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 入分配的部门结构而言,Kuis、①李扬和殷剑峰、②汪同三、③方福前④等的研究 认为,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所获较少,劳动收入份额及居民收入占 比降低,是居民宏观消费率持续下降和水平低的重要原因。就收入分配的人群结构 而言,袁志刚和朱国林、朱国林等⑤的研究认为,居民之间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 距,造成了居民宏观消费率的持续下降。逻辑上,上述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 我国居民宏观消费率较低。因为即使个体消费意愿不变,根据传统消费需求理论, 只要居民收人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只要收入分配向高收入群体倾斜,居民宏观 消费率就会偏低。就消费环境而言,袁志刚和宋铮、万广华等⑥从宏观上讨论过消 费平滑能力的宏观消费效应。罗楚亮、杨汝岱和陈开斌⑦等从微观层面实证分析过 我国居民谨慎消费决策。类似研究还包括 Chamon和 Prasad等。⑧消费环境影响居 民宏观消费率,主要是因为居民消费跨期平滑能力有限,由此产生对未来收入和支 出的不确定预期,从而使居民出现明显的谨慎消费动机和预防性储蓄倾向。除上述 两方面因素,也有学者从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阶段特征,解释我国居民宏观消费率 趋势变化。 上述研究为理解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现象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然而,已有研 究在解释居民宏观消费率整体趋势特征时并不完美。就收入分配的部门结构而言, O Louis Kuijs, "How will China's Saving-Investment Balance Evolve?"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3958, July 1, 2006: Louis Kuijs, Investment and Saving in China, Washington, D. C: World Bank, East Asia and Pacific Region Poverty Reduction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Sector Dept, 2005 ②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汪同三:《改革收入分配体系:解决投资消费失衡》,《金融纵横》2007年第11期。 方福前:《中国居民消费霱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中国社会科 学》2009年第2期。 ⑤袁志刚、朱国林:《消费理论中的收入分配与总消费——及对中国消费不振的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朱国林、范建勇、颜燕:《中国的消费不振与收入分 配:理论与数据》,《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⑥袁志刚、宋铮:《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与我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11 期;万广华、张菌、牛建高:《流动性约東、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经济研究》 2001年第11期。 ⑦罗楚亮:《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杨 汝岱、陈开斌:《高等教育改革、预防性储蓄与居民消费行为》,《经济硏究》2009年第 8期 (8 Marcos D Chamon and Eswar S Prasad, "Why Are Saving Rates of Urban Households in China Rising?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acroeconomics, vol. 2, no. 1, 2010 pp.93-130. 国家64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inal so中国社会科学 2012年第 12期 入分配的部门结构而言,Kujis、① 李扬和殷剑峰、② 汪同三、③ 方福前④等的研究 认为,居民在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所获较少 ,劳动收入份额及居民收入 占 比降低 ,是居民宏观消费率持续下降和水平低的重要原因。就收入分配的人群结构 而言,袁志刚和朱国林 、朱国林等⑤的研究认为 ,居民之间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 距 ,造成了居民宏观消费率的持续下降。逻辑上 ,上述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 我国居民宏观消费率较低 。因为 即使个体消费意愿不变,根据传统消费需求理论 , 只要居民收入增长率低于 GDP增长率 ,只要收入分配向高收人群体倾斜,居民宏观 消费率就会偏低。就消费环境而言,袁志刚和宋铮、万广华等⑥从宏观上讨论过消 费平滑能力的宏观消费效应。罗楚亮、杨汝岱和陈开斌Cz)等从微观层面实证分析过 我国居民谨慎消费决策。类似研究还包括 Chamon和 Prasad等。⑧ 消费环境影响居 民宏观消费率,主要是因为居民消费跨期平滑能力有限,由此产生对未来收人和支 出的不确定预期,从而使居民出现明显 的谨慎消费动机和预防性储蓄倾向。除上述 两方面因素 ,也有学者从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阶段特征,解释我 国居民宏观消费率 趋势变化 。 上述研究为理解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现象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 ,然而,已有研 究在解释居民宏观消费率整体趋势特征时并不完美。就收入分配 的部 门结构而言, ① LouisKuijs,“HOW willChina’SSaving—InvestmentBalanceEvolve?”World Bank PolicyResearchW orkingPaper,no.3958,July1,2006;LouisKu s,Investmentand Saving in China,W ashington,D.C.:W orld Bank,EastAsia and Pacific Region, Poverty Reduction andEconom icM anagem entSectorDept.,2005. ② 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 蓄率 问题探究——1992—2()(]3年 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经济研究》2007年第 6期。 ③ 汪同三:《改革收入分配体 系:解决投资消费失衡》,《金融纵横》2007年第 11期。 ④ 方福前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 因研究—— 基于中国城 乡分省数据》,《中国社会科 学》2009年第 2期。 ⑤ 袁志刚、朱国林: 《消费理论 中的收入分 配与总消费——及对 中国消费不振的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 2期;朱国林、范建勇、颜 燕:《中国的消费不振 与收入分 配 :理论 与数据》,《经济研究》2002年第 5期。 ⑥ 袁志刚、宋铮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与我国经济增长》,《经济研 究》1999年第 11 期;万广华、张茵、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 民消费》,《经济研究》 2001年第 11期。 ⑦ 罗楚亮:《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 民消费行为》,《经济研 究》2004年第 4期 ;杨 汝岱、陈开斌 :《高等教育改革、预 防性储蓄与居民消费行为》,《经济研究》2009年第 8期 。 ⑧ MarcosD.ChamonandEswarS.Prasad.“W hyAreSavingRatesofUrbanHouseholds inChinaRising?”AmericanEconomicJournal:Macroeconomics,vo1.2,no.1,2010, pp.93—130. · 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