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对三同时制度都作了具体规定。 (二)排污收费制度 1.基本概念 ■排污收费制度系指对排放污染物的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征收排污费,用于污染的治理。这项制 度是运用经济手段有效地促进污染治理和新技术的发展,使污染者承担污染防治费用的法律 制度,是;°污染者付费;±环境政策的具体体现 2.我国征收排污费的相关规定 ■1978年12月,中央批转的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首次提出在 我国实行°排放污染物收费制度1± 1982年12月,国务院在总结22个省、市征收排污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征收排污费 暂行办法》,对征收排污费的目的、范国、标准、加收和减收的条件、费用管理使用等作了 具体规定 1984年《水污染防治法》第15条作出了°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 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规定, 即凡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标或不超标都要收费。 ■我国颁布的《标准法》第7、14、20条规定,我国现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属强制性标准,违 反排放标准即违法,对不执行者要予以行政处罚。可认为,以超标与否,作为判定是否违法 的界限 ■2000年4月第二次修订后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48条作出了°超标者处10万元以下罚 款,并限期治理;±的规定 (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基本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 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在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中,规定实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制度: 1986年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998年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03年《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施行 (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1.基本概念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规定了各级政府行政首长应对当地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的领导人对本 单位污染防治负责,并确定他们在任期内环境保护的任务目标,列为政绩进行考核。环境保 护目标责任制被认为是八项环境管理的龙头制度。 2.制度的实施和发展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在我国各级政府中推行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通过将 环保目标的逐级分解、落实,突出了各级地方政府负责人的环境责任,解决了环境管理的保 证条件和动力机制,促使环境管理系统内部活动有序,系统边界分明,环境责仼落实,改变 了环境管理孤军作战的被动局面 1997年3月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座谈会,亲自听取环保工作汇报,表明了党中央对环境问 题的高度重视,开创了地方政府;°一把手亲自抓士环境管理,环保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和检 查、落实环境规划,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强化环境管理的新局面。 (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1.基本概念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对城市实行综合整治的成效、城市环境质量,制定量化指 标进行考核,每年评定城市各项环境建设与环境管理的总体水平。这项制度是城市政府统对三同时制度都作了具体规定。 (二)排污收费制度 1. 基本概念 ◼ 排污收费制度系指对排放污染物的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征收排污费,用于污染的治理。这项制 度是运用经济手段有效地促进污染治理和新技术的发展,使污染者承担污染防治费用的法律 制度,是¡°污染者付费¡±环境政策的具体体现。 2. 我国征收排污费的相关规定 ◼ 1978年12月,中央批转的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首次提出在 我国实行¡°排放污染物收费制度¡± 。 ◼ 1982年12月,国务院在总结22个省、市征收排污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征收排污费 暂行办法》,对征收排污费的目的、范国、标准、加收和减收的条件、费用管理使用等作了 具体规定。 ◼ 1984年《水污染防治法》第15条作出了¡°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 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规定, 即凡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标或不超标都要收费。 ◼ 我国颁布的《标准法》第7、14、20条规定,我国现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属强制性标准,违 反排放标准即违法,对不执行者要予以行政处罚。可认为,以超标与否,作为判定是否违法 的界限。 ◼ 2000年4月第二次修订后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48条作出了¡°超标者处10万元以下罚 款,并限期治理¡±的规定。 (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 基本概念 ◼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 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规定 ◼ 我国在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中,规定实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制度; ◼ 1986年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1998年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2003年《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施行。 (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1. 基本概念 ◼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规定了各级政府行政首长应对当地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的领导人对本 单位污染防治负责,并确定他们在任期内环境保护的任务目标,列为政绩进行考核。环境保 护目标责任制被认为是八项环境管理的龙头制度。 2. 制度的实施和发展 ◼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在我国各级政府中推行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通过将 环保目标的逐级分解、落实,突出了各级地方政府负责人的环境责任,解决了环境管理的保 证条件和动力机制,促使环境管理系统内部活动有序,系统边界分明,环境责任落实,改变 了环境管理孤军作战的被动局面。 ◼ 1997年3月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座谈会,亲自听取环保工作汇报,表明了党中央对环境问 题的高度重视,开创了地方政府¡°一把手亲自抓¡±环境管理,环保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和检 查、落实环境规划,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强化环境管理的新局面。 (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1. 基本概念 ◼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对城市实行综合整治的成效、城市环境质量,制定量化指 标进行考核,每年评定城市各项环境建设与环境管理的总体水平。这项制度是城市政府统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