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 织者较常见,如扁桃体、胃肠、皮肤等部位。②瘤组织内细胞成分较单一,常以 一种瘤细胞类型为主。 常见的恶性淋巴瘤 (1)滤泡型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本病多见于老年人,临床上 患者常表现为无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瘤细胞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中心细胞, 即小核裂细胞,体积大于正常淋巴细胞,核裂不规则,呈锯齿或线状皱折,核染 色质粗而致密,核仁不明显,分裂象少见;二是中心母细胞,体积较前者大,核 染色质较稀疏、核仁多个。在多数肿瘤中,以前者为多见。瘤细胞具有 CD19、 CD20、CD10 以及 SIg 标记物,但不表达 CD15,瘤细胞也异常表达 BCL2 蛋白。 (2)弥漫型大细胞性 B 细胞淋巴瘤 本型较常见,占侵袭性淋巴样恶性肿 瘤的 60%~70%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20%。好发于老年人,以大细胞居多,其中大 核裂细胞的核比正常组织细胞为大,呈不规则锯齿状,核染色质散在,核仁不明 显,胞质稀少、色淡;大无核裂细胞比正常淋巴细胞大 4 倍,核呈圆形或卵圆形, 核仁明显,1~2 个,核染色质呈空泡状,分裂象多见。肿瘤细胞通常表达 B 细 胞标记,如 CD19、CD20 和 SIg。另有一些病例可有 3 号染色体 BCL6 基因的转位 以及缺乏 BCL2 的重排等改变。本病呈进展性,预后较差。 (3)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 好发于 12~14 岁儿童,主要流行于非洲地 区,与 EB 病毒感染有关。常起病于颌骨、颅面骨、腹腔内脏(肾、卵巢、肾上 腺等)。其他地区则为散发性或感染 HIV 所致的侵袭性淋巴瘤,以累及腹腔回盲 部、腹膜为多见。肿瘤由未分化、中等大小的 B 细胞构成,直径 10~25m,核 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较粗,有 2~5 个核仁,核分裂象多见。胞质呈嗜碱性, 充满小的脂质空泡。肿瘤内有无数体积较大的巨噬细胞,胞质丰富,内含吞噬的 各种细胞碎屑,形成 “星孔” 状图象。 瘤细胞表达 SIgM、 CD19、 CD20、 CD10 以及单型性 κ或 λ链。本瘤呈侵袭性,但多数病例对大剂量化疗治疗有 效。 (4)周围 T 细胞淋巴瘤 在我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发生率要高于欧美国家. 包括了多形性周围T细胞淋巴瘤 T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等亚型。主要见于成年人, 有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有时伴有皮疹、发热及体重下降。病理改变形态多样,但 各型中有一些共同特点如淋巴结结构破坏,瘤细胞为大小不等的多形性细胞。常 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的浸润。瘤细胞可表达 CD2、CD3、CD5 等成熟 T 细胞标记。该瘤临床上进展快,是高度恶性的肿瘤。 (5)NK/ T 细胞淋巴瘤 又称血管中心性淋巴瘤。 来源于细胞毒性 T 细胞或 NK 细胞。绝大多数发生在鼻腔和上呼吸道等结外组织,与 EB 病毒感染关系密切。 发生在鼻腔的肿瘤常引起病人的鼻腔阻塞,鼻中隔穿孔及广泛的坏死。病理组织 学主要改变为肿瘤细胞穿入血管壁,使血管壁增厚,呈洋葱皮样改变。管腔狭窄。 肿瘤中及周围组织出现广泛的凝固性坏死。瘤细胞多呈多形性,核不规则,有多 个核仁。并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可表达 T 细胞抗原 CD2、CD3 以及 NK 细胞标记 CD56。该病经放射治疗效果较好。 (二) 白血病 白血病是骨髓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特点是骨髓内异常的白细 胞弥漫性增生,并进入周围血和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全身各组织和器官。骨髓 多能干细胞形成肿瘤时向髓细胞方向分化为克隆性增生的粒细胞、红细胞、巨核 细胞和单核细胞系统的白血病,统称为髓样肿瘤,向淋巴细胞方向分化克隆性增 生则形成淋巴样肿瘤。白血病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 6 位或第 7 位,尤其多2 织者较常见,如扁桃体、胃肠、皮肤等部位。②瘤组织内细胞成分较单一,常以 一种瘤细胞类型为主。 常见的恶性淋巴瘤 (1)滤泡型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本病多见于老年人,临床上 患者常表现为无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瘤细胞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中心细胞, 即小核裂细胞,体积大于正常淋巴细胞,核裂不规则,呈锯齿或线状皱折,核染 色质粗而致密,核仁不明显,分裂象少见;二是中心母细胞,体积较前者大,核 染色质较稀疏、核仁多个。在多数肿瘤中,以前者为多见。瘤细胞具有 CD19、 CD20、CD10 以及 SIg 标记物,但不表达 CD15,瘤细胞也异常表达 BCL2 蛋白。 (2)弥漫型大细胞性 B 细胞淋巴瘤 本型较常见,占侵袭性淋巴样恶性肿 瘤的 60%~70%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20%。好发于老年人,以大细胞居多,其中大 核裂细胞的核比正常组织细胞为大,呈不规则锯齿状,核染色质散在,核仁不明 显,胞质稀少、色淡;大无核裂细胞比正常淋巴细胞大 4 倍,核呈圆形或卵圆形, 核仁明显,1~2 个,核染色质呈空泡状,分裂象多见。肿瘤细胞通常表达 B 细 胞标记,如 CD19、CD20 和 SIg。另有一些病例可有 3 号染色体 BCL6 基因的转位 以及缺乏 BCL2 的重排等改变。本病呈进展性,预后较差。 (3)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 好发于 12~14 岁儿童,主要流行于非洲地 区,与 EB 病毒感染有关。常起病于颌骨、颅面骨、腹腔内脏(肾、卵巢、肾上 腺等)。其他地区则为散发性或感染 HIV 所致的侵袭性淋巴瘤,以累及腹腔回盲 部、腹膜为多见。肿瘤由未分化、中等大小的 B 细胞构成,直径 10~25m,核 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较粗,有 2~5 个核仁,核分裂象多见。胞质呈嗜碱性, 充满小的脂质空泡。肿瘤内有无数体积较大的巨噬细胞,胞质丰富,内含吞噬的 各种细胞碎屑,形成 “星孔” 状图象。 瘤细胞表达 SIgM、 CD19、 CD20、 CD10 以及单型性 κ或 λ链。本瘤呈侵袭性,但多数病例对大剂量化疗治疗有 效。 (4)周围 T 细胞淋巴瘤 在我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发生率要高于欧美国家. 包括了多形性周围T细胞淋巴瘤 T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等亚型。主要见于成年人, 有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有时伴有皮疹、发热及体重下降。病理改变形态多样,但 各型中有一些共同特点如淋巴结结构破坏,瘤细胞为大小不等的多形性细胞。常 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的浸润。瘤细胞可表达 CD2、CD3、CD5 等成熟 T 细胞标记。该瘤临床上进展快,是高度恶性的肿瘤。 (5)NK/ T 细胞淋巴瘤 又称血管中心性淋巴瘤。 来源于细胞毒性 T 细胞或 NK 细胞。绝大多数发生在鼻腔和上呼吸道等结外组织,与 EB 病毒感染关系密切。 发生在鼻腔的肿瘤常引起病人的鼻腔阻塞,鼻中隔穿孔及广泛的坏死。病理组织 学主要改变为肿瘤细胞穿入血管壁,使血管壁增厚,呈洋葱皮样改变。管腔狭窄。 肿瘤中及周围组织出现广泛的凝固性坏死。瘤细胞多呈多形性,核不规则,有多 个核仁。并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可表达 T 细胞抗原 CD2、CD3 以及 NK 细胞标记 CD56。该病经放射治疗效果较好。 (二) 白血病 白血病是骨髓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特点是骨髓内异常的白细 胞弥漫性增生,并进入周围血和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全身各组织和器官。骨髓 多能干细胞形成肿瘤时向髓细胞方向分化为克隆性增生的粒细胞、红细胞、巨核 细胞和单核细胞系统的白血病,统称为髓样肿瘤,向淋巴细胞方向分化克隆性增 生则形成淋巴样肿瘤。白血病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 6 位或第 7 位,尤其多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