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年代才开始逐步影响到当地的股票市场?如果我们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这方面的原因,就 必须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认识这 一趣 同样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东亚各经济体 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世界的经济增长也比较乐观,一直保持在年均4%的增长水平。而0年代 末80年代初以及9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使得整个世界的GDP增长出现大幅下滑,其中80年 代的增长水平一度只有2%。相反这一期间的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增长势头仍旧十分强劲,年 均增长水平在5%以上,形成令世界瞩日的“东亚奇迹”,从而吸引了全球资本的进入。因此,80 年代世界经济与东亚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强烈反差,在 定程度上促进 市场的快 速发展和繁菜 二、经济政策转向和资本市场发展 为什么东亚各地股市没有和它的经济一同腾飞呢?另一个原因来自于东亚资本市场的自 白问顺其体又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整个东亚各地证券市场的规模和成熟度都不高。除新加坡 和中国香港外 其他东亚各地的股票市值占其GDP的比率都非常的低,平均不到 15% 。因此 即使当地经济早已高速的腾飞,但由于其证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还很不够,也不能很好的分亨 经济发展的硕果。 第二,东亚各地股票市场中内部持股比例较高,流动性相对很差。早在20世纪T0一80年 代的东亚地区,一个家族或一个企业集团持有上市公司0%以上的股票是相当常见的。甚至 的上市公司在股市上公开交易的股票仅占 ]股份总数的 这主要是由于家族 式经营的传统习惯,使得很多企业不愿将资产社会化。股权高度集中的状况最终导致了股票 的流动性不足对股市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第三,东亚各地证券市场的封闭自守,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的认识不够。早在20世纪80 年代之前东亚各经济体对金融业的管制非常亚格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都相对较低。如菲律 宾规定外资持股不得超过40%,马来西亚曾规定上市公司股权的30%必须为马来族所有,并规 定境外投资者不得申 请新股。这使得 券市场丧失 重要的功能 通过股票的形式从 券市场将短期的资金转化为长期投资,从而解决东亚发展中经济体面临长期资本供应不足的 问题 然而进入80年代后,东亚各地股票市场之所以出现了长时间的牛市发展,除了经济层面 持续向好的原因外,与当时其普遍实行的金融改革紧密相关。到0年代末80年代初,东亚爆 大规模的金融政策转向,各经济休陆续开始实以 松管制为主要 敏革其中 韩的金融改革升始于1981一1982年:中国台,1980年:马米西亚,1978年:菲律宾,198 年:印度尼西亚1983年:泰国较晚,1989年。东亚各经济体的金融改革措施可分为四类:利 率自由化、提高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培育和整建资本市场、推动金融国际化, 第一类·利率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利率的自由化。东亚各经济使 在金融改革中都采取了利率自由化措施,但各经济体实施的具体步骤又不尽相同。 在80年代初,“四小龙”经济已恢复高增长,宏观经济趋于稳定,为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实 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分别通过发行“新金融产品”、对利率的频繁调整 建立货币市场、放窟利率的变动荒用、取消某些种举的利率上眼等方式逐步放松利率管制 例加韩国政府视金融政箭效果面不断讲行调整利率自由化时程也是一波三折。0年代 初政府开始放松利宰管制,允许金融机构以高于现有利率买卖大量新的金融证券,结果导致 资金流向了非银行业的高总证券,银行化趋势明显:之后政府又收紧了利率管制,然后又放开, 最终到1991年才完全实现了利末自由化。 其余三个经济体也基本走过了一个相同的道路,只不过是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而已。在80 年代初“四小龙”的利率波动性迅速缩小,整体水平也变低了。反映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年代才开始逐步影响到当地的股票市场?如果我们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这方面的原因,就 必须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同样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在东亚各经济体经 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世界的经济增长也比较乐观,一直保持在年均 4%的增长水平。而 70 年代 末 80 年代初以及 90 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使得整个世界的 GDP 增长出现大幅下滑,其中 80 年 代的增长水平一度只有 2%。相反,这一期间的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增长势头仍旧十分强劲,年 均增长水平在 5%以上,形成令世界瞩目的“东亚奇迹”,从而吸引了全球资本的进入。因此,80 年代世界经济与东亚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强烈反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股票市场的快 速发展和繁荣。 二、经济政策转向和资本市场发展 为什么东亚各地股市没有和它的经济一同腾飞呢?另一个原因来自于东亚资本市场的自 身问题,具体又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整个东亚各地证券市场的规模和成熟度都不高。除新加坡 和中国香港外,其他东亚各地的股票市值占其 GDP 的比率都非常的低,平均不到 15%。因此, 即使当地经济早已高速的腾飞,但由于其证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还很不够,也不能很好的分享 经济发展的硕果。 第二,东亚各地股票市场中内部持股比例较高,流动性相对很差。早在 20 世纪 70—80 年 代的东亚地区,一个家族或一个企业集团持有上市公司 70%以上的股票是相当常见的。甚至 有的上市公司在股市上公开交易的股票仅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10%~15%。这主要是由于家族 式经营的传统习惯,使得很多企业不愿将资产社会化。股权高度集中的状况最终导致了股票 的流动性不足,对股市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第三,东亚各地证券市场的封闭自守,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的认识不够。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东亚各经济体对金融业的管制非常严格,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都相对较低。如菲律 宾规定外资持股不得超过 40%,马来西亚曾规定上市公司股权的 30%必须为马来族所有,并规 定境外投资者不得申请新股。这使得证券市场丧失了一个重要的功能:通过股票的形式从证 券市场将短期的资金转化为长期投资,从而解决东亚发展中经济体面临长期资本供应不足的 问题。 然而进入 80 年代后,东亚各地股票市场之所以出现了长时间的牛市发展,除了经济层面 持续向好的原因外,与当时其普遍实行的金融改革紧密相关。到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东亚爆 发了大规模的金融政策转向,各经济体陆续开始实施以放松管制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改革,其中, 韩国的金融改革开始于 1981—1982 年;中国台湾,1980 年;马来西亚,1978 年;菲律宾,1980 年;印度尼西亚,1983 年;泰国较晚,1989 年。东亚各经济体的金融改革措施可分为四类:利 率自由化、提高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培育和整建资本市场、推动金融国际化。 第一类:利率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利率的自由化。东亚各经济体 在金融改革中都采取了利率自由化措施,但各经济体实施的具体步骤又不尽相同。 在 80 年代初,“四小龙”经济已恢复高增长,宏观经济趋于稳定,为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实 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分别通过发行“新金融产品”、对利率的频繁调整、 建立货币市场、放宽利率的变动范围、取消某些种类的利率上限等方式逐步放松利率管制。 例如,韩国政府视金融政策效果而不断进行调整,利率自由化过程也是一波三折。80 年代 初政府开始放松利率管制,允许金融机构以高于现有利率买卖大量新的金融证券,结果导致 资金流向了非银行业的高息证券,银行化趋势明显;之后政府又收紧了利率管制,然后又放开, 最终到 1991 年才完全实现了利率自由化。 其余三个经济体也基本走过了一个相同的道路,只不过是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而已。在 80 年代初“四小龙”的利率波动性迅速缩小,整体水平也变低了。反映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