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进方案和合理化建议: 2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2.2理和方法,正确表达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的解 决方案 课程目标3 二、敦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体系,具备运用根据热力学原理 通过严谨地逻辑推理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后续课程中遇到的能量利用和转化问题 的能力。 各课程目标的培养环节为: 教学目标 培养环节 混合式教学 平时作业 课程项目 课程实验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2 课程且标3 课程目标4 三、课堂教学内容及目标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共有四个模块。 模块一: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定律体系16学时 目标: (1)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约定: (2)理解宏观热力学研究方法。掌握宏观热力学的公理体系的内容,能够根据热力学公理推 导一些基本的方程和公式: (3)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不同表达方法的等价性。 模块二:工质属性和状态方程的构建和参数定量计算方法14学时 目标: (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熟练运用理想气体状态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构建思路,热力学一般关系式的意义和推导:实际气体烙和熵 的计算方法。 (3)掌握理想气体混合物的焓和熵的计算方法: (4)相变和单元复相系平衡。化学反应过程的、熵和自由能的计算方法,状态量计算起点 的约定。平衡常数概念及用法。 模块三:典型热力过程计算、分析和评价14学时 目标: 进方案和合理化建议; 3 毕业要求 2.2 2.2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正确表达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的解 决方案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3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体系,具备运用根据热力学原理 通过严谨地逻辑推理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后续课程中遇到的能量利用和转化问题 的能力。 各课程目标的培养环节为: 教学目标 培养环节 混合式教学 平时作业 课程项目 课程实验 课程目标 1 √ √ 课程目标 2 √ √ 课程目标 3 √ √ √ 课程目标 4 √ √ √ 三、课堂教学内容及目标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共有四个模块。 模块一: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定律体系 16 学时 目标: (1)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约定; (2)理解宏观热力学研究方法。掌握宏观热力学的公理体系的内容,能够根据热力学公理推 导一些基本的方程和公式; (3)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不同表达方法的等价性。 模块二:工质属性和状态方程的构建和参数定量计算方法 14 学时 目标: (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熟练运用理想气体状态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构建思路,热力学一般关系式的意义和推导;实际气体焓和熵 的计算方法。 (3)掌握理想气体混合物的焓和熵的计算方法; (4)相变和单元复相系平衡。化学反应过程的焓、熵和自由能的计算方法,状态量计算起点 的约定。平衡常数概念及用法。 模块三:典型热力过程计算、分析和评价 14 学时 目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