊犁(现伊宁):代表团于8月21日抵达中国边境 城市满洲里,25日,刘少奇同苏联专家负责人柯瓦廖夫及苏联 专家220人抵达沈阳:: 1949年8月25日,在沈阳召开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干部会议 上,刘少奇就国际局势和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发表讲话.刘少奇 在讲话中指出:“世界上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美帝国主义为首 的帝国主义阵营,一个是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阵营:这是国 际形势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只要第三次世界大战不爆发,我们 的任务就是建设经济,使中国工业化:”9月3日,在北平召开 的中共中央高级干部会议上,刘少奇就中苏关系做了重要报告, 指出全党现在的任务就是集中全力恢复和发展人民经济,这是中 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全宗3,目录65,卷宗364,第1~2页 三《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第221页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
对刘少奇使团1949年秘密访问莫斯科的几点看法381 国人民的最高利益,需要苏联在这方面的帮助。苏联要派大批专 家来,中国同志要同他们搞好关系,要善于向他们学习,保证用 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标准学习好。① 四几点结论 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1949年6一8月间对莫斯科的访 问,是米高扬1949年1~2月间访问西柏坡的继续。尽管由于历 史的原因,代表团的此次出访不得不在秘密情况下进行,但中苏 两党代表就苏联向中共提供财政、军事和经济援助等问题达成了 具体协议⊙。同时,中苏两党就中国国内的形势、中苏两党关系 和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对内对外政策及有关国际问题交 换了意见和看法,为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得到 苏联的支持和援助提供了可靠保障。 通过此次访问,联共(布)、斯大林对中国革命迅速发展的 形势有了更为详细深刻地了解和重新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 东本人有了更正确的评价,对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新型的中苏关系 起到了重要作用。 应当指出,斯大林及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对刘少奇率中共 中央代表团访问莫斯科非常重视,对刘少奇和中国同志的接待同 样非常热情。斯大林在同刘少奇的数次会谈中,从不主动提出讨 论和解决哪些问题,每次会见都聚精会神倾听刘少奇的每句话, 体会刘少奇的语气和心情,并对刘少奇的意见多次表示同意和赞 赏。斯大林是根据中方的要求或愿望进行商谈,并提出意见、建 ①《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第221一223页。 ②刘少奇和马林科夫分别代表中国和苏联于7月30日签订了贷款协定.见 《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第219-220页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
38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 议,或指出解决的办法,而且不准别人插手,以免节外生枝。因 而在会谈中从未有过误会和不愉快。1 从斯大林对中共中央报告的批语中可以看到,斯大林本人对 中国问题的关心和了解细致而又具体。斯大林在批语中对中共中 央报告的内容表示同意的有21处:提出问题的有9处:提出相 应建议的有8处:而提出反对和不同意见的有3处,其中2处是 涉及中苏两党关系的,那就是,“中共服从联共(布)的决议, 尽管共产国际已不存在,中共也未参加欧洲国家共产党情报局” 和“如果中共和联共(布)在某些问题上出现分歧,中共在说明 自己观点后,将服从并坚决执行联共(布)的决议”, 如果说斯大林和联共(布)在此之前,对中国革命指手画 脚,那么自刘少奇1949年访苏后,尤其是在处理中苏两党关系 问题上斯大林是坚持平等原则的,对中国共产党多次表示的“服 从”和“坚决”执行联共(布)决议的观点是反对的。 尽管米高扬在1949年1~2月间访问西柏坡期间代表联共 (布)已经表示,苏联同国民党蒋介石1945年8月14日签订的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有关旅顺口海军基地协定是不平等的,苏方 原愿意取消这个条约,但中国共产党人却坚持认为该条约给中国 人民带来巨大好处,新中国政府完全愿意接受这个条约。只是在 刘少奇明确提出处理该条约三个方案的情况下、斯大林表示待毛 泽东来莫斯科时解决这个问题⑧。 毛泽东在此之前虽曾三次提出访问苏联,但由于种种原因未 ①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第48页: “中共中央代表团报告”,1949年7月4日 ③刘少奇秘密访问莫斯科期间代表中方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表示的具体立 场,在国内现已出版的专著和文章中均未作详细介绍见朱元石《刘少奇 1949年秘密访苏),裁《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实),第248页:师哲《在历 史巨人身边》,第03页:裴坚章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 1956》,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第12页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